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在先天性肠闭锁中的应用效果
薛瑞云 吴丽娟 黄文华▲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先天性肠闭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3 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患儿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 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二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 并分析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先天性肠闭锁手术治疗患儿应用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可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且患儿家长对该护理模式认可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先天性;肠闭锁;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并发症
先天性肠闭锁是新生儿严重的消化道畸形,是新生儿肠梗阻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从十二指肠到结肠均可发生[1]。 临床表现以腹胀、便秘、呕吐多见,且症状发生时间、严重程度与患儿闭锁分型关联密切。此外,患儿还常伴发其他畸形及并发症,术前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直接影响着预后[2]。 近来,随着新生儿外科手术、 麻醉水平提高和新生儿监护、肠外营养技术发展,肠闭锁的治愈率虽逐步提高[3],但患儿术后康复缓慢、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手术率较高等问题仍旧普遍。本研究选择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3 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3 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儿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 对照组中,男 40 例,女 16 例;胎龄 32~42 周,平均(37.9±1.6)周;出生体重 1400~4100 g,平均(2895.7±536.1)g;肠闭锁部位为十二指肠 13 例,空肠 15 例,回肠 26 例,结肠 2 例。 观察组中,男 40 例,女 17 例;胎龄 32~42 周,平均(37.8±1.7)周;出生体重1500~4100 g,平均(2897.2±536.5)g;肠闭锁部位为十二指肠 13 例,空肠 15 例,回肠 27 例,结肠 2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家长,男 30 例,女 26 例;年龄 22~36 岁,平均(28.64±5.63)岁;受教育程度:高中 3 例,大专 27例,本科及以上26 例。观察组家长,男29 例,女28 例;年龄 21~36 岁,平均(28.65±5.61)岁;受教育程度:高中2 例,大专28 例,本科及以上27 例。两组家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确诊为先天性肠闭锁,符合诊断标准,具体如下,可见呕吐、腹胀、排便病情,X 线平片可见腹部液平面、扩大肠曲,且其余肠腔无空气[4];②患儿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儿;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患儿。
1.2 方法
1.2.1 治疗 两组采用胃空肠吻合手术治疗,具体如下。常规切口,选择空肠吻合段,缝合系膜间隙,而后选择胃前壁吻合口, 缝合吻合口后壁外层, 切开胃壁、肠壁,缝合吻合口后壁内层及吻合口前壁内外层。
1.2.2 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给予家长常规口头宣教、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术前护理:本组病例为急诊入院,由于肠梗阻,患儿有不用程度的呕吐、脱水、电解质紊乱、低温等症状,一但诊断明确,尽快手术治疗,但术前并发症不容忽视,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麻醉和手术顺利保障,将患儿置予新生儿辐射床保暖,温度设置36~37℃,室温维持在24~26℃,保持患儿体温稳定,抬高床头15°呈斜坡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氧,行胃肠减压,建立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个别脱水严重患儿在纠正脱水后再抽血术前检查,避免血液浓缩加重贫血,影响手术。 新生儿手术家属顾虑重重,适当心理护理取得配合。②术中护理: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大,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易受外界温度影响,低温会至麻醉过深,影响手术[5],手术室的室温应保持在28℃,有条件手术床用升温毯, 避免因消毒皮肤降低体温,巡回护士巡回注意预防烫伤, 患儿手术为被迫体位,骨突部位注意加软垫,预防压疮,尤其头部。麻醉前尽可能静脉中心置管,既保证术中输液,又为术后肠内营养提供便利。 ③术后护理:a.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center,NICU)监护.术后从手术室直接送NICU 监护,患儿取平卧位,置新生儿辐射床保暖,体温36.5°C。 细致检查患儿皮肤、管道,确保皮肤完整,管道在位与通畅,做好与麻醉师的交接。b.呼吸管理。 常规呼吸机辅助通气,设置参数遵医嘱。观察患儿自主呼吸是否与呼吸机同步, 注意管道护理,避免托管、堵管。 记录各种呼吸机参数,结合患儿生命体征数据,以判断患儿异常状态,如异常,及时上报处理。 患儿自主呼吸恢复应适时撤机,撤机后改为头罩给氧,监测患儿的脉搏、呼吸、血压、末梢循环、意识状态,稳定后回儿外科病房继续治疗。 c.切口观察。注意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有活动性渗血及时报告医生。d.观察生命体征。患儿回归病房后,护理人员监测患儿体征数据,如神色、体温、哭声等,持续24 h 心电监护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准确、客观、真实记录在护理记录单。 e.保持呼吸道通畅。 撤除呼吸机,因气管插管,患儿多存在呼吸道充血水肿状况,气管内分泌物质增多,痰液聚集,易导致窒息[6]。术后第2天可摇高辐射床15°,氧气雾化吸入,稀释分泌物配合拍背有利分泌物排出,床边备好吸痰器,必要时吸痰。