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h内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钟 锐
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目的 探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 h 内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 例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 例)和阿替普酶组(3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阿替普酶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治疗1 周后颅内出血率及血管再闭塞发生率。结果 阿替普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组治疗后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血管再闭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阿替普酶治疗发病4.5 h 内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神经功能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组织血管病变或血栓随血流到达脑血管造成脑血管堵塞,导致脑局部组织功能丧失,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溶栓疗法和抗血小板药物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溶栓疗法能疏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挽救脑缺血半暗带,以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抗血小板治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流速度,以起到疏通血管的作用[1]。 但目前对于抗血小板药物或溶栓治疗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选择尚有争议。 因此,本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分别给予抗血小板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旨在探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 h 内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 例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 例)和阿替普酶组(30 例)。 对照组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40~83 岁,平均(59.21±8.6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4.5 h,平均(2.81±0.45)h。 阿替普酶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46~80 岁,平均(58.35±8.7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2~4.5 h,平均(2.79±0.46)h。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 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5分; 发病时间≤4.5 h;年龄18~85 岁。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疾病;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血压>200/110 mmHg;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80万/mm3;3 个月之内有脑出血病史; 任何近期(30 d 内)活动性出血;近2 周内接受过大手术;精神疾病、痴呆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J20130078)100 mg 口服,1 次/d,余予控制血脂、血压、血糖等脑血管危险因素治疗。
阿替普酶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阿替普酶(德国莫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批号:S20110052)0.9 m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在1 min内静脉推注10%,剩余剂量于60 mim 内静脉滴注;24 h后复查颅内CT,若无颅内出血现象,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 mg 口服,1 次/d,余予控制血脂、血压、血糖等脑血管危险因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 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采用NIHSS 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3],该评分包含意识水平、凝视、视野缺损、面瘫、上下肢肌无力等15 项,分值范围为0~45 分,评分越高代表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2)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根据治疗1 周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治疗有效率[4]。 ①痊愈:NIHSS评分减少≥90%,病残程度为0 级;②显效:NIHSS 评分减少45%~<90%,病残程度1~3 级;③有效:NIHSS评分减少>19%~<45%;④无效:NIHSS 评分减少≤18%,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3)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5],该量表共包括进食、移位、个人卫生等10 项,分值范围为0~100 分,评分越低,代表生活能力越弱。 (4)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1 周内颅内出血率及血管再闭塞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阿替普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低于治疗前,阿替普酶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的比较(分,±s)
2.3 两组治疗前后BI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 两组BI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阿替普酶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I 评分的比较(分,±s)
2.4 两组颅内出血率及血管再闭塞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颅内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组血管再闭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颅内出血率及血管再闭塞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血脂沉积于脑部血管的动脉壁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相应的血管而引起的,该疾病会对患者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引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阿司匹林是一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但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时起效较慢,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6-7]。 有研究指出,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够修复神经功能损伤,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8-10]。 阿替普酶是一种血栓溶解药物,能特异性地使血栓内的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从而可溶解血栓,改善脑部血液供应,降低缺血缺氧程度,以起到改善神经系统损伤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 阿替普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 h 内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效率高,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上述研究一致。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会造成脑细胞、脑神经损伤,而人体内脑细胞是不可再生的,一旦出现损伤很难得到修复, 从而会遗留各种后遗症,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 阿替普酶可疏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促进胆固醇分解,降低动脉硬化程度,减轻脑组织缺氧程度,从而可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BI 评分评价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越高,代表活动能力越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阿替普酶组治疗后BI 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提示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苏航等[11-12]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型缺血性脑卒中,证实了该治疗方法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本研究结果相同。 颅内出血、血管再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过程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 阿替普酶可疏通闭塞血管,恢复血管再灌注,降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颅内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组血管再闭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 h 内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安全性高,与既往研究一致[13-15]。
综上所述, 采用阿替普酶治疗发病4.5 h 内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率高, 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曹朝阳,李明,朱新建,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药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 h 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J].武警医学,2017,28(7):653-655.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3]于若梅,曹谡涵,毛保义,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治疗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8,13(9):16-20.
[4]姜一,沈红健,陈蕾,等.静脉溶栓或桥接治疗对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39(11):1214-1218.
[5]刘勇,杨杰,陈洪,等.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7,25(25):812-813.
[6]徐波,吴明瑞,汪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对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78-80.
[7]洪小琴,姜慧华.轻型缺血性卒中rt-PA 溶栓后24 h 内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1(9):1047-1047.
[8]石少亭,王林,柏玉兰,等.轻型卒中患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8,39(3):196-199.
[9]戴美芬,包黎刚,徐冬娟,等.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10):1070-1072.
[10]林友榆,胡治平,黄银辉,等.血尿酸水平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6,15(3):198-201.
[11]苏航,康晓刚,何剑波.不同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药物评价研究,2016,39(5):817-820.
[12]赖娅莉.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12):92-93.
[13]曹甜甜,徐海丽,贺延,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心房颤动患者不同治疗时间窗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2):103-105.
[14]姜一,沈红健,陈蕾,等.静脉溶栓或桥接治疗对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39(11):40-44.
[15]徐娟,李志宁,刘腾飞,等.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3):62-65.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with 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on patients within 4.5 hours of the onset of mild ischemic stroke
ZHONG Rui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Meizhou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Meizhou 51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with 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lteplase) on patients within 4.5 hours of the onset of mild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0 patients with mild ischemic strok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30) and the Alteplase group (n=30)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schem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s, and the Alteplase group was intervened with 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Barthel index (BI) score, and the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vascular reocclusion after one-week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Alteplas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NIHSS score of the Alteplas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I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reocclus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tracranial bleeding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Alteplase to treat patients with mild ischemic stroke within 4.5 hours of onset can improve neurological deficits, improve daily living ability, and is highly safe.
[Key words] Ischemic stroke; 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Neurological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 R74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0)3(a)-0055-03
(收稿日期:2019-09-02 本文编辑: 陈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