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留置针结合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内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罗丹丹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湖南长沙 410013
[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结合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内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的诊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500 例神经内科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50 例)和观察组(250 例)。对照组患者输液采取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外周静脉留置针结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3.20%)明显低于对照组(3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737,P=0.0000)。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346,P=0.0000)。结论 外周静脉留置针结合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内科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明显延长留置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外周静脉留置针;预见性护理;输液;应用效果
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脑部疾病病情严重而且复杂多变,且部分患者的判断力、理解力和注意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还会出现行为异常和肢体瘫痪等不同反应[1]。治疗此疾病的过程中常常采用静脉输液,主要是留置针配合一次性钢针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相对较长,不易损伤血管,但是仅采用静脉留置针可能会出现静脉炎、导管堵塞、渗血渗液、皮下血肿等许多并发症,因此患者还需要得到正确的护理[2-3]。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结合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内科输液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500 例神经内科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护理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重大心肝肾等血液疾病者;②患有精神疾病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50 例)和观察组(250 例),对照组中,男150例,女100 例;年龄15~90 岁,平均(50.51±7.68)岁;病程1 个月~1年,平均(0.52±0.11)年;疾病类型:脑出血50 例,脑梗死108 例,颅内感染92 例。观察组中,男165 例,女85 例;年龄16~90 岁,平均(51.15±8.02)岁;病程2 个月~1年,平均(0.64±0.12)年;疾病类型:脑出血50 例,脑梗死117 例,颅内感染83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输液采取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①选择穿刺的血管:血管要避免容易活动或者凸起的静脉,避免皮肤表面存在感染或渗出的部位,选择血液充盈有弹性而且粗直的血管,远离关节部位容易固定,远离神经韧带部位可避免渗出的药液损伤韧带。每次进针应选择不同的位置,一是能够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二是可避免损伤血管的内膜。②选择静脉留置针的型号: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和血管情况多选择18G-24G 等型号短细的留置针。③穿刺和固定: 首先消毒需要穿刺的部位,连接输液器、排气,取下留置针针套,旋转并松动外套管,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两边,再次排气,叮嘱患者握紧拳头,使得皮肤紧绷,固定静脉,用右手在血管的上方刺入留置针,针头与穿刺处呈15°~30°夹角。最后用无菌的透明敷贴对留置针进行密闭式的固定,透明胶布固定在三叉接口处,标明置管日期和时间。④输液:调节好输液速度,一般患者为40~60 滴/min,60 岁以上老人及心肺功能不佳者为20~40 滴/min。⑤拔针:要先关调节器,撕开胶布和无菌敷贴,用无菌棉签轻压穿刺点的上方,迅速拔出套管针,再轻压直到不出血。⑥封管:完成输液以后用5 ml 封管液(生理盐水或稀释的肝素溶液)进行冲封管。当封管液余1~2 ml 时,要一边退一边卡紧留置针上的夹子,以保证是正压封管。
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外周静脉留置针结合预见性护理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①患者评估:用药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询问其过敏史和用药史,了解患者所用药物的性质、浓度和渗透压、刺激性等。②血管的选择:首选前臂静脉,其次手背静脉,避开有静脉瓣的静脉,尽量不使用下肢静脉。③留置针操作的护理:熟练地操作留置针和穿刺的方法,严格遵照无菌操作技术。选择在穿刺部位的3~5 cm 和静脉方向的10~15 cm 处,后覆盖上敷贴。④导管固定:护理中要嘱咐神志清醒患者避免过度活动,对躁动患者可将输液的肢体进行适当约束。一般建议将留置针延长管部分弯曲成“U”形,并应用高举平台法固定于皮肤上,同时注意输液接头要高于穿刺点。⑤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护理:输液中,输液药物的先后要控制好,选择合适的5 ml 以上封管液,运用脉冲式冲管加正压封管的方法冲封管,具体手法为推一下,停一下,频率为100 次/min左右,剩0.5~1.0 ml 时直推,边推边分离接头与冲洗装置,输入高强刺激药物时要用生理盐水冲洗。⑥加强健康宣教:在置管之前护理人员应该把静脉留置针的相关注意事项告诉患者及家属,使其了解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静脉炎,导管堵塞,渗血渗液和皮下血肿。观察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采用神经内科自制护理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 个等级,总分为100分,其中80~100 分为满意;60~79 分为基本满意,40~59分为一般,<40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留置时间为(81.35±10.67)h,长于对照组的(73.72±10.1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20%)显著低于对照组(3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总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总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的病情复杂、危急,可能会出现器官功能退化、语言和肢体障碍,使得医生与患者交流差,患者自理能力又不够,最终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4]。神经内科患者因为病情的特殊性,治疗期间输液时间较长,目前主要以留置针为主配合一次性钢针和PICC,但PICC 使用率仍不高,一是因为费用昂贵,二是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目前国内各大医疗机构均提倡零钢针化,因此静脉留置针仍然作为输液的主要途径[5-6]。其有利方面是操作方便、费用低、患者家属容易接受、维护简单;不利的一方面是留置时间不长,一般安全留置时间为72~96 h,容易发生脱管、静脉炎、导管堵塞、渗血渗液、皮下血肿等许多不良反应。神经内科常用药物如甘露醇、甘油果糖、阿昔洛韦、氨基酸、氯化钾、脂肪乳等均容易引起静脉炎等。因此单一的留置针措施不能很好地在输液中起作用,而且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果护理不当,还会给患者带来痛苦。所以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7-8]。袁哲瑾等[9]的研究亦证明了这一结果。
