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冯湘玲,李芸,陈娟,等.不同基础输液与4 种临床常用注射剂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的测定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0,40(13):1438-1441.
|
[4] |
黄伟雄,郑智鑫,陈创坤.酚磺乙胺联合氨甲苯酸治疗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91-92.
|
[5]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版通则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14-115.
|
[6] |
焦红军,彭秀丽.注射用曲克芦丁与3 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145-146.
|
[7] |
甘美婵,谭振华,甄乐锋,等.4 种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与溶剂配伍后的稳定性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0,20(2):197-199,203.
|
[1] |
李霞丽,王永丽,张爱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2020,29(5):388-390.
|
[2] |
黎素梅.注射药物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检查的重要性[J].淮海医药,2002,20(2):176-177.
|
[8] |
魏照星,罗江秀,李强,等.探析胰岛素与不同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J].海峡药学,2020,32(6):4-5.
|
[9] |
曾菲,张成,杨雅莉,等.不同溶媒配制鹿瓜多肽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8,28(3):225-227.
|
[10] |
康玉斌.常用中药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影响因素的探讨[D].温州:温州医学院,2011:1-50.
|
[11] |
张雪花,李艳娇,宋燕青,等.注射用阿昔洛韦与多种药物配伍稳定性的文献分析[J].安徽医药,2021,25(2):417-421.
|
[12] |
周野,黄文远.药物与输液配伍后引起不溶性微粒变化的探讨[J].中国药师,2006,9(12):1163-1165.
|
[13] |
国家药典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氨甲苯酸注射液国家药品标准修订草案的公示[Z].2019 https://www.chp.org.cn/ydw/upload/userfiles/20191203/92611575341810606.pdf
|
[14] |
国家药典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酚磺乙胺注射液国家药品标准修订草案的公示[Z].2018 https://www.chp.org.cn/ydw/upload/userfiles/20181018/1541539843614515.pdf
|
[15] |
兰顺,范吕林,罗淑萍.氨甲苯酸、酚磺乙胺与维生素C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业,2004,13(11):32-33.
|
[16] |
刘金女,谢燕贤,刘杰.不同浓度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氯化钠配伍液的稳定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6):260-261.
|
[17] |
伦新强.氨甲苯酸与酚磺乙胺配伍的稳定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12):761-7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