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家属心理干预的研究
李夏燕 吴 艳 雷佳芳
江西省儿童医院骨科,江西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 研究同伴教育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家属心理干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8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住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家属30名。观察组采用同伴教育心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情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依从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心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依从率与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家属实施同伴教育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依从率与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同伴教育;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家属;心理干预;影响研究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发生骨折,一旦处理不当,就极易引起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爪形手畸形或后遗肘内翻畸形[1]。在这种情况下,患儿及家属因十分担心预后,会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等负面心理反应,进而大大增加儿科护理的难度,影响预后效果[2]。选择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法来对患儿家属实施心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用同伴教育方式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护理模式,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以期缓解患儿及家属紧张、焦虑情绪,增强患儿接受治疗的自信心,能够有效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提高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在江西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同伴教育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家属心理干预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8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住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家属30名。观察组中,男17名,女13名;年龄30~45岁,平均(33.72±3.23)岁;受教育程度:高中学历5名,专科学历12名,本科学历13名。对照组中,男18名,女12名;年龄31~44岁,平均(32.91±3.46)岁;受教育程度:高中学历6名,专科学历13名,本科学历11名。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江西省儿童医院骨科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患儿骨折类型为肱骨髁上骨折的家属;②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表达能力清楚的家属;③能使用微信平台进行交流的家属。排除标准:①患儿为多发性骨折的家属;②中途退出的家属。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住院期间的常规疾病健康宣教,让患儿及家属了解骨折的原因与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叮嘱其要积极主动的配合,以便实施长期规范化的护理,4周后进行随访。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同伴教育心理护理干预。首先,在本科室成立专门的同伴教育小组,由两位护士参与并担任组长,制订出同伴教育的教育内容。其次,患儿家属入组后,在接受常规教育的同时,护士即与其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以此来让患者熟悉健康教育的内容,之后每天按照患儿病情及家属掌握情况来开展宣教工作,宣教时间为15~30 min,在宣教过程中,患儿家属可随时询问或终止宣教,宣教内容主要包括骨折基础知识、早期功能锻炼(图文并茂)、运动指导、疼痛护理、心理干预,通过患儿家属自己演示,护士手把手指导的形式,让患儿家属充分掌握要领并能熟练操作。①疼痛护理。在麻醉下固定复位后,采用镇痛泵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并将患肢合理放置,防止患儿坠床二次受伤。分散患儿注意力,用玩具、阅读、情景游戏等患儿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其注意力,从而减轻痛苦,消除紧张害怕情绪;②心理护理。家属与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儿更多的关爱与鼓励,增加其安全感,消除其陌生感及心理防御,让患儿勇敢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积极乐观的对待住院期间生活;同时,待患儿病情好转,可以将患儿集中在同一病房,组织其参与适量的集体活动,如分享玩具、画画等,创造轻松偷悦的环境,消除患儿的恐惧情绪;③运动指导。受疾病的疼痛、恐惧影响,患儿会产生较为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要叮嘱父母不要过度的呵护与溺爱,明确告知其肢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例如握拳、五指抓,二指捏,左右侧屈运动、前屈背伸腕关节活动、收缩前臂肌肉活动等,以此来避免关节僵直不灵活、肌肉菱缩等并发症的发生。最后,在每周三、五下午利用15~30 min的时间,护士召集每位入组的患儿家属举行见面会,使他们相互认识,面对面交谈,增强同伴教育效果。另外,护士也要教会患儿家属使用微信平台,针对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家属,反复教育,直到患儿家属可以掌握相关教育内容,促使每位患儿家属之间能够互相认识,并愉快交流、相互沟通、相互鼓励、相互学习。4周后进行随访。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情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依从率与护理满意度。①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分。该量表共分为躯体化、精神病性、强迫症状、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恐怖9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制对每个因子进行评分,1分表示无症状,2分表示轻度症状,3分表示中度症状,4分表示偏重症状,5分表示严重症状。②生活质量评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定,该量表由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与环境领域4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的分值区间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儿家属的生活质量越好。③护理依从性:完全依从为帮助护士安抚患儿情绪,积极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部分依从为协助护士安抚患儿情绪,但不完全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不依从为既不协助护士安抚患儿情绪,也不积极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④护理满意度:在患儿出院前,护士给每位患儿家属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并要求其认真填写。该问卷共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疾病宣教与专业护理4部分,满分为100分,分半信度值为0.879,Cronbach′s α系数为0.941。其中,>90分表示满意,80~90分表示较满意,<8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属心理健康情况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儿家属的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儿家属心理健康情况评分的比较(分,±s)
2.2 两组患儿家属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属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总依从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总依从率的比较[n(%)]
