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训练在提高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江兴妹 庄晓鹏 张 维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训练在促进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Bobath技术为主的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头颈部训练,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ery平衡量表(BBS)、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TGA)及10 m步行速度评价两组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衡及运动功能与康复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FMA量表、BBS量表、TGA量表及10 m步行速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头颈部训练对促进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头颈部训练;偏瘫;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临床表现为躯干、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运动功能障碍,出现步态易跌倒,协调、稳定性下降,严重妨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偏瘫主要以Bobath技术为主的常规康复训练[1]。训练中常因患者运动能力不足而导致诱导其主动运动的手段缺乏,而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有文献报道[2],头颈部的简单动作训练可促进患者主动运动,使躯干及下肢肌肉收缩,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头颈部肌肉是由腹内侧系中的内侧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及间质核脊髓束三条下行通路一起参与调控的,在脑卒中患者早期也会残留大部分的屈伸、侧屈及旋转功能。可在康复训练早期尽早行诱导头颈部训练,促使患者运动功能的尽快恢复。本文选取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以头颈部训练,在恢复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56~73 岁,平均(65.7±3.8)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关于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标准;均经CT/MRI证实;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能够配合检查和执行动作指令,无明显认知障碍和感觉性失语;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上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排除标准:脑卒中急性期病情尚未稳定者;严重心肝肾疾病者;有精神疾病者;患者存在认知障碍不能主动配合训练者;患者及家属不同意做此研究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性质、偏瘫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以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疗法为主,进行抗痉挛、感觉输入刺激、关键点控制、站立与步行训练,平衡及重心转移训练,1次/d,每次30 min,每周5 d,连续4周。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头颈部训练。对偏瘫患者头颈部处于向患侧侧屈、面部向对侧及头颈部代偿性前屈时,首先解决患者的颈部肌肉痉挛问题,采用揉捏、牵张等手法对颈部紧张肌肉进行放松和提高其伸展性,改善肌肉缩短或痉挛状态。颈部神经强化松动治疗,具体手法为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康复师将患者头部侧向健侧,上方手放置于肩胛带位置,下方手由患侧向对侧松动侧屈的颈,来回运动,直到感觉肩胛带没抵抗且放松为止。在颈部肌肉痉挛问题解决后采用运动控制训练:患者取仰卧位,康复师上方手置于患者下颌,下方手放在头部,引导患者做头颈前屈、左右伸展、左伸展右屈曲或左屈曲右伸展动作;另取患者侧卧位,双下肢伸直,使头颈、躯干及双下肢处于一条直线位置,嘱患者头部向肩侧运动,翻身往复,最后俯卧位下结合楔形板进行抬头训练和颈肩部肌肉的控制训练。PNF技术进行头颈部稳定性和运动控制训练,稳定性训练为:患者取坐位,康复师位于患者身后,保持头颈部与躯干部处于中立位置,采用PNF稳定性反转特殊技术,由较强肌群开始,具体手法为患者头颈部屈曲肌力高于伸展肌力时,康复师左手置于患者前额,嘱患者做屈肌等张收缩,当患者感受到肌肉收缩后给予对抗阻力合并牵拉肌肉,右手迫近患者头枕部,同时给予患者伸展阻力,促使患者对阻力做出反应并做伸展动作,期间不断变换动作及阻力方向,确保患者可以维持头颈部的稳定,保证头颈部仅出现微小的运动,同法可以用于左右侧屈动作上。头颈部训练2次/d,每次15 min,其中一次在常规康复训练前15 min进行,每周5 d,连续4周。
1.3 评价指标
分别于康复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评价。①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对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共17项,分三个等级,0分表示无法完成指令动作,1分表示部分完成,2分表示能很好完成。满分34分,分值越高,表示下肢运动功能越好。②采用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衡量患者独立步行能力,标记长度为14 m的测试道,头尾各2 m,取患者中间10 m所需时间和步数,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期间患者可休息。③采用Bery平衡量表(BBS)评价患者平衡能力:包括坐、站、转身等14个评分项,最低1分,最高4分,满分56分,分值越高表示平衡功能越好,低于40分表示存在跌倒风险。④采用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TGA)评价患者步态稳定性:间接反映患者平衡功能,量表包含8个单项,总分12分,分值越高,步行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输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平衡功能的比较
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在BBS及TGA评分方面较康复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BBS及TG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BBS及TGA评分的比较(分,±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比较
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在FMA评分及MVS方面较康复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FMA评分及MVS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3)。
表3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后FMA评分及MVS的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同组康复前比较,#P<0.05
3 讨论
