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娅琴,吴琴,杨芳.层级护理对母婴同室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6(1):133-136.
|
[2] |
于静,张迎媛,陈卓.实施品管圈活动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率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效果[J].北京医学,2015,37(6):606-607.
|
[3] |
郑翠霞,朱希慧,袁坤,等.个体化健康教育与行为指导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6):94-95.
|
[4] |
李玲,赵雪,王晓敏.膳食指导联合个人性格特色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早期恢复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7,41(1):99-100.
|
[5] |
刘丽霞.临床护理路径配合中医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72-575.
|
[6] |
李春娣.人文理念下的综合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100-102.
|
[7] |
张胜春.探讨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改善效果[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A02):1111.
|
[8] |
戴红霞.系统化护理对产妇压力和婴儿喂养方式干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2):77-79.
|
[9] |
蒲蓉,罗健蓉,赵铀,等.临床护理路径在个性化母乳喂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6):53-56.
|
[10] |
雷军,金海菊,叶飘,等.0~6月婴儿母乳喂养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11):1115-1118.
|
[11] |
孙素丽,李宏毅,李歆,等.孕妇俱乐部健康教育与个体化营养指导相结合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4):638-640.
|
[12] |
杜稳侠,孔德玲,史玉霞,等.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路径配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6,22(19):109-111.
|
[13] |
张亚萍,周麦玲,党玮,等.产褥期护理对产妇精神状态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2):337-340.
|
[14] |
赵梅平,武右锋,霍秋惠,等.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后不良情绪及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8):143-146.
|
[15] |
刘姗姗,赵丽亚,秦瑛,等.对产科护理人员乙肝患者母乳喂养认知和态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3):1798-1800.
|
[16] |
李春平.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7):655-657.
|
[17] |
杨宁,郭惠玲,柳燕瑛.提高高危妊娠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循证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5,30(8):26-28.
|
[18] |
廖红,李婉容,李明丽.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7):1182-1184.
|
[19] |
李海苗,徐军,刘桂兰,等.护理综合干预对乳头凹陷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观察[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5,26(3):262-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