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CT协同磁共振扫描在周围型肺包块诊断中的价值
周 牮 胡少波 李滋聪
江西省人民医院CT室,江西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探讨增强CT协同磁共振(MRI)扫描在周围型肺包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周围型肺部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全部观察对象均分别接受增强CT、MRI和联合检查,比较分析三种方法的临床诊断情况,以病理结果为依据,对三种检查方式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与单一CT和MRI检查比较,联合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协同MRI扫描用于周围型肺包块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增强CT;磁共振扫描;周围型肺包块;肿瘤病灶
肺部包块指的是肺部炎症、结核、肿瘤等所致的肺部病变,及时发现、准确诊断和早期治疗是这类患者临床治疗和病情控制的关键,临床常用的肺部包块检查和诊断方法包括MRI和CT等,但两种检查方法均存在优势和劣势,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有限,单一的诊断方法无法为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最为可靠的依据,但两种检查方法之间能够达到互相补充的效果,联合应用有助于患者疾病误诊率和漏诊率的降低,进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对增强CT协同磁共振(MRI)扫描在周围型肺包块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4年 1月~2016年 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周围型肺部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55例男性,45例女性;年龄28~67岁,平均(48.2± 15.3)岁。包块直径1.01~3.78 cm,平均(2.53±1.02)cm。患者疾病类型:炎症包块40例,鳞癌30例,腺癌20例,小细胞癌10例。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研究过程完全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排除标准:①精神系统疾病患者;②沟通障碍患者;③体内存有金属异物的患者;④人工心脏瓣膜和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1.2 方法
1.2.1 CT检查方法 CT检查设备为Siemens公司生产的SOMATOM Definition双源64层螺旋CT机配合Syngo Multi Modality工作站,数设置:层间距5 mm,层厚5 mm,视野300 mm,电压120 kV,电流100 mA。患者仰卧位行CT扫描,范围为肺尖向下至肺底部,全胸扫描中保持深呼吸后屏气状态。随后实施增强扫描,CT增强注射器为美国Medra公司生产的SCT211型双通高压注射器及18 G套管针,造影剂为博莱科医药公司生产的370 mg碘/ml碘帕醇注射液,经右肘前静脉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流率控制在4.0 ml/s左右。造影剂注射完成后,分别于25、45和60 s时实施三期增强扫描。感兴趣区(ROI)为70%的肿瘤最大直径,需要绕开部分溶剂效应区、钙化区以及空洞区等部位。受检者纵隔窗和肺窗的快递分别为-600 HU和1600 HU。
1.2.2 MRI检查方法 MRI检查设备为 GE Signa HDX1.5T双梯度超导型MRI扫描仪,对患者实施SENSE心脏线圈检测,线圈加速因子为2.0~3.5。患者检查前均练习屏气,从而保证检查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患者仰卧位,实施呼气末呼吸触发以及R波心电触发。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冠状面以及矢状面T2WI-SPAIR扫描,胸横断面 T1WI、T2WI以及T2WI-SPAIR扫描。序列数设置:①横断面T2WSPAIR和T2W-TSE分三个阶段采集信息,设置局部预饱和带,设置带宽为60 mm;②T2WI-TSESPAIR:NSA 1,视野(FOV)=350 mm,矩阵为256×256,层厚= 8 mm,层间距=2 mm,TR=750 ms,TE=80 ms;③T2WITSE:NSA 1,FOV=350 mm,矩阵为256×256,层厚=8 mm,层间距=2 mm,TR=750 ms,TE=80 ms;④T1WI-TFE:FOV=350 mm,矩阵为256×256,层厚=8 mm,层间距= 0,TR=15 ms,TE=3 ms。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选择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MRI和CT检查结果进行双盲阅片,对CT增强联合MRI扫描、MRI扫描以及CT增强扫描图像分别评价,根据5分制方法对病灶组织进行评分,其中,良性病灶为1分,可以良性病灶为2分,不确定为3分,可以恶性病灶为4分,确定恶性病灶为5分。3分以上的包块为恶性,也就是阳性。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加以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检查结果分析
联合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单一的CT和MRI检查(P<0.05)。同时,单一的CT和MRI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 1、2)。
表1 不同检查方法对周围型肺包块诊断结果的分析(%)
表2 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特异性、敏感性的比较(%)
与联合诊断比较,*P<0.05
2.2 患者病灶检查结果
联合诊断对病灶部位、病灶形态、病灶边缘、内部坏死灶和血管集束征等情况检出率基本符合最终诊断结果,联合诊断对病灶部位、病灶形态、病灶边缘、内部坏死灶和血管集束征的检出率较高(表3)。
表3 CT与MRI联合诊断患者病灶检查结果分析
3 讨论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医学研究证实,Ⅲ~Ⅳ期肺癌患者生存率通常在5%以下,Ⅰ~Ⅱ期肺癌患者生存率仅为50%~75%,因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肺癌患者死亡率的降低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其预后的改善[1-2]。CT扫描可直接清晰地显示患者的肺癌特征,因而空间分辨率相对更高,更适用于特异性较强的周围密集型肺癌患者,医学研究证实,良性周围型肺包块主要病变类型表现为肉芽肿性,其CT检查通常表现为扩张扭曲支气管征和不规则毛刺征等,实施CT增强扫描后,其会出现病灶周围强化表现,此时可证实为结核球,但是,单一的CT扫描对于患者肺部强化现象特异性和血管集束征观察则相对较差[3-4]。以往的医学研究结果证实,MRI检查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实施多方位、多数、多成像序列扫描后能够准确分辨患者的肺部包块情况,进而对其包块形态、血管征、内部结构以及包块边缘情况等进行清晰观察,临床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然而,单一方法检查对于包块的病理分析结果不明确,误诊率相对较高[5-6]。增强CT协同磁共振扫描用于周围型肺包块的诊断,能够对纤维化包块情况进行准确分辨,而判断其体内包块血供、微小病灶形态、密度以及边缘情况,另一方面,这一检查方法还能够准确分辨其病灶钙化现象、支气管侵犯情况以及毛刺征[7-8]。同时,增强CT协同磁共振扫描还能够最大限度弥补单一检查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实现相互补充,清晰反映和说明患者包块组织内部坏死情况和构成成分,其中在患者肿瘤周围胸膜、胸壁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此类技术可弥补CT检查中的不足[9-12]