f.维持有效胃肠减压。 术后保留胃管5~7 d,十二指肠空肠闭锁肠蠕动功能恢复较慢,一般12~14 d,最晚21 d,有效减压可减轻腹胀,有利切口和吻合口愈合,保持通畅且妥善固定, 每2 小时观察引流液量情况,若引流液排出不畅, 由护理人员协助排痰 (注射器抽吸),但注意排痰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患儿胃肠道黏膜。 观察痰液性质、排出量,避免胃管扭曲及受压。 每日更换负压吸引球并保持负压,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感染。g.其他引流管的护理。患儿术后有导尿管,腹腔引流管,尿量是判断患儿补液量是否足够重要标志[7],一般新生儿每小时尿量需满足>1 ml/kg, 尿量减少应排除管路堵塞,故应保持尿管通畅,准确记录24 h 出入量,进出均衡。腹腔引流管应观察颜色、性质以了解病情。 h.静脉输液及肠外静脉营养。 患儿术后禁食时间较长,且部分患儿发生短肠综合征,无法自行获取机体运转所需营养,需静脉营养支持,以促进患儿康复。 静脉营养液通常由配置中心遵照医嘱配置,使用输液泵24 h 持续深静脉输注,保证患儿营养需求,也有利于切口愈合,降低感染机会。输液中,加强巡视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有中心静脉置管应每日评估穿刺点,做好护理,出现异常及时处理。营养期每周测体重2 次,查血常规、生化 1~2 次,了解肝肾功、血糖、血脂、电解质情况。i.密切观察肠道功能及饮食喂养与健康宣教。患儿肛门排气排便后,停胃肠减压,即可试喂少量5%葡萄糖,每2 小时1 次,无呕吐可改配方奶。由于新生儿免疫力低下,肠道手术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肠道不耐受,出院后造成营养不良,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建议肠内营养,可选择蔼儿舒喂养,每2 小时1 次,每周测体重1 次,3 个月后根据生长发育情况,再过渡到普通奶粉。出院后遵医嘱定期随访,告知咨询电话回答家长有关问题, 了解患儿生长发育、近期疗效、远期生存质量等。观察患儿腹部腹胀、肛门排气及排便等指标, 评估患儿胃肠道功能恢复状况。术后1~2 d 后,用开塞露塞肛以刺激肠蠕动。j.预防感染。 患儿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置新生儿房间,限制陪伴和探视人员,病房每日早晚通风1 h,注重手卫生,遵照无菌操作条例。 做好患儿臀部护理,及时更换尿布,每日擦澡1 次,保持皮肤清洁,第2 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和压疮。
两组均连续护理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住院时间,并分析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①护理效果:分为显著、有效、一般三项。显著:患儿痊愈,无并发症发生;有效:患儿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但经处理后恢复;一般:患儿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死亡;总有效率=(显著+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并发症包括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持续肠梗阻。 ③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的效果、护理态度、并发症、家长主观感受等内容提问,信度系数 Cronbach′s α=0.834,总分 100 分,问卷回收率100.00%(发放 113 份、收回 113 份),以分值划分:非常满意(90~100 分),基本满意(60~89 分),不满意(0~59 分)三项,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二次手术率、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二次手术率、住院时间的比较()
2.4 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4)。
表4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先天性肠闭锁是新生儿常见的肠梗阻原因之一[8],而手术是唯一的治愈方法,但患儿年岁较少,难以主动配合手术相关操作,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在先天性肠闭锁患儿围手术期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这可能是围手术期护理注重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全程护理。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入院即置于辐射床,为患儿做好保暖护理。 胃肠减压需在患儿入院后进行。 研究表明,胃肠减压能改善肠壁血液供应,缓解腹胀,辅以有效引流,还可减轻胃肠道过度膨胀,改善患儿呼吸、呕吐等症状,避免术后由于误吸导致的窒息及呼吸系统感染加重病危因素[9-10]。 予以禁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水电解质失调,完善各项术前检查等,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儿康复[11]。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 可能是因为围手术期护理术后护理措施细的缘故:首先,新生儿机体发育不完善, 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良好,皮下脂肪较薄,散热快,体温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而改变,术间还给予患儿全身麻醉,麻醉药物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患儿低体温症发生率[12]。 有研究表明,若患儿温度过低,易发生硬肿症。 而术中严格做好患儿保温措施,监测患儿体温,于术后使用辐射床稳定患儿体温[13]。 其次,新生儿机体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加之手术对机体损伤,体内环境不稳定,易出现电解质紊乱[14]。故术后护理人员监测患儿电解质,及时纠正。良好的新生儿重症监护条件,有效的呼吸支持,及早合理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以促进患儿的康复。出院时必要喂养、卫生知识及肠梗阻的早期症状,出现异常及早就诊,按时随访缺一不可,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外,还具备高度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观察组的家长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儿家长对围手术期护理的认可,这与张颖等[15]的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对先天性肠闭锁手术治疗患儿使用有效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 可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且患儿家长对该护理模式认可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侯小莉,黄静,任婷.4C 模式在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9):142-144.
