[4] |
“超级阿司匹林”——布洛芬(芬必得)的研发历史和在中国的发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3):82-84.
|
[1] |
耿小兰.手性药物的研究进展[J].云南化工,2007,34(4):87-91.
|
[3] |
杨成雄,赵平华,罗磊,等.右旋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含量及左旋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4):1225-1227.
|
[2] |
Leising G,Resel R,Stelzer R,et al.Physical aspects of dexibuprofen and racemic ibuprofen[J].J Clin Pharmacol,1996,36(12):3S-6S.
|
[5] |
邹尚荣,申坤,李燕青.HPLC法测定右旋布洛芬缓释胶囊有关物质[J].海峡药学,2014,26(2):59-63.
|
[6] |
Kaehler ST,Phleps W,Hesse E.Dexibuprofen:pharmacology,therapeutic uses and safety[J].Inflammopharmacology,2003,11(4):371-383.
|
[7] |
罗国庆,黄超,常学军.右旋布洛芬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3,32(增刊):163-164.
|
[8] |
汤红芳,程桂莲,钟言华.吲哚美辛栓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儿童发热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66-67.
|
[9] |
叶彩莲,骆建文.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应用意义探究[J].北方药学,2016,13(8):145-145.
|
[10] |
师美玲,王磊,范宝宝.两种右旋布洛芬制剂对儿童高热的退热疗效观察及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2):246-247.
|
[11] |
宫爱申,徐静华,张逸凡,等.右旋布洛芬缓释胶囊在比格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21(3):173-176.
|
[12] |
丁倩,高湘.杂化骨架右旋布洛芬缓释双层片的制备及释药模型机制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6,32(5):392-396.
|
[13]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65-166.
|
[14] |
药品审评中心.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试验技术指导原则[M].北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15-17.
|
[15] |
李海刚,陈香,郭绍芬,等.右旋布洛芬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其释药行为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1):95-97.
|
[16] |
谢林,程天贵.HPLC法测定右旋布洛芬原料及其缓释片有关物质[J].中国药师,2016,19(6):88-93.
|
[17] |
赵青,王芳,王锐利,等.右旋布洛芬中主要有关物质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6):35-36.
|
[18] |
邢建国,王新春,刘桂花,等.天山雪莲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主要活性成分体外释放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2):913-918.
|
[19] |
杨成雄,张勇慧.右旋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初步稳定性试验[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12):6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