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技术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
王玉霞1 周在富2▲
1.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教研室,重庆 401331;2.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中药教研室,重庆 401220
[摘要]笔者基于全国二十余个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基地游学及文献研究,从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两个角度,探讨中医药经典著作中的炮制研究文献传承、各炮制流派的特色技艺传承、中药材道地产区炮制加工、炮制师承教育传承等在中药炮制传承领域需关注的问题;同时围绕中药炮制成品质量评价创新、中药炮制产地加工方式革新、炮制设备智能化发展等在中药炮制创新领域需关注的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创新
中药炮制是一项制备中药饮片的传统制药技术,是我国独有并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中药炮制技术的创新任务是在继承中药传统的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中药炮制原理、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1]。中药炮制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中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需要创新,文化需要传承,因此在中药炮制学科的发展中围绕的两大核心问题,一是传承,一是创新。
笔者参加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赴我国陕西、北京、四川、云南、广西等近二十余个优势中药培训基地游学。基于广泛的游学经历,围绕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与创新,查阅文献,从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创新、中药炮制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1 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
1.1 基于中医药经典著作的文献传承
在历代本草著作中,有关中药炮制记载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如何从中整理、挖掘并传承,是做好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的第一步。青蒿素的发现及由此获得的诺贝尔奖,令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2]的炮制加工在业内变得耳熟能详。但在中医药的文化宝库中,还有多少类似青蒿素的宝藏没有被挖掘出来?因此中药炮制传承的第一步是炮制文献的整理。以何首乌为例,近年来其肝损伤争论的焦点,是炮制加工对毒性的影响。现代何首乌的炮制,多采用黑豆汁法蒸制,工业化操作工艺为连续蒸制18 h 以上,且不同地域、不同厂家的蒸制时间长短有较大差异[3-4]。而古法炮制中,何首乌作为生熟异治与“九蒸九晒”的代表性药材,其炮制方法多有严苛的规定。如在《本草图经》中记载了何首乌九蒸九曝的经典炮制方法,“采时乘湿以布帛拭去土,后用苦竹刀切,米泔浸一宿,曝干。九蒸九曝,乃可服[5]”。由此可见,何首乌是古法炮制没有被传承下来的一味代表性药材。
笔者在四川中药传承基地学习时,中医临床药学研究专家、《伤寒杂病论》经方研究专家祝之友教授对《神农本草经》中炙甘草汤进行解读,围绕“炙甘草”,现代的认识为蜜炙甘草,但祝老认为有失偏颇。从《雷公炮炙论》《伤寒杂病论》入手,同时结合历史及我国不同地区由于语言习惯的差异,参考杨雄《适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认为中医药界在临床工作中将炙甘草笼统解读为蜜炙有失偏颇,如在《伤寒杂病论》中,对药物的“炙”,如果没有明确注明用蜜炙,则一定是清炒,并非指蜂蜜炙用,应予纠正。由上述可知,中药炮制文献的挖掘与传承是一项重要而繁杂的工作,是炮制技术传承的第一步。
1.2 从炮制流派看中药炮制的传承
中药炮制随着中药的起源和应用而产生,而源于中医流派和地域差异,中药炮制出现了帮派特色与百家争鸣,其中以江西建昌帮、樟树帮、北京京帮、四川川帮最具特色。每个炮制流派,结合本地药材、地域资源优势,各有特色。以京帮为例,发源于我国北京,是以北京同仁堂为代表的传统炮制帮派,其中代表性饮片包括“百药煎”和“七制香附”等。京帮的主要炮制特色体现在炮制方法与辅料特色[6]。在炮制方法方面,京帮饮片的姜制法除了姜煮制、姜炒制外,还有姜腌制,通过姜腌制能够较好地降低药材毒性,如半夏、天南星和白附子等;盐制法除了盐水炒,还有盐粒炒,即用大青盐粒拌炒药物,适用于质地坚实并入肾经的饮片,如怀牛膝等。笔者在北京西苑医院培训基地传承学习京帮中药炮制,以法半夏为例,与传统炮制方法相比,京帮在炮制上增加了白矾浸泡过程(浸泡3 d),具有很好的防腐作用,同时增强了法半夏燥湿化痰的功效。
因此,在中药炮制的传承中,促进各个流派炮制特色技术的传承与发扬,并增进相互交流,避免特色炮制技术的失传与消失,是在中药炮制传承中需关注的问题。
1.3 从道地产区的角度看中药炮制传承
