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曾雪琴1 于 伟2 黄 宵1▲
1.西南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信息与统计部,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2019 年9 月至2020 年4 月四川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市州(一类地区:成都,二类地区:泸州与宜宾,三类地区:阿坝)部分常住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使用。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478 份。 65.9%的调查对象曾使用过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物疗法(46.2%)、针灸疗法(19.5%)使用较为广泛。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感知健康状况居民的中医药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感知健康状况是影响社区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利用状况的相关因素(P<0.05)。 结论 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发展推广取得一定成效,但居民总体利用率和使用种类仍有待提升。
[关键词]中医药适宜技术;利用状况;影响因素;社区居民
中医药适宜技术[1]又称中医药传统特色疗法,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筛选的治疗技术,具有“简、便、验、廉、效”的特点。研究、发掘利用和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中医传承工作。 相对于国外[2],国内近年来对于中医药适宜技术相关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浙江、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大多数基于医疗机构供给方视角[3-5],关于中医药适宜技术利用的需方研究也主要针对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开展问卷调查[6-7],而针对一般居民人群相关研究较少。我国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卫生健康政策、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发展推广情况也各具特点。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底蕴丰厚、博大精深,素有“中药之库”和“无川药不成方”的美誉,历来重视中医药的发展问题。本次研究以四川省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分析其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利用状况以及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2019 年9 月至2020 年4月四川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市州(一类地区:成都,二类地区:泸州与宜宾,三类地区:阿坝)部分常住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开展深入访谈, 参与者均知情同意。 本研究经西南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法编制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使用。问卷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19,信度较好。 共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 478 份,回收率为 95.6%。
中医药适宜技术种类来源于《四川省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制度(2019)》[8]中医医疗技术目录,然后经过文献回顾以及医疗机构访谈, 最终筛选出包括中药饮片、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推拿、敷熨熏浴、骨伤等在内的16 种比较常用的适宜技术,保证内容效度。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结果进行主题词分析。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居民478 位,其中男性202 人(42.3%),女性 276 人(57.7%);年龄小于 30 岁 193 人(40.4%),30~60 岁 219 人(45.8%),60 岁以上 66 人(13.8%);初中及以下学历 145 人(30.3%),高中/职高/中专/大专学历 153 人(32.0%),本科及以上 180 人(37.7%);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 元 218 人 (45.6%),3000~5000 元 168 人(35.1%),>5000 元 92 人(19.2%);注重自身健康的 282 人 (59.0%) 不注重健康 196 人(41.0%);自我感知健康状况良好者276 人(57.7%),感知一般者 158 人(33.1%),感知较差者 44 人(9.2%)。
2.2 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利用情况
有65.9%(315/478) 的居民曾利用过中医药适宜技术,其中有 178 人(37.2%)利用 1~2 种,比例最高;95 人(19.9%)利用过 3~5 种;42 人(8.8%)利用超过5种;还有 163 人(34.1%)从未使用过。具体来看,中医药物疗法(46.2%)、中医针灸疗法(19.5%)使用相对广泛。 居民最常使用的前10 位中医药适宜技术详见表1。
表1 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利用前10 位情况(n=478)

2.3 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感知健康状况居民的中医药使用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自身健康注重情况居民的中医药使用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中医药使用情况的差异分析[n(%)]

2.4 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使用过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 拟合logistic 回归模型,变量赋值情况见表3。 logistic 回归拟合方程的预测率为69.9%,说明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感知健康状况是影响社区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利用状况的相关因素(P<0.05)。 年龄越大,自我感知健康状况越差,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使用比例越高; 而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使用比例越高(表4)。
表3 变量赋值表

表4 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的多因素分析

2.5 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发展推广的认知与建议
大部分居民认为中医药技术人员的缺乏(58.2%)、中医药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47.3%)、中医药治疗设备陈旧和不足(47.1%)是中医药适宜技术发展推广的主要瓶颈。对于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发展推广的建议方面,67.4%的居民认为应大量引进中医人才,55.9%的居民建议政府加大推动力度(表5)。
表5 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发展推广的看法与建议

