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和对肺功能的影响
吴 楠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呼吸科,辽宁锦州 121000
[摘要]目的 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2月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治疗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改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呼吸功能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这种疾病可引起气流受限,随着病情的发展,进入终末期时,患者可能由于呼吸系统阻力增加、呼吸肌疲劳、肺部通气障碍等合并呼吸衰竭,进而出现组织缺氧,甚至造成患者死亡[1]。因此,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是治疗的关键。以往采取药物、机械通气等常规方法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也可能导致呼吸肌疲劳,不利于患者康复。无创呼吸机近年来临床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的常用方式,能避免传统治疗方法带来的风险,即在双水平气道通气时,可增加肺泡气体的弥散,减少吸气作用,帮助患者缓解呼吸机疲劳[2]。本研究选取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2月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54~76岁,平均(63.3±3.9)岁;病程4~14年,平均(7.0±1.5)年。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56~77岁,平均(62.2±3.2)岁;病程3~13年,平均(7.2±1.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锦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参与研究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患者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3];②患者依从性好。排除标准:①呼吸机使用禁忌证者;②无法正常交流者;③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主要内容有:吸氧、雾化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928,规格:50 μg×200揿,生产批号:20150516)、美罗培南[住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40169,规格:0.5 g/瓶,生产批号:20150422]进行抗感染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化痰、平喘等[4]。连续治疗2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美国康伟公司,型号:Bi PAP)。首先将患者头部抬高,倾斜角度保持30°以上,将输氧管与患者鼻端连接固定,采用S/T呼吸模式,调整呼吸机参数,设定呼吸压力范围,确定呼吸时间。当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吸氧参数,氧浓度不可超过35%,血氧饱和度必须>90%。通气时间控制在14 h以上,当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时,可采用间歇换气。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判断指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均基本恢复正常,肺部不良杂音基本消失,诊断为显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PaCO2≤50 mmHg、PaO2≥60 mmHg,肺部不良杂音明显减少,诊断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指标、肺部不良杂音均没有任何变化或者病情加重,诊断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 肺功能指标主要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1.3.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包括胃胀气、吸入性肺炎、感染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EV1、FVC、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FEV1/FVC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的比较(±s)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肺病,以气流阻塞不完全可逆为主要临床特点。气道塌陷或阻塞是引起通气障碍的主要原因,肺泡内残留气体增多,此外,支气管发炎引起的肺泡壁破裂也会降低肺泡弹性,肺泡孔增大,肺泡间隔破裂后融通形成气肿囊腔[5]。病情进展也会影响肺组织弹性,严重时可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该病治疗过程漫长,且很难痊愈,若不及时干预治疗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出现死亡现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可使患者呼吸道阻力增加,造成呼吸肌疲劳,不利于二氧化碳的顺利排出,造成换气困难。传统的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症状的方法[6],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呼吸功能,减少感染,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药物不能有效改善呼吸肌疲劳症状,预后不良[7-9]。过去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多采用药物结合机械治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易造成患者呼吸肌疲劳,而且机械通气对患者伤害较大,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力差,导致脱机状态,从而引发其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因此,积极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改善康复效果至关重要[10-11]。
无创呼吸机通过氧气面罩连接患者鼻腔,不影响患者说话、饮食,不损害患者身心,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对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12-13]。利用双水平正压通气的无创呼吸机,能够改善通气障碍性肺泡的通气功能,增加肺泡和气道内压力[7],促进肺泡及肺间质内渗吸,血气流速有效地调节。无创呼吸机可克服患者吸气时的呼吸道阻力,降低肺的胸腔弹性收缩力,增加肺的通气量,改善呼吸肌的疲劳,呼气可有效防止小气道阻塞和肺泡塌陷,降低肺内残气量,促进二氧化碳的排泄,提高肺内气体的扩散效果[14-15]。总体而言,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地改善肺功能各项指标的水平,扩大肺内气体的扩散范围,改善肺功能。并能有效地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16-17],改善呼吸功能,解决二氧化碳潴留问题,降低漏气率。更具有安全性[18-19]。
本研究将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选取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FEV1/FVC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不仅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呼吸功能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侯梦星,王晨曦,曹心宁,等.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联合正压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20,42(1):68-72.
[2]黄涛,胡自元.不同无创呼吸机治疗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S2):33-34.
[3]王辰,迟春花,陈荣昌,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11):856-870.
[4]赵丽先,米崧,徐若男.适应性支持通气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应用中临床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5):538-539.
[5]李战炜,唐伟.培土生金方联合Bi 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痰细胞分类、血ECP变化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10):1415-1418.
[6]魏华.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S2):86-88.
[7]宫莉莉,王坤.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2):31-32.
[8]金晓博.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S1):450-451.
[9]包宁.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及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A1):45-46.
[10]王林梅.适应性支持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撤除呼吸机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35(9):810-812.
[11]耿新普,刘荣,乐兆喜,等.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配合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7):1343-1345.
[12]朱萍,龚育文.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S1):323-324.
[13]曹诚,李华瑞,朱国优,等.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7,19(6):480-482.
[14]张方,多杰.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11):122-125.
[15]邵伯云,周维华,朱伯金,等.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7,16(1):40-43.
[16]张晓波,窦海艳.丹红注射液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80例疗效评价[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2):304-306.
[17]严思,符之月,李翠.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撤机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2):90-93.
[18]喻益勇.参麦注射液联合Bi Bap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氧浓度及高凝血状态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5):814-817.
[19]王建宇,付国强,任彬,等.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PaCO2、SpO2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9):1217-1218.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lung function
WU Na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Jinzhou Central Hospital,Liaoning Province,Jinzhou 12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its effect on lung function.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dmitted to Jinzhou Central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VC)and the ratio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to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FVC)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Non-invasive ventilator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which can improve lung function,reduce complications,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respiratory function,which has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Non-invasive ventilator;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espiratory failure;Lung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1)5(b)-0073-04
(收稿日期:2020-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