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李江霞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西九江 332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2月接诊的8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以早期吞咽功能训练,以SPSS 17.0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2.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吞咽功能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吞咽功能训练的应用效果显著,利于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评分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多见于≥40岁男性,特点为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患病率高,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肢体、吞咽、语言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特别是吞咽功能障碍,一方面影响患者食物的摄入量,另一方面增加吸入性肺炎发生风险,甚至窒息[1]。据报道,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语言等方面功能恢复进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2]。为此,本文对我院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24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43~72 岁,平均(57.5±4.8)岁;病程 0.5~5 年,平均(2.8±0.9)年。观察组 44 例,23 例男性,21 例女性;年龄 45~73 岁,平均(59.0±4.7)岁;病程 0.6-4.5 年,平均(2.6±0.7)年。 两组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3]:①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订的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②经CT、MRI等影响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③意识清楚以表达、理解等能力健全者;④40岁≤年龄≤75岁;⑤生命体征稳定且头颈直立与坐位平衡均≥1级;⑥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加入研究;⑦饮水试验≥2级。排除标准[4]:①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②伴有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类疾病、老年痴呆、食管肿瘤、颈部肿瘤等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热情接待患者,介绍如入院须知、周围环境,减少患者陌生感,使其尽快适应环境;安排舒适、安静的病房,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温室度适宜,定时通风消毒,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促使患者维持愉悦心情;以一对一、座谈会等方式向患者介绍吞咽功能障碍相关知识、注意事项、护理要点、治疗措施等相关内容,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积极配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提供针刺、功能锻炼等相关治疗,如针刺:穴位选取舌下泉、凤池、风府、廉泉、央脊穴;结合患者个人喜好提供适当的饮食,以清单、易消化的低脂低盐、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告知患者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戒掉不良行为(吸烟、酗酒),每日做适量有氧运动,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休息。
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观察组加以早期吞咽功能训练,主要是指直接训练、间接训练,45 min/次,1次/d,连续治疗4周,内容如下。
1.2.1 直接进食训练 进食时选取合适的体位,即患者做进食训练期间取半坐位,朝健侧稍稍倾斜,并且保持头颈部微微向前弯曲,增高舌骨舌肌张力,喉上抬,确保食物安全送至食管中,注意食物选用半流质、糊状的食物,针对稀流质食物可以加凝固粉,以8~10 ml为宜,结合患者病情变化逐渐将饮食过渡至固体食物。
1.2.2 间接吞咽训练 ①深呼吸训练:指导患者经鼻进行深吸气,憋气5 s,再次进行咳嗽,然后呼气。②咽部冷刺激、空吞咽训练:在患者空腹状态下,亦或是餐后2 h使采用冷冻棉签蘸适量水后对其软腭、咽喉壁、咽腭弓、软愕、舌根进行刺激,训练时间为5 min,之后指导患者做3次空吞咽动作。③发音训练:起初以单字进行,指导患者最大限度的延长发音气息,然后逐渐过渡至单词、短句等。④舌肌、咀嚼肌功能训练:患者取坐位且张口状态,将佩戴手套的中指、食指、拇指互相配合并对患者双侧咬肌进行按摩,加以指导患者做鼓腮、撅嘴等动作。与此同时按摩患者软腭、口唇等部位,告知患者做伸舌运动,保持舌体处于外伸状态,做上、下、左、右动作,待回收口中继续做磨牙动作。针对舌肌无力、舌尖挛缩者,使用无菌纱布包裹舌尖,扯出舌体做左右转动动作,增强舌体灵活度。⑤门得尔松手法:喉上抬不全者,指导患者利用舌部顶住硬腭,憋气,做空吞咽,让患者食指、中指分别放置在甲状软骨上方、环状软骨上,使其感受到喉上抬;喉上抬无力者:按摩颈部,上抬喉部,增强吞咽功能[5-6]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吞咽功能障碍程度。
疗效判定标准[7]:治愈为吞咽功能恢复且饮水试验显示正常;显效为吞咽功能基本恢复,饮水试验得出2分;好转为吞咽功能得到缓解,饮水试验显示3分;无效为病情无改善且出现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吞咽功能判定标准[8]:以洼山饮水试验为依据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估。1级:记1分,一次性饮尽30 ml温开水,无呛咳;2级:记2分,2次饮完30 ml温开水,无呛咳;3级:记3分,一次性饮完,存在呛咳;4级:记4分,2次饮完,存在呛咳;5级:记5分,难以饮完,多次呛咳。统计得分,分数越高,表示吞咽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吞咽功能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吞咽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吞咽功能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两组吞咽功能评分的比较(分,±s)
3 讨论
近些年,脑卒中发生率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脑卒中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患病率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病症,据统计,脑卒中后的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均在14%(大脑半球)~71%(脑干),能够导致患者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9-10]。相关研究指出,吸入性肺炎是脑卒中后死亡的重要原因,发生率可达48.6%[11],所以,需要加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特别是吞咽功能训练,降低患者病死率,延长生存时间,改善预后。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由两种原因所致,即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真性形球麻痹是指下运动神经元所致;假性求麻痹是脑卒中最常见且多见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一种并发症,由于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所致[12]。