3 讨论
3.1 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利用情况有所改善,但总体利用率不高,使用种类比较局限
本次接受调查的居民中,有65.9%的居民曾使用过中医药适宜技术,高于马茜等[9-13]分别在苏州市和四川省等地区的调研结果。说明四川省近年来启动实施的关于促进发展中医药的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利用率有所增加。 但从使用种类数量来看,使用1~2 种的比例最高,还有高达34.1%的居民未使用过任何中医药适宜技术。 从接受过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具体种类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医药物疗法和针灸疗法,表明这些常见项目在推广及应用上有一定的优越性。可能由于中医药物疗法和针灸疗法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深受居民喜爱。 而选择针刀、砭石等具有地方特色疗法的人数较少,使用种类比较局限。可以看出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总体利用率仍有待提升, 使用种类比较局限。疗效就是硬道理, 积极遴选和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才是对中医药学科发展的贡献。大多数居民在对策建议中也提到“中医药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中医药治疗设备陈旧和不足是中医药适宜技术发展推广的主要瓶颈与困难”。因此,各级政府一方面应重视中医药的特色宣传,另一方面仍需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政策倾斜, 继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基础较差基层医疗机构加强补缺补短建设,完善临床科室设置,增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服务能力,提高其疗效,助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传承与推广[14]
3.2 年龄、文化程度、感知健康状况是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的影响因素
中国幅员辽阔,中医药地域文化空间也极其广阔,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文化水平的差异。 刘珍珠等[15]研究表明疗效好、方便、省钱是被调查者选择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主要原因,而且中医药文化的推广程度与文化水平相关。此次研究结果也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感知健康状况是中医药适宜技术利用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大,自我感知健康状况越差,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使用率越高;文化程度越低,使用率越高。可能由于本次调查对象中使用过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人群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 感知健康状况较差, 因此使用率较高。访谈中部分居民也表示中医疗程太长,由于工作比较忙,很少有时间花费在中医药适宜技术上,而偏好起效快、疗程短的西医治疗。 因此,建议以中医药适宜技术功能价值为基础, 充分考虑各地区社会文化差异,加强中医药文化普及,做到精准定位、分众传播,塑造中医药的立体化形象,让中医药知识融入日常生活。 同时采取更多便捷性措施,比如灵活调整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 实行节假日和周末无差别门诊, 以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对年轻或上班人群的吸引力。
3.3 中医药人才缺乏、 宣传不足是中医药适宜技术发展推广的主要瓶颈
调查居民认为中医药技术人员的缺乏、中医药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中医药治疗设备陈旧和不足是中医药适宜技术发展推广的主要瓶颈; 对策建议方面,大部分居民也认为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与特色宣传,大量引进中医人才等。这与林钟宇等[16-18]研究结果相似。 结果显示砭石疗法、埋线疗法、针刀疗法、正骨疗法、点穴疗法等特色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使用人数并不多,其中一个原因是许多居民对这些中医药适宜技术知晓率不高,主动寻求利用的居民较少。 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某些特色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不足,而且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内容很多,如果不是从事医疗卫生专业领域的人很难分清。 因此,有必要加大特色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力度,特别是针对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宜技术,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渠道。 同时实施中医药人才策略,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采用“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方式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提升,增强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信任度,增加使用种类,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4 小结
本研究针对四川省居民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发展推广取得一定成效,但居民总体利用率和使用种类仍有待提升,年龄、文化程度、感知健康状况是其影响因素,中医药人才缺乏、宣传不足是其发展推广的主要瓶颈。 因此,政府部门应重视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医药特色宣传,提高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刘保延,谢雁鸣,荆志伟,等.中国十省市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9):7982-798.
[2]Ren J,Liu C,Gao QS,et al.Use of appropriate healthcare technologie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rural Zhejiang of China[J].BMC Health Serv Res,2015,15(1):295-304.
[3]胡勤顺,赵斌,艾贺玲,等.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现状及推广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4):4188-4193,4200.
[4]唐文辉,廖海彬,曾运红.深圳市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近4年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7):7-9.
[5]黄小敏,赵亚莉,董晓雯,等.乡村医生中医药服务提供现状——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57(3):104-108.
[6]肖瑶,陈开举,梁伟庭.广州市番禺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现状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34(5):95-98.
[7]张银娟,杨佳琦,陈攀宇.农村贫困地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现状调查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8):1257-1260.
[8]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省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制度(2019)》(川统计函〔2018〕132 号)[EB/OL].2019 年 1 月 2 日:http://202.61.88.12:8280/succezci/meta/SCWSZBCI/collections/index?selectedId=-1#boardid=ggl&topicid=ggl-742&showtopicheader=false&layout=full.
[9]马茜,俞红,张千坤,等.苏州市社区居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现状及需求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1):5-6,8.
[10]徐青丽,洪鲜,臧文雯,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认知与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J].浙江医学教育,2020,19(4):23-25.
[11]王婉娜,孙荣国,曾智,等.四川省中医适宜技术应用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65,72.
[12]严培晶,卢庆梁,陈榕芳,等.社区居民对中医药健康适宜技术的需求与利用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1,35(1):46-47,61.
[13]王鹤群,王怡凡,肖启强,等.合肥市蜀山区社区居民中医适宜技术的知晓和使用情况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2):140-142.
[14]宋坤,殷海燕.南京市社区老年人对中医适宜技术认知、需求及接受服务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9,33(10):1759-1761.
[15]刘珍珠,杜新亮,葛伟韬,等.甘肃平凉、云南砚山中医药适宜技术普及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7):781-784.
[16]林钟宇,陈楚杰,叶晓宪,等.广州市中心城区示范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5(5):446-449.
[17]任明,孙晓,郭利平.中国 2006—2016 年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制约因素系统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6):868-870.
[18]刘珍,张艳,赵敬,等.农村家庭医生参与中医药技术应用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37(9):683-686.
Study of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on the utilization suitable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ZENG Xue-qin1 YU Wei2 HUANG Xiao1▲
1.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646000, China;2.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Sichuan Province,Luzhou 64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on the utilization suitable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The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some residents of local commun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September 2019 to April 2020 (Class I region: Chengdu, Class II region:Luzhou and Yibin, Class Ⅲarea: Ngawa) to carry out questionnaire survey, including general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use and use of appropriat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Results A total of 478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rieved, and 65.9% of the respondents had used appropriate Chinese medicine techniqu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46.2%) and acupuncture therapy (19.5%) were widely used. The results of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 different ages, education and perceived health status (P<0.05). The results of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education, and perceived health are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utilization of appropriat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ies by community residents (P<0.05).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appropriate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Sichuan Province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the overall utilization rate and use types of residents still need to be improved.
[Key words] Suitable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rrent situ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Residents
[中图分类号] R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1)12(a)-0184-04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SWFZ19-Q-19);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政府-西南医科大学合作项目(2019LZXNYDR08);四川中医药文化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立项科研项目(2021XT66)。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