中药具有很强的道地性和地域性,中药传承培训项目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可以在遍布全国的中药特色传承基地进行学习,对中药的道地性和产地差异性体会更加深刻。以河南为例,在武陟县、温县等地建立了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金银花、丹参、冬凌草、辛夷等药材基地,而河南本地也在加快地产药材的炮制研究,改进炮制工艺,研制炮制机械,在传承的基础上创制了新的炮制工艺和饮片,实现了中药炮制的产地加工一体化。以四大怀药之一的山药为例,河南焦作武陟县优化山药软化工艺,使山药饮片不仅外形大小均一,而且光洁坚实,运输过程中不易破碎[7]。笔者结合游学收获,分析道地药材的炮制工艺,优于或部分优于其它地区的一个原因为,道地药材的产销往往对该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地也会投入更多财力、物力去支持与该品种相关的产、学、研,从而实现一个良性循环。因此在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中,对道地药材道地产区的炮制加工方式,应加以关注与传承。
1.4 师承教育的传承
师带徒是中药炮制的传统传承方式,但“作坊式”的师带徒难免遇到“后继无人”和“秘而不传”的尴尬困境。在我国高等教育日渐完善的今天,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实训条件,将师承教育融入中药学及相关专业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将师承教育融入中药炮制的专业教育中,做了一些有益尝试,这是从高等教育的角度,做好中药炮制传承的一种有益方式[8]
但是,师承教育的传承除了着眼于高等教育,围绕重点中药炮制饮片加工企业、重点炮制工匠的师承传承也应有序推进。笔者在北京中药传承基地学习期间,参观北京中药炮制技术博物馆,博物馆依托饮片加工企业北京华邈药业,围绕京帮中药炮制,制作了系列炮制视频,如京帮特色炮制工具、醋炙延胡索、煨葛根、制巴豆霜等。此外,国内普正药业樟帮炮制技艺传承工作室等从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的角度对中药炮制传承方式做了大胆的尝试与有益探索。在大国工匠炮制工作室方面,国内“金世元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王孝涛传承工作室”等,都是宝贵的财富。
2 中药炮制技术的创新
2.1 创新中药炮制成品的质量评价方式
《中国药典》及各炮制规范中,对成品的描述基本是从形状、断面、色泽、气、味等指标进行判断,这些指标的判断有很大的主观性,不仅如此,各地炮制规范中对同一品种、同一炮制规格样品的成品描述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这也是一直困扰中药炮制发展的一个问题:如何建立统一客观的中药炮制成品判定标准。
围绕“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的思路”这一论题,在北京市中医院中药传承基地学习时,关于女贞子炮制工艺的研究及炮制成品质量标准的探索值得借鉴。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应体现炮制对中药药性和现代药物属性的影响。传统炮制标准多从饮片性状即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制订,而现代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更多关注药物的属性,多通过化学成分、浸出物、薄层鉴别、含量测定等来控制。炮制标准的制定或对原有炮制标准的改变或提高,要基于广泛的样本调研,以确保样品标准的代表性和标准推广后的可适用性,例如在女贞子、酒女贞子的质量控制研究中,首先基于全国第4 次中药资源普查,收集了不同产地的48 批女贞子样品[9-10],药品采集涉及6 个省,40 个市,47 个县,4 个季节。同时采用现代检测技术,对酒女贞子炮制原理及炮制成品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研究,为制订有效、可行的女贞子炮制成品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规范炮制工艺、建立饮片质量标准的同时,还应重视产研对接,对现有的饮片厂的生产机械进行比较,调研检测设备,优化实验室的工艺参数,逐步统一饮片加工条件,使炮制工艺逐步规范。
2.2 创新中药的产地加工管理方式
从中药炮制的含义来分析,产地加工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之所以在中药炮制领域将产地加工单独讨论分析,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产品”向“药品”转化的这一过程中,人为的将其分裂为两个阶段来分析,当然,产生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是目前中药的种植,尤其大宗药材,虽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基地的产出占了一定比例,但农户的分散种植仍然占了相当多的比例。所以中药产地加工的随意性、不可控性是目前中药炮制领域中急待规范的问题。
