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学说临证应用探微
邱凤喜1 施婕妤2 顾利华2 张 宏1▲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上海 200437;2.上海市崇明区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上海 202153
[摘要]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辨证论治、遣方用药、防治疾病、养生保健、流行病学分析等方面都被广泛应用。运气学说的核心思想便是“天人相应”,它所包含的物候、日月星辰的运行与人体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肺系”起联系人体内外,沟通自然之气与人体之气,使人体变化与外界变化相一致的重要作用。因此,又可以说“肺系”是天人相应的“媒介”。此外,本文绘制了天人相应的模式图,以期为临床应用五运六气学说进行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五运六气;气立;天人相应;媒介
古人将天象、气象、物候和人体生理病理之间关系阐发为运气学说,在运气学说指导临床实践方面,前人已经做了相关探索。医圣仲景以运气学为基础创立了六经辨证,并建立了时空理论划分模型,他将时、空间,个体、个体生命演化周期等诸多因素进行分类比较,形成了一套以理法方药为主的理论体系[1]。刘完素也强调“五运六气”学说在辨证施治中的重要地位,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自序》说:“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以其病气归于五运六气之化,明可见矣。”[2]说明应用运气学说治疗临床疾病不是天方夜谭也并非虚无缥缈,它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发掘。
1 朴素的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具有完整理论体系,《黄帝内经》中的7篇大论,就是专门阐释运气学说的篇章。它认为万物皆由天地之气相感而化生。运气学说,主要探讨每年五运、六气的运动规律,演绎天体运动与自然气候和人体生命的规律,以天地为空间背景,研究自然气候和生命之间的联系,因此,时间、空间是《内经》运气理论的基础[3]。以甲子年四时主客变化为特色,用以阐释自然、生命与疾病时空规律的中医经典理论,其治则治法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可从不同角度提炼概括,故依据五运六气理论框架进行剖析[4]
1.1 五运与六气
五运分岁运、主运和客运。其中岁运为主,反映全年的气候变化特点,主运分主一年五季气候的正常变化,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同时又用来分析客运。客运分主一年五季异常气候变化,反映了一年五季异常的气候变化,年年有变,如客之往来。六气是风寒暑湿燥火,乃天之气。六气分主气和客气。六气之本指风、寒、暑(相火)、湿、燥、火(君火)。六气之标指三阴三阳之气。中气指标本之间的气,亦为三阴三阳之气。六气标本相合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5]
1.2 运气与发病
运气学说是一套有着胜复郁发的完整学说,其根源于天文,也意味着它也像天体运行一样是循环往复、如环无端的[6]。从运气学说中,可以归纳出多种变化规律和自我调节的法则,可简单阐述为几点:①五运六气存在着太过、不及、平和三种运动状态及自我调整,其特点是克其太过,补其不足,以平和为贵。②将天地、运气、主客三者置于不同的层面和境况下审视,其相互之间存在着类似于五行生克、阴阳生化的变化规律,有平、逆、顺不同的变化。③运气运行失其常序时的适度修正,包括外界的干预与自我修正,主要体现于时间和空间上。如先有淫胜,后必有报复;郁极乃发,待旺时而发 ,又如运气加临的太过得天刑、地刑、不和则平气运,得同气相助则转甚;不及得同气相助则平,得天刑、地刑、不和则转甚,此三点便可以概括自然界五运六气的运转纲纪。
当运气循其纲纪,运转秩序井然时则会养人,为人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条件,若其运转失调,不循常道则成为致病邪气,戕害人体正气,贻害无穷。但是否发病还与人体正气的强弱有关,当人体正气不足,加之外界气候异常,致病邪气就会打破人体的阴平阳秘的状态而发病,“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是谓此理。陈无择认为六气为病,要考虑司天在泉、上下加临、标本中气等。时气是天地有余不足违戾之气,随人脏气虚实而为病,与感冒中伤,瘟疫不同,疫病则是四时兼有不正之气;脏腑配天地,脉合天地运,天行六气,可以是疾病外因,六淫即是寒暑燥湿风热,六化本乎一气,以运变而分阴阳,反则为六淫[7]
五运六气肇基于天人相应的理念,集天文、历法、气象、物候等涉及健康、疾病等灾害的经验知识,借助“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五五制会”的构架,以式盘结合论述的文体,托呈出突破天威难测的系统理论,它考量时序,候切逆顺;神机气立,含吐应节,不仅适其所至,靶位病机;顺天之道,其病可期;而且承借天地之气,增益人气[8]
2 天人相应
《内经》中的运气学说秉承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地气化可对气候、物候产生影响[9]。它将人与自然二者统一起来,以整体视之。人与自然相互影响,同时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其内部有类似于自然界五运六气的运动规律,人的气运状态与自然界有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但人体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周流不息,充满活力,其间必然遵循着固有的规律,稳定持久。按次第周流,则万物荣养,气血流畅,不生灾害;反之,则亢极生害,或迁变失时,或气血壅滞,而致生疾病。