预见性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根据相关的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全面的分析,预先知道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而及时采取有效并相对应的护理措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最终提高护理满意度[10]。在神经内科输液中恰当应用预见性护理,时刻注意患者的病情发展,对患者采用一定的护理干预,对于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很大的作用[11]。护理人员加强对刺激性药物使用的关注,从而在输液过程中更加安全,同时也减少患者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预先采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后采用刺激性弱的药物,会减少损伤性药物的残留,避免内膜损伤[12-13]。神经内科多为老年慢性病患者,血管条件相对较差,部分意识障碍患者会出现肢体抽搐或者躁动不安,发生药物外渗,严重者可导致局部坏死,因此预防发生外渗非常重要。对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血管选择首选前臂静脉,由于此处静脉标签表浅易见,弹性好,容易穿刺,且不影响患者活动[14]。能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皮下血肿的发生率,降低堵管率;其次可选择手背静脉网,尽量不使用下肢静脉,另需避开有静脉瓣的静脉。导管固定方面一般建议将留置针延长管部分弯曲成“U”形,并应用高举平台法固定于皮肤上,可以有效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渗血渗液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输液接头要高于穿刺点,以减少回血现象[15-16]。运用脉冲式冲管加正压封管的方法也能有效防止导管堵塞的发生[17]。涂抹喜辽妥的成分主要是多磺酸黏多糖,其可以透过皮肤,有抗炎、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组织再生的功能,能够很快减轻病痛,缓解水肿、血肿,有良好的耐受性,经常用在静脉炎和液体外渗当中,从而预防静脉炎发生[18]。预见性护理意识的提高能够及时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采取预防措施,最终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本研究结果提示,外周静脉留置针结合预见性护理明显延长了留置时间,减少了静脉炎、导管堵塞、渗血渗液、皮下血肿等不良发应的发生,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外周静脉留置针结合预见性护理可以保护输液中的静脉少受损伤,减轻了患者负担,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董颖.舒适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1):178-179.
[2]吴江艳,赵延玲.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内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1):101.
[3]王儒超.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探讨[J].当代医学,2017,23(31):172-173.
[4]吉兆秀,王丽娜.以“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对神经内科患者的改善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6):21-23.
[5]崔玉凤.神经内科重症患者PICC 置管后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8):17.
[6]徐依成,王桂华,王培福,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风险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0(6):614-617.
[7]林小云,张晓坤,徐静.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8):134-135.
[8]任红艳,尚晓辉,栗彦伟,等.脑胶质瘤手术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9):1019-1021.
[9]袁哲瑾,刘俐.输注利多卡因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预见性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6):530-531.
[10]朱燕,王莉.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9):60-61.
[11]叶娟.神经内科护士预见性护理能力培训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2):183.
[12]郭娜.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门诊小儿输液外渗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9):172-173.
[13]杜丽婷.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护理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2):175-176.
[14]张倩.留置针穿刺选择前臂血管的讨论[J].引文版:医药卫生,2015,1(1):121-122.
[15]张海燕,王青,刘阳,等.高举平台法固定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5):110-111.
[16]郭金玉,杨洁,周颖,等.留置针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0):1240-1244.
[17]王秋举.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239-240.
[18]李琳,马小蓓,马淑玲,等.喜辽妥、水胶体敷料预防淋巴瘤患者留置PICC 致机械性静脉炎效果及对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J].肿瘤药学,2018,8(2):301-304.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combined with predictive nursing in neurological intravenous infusion
LUO Dan-da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Hu′nan Province,Changsha 41001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combined with predictive nursing in neurological intravenous infusion,an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00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25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250 cas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combined with predictive nursing.The indwelling time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otal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dwelling tim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3.20%)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4.80%),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31.9737,P=0.0000).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2.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6.80%),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21.9346,P=0.0000).Conclusion 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combined with predictive nursing has a good effect in the application of neurological infusion.It can significantly prolong the indwelling time,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significantly improv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and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Key words] 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redictive nursing; Infusion; Application effect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0)1(a)-0210-04
[作者简介]罗丹丹(1990-),女,本科,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收稿日期:2019-05-30 本文编辑:任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