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作业治疗对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杨玉凤 任如昉 陈瑞旦 罗洁婷 叶立汉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肇庆 526021
[摘要]目的探讨分级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作业治疗对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分级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活动能力[加拿大作业活动状况测量(COPM)]、总体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基本生存质量[生活质量简表(SF-36)]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6周后,研究组患者IADL、COPM、WHO-QOL-BREF、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ADL、COPM、WHO-QOL-BREF、SF-36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作业治疗脑卒中偏瘫,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活动能力,改善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分级运动想象疗法;常规作业治疗;脑卒中偏瘫;活动能力;生存质量
脑卒中属于突然起病且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特点的急性脑血管疾病[1]。该疾病是心脑血管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征,是诸多国家中第十大致残及致死因素,在我国脑卒中死亡率已成为首要致死原因[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脑卒中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因该疾病引发的致残率却高达87%,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患者家属及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3]。分级运动想象疗法通过反复运动想象训练,期间无任何运动输出,根据运动记忆激活大脑部分特定区域,最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4]。对此,本研究旨在运用分级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作业治疗对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索,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诊断标准:①急剧发病,症状持续时间>24 h或导致死亡的局部脑血管疾病;②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者[5]。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者;②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者;③受试者自愿参与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②有传染性或消耗性疾病者;③意识模糊、认知障碍或精神异常,无法配合试验过程者;④伴有肢体伤口未愈合、动静脉栓塞、皮肤感觉障碍或压疮者;④出现丘脑病变,肢体严重疼痛者。剔除或脱落标准:①已参与研究试验,但不符合纳入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者;②未按要求配合参与试验,影响治疗效果或安全性判定者;③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其他意外事故,无法继续完成试验者;④试验中途自愿终止试验者。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7岁,平均(58.46±2.51)岁;病 程15~88 d,平均(25.40±5.78)d;脑卒中类型:脑梗死18例,脑出血12例;偏瘫部位:左侧13例,右侧17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8岁,平均(58.53±2.64)岁;病程14~89 d,平均(25.52±5.80)d;脑卒中类型:脑梗死19例,脑出血11例;偏瘫部位:左侧14例,右侧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作业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采取“一对一”方法,按照患肢由近至远、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肌力训练及关节活动度锻炼,结合感觉输入、姿势调整及神经反射发育疗法等方法,包括患肢肩胛骨松动训练、患肢辅助及主动训练、肢体关节活动、患肢取物及手指抓握与打开能力训练,促进肌张力恢复正常,同时予以患者翻身、穿衣、进食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每日1次,每次时间为40 min,连续治疗6周。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分级运动想象疗法,具体内容如下。①患者接受治疗前,康复指导人员向其讲解并亲身示范想象动作步骤及要领,使患者初步体验正确的运动模式及心理感受,在提示语指导下进行运动想象训练,训练时嘱患者闭眼并取仰卧位,想象自己身处在温暖、舒适环境中,全身放松3 min。②上肢功能:康复指导人员指导将转动转移、更衣、进食、个人卫生、如厕、入浴、家务(烹饪、洗衣服、整理财务)等一系列动作向患者分解成若干个独立动作展示,指导患者想象自己在亲身完成上述动作,由康复指导人员协助患者完成健肢行走、腕与手指关节屈曲、伸展运动,随后指导患者做“写字”“打电话”“服用药物”等简单动作,同时想象自己患肢在做上述同样运动,待患者基本能够完成简单操作后,再指导其健肢完成难度较高的动作,想象患肢在顺利完成相同动作,在患者尝试各种生活基本动作时,康复指导人员要仔细观察阻碍其完成某一动作的问题并积极解决,例如“穿衣”等基本动作,根据各种不同样式衣物穿着方式进行详细指导,时间为15 min。③下肢功能:患者想象患侧下肢在进行髋关节屈伸、内收及外展、膝关节屈伸、踝关节及趾关节功能运动,想象自己缓慢离开椅子用健肢站立,重心逐渐向患肢转移,使患者体会到患肢有负重感,随后抬起健侧下肢,使患肢单独负重,保持动作10 s;随后指导患者想象自己在宽广的人行道或购物中心,用双脚交替前行,步行时足跟着地,重心前移至足底直至全部着地,之后足跟离地,重心向对侧转移,随后足趾离地,肢体摆动时,髋关节、膝关节最大程度屈曲,再进行伸膝、踝背曲动作,足跟再次落地;在患者跟随提示音进行功能训练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定节奏快慢,使患者体验不同速度下的运动模式,保持患者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调动感觉功能,想象自己平稳、协调、有节律且充满自信的行走活动,训练时间为20 min。④上下肢功能:患者首先想象自己运用上下肢协调并进,完成上街购物、休闲娱乐等日常活动,时间为2 min。⑤在训练结束前2 min,嘱患者集中注意力并感受周围环境,想象自己自行回到房间内,嘱患者缓慢睁眼。上述动作共计40 min/次,每天1次,连续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活动能力、总体生存质量、基本生活质量评估变化。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进行评估[6],主要包括患者上街购物、外出活动、食物烹饪、家务维持、洗衣服、使用电话的能力、服用药物、处理财务能力8个方面,分值为0~4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好。②活动能力评估:治疗前后采用加拿大作业活动状况测量(COPM)进行评估[7],患者主观评价自己在自理、生产活动及休闲活动3个方面的情况,每项1~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活动能力越强。③总体生存质量评估:治疗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估[8],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4个领域,共29个条目,各项分值为1~5分,得分越高表示总体生存质量越好。④基本生存质量评估:治疗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简表(SF-36)进行评估[9],包含躯体活动功能、躯体功能对角色功能影响、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自评、活力、社会功能、情绪对角色功能影响、精神健康8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基本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同一时间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ADL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ADL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对照组患者IADL各项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ADL各项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IADL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ADL评分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PM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OPM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对照组患者COPM各项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OPM各项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COPM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HO-QOL-BREF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WHO-QOL-BREF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对照组患者WHO-QOL-BREF各项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WHO-QOL-BREF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PM评分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对照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HO-QOL-BREF评分的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与多发病,致残率极高,多数患者经抢救后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以偏瘫居多[9]。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多数脑卒中患者仍遗留有偏瘫、失语等残疾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10]。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治病为主转向为加强患者生存条件、改善生存质量,并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因此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不仅要关注患者的功能恢复,而且具有较高的生存质量也是患者自身及社会更加关注的问题[11-12]
