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张 良1 刘燕萍2
1.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儿科,广东广州 510520;2.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广州 510520
[摘要]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性瘫痪(CP)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CP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引导式教育治疗。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及患儿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GMFM评分[(95.24±10.78)分]高于常规组[(68.78±1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 ADL 评分[(61.24±12.98)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4.24±1.78)分]高于常规组[(50.95±12.23)、(3.01±1.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CP患儿采取引导式教育十分可行,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
[关键词]引导式教育;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8)9(a)-0183-03
Application of guided education i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cerebral palsy in children
ZHANG Liang1LIU Yan-ping2
1.Department of Pediatrics,Rehabilitation Hospital of Guangzhou Social Welfare Institute,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520,China;2.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Rehabilitation Hospital of Guangzhou Social Welfare Institute,Guangdong Province,Guangdong 5105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uiding education i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cerebral palsy(CP)in children.Methods80 cases of infantile CP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and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which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norma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heuristic education.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one year,and the gross motor function scale(GMFM)score,daily life activity ability(ADL)score,social adaptability scor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childre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reatment,GMFM score (95.24±10.78)was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68.78±12.23),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Experimental ADL scores after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61.24±12.98),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score (4.24±1.78)points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50.95±12.23],[3.01±1.25]),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It is feasible to guid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P and can improve their motor function.
[Key words]Guided education;Cerebral palsy in children;Rehabilitation;Effect
脑性瘫痪(CP)在临床上简称为脑瘫,主要是指脑发育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非进行性脑损伤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以运动功能障碍为典型症状,调查显示,CP是导致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其中大约有72.3%的患儿需进行康复训练[2-3]。该疾病若不及时干预,不仅给患儿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程度的不便,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对患儿家庭及国家亦造成了较严重的经济负担[4-5]。本研究对小儿CP患儿分别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引导式教育治疗,以探讨引导式教育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CP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后开展研究。实验组年龄3~12岁,平均(5.89±0.73)岁;男 29 例,女 11 例;疾病类型:27例为痉挛型,10例为肌张力低下型,3例为混合型。 常规组患儿年龄 3~11 岁,平均(5.92±0.69)岁;男30例,女 10例;疾病类型:28例为痉挛型,9例为肌张力低下型,3例为混合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小儿脑瘫诊断标准 [6](2006年我国小儿CP康复学术会议制定);②患儿年龄1~12岁;③患儿临床信息完整,患儿自愿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遗传性、代谢性疾病者;②接受过其他手术、缓解肌痉挛等药物治疗者;③精神异常者。
1.2 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即对患儿应用Bobath疗法,由我院物理治疗师对患儿实施治疗,分3个阶段:第1阶段对患儿实施抑制异常紧张性姿势反射疗法,如紧张性迷路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促使肌张力恢复或趋于正常状态;第2阶段对患儿实施平衡反射、立直反射发育训练;第3阶段对患儿实施随意动作训练。实验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引导式教育治疗,常规康复的治疗方法同常规组患儿;同时,给予患儿引导式教育治疗,具体疗法如下。①分组干预:结合患儿的年龄、病情对其实施分组,每组6例,由2名专业引导员对患儿实施教育训练。②每周一~周五,引导员结合患儿病情为其制定相关的干预方案,后引导师依据设计方案对患儿实施训练,如每天对患儿实施常规训练,如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如厕、进餐、步行、牵拉等活动。③课堂教育:结合患儿的病情开展手部课、认知课、坐立课、音乐课等。同时,可利用植树节、儿童节、圣诞节、元旦等节日,对患儿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以丰富患儿文化娱乐生活,增加其社交能力。为保证治疗的顺利开展和为出院后训练打好基础,对患儿实施健康宣教,并对家长实施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安全教育、康复护理、康复训练等培训,嘱咐家长全程参与。
