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护生灾难救护能力培训大纲的研究
戴 月 蔡兰英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江西南昌 330052
[摘要]目的以胜任力教育为培养模式,以灾难事件凸现的救援需求为基础,探索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护生灾难救护能力的培训大纲,对各类常见灾难救援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应用德尔菲(Delphi)咨询法于2016年1~3月以23名灾难护理专家为研究对象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以制订科学、规范的灾难救护能力培训大纲。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90.0%,专家权威系数平均分值>0.7,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经χ2检验有显著性(P<0.05)。最终高校护生的灾难救护能力培训大纲包含11个培训项目、49个培训内容以及相应的目标和96学时。结论本研究函询专家的权威性和专家意见的协调性均较高,其编制的高校护生灾难救护能力培训大纲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灾难护理;胜任力模型;灾难救护能力;培训大纲
近年来全球灾难事件的日益频发,给人类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对我国的灾难救援提出了新的挑战[1]。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灾难,培养一批适应当前形势的灾难救援护理人才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有效地培养护理人员应用专业的灾难救护知识和技能,以减轻灾其对生命与健康的伤害,已成为当今灾难救援管理中的一个重要任务[2]。本研究通过应用德尔菲咨询法,以灾难护理胜任力为模型,制订出与培养灾难救援实用型人才标准相适应的培训大纲,完善高校护生灾难救护培训体系,促使我国灾难救援教育向更系统、更规范、更科学的方向发展[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全国范围内于2016年1~3月选取25名专家,其中临床护理专家10名、护理教育专家10名以及护理管理专家5名,函询专家的纳入标准如下:①专家组成员包括护理教育专家(在急救护理及相关领域工作10年及以上,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临床护理专家 (在从事急危重症临床工作15年及以上的经验,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护理管理专家(具备一定的灾难现场管理能力且具有高级职称,从事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岗位培训及参与灾难护理相关研究);②多次参加各种灾难救援工作,拥有丰富的灾难救援实战经验和快速、准确地判断伤员病情的能力;③能确保在课题研究期间持续参加两轮专家函询。函询专家排除标准:①不熟悉灾难护理专业领域护理工作;②专家对本研究积极性不高;③专家不能坚持完成两轮函询[4]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拟定访谈大纲,于2016年1~3月采用目的取样法选择7位专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总结分析每次访谈结果,初步拟定专家函询问卷。同时,在大量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护生的灾难救护能力培训的调查问卷》,专家函询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专家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专家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学历、工作年限、联系方式、是否参与过灾难救援工作等;第二部分为根据灾情及救援的不同阶段所需灾难救护能力的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的各级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以确定灾难救援胜任力培训的课程大纲,制订相应的等级教学计划。对条目的“重要性”等级以Likert五级评分法(1为不重要,2为不太重要,3为一般重要,4为重要,5为很重要)来表示;对条目的“可行性”以Likert三级评分法(1为不可行,2为一般可行,3为可行)来表示[5]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收集的数据输入Microsoft Excel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函询专家的一般情况以频数、百分数来表示;专家的积极系数用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与专家提出建议的百分率来表示[6]。函询问卷的回收率代表专家对本课题研究的关心程度和积极性。研究显示,50%的回收率达到了课题研究分析的基本要求;若达到70%则为非常好的程度[7]。专家权威程度(Cr)通过专家对问题的判断依据(Ca)和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Cs)表示,Cr=(Ca+Cs)/2[8],一般专家权威系数 Cr≥0.70即可以接受[9]。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采用协调系数(W)和变异系数(CV)来表示,采用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主要反映所有函询专家对各级指标的评价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其值在0~1之间[10]
2 结果
2.1 专家的基本情况
关于函询专家人数的确定,一般以15~50名为宜[11]。本研究根据制订的专家入选标准从全国8所开办护理专业高等院校及12家医院中遴选了具有一定权威性及代表性的23名专家。函询专家平均年龄为(44.35±4.66)岁,拥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其中4名为博士研究生,13名为硕士研究生,1名为本科生。23名函询专家中有10名为护理教育者,8名为临床护理者,4名为护理管理者,1名为护理科研工作者;20名专家具有副高以及以上职称;函询专家平均工作年限为(21.32±5.98)年。
2.2 专家的积极系数
本研究第一轮发出25份问卷,回收23份,回收率为92.00%,有效问卷23份,问卷有效率为100%;有21位专家对培训内容和目标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专家提出建议比率为91.30%。第二轮发出23份问卷,回收23份,回收率为100.00%,有效问卷23份,问卷有效率为100%;提出建议的专家人数为14位,所占比率60.87%。这些充分显示专家们对本研究的关注程度较高,对本研究内容比较感兴趣。第二轮提出意见的专家人数明显减少,提示专家意见趋向一致,研究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
2.3 专家权威程度
本研究遴选的23位函询专家的平均权威分值为0.86522≥0.70,其中21位专家的权威系数在0.70~1.00之间,占91.30%,提示本课题研究邀请的专家整体学术造诣水平深,知识面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函询结果精确可靠,并且其提出的建议可信度较高。
2.4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分析
本研究中函询专家的意见程度一般用协调系数及χ2检验来表示,结果显示,第二轮各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均高于第一轮的各级指标协调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 1、表 2),提示协调系数越高,专家函询意见趋于一致,协调性越好,专家对各级指标认同的一致性程度高的结果是可信的,从而增加了结果的可靠性。
表1 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第一轮)

表2 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第二轮)

3 讨论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分析
本研究应用德尔菲咨询法构建的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护生灾难救护能力培训大纲,从实践和研究的高度出发,明确了灾难救援护理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确定胜任灾难救护工作学习的课程,制订了相应的教学计划,为制订高校护生灾难救护培训效果的评价提供了一定地科学依据[12]。本研究选择来自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的23名函询专家,96.55%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86.96%的专家具有高级职称,69.57%的专家平均权威系数在0.85以上,所有函询专家工作年限均超过15年,这些提示函询专家具备娴熟的灾难现场救护知识和技术,有较高的灾难护理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能够制订综合的、相互协调的护理计划能力,从而能对本课题研究内容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保证了本研究结果的质量及可靠性[13]。两轮专家函询的协调系数经检验P<0.05,保证了培训各级指标项目设置的科学性,最终形成了灾难救护能力培训评价指标体系。