笔者2019年在陕西游学时,来自于全国二十余个省市的学习者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医院购买不到“防风”药材,无独有偶,同年在北京中药传承基地学习,授课的教授也提到“防风”的问题,防风之所以在这一年成为一个反映集中的问题,是由于在该年该药材被列入全国中药饮片市场重点抽查的药材。2015 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防风为野生防风[11-12]。而按照药典标准要求,市场上流通的防风符合标准要求的很少,所以一时出现了“防风难求”的现象。而标准不达标的更深层次原因,是不同生长方式及年限的防风饮片在外观性状、内在质量和疗效上均有明显差异,并呈现出野生防风优于多年生栽培防风优于一年生栽培防风的变化规律[11],而很多农户为追求利益,种植的防风基本一年就采收加工了,因此就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为保证市场供应,药典标准该不该向市场妥协? 当然作为中药从业者,答案是否定的,但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关注药材的产地种植与加工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措施一是对药材的产地加工人员引入从业准入限制,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水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产地加工良莠不齐、及加工人员多为当地农户,无任何专业背景的缺陷。
建议措施二是创新中药材产地加工方式。依据不同药材的不同特点,有许多流传久远,甚至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工艺,但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利用现代设备与工艺对药材产地加工方式进行创新,是中药炮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湖北英山县茯苓种植基地为例,茯苓传统采用的产地加工方法是发汗回润法,工序多、耗时长,但加工出的产品质量优良、稳定。其创新的茯苓产地蒸制加工、趁鲜切制加工、冷冻刨片加工等,相比传统加工,节省了加工投入,缩短了加工时间,同时,以发汗回润法的加工产品质量为标准,对不同方式产地加工产品进行对比研究,优选出冷冻刨片加工规格,目前该炮制品规格主要出口,其药效成分及加工方式相比传统饮片都无明显差异。
当然,产地加工方式的创新,进一步结合中药饮片分级管理,真正实现优质优价,以实现市场的良性循环。
2.3 中药炮制设备的创新
笔者在游学过程中,发现中药炮制厂家所应用设备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程度亟需改进与提高。如洗药机、切药机、润药机、炒药机等,设备多较陈旧,智能化水平较低。虽然也有一些新型设备出现,如全浸润工艺和回转式中药浸润罐、隧道翻板式或网带穿流式干燥设备、网带式高压水洗药机和转筒式洗药机等,使中药加工炮制生产设备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提升[13-14],但就总体而言,在生产工艺控制、信息化程度及自动化方面都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 问题与建议
3.1 后继乏人的困局
在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中,对于一些中药特色炮制技术的失传或消失,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中,“师带徒”的传授是一种很常见的传承方式,而这种祖传制最大的弊端,是一些关键核心的炮制技术难以被广泛学习、推广。而被称为困局的是,虽然一大批宝贵的中药炮制工艺已失传,一些经验丰富的老药工,仍然固守一些秘而不传的传统思维。
而转变这一困局,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为专利保护,对特有炮制器具、炮制工艺关键步骤与工艺参数进行专利保护。这就要求,在中药炮制人才的建设中,培养既精于炮制又熟悉专利法规的人才,做好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的同时,又能使优秀的炮制药材服务于患者,同时又能做好我国的炮制技术保护工作。
3.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特殊规格中药炮制品种的消失
产业化时代,中药饮片厂需按照GMP 的要求进行生产,因此,一些用量较少或工艺特殊、耗时很长的中药炮制品的炮制技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工业化的生产模式[15]。以清宁片为例,传统炮制技术要耗时一个月之久,这类品种及炮制工艺表现出不适合工业化时代大规模生产的特点,加之临床需求量较小,从而出现了药厂因工艺复杂逐渐放弃生产、医生因不易购买到而逐渐放弃使用的一个不良循环。本来,在一定程度上,医院开展临方炮制可缓解此矛盾,但由于一直以来临方炮制属医院免费附加服务,以及医药分家等政策的影响,能坚持和发展中药饮片临方炮制技术的医疗机构越来越少,从而使中药饮片临方炮制技术逐渐萎缩。
4 结语
基于炮制文献,并结合炮制流派、地域特色的炮制传承,不应忽略文献研究,对炮制文献的整理、分析与研究,可以为现代炮制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依赖现代科技技术的炮制技术创新,对于规范炮制工艺、统一炮制标准、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和等级管理提供必要支撑。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与创新的均衡发展,对于保护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药炮制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秀瑗,吕桂凤,王玉霞,等.中药炮制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5.