2.1 气立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形气相感化生万物,那人体与外界如何发生联系,通过什么来完成生长化收藏过程?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明白“气立”的含义。
所谓“气立”是人体本身具有的与外界变化发生联系的一套密码。研究表明,人与人基因组一级序列差别不到千分之一,基因表达的决定权主要是环境因素、运气禀赋。这些都说明个体差异性的决定者是胎孕期的天地之气,运气禀赋则是人的另一套生命密码[10]。所谓的另外一套密码,其实就是自然界五运六气的运行规律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可见人体的气立与外在的四时阴阳、风寒暑湿燥火发生联系,是人体气机调畅,运气平和,健康无病的基础,而气立发生联系的因素和侯与气有关。疾病的发生是内外合邪的结果,具体到某个疾病来说亦是如此,如王浩等[11]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为正虚邪实之证,其发生乃由人体的正气不足、六淫外感以及疲血阻络所致。假如没有气立,人体就没有了与外界沟通的法度与规律,那人体是否还会发病?答案是肯定的。如春气通于肝,夏气通于心,秋气通于肺,冬气通于肾,长夏之气通于脾,人体内每时每刻都有一个相应的“气立”在起主要作用,位于人体最外层的皮毛、孔窍是与外界联系的直接“通路”,而“肺主皮毛,开窍于鼻”,人体就是靠肺的条畅气机、沟通表里的作用才能与天地自然保持通应,因此,“气立”的关键在于“肺”的作用,此点下文会详细论述。《素问·阳明大论》曰:属于阳明,阳明燥金,主肺与大肠,为气与气层次上建立天人合一的专门机制。由上可见,人体与自然界相通应的关键便在于“气立”,而“气立”形成的有形基础则在于人体的脏腑形骸的完整,尤其是“肺者,相傅之官”职责的正常。
2.2 天人相应的“媒介”
在天之运气与在人之运气二者此消彼长,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亦可将两者看作疾病发生的外因和内因。而天人相应必有其“媒介”,如同经气运行,必以经络为通路,血气输送必有脉道通利为基础,领悟到这点我们便能进一步探寻邪气作用于人体的“媒介”,调节所谓“媒介”便可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甚至会效如桴鼓之效,所以,针对这个“媒介”进行干预,便是我们取得临床疗效的不二法门。为进一步阐明此“媒介”何在,现作图以说明,见图1。

 
图1 天人相应图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人体之气应于天地,天地之气升降更用,如图1示肝气左升,肺气右降,心火上炎,肾水下泽,而脾胃为升降之枢机,而人体与自然界联系的最外层为皮毛、孔窍,此两者可以看做是无形“媒介”之有形外在表现,即形而上的功能态载于皮毛、孔窍之有形实体,而其功用则表现为肺系之条畅气机、沟通表里的作用。综上可见,人体与自然界相通应的“媒介”当属肺系,然而这个“肺”并不是单只肺脏一个脏器,而是指整个肺系统,更多的是指肺的功能态,它包括肺的通调水道,皮毛、孔窍的司皮肤腠理开阖等功能。
人与自然界的内外联系看似玄妙但并非难以捉摸,通过细究肺系的“媒介”之职,便可以窥其一二。纵观古今医家,在临床治疗疾病时大多以调畅气机为要务,气机是气于人体内产生的升降浮沉的运动规律,这与肺系“媒介”之职的正常发挥密不可分,此为气运之常态,如此,脏腑功能则能正常。倘若发生气运失常,在体内就会发生气逆、气滞、气陷、气郁、气脱等气机失常的状态,重则累及脏腑,使脏腑功能失常。如:肝气过于亢盛则会导致肝气逆乱而致干侮胃气使胃气失于和降而发为呕吐,如此之例,不胜枚举。
因此,在临床诊疗疾病当重视恢复人与自然界相通应的状态,使沟通人体与自然界的“媒介”的功用正常。基于此种理论,便有了豁痰开窍、发汗解表、泻下通便、消食导滞等治则治法,其目的就在于调畅天人联系的“媒介”,使人体气机条达通畅。人与自然通应的“媒介”功能正常,对外则可以抵御病邪并应于自然界之常气;对内能调畅气机,排除糟粕。这样人体才能与四时之气相通应使体内气机条畅,这也是疾病向愈的内在动力,甚至可以说“媒介”一通百病消。
3 运气学说临床应用
3.1 运气禀赋、体质与易患疾病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生长变化遵循自然之法,受“运气”运行状态的影响,先天体质从出生的那一刻便决定了,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此外个人后天易患病的趋势也与先天之精密切相关,并且与个人出生当年的“运气”运行状态有直接联系。菅庆林等[12]对北京东直门医院特定就诊日期的患者进行了胎孕期-体质-疾病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发现 “运气的影响,在胎孕期先天体质的形成过程中,留下了深深地体质性印记,运气禀赋所致之病与运气流年所致之病相类似。”无独有偶,张轩等[13]通过对北京东直门医院1997年12月~2008年12月就诊的1429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支气管炎的罹患与出生时的五运、六气、运气相合特点有一定的关联性。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胎孕不育,治之不全,何气使然?”岐伯曰:“六气五类,有相胜制也,同者盛之,异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也就是说,动物胎孕长养皆受六气气化及五运的影响和制约。“人体五脏之气与运气相同的则得其助而气盛,相异的则失其资而气平,甚至被克伐而气衰。”[14]《黄帝内经·素问》曰:“天时胜,则舍人之病而从天之时,人病胜,则舍天之时,而从人之病。”[15]此语便同当今盛行的“体质”学说有相通之处,都强调外界运气对个人体质的影响。个人禀赋的差异性即是体质,根据“运气”学说准确把握体质,可为治疗疾病提供有效方法[16]
