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CU转运方式对我市急危重患者救治转运的影响
宋小丽 廖秋梅 付群秀
江西省新余市紧急救援中心急诊科,江西新余 338000
[摘要]目的 探讨移动ICU 转运方式对新余市急危重患者救治转运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西省新余市紧急救援中心ICU 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转运方式分为对照组(38 例)与观察组(38 例)。对照组采用普通ICU 转运方式,观察组采用移动ICU 转运方式。比较两组的安全转运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安全转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市急危重症患者在救治转运期间采用移动ICU 转运模式可提高安全转运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能够为病重患者提高安全保障,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危重症患者;移动ICU;安全转运;不良事件
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病情较为危重,为提高患者救治率,常需展开各项检查,期间外出率较高,这对患者转运工作带来挑战。在如今科技的不断进步下,医疗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显著提高[1]。急危重症患者在转运途中维持ICU 的医疗水平是保障患者转运期间的安全性,也是目前急救医学关注的重点[2]。转运期间医护人员必须面对患者做出妥善的医疗救治和护理,降低不安全隐患的发生。建立移动ICU 是通过提高ICU 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医疗设备,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转运平台,杜绝不安全隐患的发生[3]。本研究旨在探讨移动ICU 的转运方式以及传统转运方式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安全性,并对途中不良事件发生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新余市紧急救援中心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转运方式分为对照组(38 例)与观察组(38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 例,女17 例;年龄为24~79 岁,平均(55.26±9.12)岁;病程(6.25±1.26)个月;多器官功能障碍9 例,脑出血5 例,胆道梗阻6 例,重型颅脑损伤7 例,复合伤6 例,高位颈椎骨折3 例,心肺复苏后2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8 例,女20 例;年龄为19~81岁,平均(56.99±9.58)岁;病程(6.85±1.65)个月;多器官功能障碍5 例,脑出血9 例,胆道梗阻6 例,重型颅脑损伤5 例,复合伤7 例,高位颈椎骨折5 例,心肺复苏后3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江西省新余市紧急救援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符合入住重症医学科外院转运标准;②急性心理学及慢性健康状态系统评分后≥12 分。排除标准:呼吸、心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传统转运方式由责任护士及医生护送患者到达科室,在护送前进行电话联系,在护送途中配备好氧气瓶以及简易呼吸器,直至送回重症医学科。观察组则采用移动ICU 转运方式,具体如下。
1.2.1 转运人员配置 参与移动ICU 转运医护人员均接受专业训练,并且具备急危重症转运能力,且具备重症专科资质,经受过转运培训且合格的医务人员,掌握转运途中理论及流程知识,对途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有防范意识和安全管理性。
1.2.2 仪器配备 根据转运患者的病种及病情伤势,选择合适转运工具,包含轮椅、转运车、氧气、携带式氧气瓶、氧气枕、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泵。
1.2.3 急救箱配备 将转运期间所需急救物品清单拟定完毕,并张贴在急救箱醒目处,合理规整急救箱的药物放置,需符合上层为药物,下层为耗材,箱内物品包含葡萄糖注射液、阿托品、去甲肾上腺、多巴胺、硝酸甘油、万纹;耗材则需准备20 mL 针筒、10 mL 针筒、2 mL 针筒、医用纱布、棉签、一次性灭菌手套、简易呼吸气囊;配备完整后,将急救箱挂置转运车内并固定。
1.2.4 转运流程 ①转运前进行评估,在对患者转运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判断,提出可行性评估,根据患者病情指定人员护送,评估内容包含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各管路通畅情况、伤口处理情况及用药等,还需根据患者体质选择搬运方式,并评估是否在搬运途中可能出现坠床或其他意外损伤,合理分工转运人员并配备呼吸机以及监护仪,根据病情做好运送中管理,包含输液通路、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②转运前进行协调,提前与电梯及后勤保障人员联系,确定转运路线,为家属或患者说明途中风险与利益,获得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实施风险预告,避免引发医疗纠纷。③转运前进行物品配备,保障氧气瓶内氧气充足,在呼吸机使用前检查运作情况,并确立患者静脉通路,保障两条以上,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需配备充足蓄电池的微量泵。④做好转运前患者准备,保障呼吸畅通并清除口腔分泌物,协助患者行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情况下使用口咽通气管,做好管道固定,监测面色及各项生命指标,保障血管通路及各引流管的通畅,若患者躁动严重,可遵医嘱使用镇静药。⑤转运工作中需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体位,做好保暖工作,并监测呼吸机、输液管路、生命体征、意识变化,为患者判断意识,与之交谈,询问其姓名、时间、观察面色、呼吸节律及引流管,留意听取机器运转声、患者呻吟声、有无哮鸣音,必要情况下进行吸痰并调整呼吸机参数。
1.2.5 应急处理 转运途中若患者出现意外,需利用配备的仪器及抢救物品进行抢救,并立即对就近科室进行呼救,抢救结束后立即补充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1.2.6 交接患者 转运后护士需进行口头或书面的交接工作,保障临床工作的连续性,降低不安全因素,包含转运途中情况、病情变化以及患者用药及化验项目等,转运后妥善安置患者,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连接心电监护,整理床单位,将急救箱内使用过的空药瓶核对无误后丢弃,清点用物及数量并进行补充。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转运方式下的安全转运概率及不良事件概率,具体如下。①安全转运:记录两组患者转运期间安全转运及未安全转运概率,安全转运包含在转运途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心脏骤停、呼吸衰竭、血压下降等风险[9]。②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两组转运期间出现急救物品缺损、仪器蓄电不足、氧气不足、管路护理不当、病情监测不到位事件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转化后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安全转运的比较
观察组的安全转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安全转运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ICU 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在进行转运过程中有随时发生危险的概率,并且转运过程中对医护人员带来的考验也较大[4]。移动ICU 的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与监护室环境类似的转运模式,是延续急危重症患者在科室内接受病情监管的模式体系,以确保转运过程中治疗及监护的连续性,体现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先进性、稳定性与科学性[5]。有关专业人员指出,接受过专业化培训的专业人员以及规范性的设备仪器管理可优化转运流程,降低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及不良事件,提高安全转运率,保障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医疗安全[6]
