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优化策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应用分析
高 雅 李南南
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教学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从2012年开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兴起促进了教育公平,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平台涌现。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肆虐,开学时间被迫延期,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纷纷开展在线教学工作。在这次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突显出其必要性,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使线上课程的传播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特别是医学专业。本文基于传播学知识,从传播者、文本、机构和受众四个方面入手,包括更新传播者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调整在线教学的内容,优化升级在线教学平台的系统,以帮助学生养成自律的学习习惯,探索出在线教学传播效果的优化之路,并找到在线教学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线教学;传播学;优化策略;应用分析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防控期间,为避免人员流动和聚集,2020年1月1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并于2月4日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在线教学作为COVID-19 疫情期间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既解决了燃眉之急,也让师生们切身体会到在线教学的便捷性,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诸如线上平台频繁转换,部分老师对线上教学平台操作很陌生等,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影响到在线教学的传播效果。相较2003年的非典疫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教学管理难度更大。非典暴发时期正值学生在学期间,绝大部分学生或在本校或在临床医学院接受集中管理,学校直接下达防控及封闭管理命令后,教学工作尚能顺利推进。而新冠肺炎的暴发时值春节,学生均在家中,春季开学之际“教、学、管”三方人员分散,导致目标共识模糊、信息传递效率低下、组织结构松散等不可回避的问题产生[2-4]。如何真正做到教育部要求,保证疫情防控和教学质量的高度契合,是在线教学亟需解决的困境之一[5]。本文基于传播学的知识,从传播者、文本、机构和受众四个方面入手,提出对线上教学的优化策略,并思考今后教学方式的发展。
1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
疫情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无法按照原计划正常开学,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倡导下,在线教学成为当前主要的教学方式,即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开展线上教学工作。与中小学相比,高等学校进行线上教学所采用的途径更具多样性,这与2012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的出现紧密相关,在这场数字风暴席卷下,中国也出现了慕课[6]、网易云课堂[7]、学堂在线[8]等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公平,由此高等学校在疫情期间可以借助多个平台开展教学工作,除了线上直播的方式外,慕课中的名校公开课都是可选项。但同时,中国的在线教学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这是由传统教学到线上教学的突然转换带来的,因此,需要找到这些变化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疫情所带来的教学变化毋庸置疑。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令学生闭门不出,学习环境由教室转换为家庭环境,教学的主要方式由面对面授课变为以新媒体平台为主要教学工具的线上教学,信息技术由此一改以往的辅助地位,教学的组织结构也由同空间集中式组织变为异空间散布式组织,这些都属于显性的变化。师生之间关系的变化则是隐性的,从近距离零关系变为当下的远距离弱关系,师生关系黏性减弱。突然的变化必然会出现问题,例如在异空间散布式的教学组织结构中,师生之间不再是面对面的即时沟通,师生都需要借助技术的支持来构建一个可供教学的学习环境,部分老师对技术不熟悉,部分学生没有进行线上学习的网络条件等,这都将成为在线教学的阻碍。同样是在技术层面,每一种在线教学平台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因此学生会频繁跳转多种平台以利用不同平台的优势,但在这种转换中,传播的效果也受到了干扰。师生关系的黏性减弱是让教师最为难的部分,教师无法在第一时间得知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无法及时验收学生的学习效果,这都令在线教学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特别是在医学专业,在线医学课程还没有形成系统,学生能学习的知识较零散,且这种学习往往是单向传播,师生之间不能及时沟通。由于教师不能及时对学生指导,无法有效掌控学习过程,教学互动和情感沟通几乎为零,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9]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面临的所有问题最终都指向一点,即因传播效果不佳而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本研究拟对影响传播效果的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增强疫情期间在线教学传播效果的优化策略。
2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优化策略
根据南华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第1~2 周线上教学信息的反馈情况,在所有的反馈信息中,衡阳医学院反映的信息数量最多,这证明在线医学教学的确给医学生带来了不少困扰(表1)。同时,前两周的反馈信息集中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平台管理三个方面,结合传播学的知识,本研究拟将针对每个方面分别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
表1 南华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巡查情况反馈表(n)
2.1 传播者:“硬件”与“软件”的更新
传播者,即信源,指传播行为的主体,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发出者,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在线教学中的传播者指的是教师或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团队[10]。疫情期间,广大高校都采取了在线直播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更像是将传统的课堂授课移植到网络,与传统教学比较,在线教学存在技术壁垒,久而久之,部分不熟悉在线教学平台的教师会有抵触情绪,同时,依赖于“网络一线牵”的在线教学丧失了实时反馈的优势,教师只能进行单方面的知识输出,却无法在第一时间得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硬件”和“软件”上的问题都让在线教学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该主动学习如何使用在线教学平台,并挑选出与自己所教专业相适应的平台,例如医学专业的专业性强,需要图示进行辅助教学,那么支持图式交互可视化教学的“雨课堂”平台是最佳选择,只有教师灵活使用在线教学平台,才能减少师生在沟通上的困难,这属于“硬件”上的更新。同时,“软件”上的更新要求教师构建个性化的线上教学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线教学不是传统教学的照搬,网络提供了便捷性,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从以教师为主导的单方面输出教学,变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辅助学生,为学生服务。例如,慕课为广大高校学子提供了丰富的课程,教师可以灵活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带来更多专业性的知识,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11]