个人体质的差异决定易患病的不同,而发病又同当年运气的太过或不及有着密切联系,正如《素问·气宜保命集》有言曰:“形体者,假天地之气而生……天气不绝,真灵内属,动静变化悉与天通。故治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主,五脏所宜,五行之运行数,六气之临御化,明阴阳三才之数。”这表明运气学说通过科学的演算方式,使先天脏腑强弱及后天发病倾向有规律可循,而做到未病先知,并且可以指导我们在下一个运、气来临前先安未受邪之脏腑,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这点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未病”的事业中。
3.2 病机
五运六气影响着人体的“生、长、壮、老、矣”整个生命过程。运气学说是中医学病机学说的基础,人体在感受邪气(非常之运气)或自身运气失常时则会发病,而发病后,又要根据当年的运气情况,发病季节的运气盛衰情况,病变脏腑的运气属性,选择恰当的方剂来治疗疾病以顺其情,从而恢复人体运气的运行常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根据气候、地域特点及实际的气候与疾病关系灵活运用,顺天以察运、因变以求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只有这样诊察信息才能全面准确,才是“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谨候气宜,无失病机”的真正内涵[17]
孟庆云[8]认为“医家论治疾病有三乘:法式检押属初乘,圆机活法为中乘,意创机先者为上乘,”初乘即现代所言的模式思维方法,即只是简单地将患者的症状体征与僵化的理论相对照,对号入座,对得上号就“乃从其证”;中乘即能将所学理论灵活应用到实践者;上乘即不拘古泥今,能知常达变举一反三者。临床应用五运六气应着重从知常、达变、融通三方面来把握。根据时气盛衰与脏腑虚实,采取有效的生活调摄、遣方用药、针灸导引等措施趋利避害,以顺应天地气化之常以规避其变;纠正脏腑气血之偏以补其不足,预防或减缓疾病的危害[18]。应用运气学说需审失序因、机,或抑强扶弱,或补母泻子,以求滞碍得疏、流动复常。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六气解》谓:“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六气了彻,百病莫逃。”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致病邪气往往局限地出现几种,患者出现的也是相应几种病证,在临床理论中我们常常为思维模式所禁锢,思考范围实为冰山一角[19]。而临床诊治疾病当有所侧重,不可一味“对症”用药,应认清病机演变过程的主要矛盾,不可主次颠倒犯下谬误。运用运气学说从整体上预测、把握疾病发生、发展及演变的规律,才能认清疾病的病因病机,这也是张仲景经方运用思路“抓主证,兼识病机”理论的基石。
4 结语
“运气”学说对祖国医学的贡献毋庸置疑,其在祖国医学的发展中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医诊疗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方药中老先生及顾植山教授都认为: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渊源”,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当今临床能运用“运气”学说诊治疾病的医者少之又少,加之其理论晦涩难懂,能真正领悟其真谛并应用于临床的大家更是凤毛麟角,以致于“运气”学说在世人面前一直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现如今倘若想重新发掘其中的宝贵财富,单靠吾几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希望今后临床实践多尝试去应用运气学说,发掘其中奥秘,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使其重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刘文波.运气学说的临床指导意义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6):552-553.
[2]黄大祥,白洁,李淑贤,等.从五运六气辨治隐性证候[J].现代中医药,2014,34(5):54-55.
[3]邹勇.《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时空背景[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3):201-204.
[4]杨威,王国维,冯茗渲.五运六气治则治法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8):1037-1039.
[5]邹勇.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六)-五运六气入门(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9):94-98.
[6]钟健泰,戚沁园,陈长青.圆运动的运气学说[J].环球中医药,2014,7(5):345-347.
[7]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8]孟庆云.得天之助玄机妙[N].中国中医药报,2017-06-28.
