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伐布雷定在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李松彪 谭萃妍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CCU,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目的观察伊伐布雷定在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0日本院接收的42例稳定型心绞痛合并COP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伊伐布雷定组,各2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伊伐布雷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伊伐布雷定。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伊伐布雷定组的6 min步行实验距离、CAT评分均改善,24 h平均心率明显下降,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使用量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合并COPD患者应用伊伐布雷定,可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效果确切,可推荐。
[关键词]伊伐布雷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型心绞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由于缺氧而多存在心动过速,使患者心肌需氧量增加,加重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率增高。临床治疗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尽管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无法耐受,治疗剂量中即可出现明显气管痉挛,限制了其使用[1]。为此,本文选取42例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0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伊伐布雷定组,每组21例。入选的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为COPD;既往冠脉造影或冠脉CTA诊断为冠心病,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均完全排除对伊伐布雷定过敏、既往曾发生心肌梗死、其他异位心律等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史、吸烟史、COPD治疗药物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治疗组予以冠心病常规治疗: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及他汀类药物。
表1 两组的一般资料情况(n)
伊伐布雷定组患者予以伊伐布雷定(美国施维雅公司;规格:5 mg/片)治疗,初始剂量予以患者口服2.5 mg/次,2次/d;持续监测心率至少72 h,若心率下降<20%,且未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伊伐布雷定剂量调整为5 mg/次,2次/d;2周后, 平均心率>70次/min,血压正常,伊伐布雷定剂量调整为7.5 mg/次,2次/d,持续治疗16周;用药过程若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光幻视、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时需停药。若心率<60次/min,需进行剂量调整或停药。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对两组做3次访视,即基线、治疗4周后、治疗16周后。
1.3.1 肺功能检测 在基线及用药16周后均做肺功能检测,用耶格Master Screen Body体描箱肺功能测试系统记录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肺总量比值(FEV1/FVC%)[2-3]。
1.3.2 CAT评分 COPD评估测试(CAT)3次访视均进行CAT评分,CAT问卷共有8个问题:咳嗽、咳痰、胸闷、睡眠、精力、情绪等6项主观指标和运动耐力、日常运动影响这两项耐受力评价指标。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对每个项目做出相应评分(0~5分),各问题分数相加得总分。
1.3.3 6min步行实验(6MWT)每次访视均对患者做6MWT,测定6 min内在平地上的快速步行距离,测定方法和分级标准根据2002年美国胸科学会(ATS)推出6MWT应用指南[4]。
1.3.4 动态心电图 每次访视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24 h平均心率,观察有无心律失常情况。
1.3.5 心绞痛发作评估 嘱患者自行记录访视前1周内出现的心绞痛次数(次/周)及使用的硝酸甘油剂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资料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组间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基线)后肺功能指标、CAT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的PEF、FEV1%pred、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伊伐布雷定组的CAT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CAT评分的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治疗组治疗16周后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基线)后6MWT距离、平均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使用量的比较
基线水平上,两组的6MWT距离、平均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伊伐布雷定组的 6MWT长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16周后,与基线水平比较,伊伐布雷定组的6MWT距离延长,且长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 4周后,伊伐布雷定组的24 h平均心率减慢较对照组明显,治疗16周后的平均心率明显减慢;伊伐布雷定组治疗16周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常规治疗组(P<0.01);两组治疗16周后的硝酸甘油使用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6MWT距离、平均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使用量的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治疗组同期比较,#P<0.05
3 讨论
稳定性冠心病指南推荐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抗心绞痛药物,用于控制心率和症状,β受体阻滞剂通过多个机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和减少心肌缺血,其中减慢心率非常重要。而长效硝酸酯和伊伐布雷定等可作为冠心病的二线治疗。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将冠心病患者清醒时静息心率控制在55~60次/min[5]。如未达到靶目标或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伊伐布雷定适用于窦性心律中心率>70次/min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单独或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6-7]。但由于β受体阻滞剂对气道β2受体的可能作用,使临床医生对其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作用产生恐惧,而限制了β受体阻滞剂在气道阻塞性疾病中的应用。
伊伐布雷定主要作用于窦房结细胞的f通道而降低心率,不影响心脏收缩力,复极化或房室传导。目前主要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及心绞痛患者的心率控制[8-10]。研究表明,冠心病伴心动过速患者,联合使用伊伐布雷定和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与单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较,可更有效地控制心率,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并有助于上调β受体阻滞剂剂量[11-12]。同时,因为该药物不与β受体相互作用,不影响呼吸功能,推测伊伐布雷定更适合在阻塞性气道疾病患者中应用[13-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后,两组的PEF、FEV1%pred、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伐布雷定组患者的6MW距离、CAT评分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伊伐布雷定组的24 h平均HR明显下降,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使用量等,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
综上所述,伊伐布雷定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不会影响其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推荐。
[参考文献]
[1]赵阳媚,赵海洲.阿利沙坦酯治疗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34):40-41.
[2]沈贵洪,张治,许灿龙,等.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7):1827-1828.
[3]楚二星,蔡圣朝.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1):82-84.
[4]程漠鑫,曲妮妮.六君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1):113-115.
[5]马肖龙.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4):250-253.
[6]杨临妃,谷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7,38(1):6-11.
[7]车国卫,支修益.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气道管理现状[J].中国肺癌杂志,2014,17(12):884-888.
[8]孙燕.5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166-167.
[9]林建聪.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14,49(6):88-90.
[10]吴晓虞,何六涛,陈华春,等.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10(5):229-231.
[11]陈勇,刘双,焦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35(4):275-278.
[12]林文霞,陈青青.清金化痰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6,48(6):202-204.
[13]倪明德,文强,钱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7):1560-1562.
[14]朱高尚,张伟.从“久卧伤气”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坠积性肺炎发病机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8):845-847.
[15]李步云.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8例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7):118-120.
Application of Ivabradine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LI Song-biao TAN Cui-yan
Coronary Care Unit,the Fifth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n Yat-Sen Univers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Zhuhai 519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vabradine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Methods From January 1,2014 to December 30,2016,42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complicated with COPD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and ivabradine group,with 21 cases in each group.Routine treatment was used in the former group and ivabradinewas added besides treatment in routine group.The application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herapy,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In the ivabradine group,6-min walking distance and CAT score were both improved.The 24-hour average heart rat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s well as frequency of angina pectoris and doses of Nitroglycerin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and COPD,Ivabradinecan applied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exercise tolerance and quality of life,and reduce the attack times of angina pectoris in a definite effect,which can be recommended.
[Key words]Ivabradine;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table angina pectoris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7)10(a)-0039-03
(收稿日期:2017-08-09 本文编辑:许俊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