3.2 灾难救护能力培训大纲评估指标的全面性分析
本课题中,灾难救护能力培训大纲的初步构建是在研究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灾难救护核心胜任力标准为依据,以高校护生救护工作任务为导向,编制出切实可行的灾难救护能力培训大纲。本研究灾难救护培训大纲包含11个培训项目、49个培训内容以及针对不同培训内容提出相应的培训目标,培训总时间为96学时,即理论知识培训20学时,技能操作培训42学时,灾难情景演练34学时。本研究培训目标在灾前备灾、现场急救、远期康复等方面,重点模拟灾难事件,使护生掌握不同类型的灾难现场的救护流程,明确其工作内容;增强护理人员的灾难救援护理知识,提高灾难救援护理的组织管理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并能够更广泛地宣传灾难救援知识及相关技能,最终推动灾难救援护理教育的发展[14]
3.3 灾难救护能力培训的必要性分析
2003年SARS的大暴发以及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等灾难事件的频发,让笔者深刻地意识到护理工作在灾难救援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如果没有专业的灾难救护知识和专业救护技术,护理人员将难以很好地完成就死扶伤的使命,最终影响整个灾难救援的顺利进行[15]。作为未来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对护生实施规范化救护培训是提高我国灾难救援护理整体水平的最根本措施。本研究培训大纲以“胜任力”培训模型为依据,将灾难救援的应用型知识与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有机融合[16],有利于高校护生灾难救护能力培训管理的科学性及规范性,使护理人员在掌握灾难救援护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提高救援实战技能,从“学院型”人才转变为“实战型”人才,以达到有效减灾的效果[17]
[参考文献]
[1]韦艳春,张源慧,姚小琼,等.ECS在灾害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培养的时间与成效[J].护理研究,2014,28(4):1263-1264.
[2]张琳,李亚洁.灾难护理学教育现状及其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探讨[J].护理学报,2011,18(12):8-10.
[3]曾光,李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250-270.
[4]孙亮亮,邹俊杰,郑骄阳,等.基于柯氏评估模型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46-47.
[5]张立威,黄婉霞,徐庆锋,等.基于德尔菲法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9):2271-2273.
[6]梁小芹.护理本科毕业生核心护理技能体系的构建[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
[7]张琳.应用Delphi法确定护士灾难护理学课程设置内容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1.
[8]李玉乐.我国分级护理标准要素构成及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
[9]田莉梅,张军,易敏.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灾难救护教育的展望[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69-71.
[10]罗羽,刘岭.社区灾害护理课程教学设计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192-193.
[11]曾维,李晓惠,吴惠平,等.国内外社区公共卫生应急护理现状及培训模式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2120-2121.
[12]Pollak AN,Born CT,Kamal RN,et al.Updates on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progress in disaster relief[J].J Am Acad Orthop Surg,2012,20(8):5435-5540.
[13]厉瑛,桂莉,张静,等.国内外军队护士全灾难事件救护能力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2):35-38.
[14]许景灿,郭巧红,任小红.灾难护理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J].护理研究,2010,24(3):659-661.
[15]杨美芳,钟清玲,陈婧.灾害护理学的研究新进展[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96-98.
[16]陈玉英,张正黎,黄兰芷.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医学,2013,12(42):1434-1435.
[17]洪芳芳,张萍萍,陈才,等.护理核心胜任力本位教育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8(25):2057-2058.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competency based training syllabus for disaster rescue cap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AI Yue CAI Lan-y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Jiangxi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5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raining syllabus for the disaster rescue capability of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which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various common disaster relief practices,according to taking competency education as the training mode and the rescue demand based on the disaster events as the foundation.Methods23 disaster nursing consultation experts from January to March in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Delphy (Delphi)consultation,and conducted two rounds of expert consultation to formulate a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disaster rescue capability training syllabus.ResultsTwo rounds of expert questionnaire inquiry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was over 90%,the expert authority coefficient average score was more than 0.7,coordinate coefficient of expert opinion by 2 test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eventually the disaster rescue ability of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training program included 11 training programs,49 training cont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target and 96 hours.ConclusionThe research for the authority of experts and expert opinion coordination are higher,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isaster rescue ability training program of nursing students has very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operability.
[Key words]Disaster nursing;Competency model;Disaster rescue capability;Training syllabus
[中图分类号]R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7)11(b)-0165-03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JXJG-15-80-5)
[作者简介]戴月(1983-),女,江苏溧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收稿日期:2017-09-27 本文编辑: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