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康冰飞,刘卫勇,隋秀芳,等.超声MicroPure成像技术对乳腺病灶中微钙灶检出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7):598-600.
|
[2] |
梁霞,吴泽惠,杨通明,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单发实性小肿块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4):229-231.
|
[3] |
欧冰,罗葆明,杨海云,等.超声弹性成像图的面积比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2):120-122.
|
[4] |
郭国强,李泉水,罗长锐,等.BI-RADS超声与钼靶分级以及两者联合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9):790-794.
|
[5] |
郝少云,赵新保,欧冰,等.肿物深度对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的影响[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2):104-106.
|
[6] |
张雪兰,杨洁,周玉珊.超声弹性成像不同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6):507-509.
|
[7] |
包凌云,朱罗茜,孔凡雷,等.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和常规超声对乳腺微钙化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1(3):220-223.
|
[8] |
陈林,陈悦,庞芸,等.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在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7):1378-1382.
|
[9] |
奚群,侯新燕,牛海燕,等.乳腺超声分型的组织结构特征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10):904-907.
|
[10] |
屈建锋,刘芬儒,涂睿,等.静态压缩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物诊断中的实际价值初探[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27(5):410-412.
|
[11] |
王菊,刘佩芳,李军楠,等.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对T1及Tis期乳腺癌诊断效能的比较[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1):34-36.
|
[12] |
王怡,陈曼,詹维伟,等.乳腺乳头状病变超声BI-RADS诊断价值的初步评估[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27 (1):23-26.
|
[13] |
陶玲玲,唐蕾,王怡,等.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12):1072-1075.
|
[14] |
任红,于学林,崔进国,等.超声与X线钼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6):899-901,909.
|
[15] |
李晓,程流泉,刘梅,等.MRI、钼靶和超声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1(5):336-340.
|
[16] |
张伟,朱亚,吴海燕,等.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6):392-394.
|
[17] |
李伟伟,陈牧云,陶玲玲,等.乳腺导管内癌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1):45-48.
|
[18] |
贺红艳,张大伟,韦德湛,等.钼靶、超声检出微钙化灶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 (22):3678-3681.
|
[19] |
李明慧,柳莉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J].肿瘤,2011,31(5):453-456.
|
[20] |
赵立新,洪常华,孙德国,等.X线钼靶与定量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在乳腺小结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94-4895.
|
[21] |
陈彩,杨柳,贾永恒,等.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增生性结节与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6):647-648.
|
[22] |
彭梅,詹韵韵,姜凡,等.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3~5级评分标准的初探[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3):202-206.
|
[23] |
邹雪鸣,孙芳芳,徐立江,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08-110,113.
|
[24] |
王蕾,韦康来,李智贤,等.T1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硬度与胶原纤维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9):783-785.
|
[25] |
周洁莹,唐杰,罗渝昆,等.乳腺乳头状病变超声引导活检所致病理组织学低估的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35(6):662-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