偏瘫作为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患者因长期卧床而导致肌肉挛缩及关节萎缩,临床上称为继发性残疾和废用性综合征,严重导致了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及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重视康复训练与护理技术相结合,着重早期介入治疗[3-5]。目前康复训练主要是以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疗法为主的综合性训练。头颈部位于人体中轴的近端,作为关键节点可调整头颈部-躯干-骨盆-下肢的排列,并且保持正确的力线轴,机体表现出很好的对称性及稳定性。根据此进行头颈部训练可使患者健侧肢体保持抗重力伸展状态,诱发深部小肌肉共同参与平衡维持,同时制止了因牵动作用而引起不必要的肌痉挛。张微峰等[6]报道,在常规康复训练原则上辅以头颈部训练可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人体头颈部维系人体平衡功能的两大系统为前庭系统和视觉,前者提供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角速度情况,后者提供身体所在的周围空间环境,随着人体平衡状态被打破时,两大平衡控制系统就将信息及时传导给小脑平衡中枢,前者发出神经冲动支配相应的颈部肌肉来调整头部状态,而促通全身肌肉收缩舒张以获得新平衡。所以可根据训练头部位置变化来提高肌肉张力,然而调动全身各位部随头部做适当调整,促进其平衡功能恢复。头颈部肌群训练不仅增强了头颈部肌群的控制力,还通过级联反应带动了相关肌群的收缩,PNF技术上成为辐射及增强。康复医学中前沿理论“肌筋膜经线理论”[7]将人体肌肉筋膜看做一个连接的整体,当头颈部肌肉被激发以后,可以通过肌筋膜经线向下传导至下肢和足部,促进其被动收缩,从而提高其运动功能[8-10]。本研究结果提示,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在BBS、TGA评分、FMA评分及MVS方面较康复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 BBS 及 TGA 评分、FMA 评分及MVS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强化头颈部功能训练,对于提高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超.康复训练对偏瘫康复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174-175.
[2]吴萍.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5):85-86.
[3]朱海霞,郝利霞,张琰,等.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学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分析[J].安徽医药,2015,19(3):499-502.
[4]陈秀芳,王朝军,罗国英,等.早期康复训练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109-111.
[5]李延萍,景蓉,李水清,等.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6):844-846.
[6]张微峰,马跃文.头颈部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6,31(3):183-186.
[7]方梅,雷艳,刘恒,等.运动想象足背屈联合辅助站立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病人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26):3253-3255.
[8]熊焰.头颈部CT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66-167.
[9]戚红亮.头颈部训练在提高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0):61-63.
[10]李正宇,陈惠琼.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效果观查[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8):1843-1844.
The role of head and neck training in improving the balance of hemiplegic patients and the recovery of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JIANG Xing-meiZHUANG Xiao-pengZHANG Wei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Guangdong Province,Huizhou 516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ead and neck training in promoting balance of hemiplegia and recovery of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Methods76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iplegi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i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ra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based on Bobath technique.The head neck training was trained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trial group.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the Fugl-Meyer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rating scale(FMA),Bery balance scale(BBS),Tinetti gait assessment scale(TGA)and 10 m walking speed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balance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recovery of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ResultsThe balance and motor fun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recorery treatment(P<0.05).The FMA scale,BBS scale,TGA scale and 10 m walking speed score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creasing head and neck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balance of hemiplegic patients and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of lower extremities.It can be mo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deserves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Head and neck training;Hemiplegia;Balance and lower limb movement;Functional recovery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7)12(b)-0041-03
(收稿日期:2017-03-16本文编辑:崔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