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治疗对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陈美英1陈尚坤2
1.江西省精神病院质管办,江西南昌 330029;2.江西省精神病院五病区,江西南昌 330029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该病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治疗。两组患者研究周期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记忆力、注意力以及执行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即刻记忆得分高于对照组,连线检测A、连线检测B、持续性错误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延迟记忆、总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强迫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生物反馈;强迫症;认知功能;临床价值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主要临床表现为强迫思维以及强迫行为的神经精神疾病[1-2]。生物反馈是通过电子仪器设备反映个体未察觉到的一些心理、生理过程,并使之能够被有意识地控制。这就是说,给个体一个自己的生理反应的信息,如肌紧张、皮温、脑电波、皮电反应、血压和心率,这些信息的反馈能够使个体成为一个调节自我、维护健康的积极参与者[3]。近年来,生物反馈作为一种行为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以借助其进行治疗干预的疾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病、糖尿病、难治性癫痫、多动症、脑卒中康复、神经症、大小便功能障碍等[4]。为了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本文观察了在我院就诊的60例强迫症患者的基本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7 例;年龄为 18~50 岁,平均(35.29±4.37)岁;病程为10~30 个月,平均(21.34±5.02)个月。 观察组:男性 15例,女性 15 例;年龄为 18~50 岁,平均(36.14±4.31)岁;病程为 10~30 个月,平均(22.44±5.32)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需同时符合CCMD-3及ICD-10强迫症诊断标准[5];②入组前末服抗强迫药物,如一直服药物者则予2周的洗药期;③均为汉族;④临床资料真实完整;⑤初发或停药2周以上的强迫症患者。排除标准:①有脑器质性疾病和重大躯体疾病史,有药物依赖及精神活性物质使用证据;②符合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等其他精神障碍诊断;③患者及其家属自愿退出本研究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研究对象及研究对象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盐酸舍曲林(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80141,规格:50 mg):每日 1 次,每次50 mg,逐渐增加至每日100~200 mg分次口服,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放松治疗,在生物反馈治疗室内进行,体位为半卧位,治疗时间每次半小时,测额肌肌电值,无提示语,无背景音乐,每次半小时,隔天1次,15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并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②Y-BOCS量表[6]:共有10个条目,每个条目为0~4分,总分40分。1~5分为强迫思维,6~10分为强迫行为。6~15分为轻度,16~25分为中度,25分以上为重度单纯强迫思维或行为中。③神经心理学测试[7]:认知功能主要分为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3个条目。记忆力检测:患者在2 min内阅读韦氏记忆量表中的小故事后进行记忆测试,并在20 min后进行延迟记忆测试,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1分;注意力检测:采用连线检测并分为A、B检测,A检测为打散1~25排列顺序,患者按照顺序连接,B检测为数字与字母交叉排列连接,记录患者1~13连接完成所需时间;执行功能检测: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软件系统[8],共有4张刺激卡以及128张反应卡,患者在电脑上进行测试,由系统对患者答案进行分析。以上3项测试需间隔5 min。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的记忆力、注意力以及执行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即刻记忆得分高于对照组,连线检测A、连线检测B、持续性错误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延迟记忆、总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分,±s)
3 讨论
已经有研究表明,生物反馈治疗对强迫症的治疗有辅助作用,而且对同为强迫谱系的儿童多动障碍的认知改善是有效的[9-11]
早期临床上常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强迫症患者,其临床疗效既往也被多项研究所证实,但随着该方案的不断广泛应用,其不足之处逐渐明显,有不少文献报道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强迫症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12-13]。强迫症的主要临床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人际交往[14]。生物反馈是采用电子仪器准确测定神经-肌肉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和异常活动状况,并把这些信息有选择地放大成视觉和听觉信号,然后反馈给受试人[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的记忆力、注意力以及执行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即刻记忆得分高于对照组,连线检测A、连线检测B、持续性错误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延迟记忆、总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生物反馈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延迟记忆力以及注意力,临床效果较好。以上结果提示生物反馈可有效改善强迫症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执行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可作为强迫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生物反馈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强迫症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靳红,李晓驷,朱春燕,等.强迫症道德厌恶感及其与症状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42(3):161-166.
[2]丁晓茜,金洪源.元认知干预法治愈初中生强迫症1例[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6(2):92-93.
[3]俞汀,林琳.生物反馈治疗慢性便秘的疗效评价[J].胃肠病学,2016,21(2):104-106.
[4]李南,曾彩芬.电刺激生物反馈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7,31(5):2682-2684.
[5]成洋,段丽娟,贺娟.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强迫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1):1980-1982.
[6]姜林伶,张峰睿,许秀峰,等.强迫症患者脑白质完整性的弥散张量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49(1):24-30.
[7]郭丽君,梁红娟,张蕊.神经心理学测试在肝硬化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6):721-722.
[8]张国富,任彩丽,李达,等.Valpar职业评估训练系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7,26(3):232-236.
[9]刘霞,植枝福.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肉训练对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6,25(6):41-43.
[10]吴运景,刘晓霞,韩丽雅,等.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86-88.
[11]韩晓鹏,喻廉,徐俊健,等.生物反馈联合序贯性心理治疗对改善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26(6):1005-1007.
[12]肖攀攀,曹叶群,农秋葵,等.针灸辅助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8):1123-1125.
[13]白月辉,梁希江.氟伏沙明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8(3):335-337.
[14]高丽红,路光辉.文拉法辛和氟西汀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6,29(5):356-358.
[15]葛宁,李宾,罗淑萍,等.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6,56(22):90-91.
Influence of biofeedback therapy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CHEN Mei-ying1CHEN Shang-kun2
1.Quality Management Office,Jiangxi Provincial Psychiatric Hospital,Nanchang 330029,China;2.The Fifth Ward,Jiangxi Provincial Psychiatric Hospital,Nanchang 330029,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biofeedback therapy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Methods60 patients with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and there were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iofeedback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study cycle of the two groups was 12 weeks.After treatment,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Result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the related indexes of memory,attention and executive function in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above-mentioned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in the two groups (P<0.05).After treatment,the immediate memor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core of line connection test A,line connection test B and persistent error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delayed memory,total responses and non-persistent error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ation in treatment of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patient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Biofeedback;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Cognitive function;Clinical value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7)12(a)-0052-03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20143233)
[作者简介]陈美英(1982-),女,本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临床精神病学
(收稿日期:2017-08-31 本文编辑:许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