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在ICU 中的应用效果
李秋菊1 朱亚容2 彭国梁3
1.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药械科,广东英德 513000;2.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英德 513000;3.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感控科,广东英德 51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在ICU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ICU 收治的150 例患者为对照组, 选取2015 年2 月至2016 年2 月收治的150 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实施常规管理,干预组进行抗菌药物监督管理,比较两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及耐药菌感染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159.84±18.04)DDDs/(100 人·天),低于对照组的(215.37±22.86)DDDs/(100 人·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ICU 病房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为72.13%,高于对照组的4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ICU 病房中的抗菌药物实施监督管理可减少对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及使用强度,有效提升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ICU;抗菌药;合理用药;多重耐药菌
伴随着对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新型技术的研究使用,致使医院中耐药菌株增加,尤其是医院病房中最严重,且普遍呈多重耐药、高度耐药的态势,已经对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安全产生严重影响[1-2]。ICU 患者对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高于其他科室,特别是对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β 内酰胺酶-e[3-4]。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细菌等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着增加,因此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对于危重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在临床中,为控制重症感染对危重患者生命的进一步威胁, 在ICU 广泛使用高强度广谱多频抗菌药物。 临床研究发现,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多药耐药菌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因素[5]。研究表明,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高达41.7%[6]。 本研究以回顾性分析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性监督管理能否有效降低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一定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自2015 年2 月对ICU 抗菌药物采取合理性监督管理干预。 回顾性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本院ICU收治的150 例患者为对照组, 选取2015 年2 月至2016 年2 月收治的150 例患者为干预组。 对照组中,男 87 例,女 63 例;年龄 18~71 岁,平均(42.3±11.2)岁;干预组中,男 84 例,女 66 例;年龄 18~74 岁,平均(45.2±10.8)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多重耐药菌感染:依据《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7]检查确诊;②院内感染: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8]检查确诊。
排除标准:①本院其他科室的确诊患者转入我科室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②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为外院微生物实验室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抗菌药物干预方法,药敏试验均来自本院微生物实验室结果。
1.3.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以下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①成立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施行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办法。②分级管理抗菌药物,根据疗效、价格、安全性、耐药性等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级(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表明安全、有效、价格较低的抗菌药物)、限制级(与非限制性相比在安全性、疗效、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及价格方面存在局限)与特殊使用级(一般或明显严重不良反应, 不能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③将常见抗菌药物使用方案细化,主要包括给药剂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使用量)、次数(使用次数减少)、疗程(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最少使用疗程)等。④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7]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8]等相关文件的学习,组织卫生部人员一起学习, 同时对临床全科医生进行培训,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执行药物使用规定,安全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 ⑤建立考核机制,定期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规范考核,同时,建立抗菌药物使用预警机制:耐药菌感染率>30%时给与科内预警,耐药菌感染率≥40%时警示谨慎用药。当感染≥50%时需要参照药敏试验等合理用药。 若感染率>75%时需要暂停使用该抗菌药物,并进行耐药性检测。 ⑥配备专职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和临床讨论, 提出合理用药建议,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9-10]。
1.4 观察指标
观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及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比较
干预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干预前后ICU 病房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
2.2 两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及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干预组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两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及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比较[%(n/N)]
3 讨论
抗菌药物在临床医学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ICU 中对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有着深远意义[11]。 而对抗菌药物的不恰当使用不仅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还会造成对抗菌药物的严重浪费[12]。 由相关数据经过统计可得知,在我国医院中,每年由于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规范使用就将会产生将近7 亿元左右的卫生资源浪费,同时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每年还会导致将近8 万人因其死亡[13-14]。 我国已然成为了国际上抗生素使用及其泛滥的国家, 所以在医院各科室病房中应当增强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 减少对生命安全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已然成为了各大医院迫在眉睫的事情。
在临床上多重耐药菌的出现率不断上升,已经严重影响了各科室对于临床感染的治疗效果,已然成为了各医院控制院内感染的一大难点[15-16]。 ICU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较于其他科室要高,且免疫力差,外加上病情因素,有些患者需要接受多种侵入性操作及治疗,所以大大提高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可能性[17]。 由相关数据可知,多重耐药细菌对患者影响严重,不仅会导致患者住院天数、 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普通患者,而且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目前,细菌耐药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 目前的研究而言,细菌耐药性仍是研究中的主要难题[18]。同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具有难以治疗、传播广泛、危险性大等缺点,若控制出现问题,容易引起暴发流行。 近年来,由于多重耐药菌导致医疗费用增长和病死率增加的情况逐年增多。 近年来,临床滥用抗菌药物致使细菌多重耐药性的问题严重,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及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中国将率先进入“后抗菌药物时代”,长此以往对住院患者造成不良影响[19]。本研究中,进行抗菌药物干预后, 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由98%降低至81.34%,使用强度由(215.37±22.86)DDDs/(100 人·天)降低至(159.84±18.04)DDDs/(100 人·天),同时虽然干预组送检样多于对照组,但是其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ICU 的抗菌药物采取一系列合理可行的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概率和使用强度,提高ICU 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降低多重耐药的发生率。通过推广成立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分级管理抗菌药物、将常见抗菌药物使用方案细化、加强理论学习等措施来控制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而共同应对和解决细菌多重耐药的难题。
[参考文献]
[1]Tacconelli E,Cataldo MA,Dancer SJ,et al.ESCMID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to reduce transmission of multidrug-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J].Clin Microbiol Infect,2014,20(1):1-55.
