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措施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范银瓶
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广东广州 510260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不孕症患者82例,于2016年7月~2017年9月对全部患者实施心理状况检测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前、后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将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孕症患者大多数存在着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依从性较差,影响相关治疗及护理方案的顺利实施。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消除或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改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孕症;护理干预;负性心理
不孕症是临床疾病之一,近些年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不孕症患者占5%~15%,且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孕症患者尤其是女性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活。有研究表明[1],不孕症患者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长期的心理压力又导致其受孕概率大幅度降低,形成恶性循环,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积极心态面对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研究观察不孕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妇科接收的不孕症82例患者,于2016年7月~2017年9月实施心理状况检测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均排除精神异常者、性格障碍者,患者符合《西医内科学》中妇产科学关于不孕症的诊断标准[3]。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 患者年龄 26~42岁,平均(34.45±3.43)岁;病程 1~9 年,平均(5.28±1.72)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者20例,高中38例,初中及以下者24例;工作性质:农民30例,干部14例,职工18例,私营业主2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就诊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检测其心理状况。根据检测结果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①健康教育干预:多数患者对不孕症疾病知之甚少,长时间的受孕失败导致心理压力剧增;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耐心向患者讲解不孕症的相关知识,鼓励其医治疾病的信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增强患者心理安慰,降低负性情绪,增强其治疗的自信心。②行为护理干预:患者因疾病的隐患导致心理极度自卑,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较为敏感;同时紧张的家庭关系导致其心理压力较大,性格更为敏感。因此,在护理中需指导患者学会通过各种方式分散自身注意力,如多与人沟通、聊天、散步及听音乐等,放松长期以来的精神压力;或通过有效的运动锻炼发泄、放松,舒缓自身的负性情绪。还可有效加强夫妻双方对性生活的态度、认知,并指导其方式,减少受孕的影响因素如妇科炎症等。③心理护理干预: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孕症患者常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婚姻等方面的压力,其情绪和精神表现比较低落,同时有受挫感、失落感及耻辱感等,在经历多方面努力治疗,还担心家庭破裂,在承担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消耗的同时,心理负担也较严重,无法排解的压力导致其情绪波动剧烈;护理时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倾听其心声,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逐渐消除或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还可以通过讲座、交流等方式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原理,以此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护理人员还需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使患者能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关心和理解。
1.3 观察指标
患者就诊后予以心理状况检测,通过SAS和SDS进行评分测定,护理措施干预后,再行评分检测。评估量表共14个项目[4],分为4个等级,满分为100分,焦虑、抑郁程度与评分成正比。将SAS与SDS作为评价标准[5],以<50分为无焦虑、抑郁;50~60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1~70分为中度焦虑、抑郁;>70分为重度焦虑、抑郁。此外,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干预前、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价[6],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总分60分,<20分为生活质量极差,21~30 为较差,31~40 分为一般,41~50分为较好,51~60分为良好。采用护理满意度量表评定干预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患者SAS和SDS评分的比较
护理干预后,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得到缓解,其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护理措施干预前后患者SAS和SDS评分的比较(分,±s)

2.2 干预前后患者QOL评分的比较
护理干预后,患者QOL评分为(52.03±5.64)分,明显高于干预前的(32.46±2.8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干预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9.02%、98.78%,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组间较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干预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不孕症主要是指夫妻双方正常性生活且未避孕的情况下,同居时间长达两年及以上而未受孕。有研究表明[7],育龄期夫妻约有8%存在着不孕不育,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不孕不育问题将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该病易导致家庭不和、夫妻感情破裂等社会问题,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由于不孕症女性往往承受着来着社会、家庭及婚姻的巨大压力,普遍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8-10]。情绪长期处于低落状态,对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造成影响,诱发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患者性功能发生障碍,进而导致不孕。有报道显示[11],不孕症患者均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常表现为悲观、孤独、焦虑、忧郁,为其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患者耗费了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后仍无受孕希望,容易产生焦虑无助感,会悲观,内心过分压抑而出现心理问题[12]。②部分患者求子心切,一次不成功后即产生负面情绪,失去自信且烦躁失望、悲观。③患者受到来自家属的不谅解和压力,影响其受孕心情,形成恶性循环,也对家庭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④患者因多年求子不成而顿感生活无望,封闭自我,没有兴趣参加社交活动,经常处于压抑状态,心理时刻紧张,渐渐形成强迫型人格,孤独感极其强烈。针对上述种种因素,临床治疗需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重视心理疗法和护理干预[13]。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其的信任,愿意交流沟通,这样有利于护理人员正确评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其次通过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对临床中文化程度较高的夫妻,虽然其经常阅读有关不孕症的相关知识,但都一知半解,片面的认为不孕症较难治或不能治愈,从而丧失信心而增添心理压力[14]。护理人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患者的疑问,引导其正确认识疾病,并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自信心。第三鼓励夫妻双方同时就诊,双方均可接受正确的孕育观念,共同配合,互相理解,在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同时促进家庭的和谐。最后护理人员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根据不孕症患者的不同心态、不同病情,予以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避开患者的敏感词语,消除其自卑感和敏感心理,积极乐观的配合医师治疗,增强其治疗的信心[15]
在积极对不孕症患者进行相关躯体治疗及护理外,还应加强对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措施干预后,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得到缓解,其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可见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缓解和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心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上从某种意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其QOL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更高(P<0.05),提示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不孕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在护理满意度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干预前明显更高,提示加强对不孕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良好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不孕症患者普遍心理状况较差,受多种因素影响,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消除或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可于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洁.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干预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4):1136-1137.
[2]唐惠艳,王成刚,邱忠君,等.积极心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7):3579-3581.
[3]乐杰.妇产科学[M].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1.
[4]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51.
[5]秦莉花,陈燕,尤昭玲.不孕症妇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4):107-108.
[6]曹莹丽.不孕症患者心理情况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2):1942-1943.
[7]左绍春.不孕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给予护理干预后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0):1942-1943.
[8]康伟,马彩莲,高金保,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1):107-108.
[9]陈雪,林彤.社会支持护理对不孕症病人远期预后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23):2846-2849.
[10]王留娟.不孕症患者心理情况调查及护理干预措施研究[J].医药前沿,2017,7(22):87-88.
[11]徐桂华,王秋琴,柏亚妹,等.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方法及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25-29.
[12]张红梅,薛志红,朱瑞芳,等.心理干预对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孕症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7):832-833.
[13]唐惠艳,王成刚,邱忠君,等.积极心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7):3579-3581.
[14]薄海欣,陈洁.住院诊治不孕症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探索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7):1317-1321.
[15]陈慧佳,甘晓玲,胡丽娜,等.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率变异性的调查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5):346-349.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infertile patients
FAN Yin-pi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26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infertility patients.Methods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82 infertility patients in our department were treated.They were provided with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psychological status test from July 2016 to September 2017.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infertility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observed.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QOL)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as well as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scores of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in patient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fter intervention,both QOL score and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Most infertility patients have negative psychology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a poor compliance,which affects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treatment and nursing programs.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or alleviat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ameliorat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improve their QOL in a significant effect,which can be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Infertility;Nursing intervention;Negative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8)3(b)-0182-03
[作者简介]范银瓶(1982-),女,本科,护师,从事研究不孕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心理情况的干预效果
(收稿日期:2017-11-08
本文编辑: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