2.4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小儿群体当中,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引起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外翻畸形。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家属因过度担心患儿预后,极易产生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等较为明显的负性情绪[3-4]。同时,由于儿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家属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家庭作为主要的支持系统,对患儿心理及其身体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6]。在这种情况下,护士除了要配合医师对患儿实施治疗与护理工作外,还应该充分重视家属的心理状况。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护士对家属实施健康宣教,而家属多处于被动式接受知识的状态,会大大降低健康宣教的效果,影响家属的心理干预效果[7-8]。同伴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教育行为,主要是指因某些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一起分享行为技能、观念或者是信息的教育模式,且该种模式在糖尿病、艾滋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患者的临床应用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其心理焦虑水平[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心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基于同伴教育模式下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儿家属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分析其原因如下:在常规健康宣教中,不是所有患儿的家属均会积极配合护士的健康教育活动,再加上部分家属对于患儿疾病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差,且宣教时间较为紧张,因此患儿家属整体的参与度并不高,且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负性情绪,大大降低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17]。而同伴教育则可以大大提升患儿家属的参与度,这主要是因为同伴教育对象的需求与经历十分相似,可以共同探讨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问题,充分提高同伴教育对象的参与度,有效促进健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同伴教育还能够让患儿家属掌握更多与肱骨髁上骨折相关的知识与预后情况,从而消除其焦虑与紧张等心理问题[11-13]。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依从率与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家属实施同伴教育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家庭生活质量,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通过分析研究可知,同伴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为患儿家属提供相互沟通病情、分享经验的机会,增强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能够不断提升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帮助患儿及家属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14-16],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患儿及家属的护理依从性与满意度。
综上所述,采用同伴教育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家属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消除患儿家属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鲁雪光.心理干预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7):68-69.
[2]刘亭亭,连真真,张淑娟.心理干预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3):100.
[3]尹航,丁云霞,邹运璇.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围术期系统护理方法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5):2463-2465.
[4]黄秀燕,苏镁婷,李雪仪,等.心理护理联合辨证施护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闭合穿针内固定术后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3):451-454.
[5]王红.心理护理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应用的效果研究[J].保健文汇,2018,(11):182.
[6]高明晶.推拿结合身心护理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80-81.
[7]李婷,王宏,刁华,等.同伴教育对青春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3):375-378,382.
[8]卓媛,常瑞.针对性心理干预结合同伴教育对提高放疗后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J].循证护理,2019,5(12):1143-1146.
[9]唐晓梅,刘敏,夏风华.同伴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血红蛋白水平和自我效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7):54-56.
[10]汤秀琴.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34):4281-4283.
[11]欧庆连,李颜,陈丽霞,等.同伴支持教育联合思维导图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病耻感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8):89-91.
[12]冯娟.同伴支持教育对喉切除患者病耻感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4):29,41.
[13]巴丽娟.同伴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9):180.
[14]朱正云,张婷婷,赵文海,等.同伴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9,26(14):71-76.
[15]叶君燕,莫玉清.基于心理关怀和同伴教育的综合护理模式对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免疫功能改善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5):831-834.
[16]郑霞,陶小华,帅词丹,等.同伴教育对接受光动力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0):212-214.
Study of peer education 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f family members of children with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
LI Xia-yan WU Yan LEI Jia-fa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Jiangxi Children′s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eer education 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f family members of children with humeral supracondylar fracture.Methods A total of 60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 treated in Jiangxi Children′s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9 to August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hospitalization of the children,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 30 family member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eer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Mental health score,quality of life score,nursing compliance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psychological scores of somatization,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depression,anxiety,terror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famili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physiological field,psychological field,social relationship field,environment field,and other fields,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otal nursing compliance rate and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children′s famili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Peer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the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At the same time,it can also greatly improve the nursing compliance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families of the children to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Peer education;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Family members of children;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Impact study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1)5(b)-0205-04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20203729)
[作者简介]李夏燕(1981-),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小儿骨科护理
(收稿日期: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