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影响因素
徐思华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西抚州 344000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血液高凝状态分为观察组(出现血液高凝状态,n=32)和对照组(未出现血液高凝状态,n=4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术前收缩压、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法,进一步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的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脂血症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史(β=6.96,OR=1.06,95%CI=0.52~2.17)、术前收缩压水平≥128 mmHg(β=3.06,OR=1.28,95%CI=0.95~2.18)、术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82 mmol/L(β=2.78,OR=1.38,95%CI=0.63~1.79)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形成与术前收缩压、高脂血症史、术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术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指标密切相关,需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发生风险。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液高凝状态;高脂血症;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因素
胆囊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率高,手术方案是治疗胆囊炎的常用手段。传统开腹式手术的创伤明显、恢复慢、并发症多、预后质量差,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完善,为胆囊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方式,腹腔镜技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相关器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医护人员操作水平的提升,使得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手术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相比于传统开腹式手术,具有安全性高、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因此易被广大胆囊炎患者接受。然而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重搭建人工气腹、护理干预不到位等因素的存在,都可能不同程度的对患者的凝血状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甚至加重患者的原有疾病[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血液高凝状态(血液高凝状态判定标准:体内的血液相比正常情况下更容易凝固的状态)分为观察组(出现血液高凝状态,n=32)和对照组(未出现血液高凝状态,n=48)。
纳入标准:①经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炎的患者[3];②年龄≥18岁的患者;③患者自愿参与,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受损、生命体征异常者;②现阶段行其他治疗者;③有腹腔镜手术禁忌证者;④存在血液系统病变者;⑤精神状态不佳,配合度差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患者自愿参与,依从性良好。
1.2 方法
主动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检查血压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分别选择贝博Cell Probe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试剂盒和贝博Cell Probe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试剂盒及试剂(上海贝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贝克曼AU-27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于患者空腹12 h后抽取肘部静脉血2 ml,及时分离血清,置于2~8℃的环境下冷藏。于患者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2.5 ml 静脉血进行空腹血糖(FBG)的检测。所有检测操作均由技术熟练专业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尽量减少外界环境、仪器设备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术前收缩压、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法,进一步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的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脂血症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史、术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史、术前收缩压水平≥128 mmHg、术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82 mmol/L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表2)。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迅速上升,腹腔镜在胆囊炎治疗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腹腔镜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被绝大部分患者所接受。但术中人工气腹的搭建可能导致患者凝血状态发生变化,增加手术风险,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血液高凝状态是指先天性或获得性因素导致的血液高度凝结状态,是诱发动静脉血栓的潜在危险因素和主要病理基础,肾病综合征、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和血栓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液高凝,影响临床治疗和预后工作的开展[5-6]。血液高凝状态在产后、创伤或术后较为常见,患者的血小板数、凝血因子明显增加,抗凝血因子活性明显下降,使得血液凝结异常,导致血栓形成[7]。为此,必须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原因,以推动治疗工作顺利开展。
本研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单因素包括一般资料、术前收缩压、高脂血症史、术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术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的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脂血症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高血压、高血脂直接会影响患者的血液流速。临床研究发现[8-9],高血压、高脂血症可提高患者的酶血活性,影响纤维功能,进而影响人体机能。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游离脂肪酸提供激活接触面,从而增加了脂蛋白表层的电荷密度,激发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增加血液凝固程度。有学者认为,对高脂血症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会对人体的纤溶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同时提高凝血功能,使得凝血与纤溶处于失衡状态,增加血液高凝状态的严重性[10-1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用来反映人体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防止动脉硬化的重要物质,该指标过低多由三酰甘油过高所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主要功能是将肝脏中的胆固醇移至身体各处,含量过高时,可引起动脉硬化,危害患者身体健康[12-13]。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会随着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上升而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对凝血酶蛋白活性和一氧化氮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除此之外,经巨噬细胞后,氧化型定,低密度脂蛋白可形成泡沫细胞,与动脉壁上的黏血糖结合,产生不溶性沉淀物,促进纤维组织怎增生,导致动脉粥样斑块产生,形成血栓[14-15]。
表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单因素分析[n(%)]
表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史、术前收缩压水平≥128 mmHg、术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82 mmol/L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可因血液浓缩,病理性的可因长期吸烟、高血脂、高血糖、慢性肺部疾病、恶性肿瘤等[16-17]。高血脂会改变血液黏稠度,促使动脉血管粥样硬化诱发血栓,术后患者需保持卧床休息,会降低血液流速,再加之血液黏稠极易增加血管表面黏度,凝聚成团,在表面第Ⅲ因子的辅助作用下,将凝血原酶转换为凝血酶,后者将纤维蛋白原转换为丝状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共同发挥止血功能,形成血液高凝。术前收缩压水平≥128 mmHg,与动脉血管硬化相关,若血压状态没得到良好控制,极易形成血栓,堵塞伤口,促使血小板释放凝血因子和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物质,促进血液凝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时,是引起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形成血液高凝原因与上述因素基本相同[18]。由此可见,血液高凝与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息息相关,临床中应加以重视,合理采取措施进行血压、血脂调控。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受患者的既往病史、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多种因素影响,这就需要临床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注重上述指标的实时监测,以降低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赵振军,江祖德.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5):32-34.
