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不同时期血清维生素D对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价值比较
李洪波 山其米克 徐 娟 徐 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新生儿科,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目的 比较新生儿不同时期血清维生素D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出生/娩出的90 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n=45),将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作为观察组(n=45)。通过酶联免疫法对两组出生后1、7 d 的维生素D 水平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维生素D 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临界值、诊断的曲线下面积等。结果 观察组出生后1、7 d 的维生素D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后7 d 的维生素D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 d 时的曲线下面积为0.681,出生后7 d 时的曲线下面积为0.703,出生后7 d 的曲线下面积优于出生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40,P=0.021)。出生后7 d 的临界值为21.5 mmol/L,出生后1 d 的临界值为22.5 mmol/L。当出生后1 d 的维生素D 水平不超过22.5 mmol/L 时,对疾病诊断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分别为69.9%、66.7%。当出生后7 d 的维生素D 水平在21.5 mmol/L 以下时,对疾病诊断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分别为73.3%、80.0%。结论 维生素D 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发病时间越长,维生素D 的诊断价值越高。
[关键词]维生素D;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曲线下面积;诊断临界值
缺血缺氧性脑病主要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病变状况,常见的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也可发生在其他年龄段。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发病后会对其智力发育产生消极作用,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出现病残,进而对其生命健康产生威胁[1-2]。近年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成为新生儿危急重病之一[1-2]。对于该疾病,临床建议及早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后实施针对性治疗,进而为患儿生命健康提供保障。相关研究表示,维生素D 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与心脑血管具有直接相关关系,若出现维生素D 缺乏状况不仅会对全身、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作用,而且会降低成人脑卒中预后效果[3-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作后,其维生素D 会出现严重缺乏状况,对新生儿机体抵抗力产生反作用。目前,临床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维生素D 缺乏相关的研究较少,且疾病治疗效果不佳[5-6]。本研究以90 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期的维生素D 水平进行分析,进而对缺氧缺血性脑疾病状况进行判断,对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出生/娩出的90 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n=45),将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作为观察组(n=45)。对照组中,男24 例,女21 例;出生体重2864~4863g,平均(3485.87±568.54)g;孕龄38~42 周,平均(38.45±1.21)周;孕妇年龄22~34 岁,平均(27.28±5.65)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23 例;出生体重2889~4837 g,平均(3325.45±621.53)g;孕龄38~42 周,平均(38.36±1.36)周;孕妇年龄22~34 岁,平均(28.12±4.25)岁。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疾病诊断为经影像学诊断存在神经系统体征,新生儿出生后Apgar 评分<3 分,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健康新生儿为无神经系统体征,Apgar 评分>7 分[7];②足月产。排除标准:①其他合并疾病;②脑发育异常;③宫内感染导致的脑损伤状况;④颅内出血、电解质混乱等;⑤因感染引发的神经系统体征。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且通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集出生后1、7 d 患儿空腹静脉血,选择肘静穿刺,采集静脉血2 ml。将所有采集的外周静脉血标本在常温下静置10~20 min 后,于4℃下以3000 r/min离心15 min,离心半径为13.5 cm。最后取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待检。由医学检验专业人员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维生素D 水平。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指标主要包括患儿静脉血维生素D 水平、不同时期维生素D 对缺血性脑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不同时期的维生素D 诊断临界值。采用酶联免疫法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新生儿维生素D 进行观察与分析,两组新生儿不同时期维生素D 水平使用ROC 曲线进行分析,主要评估内容包括缺血缺氧性脑病的AUC、诊断临界值(约登指数),判断不同时期维生素D 的AUC 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采用ROC 曲线评价维生素D 水平的诊断价值,以AUC 评价,比较采用Z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期维生素D 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1、7 d 的血清维生素D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生后1、7 d 的维生素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后7 d 的维生素D 水平低于出生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期维生素D 水平的比较(mmol/L,±s)

2.2 出生后不同时期新生儿维生素D 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AUC 及诊断符合率情况
出生后1 d 时的AUC 为0.681,出生后7 d 时的AUC 为0.703。出生后7 d 的AUC 优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40,P=0.021)。出生后7 d 临界值为21.5 mmol/L,出生后1 d 临界值为22.5 mmol/L。当出生后1 d 的维生素D 水平不超过22.5 mmol/L 时,对疾病诊断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分别为69.9%、66.7%。当出生后7 d 的维生素D 水平在21.5 mmol/L 以下时,对疾病诊断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分别为73.3%、80.0%(表2)。
表2 出生后不同时期新生儿维生素D 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AUC及诊断符合率情况

3 讨论
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疾病,是指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状况后引起的病变,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肌张力下降、宫内窘迫以及异常神经症状等[8]。临床研究[9-10]结果显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数据显示发病率在6/1000左右。近年来,其发作率及死亡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存活的新生儿易遗留其他疾病,如神经类长期后遗症,占比约30%,这不仅降低患儿智力,严重者还会导致病残,对患儿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9-10]。因此,为更好地保障新生儿的生存质量,临床应以预防疾病后遗症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以便为患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相关研究显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期治疗临床价值较高,一方面可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患儿的智力发展,并降低死亡率。由此可见,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尤为重要。临床在对患儿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需去除病因,对患儿的缺血及缺氧状况进行纠正,应在保持患儿呼吸顺畅后实施针对性治疗。在缺血缺氧性脑疾病的诊断中,维生素D 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疾病检出、治疗以及判断预后中作用显著。除此之外,维生素D 可作为有效的检出指标,对明确疾病的后续治疗具有积极意义[11],分析其原因如下。相关研究显示,成年人脑血管疾病神经损伤与维生素D 缺乏关系密切,两者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可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12]。