上述研究指标中,采用移动ICU 转运的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少,且安全转运率较高,充分提示移动ICU 的建立具有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性[7-8],并且通过临床实践后分析出现的不良后果总结出转运期间人员配备、仪器安置及设备有关这一部分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9]。在进行转运前需要规范移动ICU,提高转运人员的专业性,并强化设备仪器的管理,使转运流程更加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使转运期间的安全性提高。要满足以上需求,需对患者病情病种进行选择,并安排合适时间由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的转运,将患者送至目的地,期间维持转运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降低不利后果[10]
转运前需对患者进行转运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判断,提前与电梯及后勤保障人员联系,确定转运路线;保障氧气瓶内氧气充足,在呼吸机使用前检查运作情况,并确立患者静脉通路;转运期间保障呼吸患者畅通并清除口腔分泌物,做好管道固定,监测面色及各项生命指标;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体位,为患者判断意识,有无哮鸣音,必要情况下进行吸痰并调整呼吸机参数。此外,在转运过程中需做好团队合作,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凸显ICU 医护人员专业素养[11-12]
建立移动ICU 是确保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的必要保障,临床中对于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时需在20 min 内进行,在此时间内会出现大量转运风险,极具意外性;并且危重患者疾病多样化,易在转运途中出现多种并发症,致死率较高[12-13]。因此,建立移动ICU能保障患者转运时的安全性,为之提供转运过程中的相关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对比传统转运模式,物品准备的随意性、延时性易导致转运期间不良事件的产生,使医护人员手忙脚乱,且急救转运箱的配置不规范会使转运途中出现风险意外时对患者抢救失误,降低安全性,缺乏定点放置及专业管理,加大转运风险[14]
综上所述,为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期间建立移动ICU转运模式,可提高转运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红.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 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8,3(33):158-158.
[2]岳磊于,石贞仙.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对急诊ICU 患者院内转运时血氧饱和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12):2024-2028.
[3]陈丽,彭剑炜.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 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医药界,2019,(17):71.
[4]武荷.PDCA 循环管理法在ICU 转运呼吸机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常州实用医学,2017,33(6):394-395.
[5]田燕,向定成,秦伟毅,等.依托云平台拓展“远程ICU”和“移动ICU”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9):14-16.
[6]周卜邻,蒋辰芳.移动ICU 在院前ST 段抬高型心梗的临床使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3):3205-3206.
[7]卢洪.院内移动ICU 在严重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西南军医,2019,21(1):10-13.
[8]张娟娟,张建波,栾晓嵘,等.“齐鲁模式”移动ICU 院间转运患者的趋势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3):1-4.
[9]李兴珍,孙媛,苏晓丽,等.移动ICU 转运模式应用于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3):140-142.
[10]黄贤烁,陈伟仕.移动ICU 转运系统对基层医院STEMI患者溶栓疗效及并发症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4):167-169.
[11]黄卓凡,陈巧玲.建立移动ICU 在提高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率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28):3551-3553.
[12]姚成洲,吴超,孙明.移动ICU 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院前安全转运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9):11566-11567.
[13]薛友儒,张蔚,尉喜燕,等.呼吸治疗护士参与ICU 患者安全转运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2):104-107.
[14]周建.移动ICU 在危重患者院际长途转运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81-82.
Influence of mobile ICU transfer mode on the treatment and transportation of critical patients in our city
SONG Xiao-li LIAO Qiu-mei FU Qun-xiu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Emergency Rescue Center of Xinyu City, Jiangxi Province, Xinyu 33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ience of mobile ICU transport mode on the treatment and transportation of critical patients in Xinyu cit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9 to October 2020, 76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of Emergency Rescue Center of Xinyu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38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8 cas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ansport mod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ansported by ordinary ICU, mobile ICU transfer mode was u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safe transpor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ate of safe transpor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and transportation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our city, the mobile ICU transfer mode can improve the safe transport effec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t can improv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with serious diseases and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Critical patients; Mobile ICU; Safe transport; Adverse events
[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1)7(c)-0049-03
[基金项目]江西省新余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3090864)
(收稿日期: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