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大肝癌的临床效果
周召海 周建辉 刘洪军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介入科,山东平度 266700
[摘要]目的 探讨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大肝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经动脉化疗栓塞的大肝癌患者73 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35 例(观察组),传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38 例(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 天进行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行强化CT 检查,对患者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患者肿瘤反应、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治疗后第3 天及第7 天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 天及第7 天两组间ALT和AS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后1 个月两组疾病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EB-TACE 治疗大肝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癌;肝动脉;化学栓塞;载药微球;治疗效果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第5 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临床工作中直径大于5 cm 的甚至超过10 cm 的大肝癌比较常见,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式[1-2]。 但是传统的TACE(c-TACE)由于载体碘油与化疗药物混合乳剂稳定性差, 导致药物局部释放的不可控制, 化疗药物容易分离并扩散到患者外周循环中, 从而加重化疗药物的全身不良反应。 载药微球TACE(DEB-TACE)近几年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可持续释放抗肿瘤药物,提高局部浓度, 延长作用时间, 降低外周血液内药物浓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3]。 本研究主要对DEB-TACE治疗大肝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平度市人民医院介入科就诊的大肝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诊断依据《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4]确诊。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者;②单个肿瘤直径>5 cm 且<10 cm 者;③无法或不愿行手术切除治疗者; ④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A、B 级或经内科保守治疗达到该标准者; ⑤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 分者;⑥对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随访协议者。 排除标准: ①肝内肿瘤病灶数>3 个者;②肿瘤侵犯周围脏器或远处转移者;③接受过放射性粒子植入、消融、外科手术等其他治疗方式者;④严重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⑤预计生存期低于3 个月及其他不适宜手术者。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73 例,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DEB-TACE)35 例、对照组(c-TACE)38 例。 观察组中,男25 例,女10 例;年龄45~71 岁;肝功能分级A 级23 例,B 级12 例;体力状态(ECOG)评分0 级20 例,1 级11 例,2 级4 例; 肿瘤最大径为5.5~9.8 cm。 对照组中,男26 例,女12 例;年龄48~72岁;肝功能分级A 级26 例,B 级12 例;ECOG 评分0 级22 例,1 级10 例,2 级6 例; 肿瘤最大径为5.3~9.7 cm。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消毒局麻后, 使用Seldinger 方法穿刺右侧或左侧股动脉,造影导管分别置于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双侧膈动脉、右肾动脉等处行DSA 造影,查看肿瘤病灶的位置以及供血动脉,明确有无动静脉瘘及异常供血动脉,使用微导管超选至靶血管,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分布,将药物注入肿瘤的供血动脉。 观察组采用国产CalliSpheres 载药微球(恒瑞迦俐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771072,生产批号:20160926-01/20180404-01)搭载吡柔比星(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30105, 生产批号:1611C8)治疗;对照组将适量罂粟乙碘油(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348,生产批号:170125CA)与吡柔比星40~60 mg 充分混合成乳剂缓慢注入,碘化油总量不超过20 ml。 术后进行保肝、止痛、止吐等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3~5 d,酌情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抑酸药物1~3 d,若出现其他不良反应予以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 d 检查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肝功能指标
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的发生情况。
治疗后1 个月行增强CT 检查,采用国际通用的改良实体瘤评价标准(mRECIST)[5],具体如下。 ①完全缓解(CR): 动脉期增强显示所有目标病灶均消失;②部分缓解(PR):动脉期增强显示目标病灶直径总和缩小≥30%;③疾病稳定(SD):病灶缩小未达PR 或增加未到PD;④疾病进展(PD):动脉期增强显示目标病灶直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疾病缓解率=(CR+PR)例数/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CR+PR+SD)例数/总例数×100%。由两名主治以上职称的从事影像诊断的影像科医师共同进行评价疗效,意见不一致时请示上级医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TBil、ALB、ALT、AST 在正常范围内或轻度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 天及第7 天两组ALT、AST 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第3 天及第7 天两组间ALT、AST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 天及第7 天两组TBil、ALB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第3 天及第7 天两组间TBil、ALB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对照组有2 例患者发热体温高于38.5℃超过1 周,期间需要糖皮质激素控制高热,2 例腹痛持续时间长于1 周。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的比较(±s)

2.3 两组治疗后1 个月临床效果的比较
所有患者手术操作技术成功率为100%, 根据mRECIST 评价标准,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 个月的疾病缓解率分别为68.57%与76.3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4.29%与92.1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对于不能应用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大肝癌推荐TACE治疗。 近年来,DEB-TACE 已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治疗中,其中的载药颗粒可以缓慢、持续的方式释放化疗药物,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耐受性更好,术后恶心呕吐、发热、疼痛等的发生率较低[6-7]。 有研究发现[8-9]行载药微球栓塞术后3、7 d,ALT、AST 及TBil 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1~3 个月即可恢复正常。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7 天的ALT 及AST 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治疗后第7 天开始ALT 及AST 水平表现为下降趋势,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出现严重肝功能障碍甚至肝功能衰竭病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陈刚等[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目前对栓塞颗粒的大小选择还没有相关的标准,Deipolyi 等[11]回顾性研究发现应用70~150 μm 载药微球胆管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赵倩等[12]分析认为,在超选择栓塞基础上用直径>100 μm 载药微球比较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于富血供的原发性肝癌推荐使用直径为300~500 μm 的微球[13]。 不论使用何种栓塞剂,治疗后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栓塞综合征及一过性的肝功能破坏,给予保肝治疗,及时处理发热、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特别是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表2 两组治疗后1 个月临床效果的比较[n(%)]