[2]倪志强,贾晓玲.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7):96-97.
[3]陈雨强.胆囊炎与胆石症(第2版)(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21-24.
[4]刘晓锋,裴进田.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胃肠道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8):958-960.
[5]孟薇,李开来,杨珺楠.高龄卧床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后影响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17,33(3):217-221.
[6]曹波,王锦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影响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8):1036-1041.
[7]张培根,衡孝来,吴文涛,等.不同年龄段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3):303-306.
[8]李梓萌,李荡,赵建宇,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空腹血糖、血脂及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60-62.
[9]杨茹,熊恩来,晋从海,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1):1368-1371.
[10]司丽,程喜富.降纤酶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过程中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5):138-139.
[11]马明静,刘道阔,王庆凯,等.D-二聚体水平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监测价值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1):46-49.
[12]张明亮,沈玉华,王环宇,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序贯治疗对STEMI 急诊PC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MACE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3):331-334.
[13]成厚丕,兰军.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和血小板变化的临床意义[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4):656-658.
[14]窦晨浩,刘月驹,闫晓丽,等.肢体软组织损伤后继发创面出血止血方法的临床分析[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5(5):420-424.
[15]马珍妮,凌婧,殷杰,等.ADAMTS13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作用[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6,26(4):493-499.
[16]王依屹,张珏,鲁传翠,等.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游离脂肪酸检测在胰岛素抵抗疾病中的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3):247-249.
[17]刘志英,牛亚辉,张萍,等.药物联用对丙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NO 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6):512-516.
[18]徐巧敏,吴玮凌,章玲宾,等.右美托咪定对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血小板活化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7,22(11):1269-1273.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formation of blood hypercoagulability in the patients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XU Si-hua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u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Fuzhou 34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formation of blood hypercoagulability in the patients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7, 80 patients with cholecystiti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hypercoagulable state, n=32) and control group (no hypercoagulable state, n=48) according to whether patients had hypercoagulable state after surgery.General information, previous medical history, preoperativ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blood glucose,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further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blood hypercoagulability in patients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Results The results of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eoperativ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history of hyperlipidemia of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suggested that history of hyperlipidemia (β=6.96, OR=1.06, 95%CI=0.52-2.17), preoperativ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level ≥128 mmHg (β=3.06, OR=1.28, 95%CI=0.95-2.18), and preoperativ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2.82 mmol/L (β=2.78, OR=1.38, 95%CI=0.63-1.79) were risk factors for the formation of blood hypercoagulability in the patients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P<0.05).Conclusion The formation of blood hypercoagulability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s closely related to preoperativ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history of hyperlipidemia, preoperativ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preoperative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 and other indicators.Corresponding precautions need to be taken to reduce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blood hypercoagulability.
[Key words]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Blood hypercoagulability;Hyperlipemia;Systolic pressure;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R57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0)7(b)-0043-04
[基金项目]江西省抚州市社会发展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抚科计字[2017]25号34)
(收稿日期:2019-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