2.2 文本:在线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线教学中的文本实际上就是呈现出的教学内容。传统医学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一般按照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见习、实习的线性顺序进行。在传统医学课堂里,教学的内容系统而复杂,教师可以借助多样的教具或多媒体进行辅助,其呈现的方式更为直观,但将教学环境更换为网络后,教学内容的呈现不应仅限于传统课堂教学,在充分了解互联网的优势后,文本的呈现应该更具多样性[12]
线上教学倾向于不同软件、不同方式、不同工具的融合、转化、嫁接,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途径[13]。具体来讲,线上教学以图、文、声、光、像等多种表现手段全方位、立体式表征,通过互联网络传播,实现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终端接收[14]。结合互联网的特性,在线教学的内容可细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根据同学们对在线教学课堂的问卷反馈(表2),进一步优化课前、课中、课后的内容:课前准备,既包括沟通渠道准备、技术准备,也包括教师对课堂内容设计的准备,利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渠道,并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条件是否能支持在线教学,这都是优化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每一讲的教学设计在该讲前应上传到QQ 群文件,使学生提前了解教学内容和过程,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将教材、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料一并上传,解决学生学习资料缺乏的问题。课中授课和讨论,教师应了解互联网的特性,灵活利用各种新媒体,结合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实施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等新方法,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就疑难问题进行讨论[15]。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督促学生在一小时内签到学习,以保障高效的课堂质量。课后答疑,针对课堂上遗留的问题,教师可以在社交软件上对个性问题进行一一答疑,例如微信群、QQ 群内的文字交流答疑,便于学生反复理解晦涩的医学知识,特别是受学生欢迎的直播间答疑,实时互动的方式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督促学生反思课堂教学内容。
表2 线上课程问卷统计汇总表(n=30)
2.3 机构:逐步优化升级系统
机构,在传播学中主要是指制作媒介文本的机构,而在线教学中的机构是指提供在线教学的平台。相比传统课堂,互联网具有资源共享性、可视性、互动性等特点,依据这些特质,国内也涌现出一批提供在线教学的平台,例如学习通[16]、雨课堂[17]、慕课[18]、腾讯课堂[19]等,每一种平台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线上教学经常辗转于多个平台,但这种频繁转换对传播效果造成了干扰[20]。今后,各大线上教学平台的优势应该整合,逐步优化升级内部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大环境。以“雨课堂”为例,平台支持图式交互可视化教学,师生均可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主题概念图的绘制,课中弹幕与评论的设置能有效疏通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为教学互动提供可行的途径,这都有利于医学专业在线教学工作的开展。图式交互可视化,对于教师来说,为其构建灵活的教学活动以及良好的互动环境提供了方法; 对于学习者来说,为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自身的高阶认知能力与迁移应用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这是“雨课堂”的优势,但平台无法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求,例如课件过大无法下载,无法在课件上直接添加笔记,以及不支持统计学的公式输入等,都是该平台今后优化升级的重点[21]
2.4 受众:培养自律的学习习惯
在线教学中的受众是学生,他们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在线教学的最终检验者,本研究通过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来检验在线教学的传播效果,但同时在线教学的传播效果也需要学生的配合。不难发现,学生脱离了学校“朝九晚五”的时间规划后,上课的自觉性有明显的下降,听课的地点也具有任意性,迟到、窝在被子里上课都是常态,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令在线教学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学生应培养自律的学习习惯,按时上课,并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自主屏蔽干扰,课后及时反思课堂内容。
3 对今后高校教学的启示
线上教学在疫情期间暴露出的问题不禁让人思考:面对在线教学,我们准备好了吗?新技术的产生往往是因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人们开始探寻新的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互联网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为了满足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渴求,在线教学逐步发展了起来,而COVID-19 的爆发令在线教学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辅助性教学方式,成为当下的主要教学方式,其暴露出的问题也是对今后高校教学的启示。初步体会如下:
一是专业在线教学平台引入的重要性。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也让笔者切身体会到它的好处,特别是对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我国目前优质的医学资源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几所医学学校,在线教学的资源共享性,让更多其它各地的医学生能接触到优质资源,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同时,互联网的可视性特质让模拟仿真医学教学得到推广,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体会到接近真实的医疗环境,直接提高了医学教学的质量。
二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在线教学在疫情爆发之前只是辅助性工具,现在却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以教师授课为主,局限于课堂的授课方式应该有所改变,高校应该把在线教学作为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特别是医学专业,医学人文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然而人文社会学科在传统医学院校不受重视,一般来说,这些学科往往人才短缺,师资力量薄弱,其对医学生知识结构形成的影响也比较小,这种格局反过来又强化了单一生物医学教学模式[22]。现在,在线教学平台能提供丰富且专业性强的人文教学课程,解决了人文学科人才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应重视在线教学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COVID-19 疫情期间的教学模式将在线教学推到了时代的面前,重视在线教学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推动教育科技革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印发指导意见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意见[EB/OL].[2020-02-05].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2/t20200205_418131.html.