[2]葛洪.肘后备急方[M].王均宁,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7.
[3]崔鹤蓉,柏兆方,宋海波,等.从古今炮制方法演变探讨何首乌毒性的潜在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333-337.
[4]林秀旎,陈佩毅,张庆芬,等.广东省何首乌炮制工艺及GMP 执行情况分析[J].广东化工,2018,45(15):93-96.
[5]苏颂.本草图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05.
[6]洪巧瑜,卜训生,李飞,等.以京帮流派中药炮制方法为指导的中药炮制继承教学体系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3):120-123.
[7]李红伟,田连起,李娴,等.河南中药炮制特色技术传承学习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5):253-255.
[8]卫昊,王昌利,刘清.刍议实用型创新型中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药学教育,2013,29(3):15-17.
[9]高岩,刘薇,李向日,等.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女贞子药材质量现状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9,39(2):361-369.
[10]刘欢,熊慧,李向日,等.全国资源普查女贞子药材质量特征关系探究及对《中国药典》女贞子药材标准规定的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1):68-76.
[11]薛雪,王浩,贾天颖,等.不同生长方式及年限防风饮片质量的比较研究及对《中国药典》防风饮片标准的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18):4034-4042.
[1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49-150.
[13]舒成喆,刘国栋.中药饮片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法规体系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5):141-145.
[14]杨萍.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的建议[J].临床合理用药,2011,4(4B):142-147.
[15]石典花,戴衍朋,张乐林,等.基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现状调研的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3):711-716.
[16]廖仰平,黄丽飞.浅谈学校中药炮制技术师承工作的开展[J].实践教学,2018,(4):175-176.
[17]严家秀,申俊龙,沈夕坤.知识产权视角下我国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的传承[J].中国药房,2017,27(13):1729-1732.
[18]杨明,钟凌云,薛晓,等.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和创新[J].中药中药杂志,2016,41(3):357-361.
[19]肖永庆,张村,刘颖,等.中药炮制学科和饮片产业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224-227.
[20]秦昆明,曹岗,金俊杰,等.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现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中药杂志,2018,43(18):3795-3800.
Related problem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technology
WANG Yu-xia1 ZHOU Zai-fu2
1.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Chongqing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Chongqing 401331, China; 2.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Chongqing Chemical Industry Vocational College,Chongqing 40122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tours of more than 20 ba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technology inheritance, from the two perspect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literature, processing schools, processing in genuine producing area and apprentice education in the are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inheritance and other issues tha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At the same time, it focuses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processed products,processing methods of producing areas and intelligent processing equipment, etc.and to analyze the aspects that need to be concerned in the field of innovation, and put forward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R9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1)4(a)-0190-04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T20194828003)
[作者简介]王玉霞(1977-),女,甘肃天水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药制药技术及炮制
通讯作者:周在富(1976-),男,重庆铜梁人,本科,正高级工程师,中药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中药制药技术
(收稿日期: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