关于DEB-TACE 临床疗效是否优于c-TACE,目前许多研究结论不一致。 部分研究认为,载药微球能栓塞终末血管,总体疾病控制率高[14-15]。 池琦等[16]研究提示,与c-TACE 相比,治疗后1 个月DEB-TACE 组CR 率显著增加,而PR、SD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英杰等[17]的研究结果与之相似。陈刚等[10]的研究发现, 应用国产载药微球行DEB-TACE 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治疗后第1、3、6 个月随访,疾病控制率、 疾病缓解率及肿瘤复发率与c-TACE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本研究结果与之相吻合。 但笔者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影像学上表现为更明显的肿瘤坏死区域,甚至可见局部液化坏死,而对照组6 例患者虽在影像学上表现为CR, 但在二次手术造影过程中发现,肿瘤内部仍有明显的对比剂充填,这表示肿瘤仍有明显的活性病灶,并未达到事实上的CR,分析原因为沉积在病灶中的碘化油乳剂造成的容积效应所致。因此,在栓塞术后随访时,采用一种影像学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聂德红等[18]建议选择各种或多种结合的检查方法,使各项检查发挥其最大优势,而又使局限性降至最低或消除,从而相互参考得出较为准确的疗效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DEB-TACE 治疗大肝癌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可靠。但由于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研究,且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不长,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 两种方式治疗大肝癌效果的优劣还需要长期的、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以期得出更为客观和准确的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Kishore S,Friedman T,Madoff DC.Update on embolization therapie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urr Oncol Rep,2017,19(6):40.
[2]Bruix J,Sherman M.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Hepatology,2005,42:1208-1236.
[3]邢冬娟,徐爱民.微球在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12):1023-10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7,16(7):635-647.
[5]Lencioni R,Llovet JM.Modified RECIST(mRECIST)assessmen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Semin Liver Dis,2010,30(1):52-60.
[6]邱力戈,胡宝山,李勇,等.HepaSphere 载药微球与碘油化疗栓塞大肝癌的不良反应比较[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8,6(2):99-103.
[7]陈猛,陈晓明.2017年载药微球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临床研究进展[J].循证医学,2018,18(1):26-28.
[8]姜松,李桂杰,周祝谦,等.CalliSpheres 载药栓塞微球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效果评价[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7,5(3):174-178.
[9]曹国洪,王凯,李佳琪,等.CalliSphere@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2018,15(1):42-46.
[10]陈刚,张鼎,应亚草,等.国产载药微球经动脉化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6(1):44-51.
[11]Deipolyi AR,Oklu R,A1-Ansari S,et al.Safety and eficacy of 70-150 μm and 100-300 μm drug-eluting bead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 Vasc Interv Radiol,2015,26(4):516-522.
[12]赵倩,颜志平.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研究进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11(26):1052-1056.
[13]郭志,滕皋军,邹英华,等.载药微球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技术操作推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5):336-340.
[14]段峰,阎洁羽,刘凤永,等.装载阿霉素的DC-Beads 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不可切除性原发性肝癌的初步经验[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4):314-315.
[15]刘金,曹刚,张根山.国产CalliSpheres 载药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癌12 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26(11):993-998.
[16]池琦,张玲玲,刘彬,等.表柔比星分别联合碘油与Hepasphere 载药微球对肝癌患者TACE 的疗效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13):2090-2093.
[17]黄英杰,凌永志,秦梓良,等.HepaSphere 载药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2018,38(1):35-36.
[18]聂德红,邵建民,李洪义,等.原发性肝癌TACE 治疗后的影像学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8):17-20.
Clinical effect of drug-loaded microspheres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reating large liver cancer
ZHOU Zhao-hai ZHOU Jian-hui LIU Hong-jun
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 Pingdu People′s Hospital, Shandong Province, Pingdu 2667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rug-loaded microspheres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DEB-TACE) treating large liver cancer.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73 cases of large liver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transarterial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including 35 cases of drug-loaded microsphere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DEB-TACE) (observation group),38 cases of traditional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c-TACE) (control group), laboratory tests were performed before treatment and on days 3 and 7 after treatment, and intensive CT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before treatment and 1 month after treatment.The imaging data and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tumor response, complications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treatment methods in patients.Results Th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of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on the 3rd and 7th days after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is group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LT and AS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n the 3rd and 7th days after treatment (P>0.05).There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 both group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sease remission rate and disease control rate at 1 month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DEB-TACE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large liver cancer,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Liver cancer;Hepatic arterty;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rug-loaded microspheres;Treatment effect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0)8(a)-0087-04
(收稿日期:20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