常规作业治疗主要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首要治疗目标,将其基本功能转变为日常生活作业能力,重建生活意志和自主能力,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康复,建立正确的心态与思想迎接康复治疗[13]。分级运动想象疗法是将运动情景模式不断在大脑中演练,不伴有实际操作动作输出的新型康复治疗方法[14]。有研究显示,在实际运动过程中被激活的大脑区域,在运动想象过程中是可以被同样激活的,诱发患者机体局部血流量及氧利用率不断得到增高,进而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性[1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6周后的IADL、COPM各项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IADL、COPM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分级运动想象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训练,可取得更好疗效,该康复疗法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最终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活动能力。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运动形式有多种,其中分级运动想象疗法具有治疗成本低、不受特殊设备及场地限制等优势,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患肢功能重建,较快恢复正常生活状态[16]。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6周会的WHO-QOL-BREF、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WHO-QOL-BREF、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分级运动想象疗法使脑卒中偏瘫患者充分利用自身大脑及肢体感觉想象功能,充分感受患肢功能重组状态,通过想象形式逐步实践至实际康复训练中,为患者心理及肢体运动训练建立良好基础,针对患者基础生活活动能力,直接给予有效干预训练,从根本上改善其生存质量。
由于本研究采集样本量较小,得出结论尚缺乏说服力,且本研究未对患者功能锻炼后期干预效果进行观察评估,因此有待后续研究中将样本量扩大并对长期随访干预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分级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作业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春英,郭毅,杨欢,等.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运动疗法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6,16(2):166-171.
[2]李小英.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7):703-706.
[3]陈梅花,蓝琼好,李敏红,等.协同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强化步行基本功训练的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4):364-365.
[4]谷鹏鹏,陈许艳,徐来,等.分级运动想象联合常规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2):101-105.
[5]朱传明,李慧英,杨淑贞,等.CT、MRI及脑血流灌注显像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5):2740-2744.
[6]施巧玲,黄红美,王洪娟,等.脑卒中病人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居家护理模式的实践[J].护理研究,2015,29(21):2609-2611.
[7]高怡,鲍勇,谢青,等.脑卒中患者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中PEO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2):208-211.
[8]骆丽娜,卢明,许浩游,等.健脾益气通络汤联合针灸、物理疗法对神经运动元病患者吞咽功能、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6):219-221.
[9]孟庆莲,赫军,等.良肢位摆放在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3):36-38.
[10]朱海霞,郝利霞,张琰,等.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学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分析[J].安徽医药,2015,19(3):499-503.
[11]胡江飚,陈海挺,马蓓艳,等.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四肢联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14(6):458-460.
[12]朱童,吴月峰.自我意念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91-94.
[13]石素宁,于洪宇,丛壮,等.针刺配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9):867-869.
[14]夏秋蓉,顾志娥,凡国华.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促分离运动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6,31(1):35-38.
[15]王鹂,马朝阳,游菲,等.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5):357-360.
[16]王亚静,吴灵君.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5):568-572.
Effect of graded motor imagery therapy combined with routine occupational therapy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hemiplegic patients
YANG Yu-feng REN Ru-fang CHEN Rui-dan LUO Jie-ting YE Li-han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qing City,Guangdong Province,Zhaoqing 5260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raded motor imagery therapy combined with routine occupational therapy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hemiplegic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60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dmitted to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qing City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occupational therapy,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raded motor imagery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Before treatment and 6 weeks after treatment,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elf-care ability of daily life(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activity ability(Canadian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 [COPM]),total quality of lif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quality of life short version[WHO-QOL-BREF]),basic quality of life(quality of life summary[SF-36])score change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6 weeks of treatment,the scores of IADL,COPM,WHO-QOL-BREF and SF-36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scores of IADL,COPM,WHO-QOL-BREF and SF-36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graded motor imagin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routine occupational therapy in 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stroke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patients′daily life self-care ability and activity ability,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Graded motor imagery therapy;Routine occupational therapy;Stroke hemiplegia;Activity ability;Quality of life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0)8(c)-0094-05
[基金项目]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指导类项目(201904031415)
(收稿日期: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