[2]薛成龙,李文.国外三所大学线上教学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20,(4):12-17.
[3]邬大光,李文.我国高校大规模在线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学生、教师、教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7):1-29.
[4]武艳,吴萍,雷丽萍,等.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挑战审视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J].医学教育管理,2020,6(2):133-137.
[5]谢千池,杨甜,赵颖,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保障本专科在线教学质量的探索与研究——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J].医学教育管理,2020,6(5):477-482.
[6]陈淼,燕良轼.“慕课”的知识传播模式及其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8(2):112-117.
[7]龙玲,菅保霞.国内典型在线教育平台学习支持服务现状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2):1-5.
[8]毛成洁,刘春风,张霞,等.微课-在线学堂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5):43-47.
[9]岳梅,张叶江.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现代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6):47-49.
[10]李方圆.基于MOOC 的混合式教学传播模式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A4):229-231.
[11]朱光明,魏芳芳.网络课程资源如何“去库存”——“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课程的开发利用[J].重庆高教研究,2017,5(1):120-127.
[12]庞云.“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模式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9,(31):184-185.
[13]张岘,於文丽,陈慧芳,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校医学在线教育浅析[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3):416-418,435.
[14]陈东毅,张吉先,虞江锋,等.全媒体视域下的学习资源建设方略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1):60-67.
[15]闫慧敏,陈文静,梅美.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9,(1):263-264.
[16]董敏.高职院校在线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4):19-20.
[17]李芳,陈雪蕾,陈运香,等.基于“雨课堂”的PBL 教学在护理本科《成人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8):182-185.
[18]王茜,张冰,张一昕.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中药安全用药导论》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与实施[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4):59-62.
[19]许凤燕,吴树亮,梁龙,等.基于“智慧树+腾讯课堂”的人体解剖学线上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12):E009.
[18]钱莉娜.信息化创新教学高端访谈[J].池州学院学报,2020,34(1):1-6.
[19]杨金勇,裴文云,刘胜峰,等.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与经验[J].中国电化教育,2020,(4):29-41.
[20]符晓华.发挥综合性师范大学优势全面增强医学生人文素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8-11.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online teaching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during the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epidemic
GAO Ya LI Nan-nan
The First Hospital of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0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line teaching has gradually been brought into the limelight. The rise of the extensive opening of online courses since 2012 promoted education equity, with more and more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s emerging. Due to the widespread of the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the dates of matriculation had to be postponed. A wide array of categories and levels of schools launched programs of online teaching one after another, in a positive response to "suspending school but not learning", a call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While online teaching highlights its necessity during this pandemic, it reveals some issues that make the online course fail to meet the expect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s, especially for the medical majors. Drawing on the expertis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four facets of the issue: disseminator, text, institution, and audience, proposing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including updating the disseminator′s infrastructure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adjusting the content of online teaching,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the systems of the platforms of online teaching, and cultivating a disciplined learning habit of the students. This paper eventually seeks to explore the pathways to optimizing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s of online teaching and to enlightening the future online teaching.
[Key words]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Online teaching; Communication studie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pplica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R4;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1)7(a)-0217-04
[基金项目]湖南省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kq2001009)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