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知识、行为、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李 芳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西抚州 344000
[摘要]目的 探讨保护动机理论背景下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74)和对照组(n=74)。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价值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干预后的知识得分、技能得分、血糖频率、糖化血红蛋白频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知识得分、技能得分、血糖频率、糖化血红蛋白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为(6.68±0.83)mmol/L,低于对照组的(7.91±0.8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血糖为(7.19±0.40)mmol/L,低于对照组的(9.11±0.1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将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血糖监测知识掌握能力,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保护动机理论;血糖监测;糖尿病;生化指标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高。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更是高达97%[1]。目前,对糖尿病进行治疗最有效的手段即为血糖监控,血糖控制较差者应每天监测血糖4~7次,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判断与控制的重要指标。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仅为25.0%,胰岛素治疗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仅占32.0%。糖尿病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显示,血糖达标将直接影响患者病情控制。而事实上,医护人员无法实现对患者血糖的实时监测,更多的则依赖于患者的自我监测[2]。近年来,部分学者在实验研究中指出,将保护动机理论背景下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显著。本研究特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就此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74)和对照组(n=74)。 对照组男 47例,女 27例;年龄 35~60岁,平均(46.17±1.22)岁。 观察组男 46例,女 28例;年龄36~59 岁,平均(46.19±1.24)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病程在半年以上;对该实验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认知功能障碍者;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本研究征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进行。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采取讲座的形式向患者开展糖尿病相关的知识健康宣教,内容主要包括疾病起因、危害、并发症及干预方法和血糖监测方法等[3-4]。观察组则以对照组为前提,加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为每一位患者分别建立不同的干预档案,干预内容主要以保护动机理论的7个维度为轴线和依据,对患者血糖监测保护动机的7个因素进行评估,7个因素包括内、外部回报、反应、自我效能、易感性、以及反应代价和严重性。并将评估的结果作为具体干预内容和干预措施的制定依据[5-7]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血糖监测知识、行为、生化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和比较。血糖监测知识评分标准:对患者行血糖监测知识调查,使用血糖监测知识调查表进行,表中包括临床血糖控制的目标、低血糖症状的处理方法、血糖监测频率、血糖监测记录的方法等。总共有15道题目,以满分60分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监测知识的比较
未予以任何护理干预措施前,两组血糖监测知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知识得分、技能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方式干预3、6个月后,观察组在血糖监测知识指标上,相比对照组而言,改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血糖监测行为指标上,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血糖监测知识的比较(分,±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血糖监测指标的比较
未予以任何护理干预措施前,两组血糖监测行为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方式干预3、6个月后,两组血糖频率、糖化血红蛋白频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血糖监测指标的比较(±s)

2.3 两组生化指标的比较
未予以任何护理干预措施前,两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方式干预3、6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化指标上,比对照组改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生化指标的比较(±s)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b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导致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该病的发病群体越来越年轻化。而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更是高达97%[8-11]。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机体胰岛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而对糖尿病患者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2-14]。在现阶段的临床诊断中,一直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空腹血糖作为糖尿病患者病情观察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对患者病情评估以及治疗方案制定的主要依据[15]。而事实上,大部分患者的血糖监测均要依靠自身完成,因此,对于糖尿病而言,若没有掌握科学正确的血糖检测方法以及监测行为缺乏规范性,都会直接影响血糖监测结果,进而直接影响病情[16]。作为医护人员,就必须要将科学正确的监测方法向患者宣教,同时,也要对患者不正确的监测行为予以规范。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学者在实验研究中指出,将保护动机理论背景下的护理干预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价值显著。
保护动机理论主要包含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即提高患者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及不规范血糖监测的危害性,通过视频演示及疾病控制良好人员讲解等方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17-18]。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的知识得分、技能得分、血糖频率、糖化血红蛋白频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知识得分、技能得分、血糖频率、糖化血红蛋白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为(6.68±0.83)mmol/L,低于对照组的(7.91±0.8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血糖为(7.19±0.40)mmol/L,低于对照组的(9.11±0.1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文中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在临床上,血糖监测属于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的一项基本手段,通过血糖监测得出的结果能够为患者病情的具体评估、临床治疗干预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而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检测相关知识的掌握便是其学会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基础,患者只有对血糖相关知识进行很好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够付之行动,对自身的行为加以改变,而让自己的血糖监测情况达标。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血糖监测行为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异,提示患者对血糖监测知识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监测行为水平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可血糖监测知识的具体化教授会给患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更能够被患者所记住和接受,并在潜移默化中对患者的血糖监测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中的观察组患者得到了相关医护人员对血糖监测知识的详细讲解,并得到了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相关医护人员对该组的监督更加强化、随访更加到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血糖监测的认知,并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应用到血糖监测的实践当中。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将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血糖监测知识掌握能力,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康烁,田素斋,高俊香,等.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2):242-246.
[2]曹玉芝.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影响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8):1173-1175.
[3]康烁,田素斋,高俊香,等.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1):1532-1536.
[4]刘英,田世宏.保护动机理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及自护水平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5):11-13.
[5]张学慧,张宁.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2(36):4497-4500.
[6]陈洁,吴茜,程小霁.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7,32(6):25-27.
[7]范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生化指标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5,22(10):22-23.
[8]井翠,赵雅,王静.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1):155-159.
[9]陈淑霞,王红娟.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方案在胰岛素泵治疗后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 2016,33(4):821-823.
[10]韦琼,张志凯,张衍宁,等.保护动机理论对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部护理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9):16-20.
[11]颜萍平,汤观秀,高飞,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5):1763-1767.
[12]韦琼,张志凯,谭春荷,等.保护动机理论在控制糖尿病足危险因素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6,30(4):434-437.
[13]孟青,魏明.保护动机理论下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应用[J].罕少疾病杂志,2017,24(3):64-66.
[14]韦琼,张志凯,张衍宁,等.保护动机理论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5,15(9):146-149.
[15]汪晓蓉,徐向静.跨理论模型及动机性访谈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病人血糖管理与容量负荷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1(32):4047-4049.
[16]尤晓玲,李杰,胡淑芳.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对长期血糖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5,12(3):5-8.
[17]藏艳.动机性访谈联合跨理论模型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生活质量及血糖水平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0):2912-2915.
[18]张巧珍,王旋.糖尿病患者对饮食疗法基于PMT理论的认知的质性研究[J].心理医生,2016,26(17):370.
Influence study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knowledge,behavior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of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in diabetic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otection motivation
LI Fang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uzhou City,Jiangxi Province,Fuzhou 34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diabetic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otection motivation.Methods From March 2016 to January 2017,148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74)and control group(n=74).In the control group,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used,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was added.The value of the two nursing method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the knowledge scores,skill scores,blood glucose frequency,and glycated hemoglobin frequenc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P<0.05).The indexes mentioned above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6.68±0.83)mmol/L,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of(7.91±0.82)mmol/L,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7.19±0.40)mmol/L,also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of(9.11±0.17)mmol/L,which was display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glycated hemoglob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to clinic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biochemical indicators,set a good behavior habit,and enhance the ability to grasp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Therefore,it has a remarkabl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Blood glucose monitoring;Diabetes mellitus;Biochemical indicators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8)5(c)-0150-04
[基金项目]江西省抚州市社会发展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抚科计字[2017]12号序列号7)
(收稿日期:2017-12-06
本文编辑: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