[2]刘丹华,张晓伟,张翀.抗生素滥用与超级细菌[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9,40(1):1-4.
[3]Hueston WJ,Dickerson L.Antibiotic resistance and the need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J].J Med Liban,2001,49(5):246-256.
[4]朱亚容,彭国梁,罗君玲,等.优化抗菌药使用综合管理与ICU 耐药菌发生率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176-179.
[5]王科冉.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分析及药学干预效果评价[D].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
[6]Magiorakos AP,Srinivasan A,Carey RB,et al.Multidrug-resistant,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and pandrug-resistant bacteria:an international expert proposal for interim standard definitions for acquired resistance[J].Clin Microbiol Infect,2012,18(3):268-281.
[7]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11,4(2):59-61.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现代实用医学,2003,4(7):460-465
[9]赵怡鸿,曲海,王蕊,等.ICU 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及多药耐药菌流行趋势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8(19):4441-4443.
[10]孙迎娟,王洪梅,刘淑红.ICU 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监测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0):4691-4693.
[11]王斌.创伤骨科术后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兰州:甘肃中医药大学,2020.
[12]贾会学,胡必杰,吴安华,等.多重耐药菌感染干预效果多中心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8):524-529.
[13]章小敏,叶爱菊,罗良剑,等.ICU 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442-2444.
[14]刘畅,贾启明,李振轩,等.ICU 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关联性研究[J].海峡药学,2018,26(2):452-453.
[15]Ruhnke M,Arnold R,Gastmeier P.Infection control issues in patients with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in the era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J].Lancet Oncol,2014,15(13):606-619.
[16]孙毅东,林爱华,杨永强,等.2013 年某中医院ICU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J].北方药学,2015,17(4):112-114.
[17]郭轶男,冯伟,刘露,等.ICU 强化感染控制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10):171-172.
[18]齐野,任双颂,车颖,等.金属有机框架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学报,2020,78(7):613-624.
[19]甄建斌.肽基聚合物的构建及其抗菌性能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20.
Effect of antibiotic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 ICU
LI Qiu-ju1 ZHU Ya-rong2 PENG Guo-liang3
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and Equipment, People′s Hospital of Yingde, Guangdong Province, Yingde 513000, China;2.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People′s Hospital of Yingde,Guangdong Province,Yingde 513000,China;3.Department of Infection Control Branch Management, People′s Hospital of Yingde, Guangdong Province, Yingde 51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ntibiotic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 ICU.Methods A total of 150 patients admitted to ICU, People′s Hospital of Yingde,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retrospectively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150 patients admitted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outine management of the use of antibiotics was carried ou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antibiotics was carried out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e utilization rate, use intensity, microbial specimen submission rate and occurrence of 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antibiotic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tensity of antibiotics us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159.84±18.04) DDDs/(100 person·day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15.37±22.86) DDDs/(100 person·day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ate of microbiological specimen submission was 72.13% in ICU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hich was higher than 46.9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2.67%,lower than 8.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antibiotics in ICU ward can reduce 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antibiotics us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ate of microbial specimen submission,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Key words] ICU; Antibiotics; Rational drug use; 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
[中图分类号] R9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1)12(a)-0170-03
[基金项目]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B116)。
(收稿日期:2021-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