本研究结果提示,联合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单一的CT和MRI检查,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单一的CT和MRI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对于病灶部位、病灶形态、病灶边缘、内部坏死灶和血管集束征等情况检出率基本符合最终诊断结果[13-15],由此可见,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增强CT协同MRI扫描用于周围型肺包块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且对于病灶部位、病灶形态、病灶边缘、内部坏死灶和血管集束征等检出率,基本符合最终的临床诊断结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孙永华.增强CT协同磁共振扫描在周围型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评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2(13):2366-2367.
[2]郭艺迪,梁冬雪,李悦,等.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I与白血病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14,25(2):252-258.
[3]闫德敏.增强CT协同MRI扫描对周围型肺肿块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健康标准管理,2016,7(24):150-152.
[4]侯新民,胡俊,王海涛.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5,30(1):33-36.
[5]张涛,王权,郭彩凤,等.磁共振成像在矽肺合并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4):30-32.
[6]孙永华.增强CT协同磁共振扫描在周围型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评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3):2366-2367.
[7]余小君,程斌.CT增强扫描与MRI扫描对周围型肺肿块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4):88-91.
[8]杨超,李必强,杨华,等.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联合血管成像对肺内肿块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5,44(7):916-918.
[9]任丽娟,刘亚丽,侯眉峰,等.联合PTEN、p14ARF、Survivin在肺癌中的检测及治疗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7):11-14.
[10]董健,高莉,王霄英,等.迭代重建对肺肿块低剂量CT灌注成像数的影响[J].放射学实践,2013,28(3):280-283.
[11]许彬,薛雁山.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宝石CT能谱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9):16-18.
[12]邢应如,孟阿娜,阮建华.57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分析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20(11):93-94.
[13]李智佳,章海波,杨柳,等.肺癌mdig基因对组蛋白H3及H4部分位点赖氨酸残基甲基化状态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0):11-14.
[14]袁远,方美丹,纪东辉,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常规异常检测结果2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3):629-630.
[15]郑一超,马金莲,王志茹,等.抗肿瘤药物新靶点:表观遗传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4,41(1):30-34.
Value of enhanced CT magnetic resonance scan in the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lung tumors
ZHOU Jian HU Shao-bo LI Zi-cong
CT Room,Jiangxi People′s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enhanced CT co-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in the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pulmonary masses.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peripheral lung lumps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All subjects were treated with enhanced CT, MRI and combined examination,The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conditions of the three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and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three methods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combined examination were higher(P<0.05),compared with single CT and MRI.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T and MRI findings(P>0.05).ConclusionEnhanced CT cochlear MRI scans are of high accuracy in the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pulmonary masses,so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s higher.
[Key words]Enhanced CT;Magnetic resonance scan;Peripheral lung mass;Complete cytoreduction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7)11(a)-0125-03
[作者简介]周牮(1982-),女,江西南昌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CT、MRI的疾病诊断
通讯作者:李滋聪(1984-),男,江西余干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CT影像诊断
(收稿日期:2017-08-23 本文编辑: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