[2]林丽霞.循证护理用于小儿先天性肠闭锁围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7):113-114.
[3]宋亚肖,张园园.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155-157.
[4]李晟妍,林嘉.1 例先天性肠闭锁合并梅克尔憩室新生儿的围手术期护理[J].医疗装备,2018,31(22):155-156.
[5]焦慧,张丽娟,王刚,等.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30(2):76-79.
[6]张美娇,宋琳姿,谢翼.围术期循证护理减少先天性肠闭锁患儿二次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8):1352-1353.
[7]纪延辉.40 例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2):144-147.
[8]曾巍,钱小芳,刘桂华,等.先天性肠闭锁术后患儿远期生活质量调查[J].护理研究,2017,31(20):2485-2488.
[9]徐晓丽,阳惠,何秀云,等.口腔刺激干预对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术后经口喂养能力和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4):1041-1046.
[10]林雪琴,王柳娟,杜西寅.优质护理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围术期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8):159-161.
[11]马文芳,刘婷,姚海平.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9):157-158.
[12]黄琳琳,孙守栈,孙永涛,等.早产儿先天性胃肠道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要点分析[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9,40(10):951-954.
[13]杨宁宁,张天丽.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8):127.
[14]刘军.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术后并发症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269-270.
[15]张颖,胡婷,鄢虹.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及狭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体会[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2):235.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erioperative care in congenital bowel atresia
XUE Rui-yun WU Li-juan HUANG Wen-hua▲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Surgery, Fuji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care in 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 Methods A total of 113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 treated in Fuji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the single double number on the admission date of the child was used to divide them into the control (n=56)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57). Childre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while childre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erioperative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 secondary operation rate, complication rate,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par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secondary surgery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otal satisfied nursing of the parents of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a positive and effective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rehabilitation, and the children′s parents have greater recognition of this care model,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ng.
[Key words] 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 Perioperative car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1)12(a)-0234-04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21-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