1.3 评估指标及评估标准
1.3.1 评估指标 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及患儿的满意度。
1.3.2 评估标准 GMFM评分[7]:主要对患儿的卧位、翻身、坐位、站立、爬、跪、走、跑、跳等内容实施评分,计分制为0~3分,项目总数为88项,总分264分,评分越接近264分,即粗大运动功能越好。ADL评分[8]:总分100分,评分越接近100分,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社会适应能力评分:选择我院自行设计的量表进行评定,总分为10分,评分越接近10分,即社会适应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GMFM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GM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治疗后 GMFM 评分[(95.24±10.78)分]高于常规组[(68.78±12.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GMFM评分的比较(分,±s)

2.2 两组ADL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ADL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治疗后ADL评分[(61.24±12.98)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4.24±1.78)分]高于常规组[(50.95±12.23)、(3.01±1.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ADL评分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分的比较(分,±s)

3 讨论
较多研究证实[9-10],CP主要影响患儿的运动控制能力,是继小儿麻痹症控制后的最常见的运动残疾,主要表现为患儿肌张力异常、姿势控制障碍、反射异常,部分患儿可伴有智力障碍,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以往,临床常对患儿实施常规康复治疗,但较多研究显示,单纯对患儿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的效果欠佳,运动改善效果较为缓慢,且对开发患儿智力的作用较小。本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患儿加用引导式教育干预,引导式教育是治疗小儿CP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已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目前主要将其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功能障碍[11-12],相比其他的康复治疗,引导式教育的显著特点为娱乐性、节律性,旨在为患儿提高目的意识及主动参与意识,激发患儿的兴趣,强调以儿童需要为中心,将CP患儿看作“全人”,除对他们实施运动功能训练外,还需对他们进行智力开发、意志、语言、性格、品德、生活技能以及体能等方面的训练,使患儿在德、智、体等各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13-15]。换言之,引导式教育是一个系统,不仅包括教育,还包括治疗,不仅治疗患儿的残疾情况,还对患儿的性格以及智力等方面进行干预。因此,对患儿实施引导式教育切实可行,对改善患儿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较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小儿CP患儿采取引导式教育十分可行,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儿满意度及认可度,值得各医疗机构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莫艳玲,杨锦媚,粟愿学,等.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研究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9):4079-4081.
[2]王自杰,石岩.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5):112-113.
[3]李昕,石彩晓,杨薇,等.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脑瘫患儿中的管理效果及其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3):3220-3223.
[4]曾庆煌,曾仁和,连文昌,等.引导式教育对小儿脑瘫康复的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能力和智力恢复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4):1650-1651.
[5]王学敏.运动训练配合引导式教育治疗脑瘫患儿的疗效观察[A].//第三届中西医结合儿童康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316-319.
[6]黄建华,张丽娟,傅建明,等.头皮针刺结合引导式教育治疗儿童脑性瘫痪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21):32-33.
[7]梁伟燕,汤勤丽,常燕群,等.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7,9(1):69-72.
[8]赵西西,孙霞,王雪芳,等.脑瘫患儿家庭应激研究进展以及对护理的启示[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88-89.
[9]吴卫红.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五部分第四章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第二节不同类型脑瘫康复治疗策略[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11):1199-1202.
[10]陈玉芬,李蔷,罗娟子,等.引导式教育理念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7,13(2):70-73.
[11]胡永林,肖玉华,马颖,等.引导式教育治疗社区脑瘫患儿的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6):125-126.
[12]李昕,刘娟,李琰琰,等.康复护理联合心理评估在脑瘫患儿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认知水平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90-93.
[13]郑雪芝.脑瘫患儿系统护理的康复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4):135-136.
[14]张宗红,彭小燕,李文英,等.留置鼻胃管脑瘫患儿鼻部压疮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9):45-48.
[15]杨峰,关凤军,袁宝强,等.脑瘫高危儿早期实行多元化护理对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6,36(7):488-490.
(收稿日期:2018-03-21 本文编辑: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