一般来说,主要发生在第2时段,以舌随意性运动减弱、舌运动开始时间延缓为表现,致使吞咽相关肌肉协调性减弱,最终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会出现窒息,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王忠兰等[13]的研究提出,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经过不断刺激大脑组织,促使运动神经元、病灶周围神经末稍之间形成一个新的传导通路,重新构建脑细胞功能、反馈通路,此现象说明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在增强肌肉灵活度、协调性的同时还可以反射性的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刺激,促使神经网络重组与侧支的形成,从而达到扩大皮质感觉区的目的。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证实,神经功能重组成功关键在于特殊性的训练活动,尤其是早期训练运动,有助于提高脑组织可塑性,降低咬肌、咽喉肌群废用性萎缩发生风险。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吞咽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优(P<0.05),充分提示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期间的各个时段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训练指导,利于病情的恢复,分析原因如下。①发音训练:有效促进舌体、咽喉部肌群等部位灵活性、协调性的提高,促进吞咽功能恢复,预防咽喉部肌群废用性萎缩的发生;②冷刺激:吞咽训练期间使用冷冻棉签,其原理是通过寒冷刺激激发吞咽反射,达到减轻吞咽障碍的目的;③深呼吸训练:促进随意咳嗽功能的提高,从而增强提高咳出能力,阻断误吸,减少吸入性肺炎;④摄食训练:经进食体位、食物的选取,便于良好吞咽反射的构建。根据以上早期吞咽功能训练的应用效果可以发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的应用下能够快速恢复吞咽功能,改善预后[14-15]
综上所述,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有助于提高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吞咽功能,操作简单易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招少枫,窦祖林,何怀,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2013,28(6):439-442.
[2]李俊霞,赵琼,吕华,等.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9):99-100.
[3]陈超婕.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9):6190-6191.
[4]郑粤湘,黄丽容,温秀梅,等.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8):156-157.
[5]刘璐.喂食指导与吞咽功能训练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20):129-130.
[6]王相明,张月辉,林文.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程度相关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3,34(11):1631-1633.
[7]朱伟新,丘卫红,武惠香,等.早期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3):187-189.
[8]陈渝萌,刘洁如,张元花.早期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3):576-577.
[9]陈奕菲.脑卒中早期吞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J].河北医药,2014,36(4):519-521.
[10]郑锦红,张清珠,朱春燕.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喂养指导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1):95-98.
[11]马永庆.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锻炼初探[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3):115-116.
[12]张冠楠,樊李慧,徐伟伟,等.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0):58-59.
[13]王忠兰,杨恂,张大伟,等.早期吞咽功能训练预防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发生噎食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0):3566-3567.
[14]杨华.吞咽功能训练对患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3):81-82.
[15]吴寿兴.早期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7):139-140.
Influence of early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on swallowing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ysphagia
LI Jiang-xia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Jiujiang 33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early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on swallowing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ysphagia.MethodsForty-eight patients with stroke dysmenorrhea wereselected from the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6,and were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44)and observation group(n=44)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Routine treatment and care were given the two groups.On this basis,early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was ad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improvement and swallowing fun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using SPSS 17.0 statistical software in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improvement.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45%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2.73%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wo groups had lower swallowing function scores after treatment,but thi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decreased (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early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is significant,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recovery of swallowing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swallowing disorder,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Key words]Stroke;Dysphagia;Early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Swallowing function score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7)10(b)-0191-03
[作者简介]李江霞(1973-),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康复护理相关工作
(收稿日期:2017-08-14 本文编辑:许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