[9]黄玉燕,汤尔群.《内经》运气学说中的象数思维[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6):445-448.
[10]张洪钧.五运六气生命密码[N].中国中医药报,2018-02-15.
[11]王浩,邱凤喜.中药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用药规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2):575-577.
[12]菅庆林、张洪钧、周冬卉,等.北京地区出生日期/胎孕期运气禀赋-易患疾病(群)数据库的建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100-123.
[13]张轩,刘一玄,刘忠第,等.五运六气禀赋与支气管炎催患倾向的关联性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7):2501-2506.
[14]杨威,于峥,刘寨华.五运六气基本原理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0):1058-1059.
[15]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6]郑莉莉,李泽庚.五运六气与体质关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6):1104-1106.
[17]吴凡伟,杜震生.五运六气学说临床运用举隅[J].中医药信息,2013,30(3):8-10.
[18]杨威.五运六气临床思路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8):849-851.
[19]焦如春,邱凤喜.五味与五行配属理论与临床用药[J].中医杂志,2015,56(16):1359-1361.
Exploration of application of Yun-Qi theory in clinical practice
QIU Feng-xi1SHI Jie-yu2GU LI-hua2ZHANG Hong1▲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Yueyang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437,China;2.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 ming District in Shanghai City,Shanghai 202153,China
[Abstract]The theory of five movements and six qi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t is widely used in dialectical treatment,prescription,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health care,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and so on.The core idea of the theory of Yun-Qi is"correspondence between man and universe",and the phenology,the movement of the sun,moon and stars and the human body it containing are in dynamic change,and in this process,the"lung system"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ink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of the human body,communicating natural air and human air,and making human changes consistent with external changes.Therefore,it can also be said that"lung system"is the"medium"of correspondence between man and universe.In addition,this paper draws the corresponding pattern map of correspondence between man and univers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ive movements and six qi.
[Key words]Five movements and six qi;Existence of qi;Correspondence between man and universe;Medium
[中图分类号]R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9)1(c)-0129-04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ZK2015B25);中医药临床能力平台建设项目(ZY3-LCPT-1-1008)
[作者简介]邱凤喜(1993-),男,汉族,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6 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康复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8-05-02
本文编辑:许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