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营养支持与顿服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梁荣弟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怀集 526400
[摘要]目的 比较持续营养支持与顿服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持续组和顿服组,每组各35例。持续组采用持续肠内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顿服组采用肠内营养液顿服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持续组患者的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均高于顿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gA、IgG、IgM及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顿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采用持续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应用状态,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有效促进身体恢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危重患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免疫;不良反应
危重患者多伴有营养不良状况,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在发生危重症临床疾病或创伤后,多出现应激,且在应激后期代谢改变,导致营养状况会迅速恶化,加之危重患者营养与能量供给失衡[1]。而营养不良的发生,又会直接影响危重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目前针对危重患者的营养包括有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其中肠内营养方法由于符合人体的生理,可以有效减少内毒素和细菌移位,调节肠道免疫,因此备受临床重视[2-3]。但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对危重患者是否有明显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选取7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方案中持续营养及顿服的对比结果及临床意义,旨在为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持续组和顿服组,每组各35例。纳入标准:年龄在18~80岁,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II评分)15~25分,无明显的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不能经口进食。排除标准:预测患者短期内可能死亡,患有肠内营养禁忌证及代谢系统疾病。顿服组中,男 20 例,女 15 例;年龄 22~70 岁,平均(46.98±7.09)岁;APACHEII评分 15~24分,平均(17.21±0.88)分。持续组中,男 22 例,女 13 例;年龄 21~72岁,平均(46.13±7.86)岁;APACHEII评分 15~25 分,平均(17.48±0.74)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确认通过后进行,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加入本研究,且对研究内容均已完全理解。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住ICU后24~48 h即开始进行肠内营养,选择经鼻胃管或者螺旋型鼻空肠管。患者均选择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11]或肠内营养粉维沃(进口药品,美国Nestle HealthCare Nutrition生产,注册证号:H20090732)。持续组给予持续灌注,每小时20 ml,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增加剂量,一般在8~10 d后开始将热量升高到25 kJ/kg,每日氮量为1.2 g/kg。顿服组患者每日将肠内营养液分为4次,每次200~300 ml,顿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不良反应、免疫功能,并统计患者的ICU结局,包括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内住院时间。营养状态测定患者入住ICU 7 d后的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及清蛋白(ALB),免疫功能指标IgA、IgM、IgG及淋巴细胞百分比。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腹胀、胃潴留、胃肠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包括呕吐、异常肠鸣音及消化道出血,由医生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状态的比较
持续组患者的PA、Hb、ALB均高于顿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患者营养状态的比较(±s)

 
与顿服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腹泻、腹胀、胃潴留及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IgA、IgG、IgM及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3)。
表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比较(±s)

2.4 两组患者ICU结局的比较
持续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顿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4)。
表4 两组患者ICU结局的比较(d,±s)

 
与顿服组比较,*P<0.05
3 讨论
对于危重症患者,如果不能积极改善其营养状态,容易导致患者的肠黏膜萎缩,使肠道的通透性明显增加,进而引起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引起肠源性感染,并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5]
相关研究显示,营养不良的危重症患者,约有一半会出现脱机困难,而如果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支持,成功脱机率可以上升到90%左右[6]。但是如果使用肠外营养,会导致患者体内二氧化碳生成,并会导致呼吸功能、氧耗增加,对机械通气产生额外的治疗负担[7]
肠内营养能够有效地维持肠黏膜的结构,促进肠黏膜功能完整,可以刺激胃肠道激素、消化液等分泌,促进分泌性免疫球蛋白分泌,使胃肠蠕动增强,胆囊收缩,内脏血流丰富,因此肠内营养更符合人体的生理过程[8-9]。而本研究针对营养支持方案中持续营养及顿服营养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持续组患者的PA、Hb、ALB 均高于顿服组(P<0.05);持续组腹泻、腹胀、胃潴留及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与顿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 IgA、IgG、IgM及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持续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顿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顿服肠内营养和持续肠内营养相比,两者并不存在明显差异,而持续肠内营养能够更好地改善其营养状态[10],分析其优势可能在于以下两个方面。①持续的肠内营养通过鼻肠管的直接输注,可以减轻其消化道负担,且可以有效的保证肠黏膜屏障作用,避免了胃肠道损伤[11-13];②肠内营养持续输注,可以稳定患者的胃肠道供血,不会引起其他部位的短时间内缺血缺氧,有利于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促进血流动力学平稳[14-15]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方案中选择持续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其营养状态,缩短其ICU住院时间,且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朱革珍.持续肠内营养法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71-172.
[2]宋京翔,张再重,王烈.胃肠外科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3):265-268.
[3]李素芬,蓝英飞,王利平,等.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效果及临床结局与血清前白蛋白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J].华夏医学,2015,28(4):46-48.
[4]夏友媛.ICU危重患者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后给予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6,14(10):115-116.
[5]吴力,冯杨荣,葛丹霞,等.能量代谢监测下营养治疗对老年危重症患者营养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6):645-649.
[6]王奉涛,宋砚坤,王倩,等.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7,25(3):159-166.
[7]王新颖.2016年成人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治疗实施与评价指南解读[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6,23(5):263-269.
[8]王海燕,李增宁,陈立荣,等.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对危重胰腺炎患者免疫水平与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112-114.
[9]顾胤杰.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对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6,42(17):1899-1900.
[10]朱全伟,张泓.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8):736-739.
[11]程晓霞.两种肠内营养液输注方式用于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0):148-149.
[12]杜红妍,王丽,刘小晶,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75-76.
[13]王迎莉,王志方,王俊伟.能全力联合瑞素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7,20(1):59-61.
[14]罗秀状,陆青梅,李强,等.序贯性肠内营养在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7,39(5):658-660.
[15]魏雨佳,胡环宇,骆彬,等.强化EPA、DHA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营养学报,2017,39(5):474-477.
Effect comparison of the continuous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nutritional support taken at a draugh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LIANG Rong-di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Huaiji People′s Hospital,Zhaoqing City,Guangdong Province,Huaiji 526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nutritional support taken at a draugh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Methods Seventy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inuous group and draught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ization method,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continuous group,continuous enteral nutrient solution for nutritional support was used,and in the draught group,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taken at a draught was adopted.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pre-albumin (PA),hemoglobin (Hb)and albumin(ALB)in the continuous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draught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centage of IgA,IgG,IgM or lymphocy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the intensive care unit(ICU)stay in the continuous group were both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draught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Conclusion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continuous nutritional support is beneficial for patients′application status improvement,p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shortening,effective promotion for the recovery of the body,and non-increase of adverse reactions,which has a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Critically ill patients;Nutritional support;Enteral nutrition;Immunity;Adverse reactions
[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9)1(b)-0037-03
(收稿日期:2018-06-22本文编辑:闫 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