此外,有研究显示,在脑卒中疾病的治疗与诊断中,维生素D缺乏为疾病恶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不仅降低疾病预后效果,同时威胁机体健康[13]。Stessman 等[8,14]在新生儿维生素D 缺乏的相关研究中表示,新生儿智力水平以及生长发育状况与维生素D 的关系密切,且维生素D 缺乏在缺血缺氧性患儿中占比较高,约为70%。本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的维生素D 水平较对照组而言处于较低水平,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及时间推移,观察组的血清维生素D 水平进一步下降,与Lowe 等[15]的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 水平与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直接相关关系,ROC 曲线分析结果表示,出生后1 d 时的AUC 为0.681,出生后7 d 时的AUC 为0.703,提示AUC 与维生素D 缺乏具有正相关关系。出现以上状况的原因为,新生儿脑部炎症反应、神经损伤后降低了维生素D 水平。一方面,维生素D 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促进骨骼发育、调节免疫等作用,若长期缺乏,对身体会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 与IL-10、IL-6 关系密切[16]。另一方面,出现脑损伤时,维生素D 具有神经保护作用[17]。此外,出生后7 d 的AUC 优于出生后1 d,提示随着时间进展,维生素D 对于疾病诊断的效能更为显著。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故存在无法避免的偏倚,同时为单中心研究,所得结论具有局限性。
综上所述,维生素D 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发病时间越长,维生素D 的诊断价值越高。
[参考文献]
[1]乔健,姜东林,龚芳,等.外周血有核红细胞数量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损伤相关指标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6,45(35):114-115.
[2]贾雯,李清平,董文斌,等.不同亚低温时间窗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对比研究[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14):1076-1080.
[3]毛志远,贾坚,丁炯,等.活性维生素D 缺乏导致脑内加压素表达上调和脑血管功能损伤[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12):1680-1684.
[4]耿佳庆,方成志,张丙宏.维生素D 在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9,34(21):1674-1677.
[5]李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异氟烷及七氟烷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J].国际儿科学杂志,2020,47(9):648-651.
[6]祁秀丽,邵帅,冯程程.血清25-羟维生素D 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性反应及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3):19-24.
[7]雷冰.早产儿血清25--羟维生素D 和维生素D 结合蛋白水平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系[D].郑州:郑州大学,2019.
[8]Stessman LE,Peeples ES.Vitamin D and its role i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J].Neonatology,2018,113(4):305-312.
[9]贾慧芳.新生儿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7):140-142.
[10]李雅秋,刘金东.早期应用高压氧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智力及发育影响的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3):53-54.
[11]严晔华,王文科,胡益民,等.血清25 羟维生素D 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相关性荟萃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5,20(3):215-218.
[12]申丽红.血清活性维生素D 水平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断及临床预后价值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2):237-238.
[13]胡明珠,黄天清,向明湘.血清维生素D 检测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估价值[J].海南医学,2015,26(24):3615-3618.
[14]喻蓉,李誉钰.孕妇血清维生素D 水平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5,44(6):804-806.
[15]Lowe DW,Hollis BW,Wagner CL,et al.Vitamin D insufficiency i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J].Pediatr Res,2017,82(1):55-62.
[16]王莹.维生素D 对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6.
[17]Mutlu M,Sar1ayd1n M,Aslan Y,et al.Status of vitamin D,antioxidant enzymes,and antioxidant substances in neonates with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6,29(14):2259-2263.
Comparison of value on serum vitamin D in different stages of newborns in the diagnosis of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LI Hong-bo SHAN Qi-mi-ke XU Juan XU Jing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Korla Hospital of the Second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Korla 84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value of serum vitamin D in different stages of newborns in the diagnosis of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0 newborns who was born or delivered in Korla Hospital of the Second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Healthy newborns were involved as the control group (n=45), and newborns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were involv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5). The levels of vitamin D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t 1 and 7 d after birth. The critical value and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vitamin D in diagnosis of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erum level of vitamin 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1 and 7 d after birth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level of vitamin 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7 d after birt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t 1 and 7 d after birth were 0.681 and 0.703, respectively.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t 7 d after birth was better than that at 1 d after birth,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Z=1.940, P=0.021). The critical value at 1 and 7 d after birth were 22.5 mmol/L and 21.5 mmol/L,respectively.When the level of vitamin D at 1 d after birth did not exceed 22.5 mmol/L,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disease diagnosis were 69.9% and 66.7%, respectively. When the vitamin D level at 7 d after birth was below 21.5 mmol/L,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disease diagnosis were 73.3% and 80.0%,respectively. Conclusion Vitamin D has high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The longer the onset time, the higher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vitamin D.
[Key words] Vitamin D;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Newborn; Area under curve; Diagnostic threshold
[中图分类号] R722.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1)10(c)-0127-03
[作者简介]李洪波(1978-),男,新疆库尔勒人,副主任医师,科主任,研究方向:新生儿急危重症的救治。
(收稿日期: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