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丹红穴位注射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高 爽
辽宁省调兵山市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内二科,辽宁调兵山 112700
[摘要]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丹红穴位注射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依达拉奉注射液基础上联合丹红穴位注射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总满意率。结果 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穴位注射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效果。
[关键词]脑梗死;丹红穴位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应用
脑梗死是一种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病症,中医称之为中风,患者因为脑血管血栓,血管内径变窄等导致供血不足,严重时损伤脑神经,引发肢体偏瘫[1]。根据脑梗死的不同发病机制,一般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是脑梗死的重要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患者的60%。脑梗死的发病率较高且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2]。随着人类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脑梗死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另外脑梗死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相对较多,病发时常合并合并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或对应的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有时症状较易被患者的亲人或家属忽略,脑梗死的发病较急,临床约在2 d左右达到病情的高峰,需要使用合理的药物针对病变位置进行诊断与治疗。本研究中,对本院80例脑梗死患者实行不同的治疗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的诊断标准,经MRI和CT等诊断为脑梗死,患者均在72 h之得到救治。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49~83岁,平均(62.37±8.66)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 52~80 岁,平均(62.43±8.59)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低颅内血压,适当营养支持等方式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123)进行治疗,将30 mg的依达拉奉注射液中加入2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3],2次/d,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在依达拉奉注射液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866)进行穴位注射,具体方法:在穴位肩髃、曲池、尺泽、内关、合谷、委中、足三里、三阴交、丘墟中每次随机取4个穴位,每穴注射5 ml,每天1次,丹红注射液给药总剂量为 20 ml,连续治疗 10 d[4]
1.3 疗效评定标准
使用神经功能、生活功能测量表评价患者的疗效。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0分,生活功能评分≥85分;有效:功能缺损评分为50~90分,生活功能评分为60~85分;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0分,生活功能评分提升≤60分[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总满意率的比较[n(%)]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危险疾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常产生多种类型的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后续治疗和康复效果[6]。相对来说,脑梗死的治疗周期较长,治疗难度大,根据血栓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3类。①心源性:占所有脑梗死患者数量约67%,常见病因为慢性心房颤动,血栓来源主要是风湿性心瓣膜疾病,疾病中同时附带腹壁血栓脱落等[7];②非心源性:血栓来源主要包含动脉粥样硬化板块脱落,肺部静脉血栓凝块等;③来源不明:不确定血栓的类型,约占脑血栓患者数量的25%[8]
对于脑血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脑血栓家族史、高血压和低血压疾病、糖尿病[9]。有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的血栓素合成速度较快,血小板得到充分激活。其中,血栓素由血小板产生,属于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一种,对血管平滑肌的收缩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能导致血小板集聚。脑梗死后脑组织中常出现大量的血小板活化因子,细胞内部钙含量过高,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相应提高,造成一系列的不良连锁反应。另外,脑组织的水肿和神经细胞凋亡常会造成机体自由基的损伤,进一步导致脂质、蛋白质等物质的过氧化,从而严重损坏细胞膜,加重脑梗死,形成恶性循环[10]。在脑梗死患者发病6 h内,患者脑部中心坏死区的脑细胞已经逐渐死亡,但是大脑周围缺血半暗区中仍存在大量存活的神经元,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恢复缺血半暗区的正常血流,神经细胞的损伤相应存在一定的可逆性。对于脑梗死的治疗,最关键的是把握好早期的溶栓治疗,很多错过溶栓治疗的患者,常使用抑制血小板集聚,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支持等方式改善脑血循环,进行后续治疗[11]
依达拉奉是氧自由基的清除剂以及抗氧化剂,其中含有亲脂性基团物质,是脂溶性药物的一种,临床治疗中,可以轻易地突破血脑屏障[12-13],获取羟自由基活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脂质的过氧化反应,减少白三烯的产生,降低羟自由基的浓度,对血管的内皮和脑水肿的预防有积极作用。依达拉奉不易影响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的溶解,因此不会增加患者的出血危险,临床使用安全性较高[14-15]。丹红注射液的组成成分主要为丹参,红花等,其中存在丹参酮,红花黄色素等,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血流量[16],降低全身的血液黏度,可抑制血小板的过度激活,有效减少血小板聚集黏附的发生率,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显著。
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给予丹红穴位注射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丹红穴位注射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效果[17],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爱霞,徐峰,朱封扬.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9例疗效观察[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31(3):238-240.
[2]宗彦武.脑梗塞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的价值探析[J].北方药学,2017,14(5):88-89.
[3]龚煜,温丹,宋治洁.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4):36-38.
[4]胡微.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塞的临床疗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3):96-97.
[5]王伟,崔广冉,马天怡,等.丹红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改善的实验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 24(2):157-159.
[6]江康.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7):10-11.
[7]马玉娟,雷秀秀,王月丽.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及护理要点[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9):768-770.
[8]崔志武.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40例[J].西部中医药,2014,27(12):85-86.
[9]程瑾霞.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5):31-32.
[10]于健.穴位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4.
[11]王东育.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24):123-124.
[12]庞伟,周琛,全洁,等.依达拉奉对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3):63-66.
[13]覃毅华.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5):63-66.
[14]漆伟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49-51.
[15]曹国彬,陆永建,刘刚,等.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
[16]胡红梅,顾蘅.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5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2):49-50.
[17]王少兰,吕素芳,张月兰.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6):53-54.
Clinical effect of Edaravo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Danhong conducting acupoint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GAO Shuang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Neurology,General Hospital of Tiefa Coal Industry Group,Liaoning Province,Diaobingshan 1127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daravo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Danhong conducting acupoint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May 2017 were enroll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using the complete random method.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daravone Injection,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Danhong conducting acupoint injection was added besides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hree weeks of treatment,the score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5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2.50%)(P<0.05).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Edaravo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Danhong conducting acupoint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Cerebral infarction;Danhong conducting acupoint injection;Edaravone Injection;Combined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R7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8)3(b)-0152-03
(收稿日期:2017-11-02
本文编辑:许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