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引发血液反应不良的特点以及安全用药分析
吉别克·努尔孜汗 马佳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新疆昌吉吉木萨尔 831700
[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引起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特点,分析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2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服用利奈唑胺。观察患者使用利奈唑胺的血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患者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停药情况,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用药时间的关系。结果220例患者中,发生血液不良反应患者72例,导致停药患者13例;未发生血液不良反应患者148例。利奈唑胺发生血液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比例比女性高。70岁以上的老年人易发生利奈唑胺血液不良反应。发生血液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血液系统受抑、血小板显著降低、血红蛋白显著降低和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血液系统受抑是主要的血液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治疗时间越长,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结论临床上使用利奈唑胺治疗会引起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中需要加强关注患者的治疗情况。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对症下药,确保患者得到有效安全的治疗。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安全用药
利奈唑胺是一种新型恶唑烷酮类药物,该类药物具有独特的抗病机制,不存在同其他药物交叉耐药的缺点,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特别是对多种耐药性强的细菌引起的感染,治疗效果更显著[1-2]。但是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因使用利奈唑胺不当导致患者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会危及其生命安全。本研究针对在我院住院由利奈唑胺引发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220例患者,观察患者使用利奈唑胺的血液不良反应情况,分析患者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停药情况,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用药时间的关系,旨在为利奈唑胺的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价值,避免不良反应的再次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服用利奈唑胺。其中,男性患者137例,女性患者83 例,年龄 36~88 岁,平均(60.12±5.12)岁,体重 61~70 kg,平均(67.12±4.79)kg。 这些患者均经细菌学检查确诊出现感染,致病菌均为革兰阴性菌。
1.2 方法
收集220例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分析患者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并记录患者过往病史、利奈唑胺的服用剂量和服用时间,按照1~7、8~14、15~28 d三个时间段统计用药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类型及由于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患者的数量。利奈唑胺由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50223。
1.3 血细胞下降标准
1.3.1 血小板下降分度程度标准[3-5]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化疗急性和亚急性毒副反应表现和分度标准将血小板下降程度分为以下5个等级。0度:≥100×109/L;Ⅰ度:(75~99)×109/L;Ⅱ度:(50~74)×109/L;Ⅲ度:(26~49)×109/L;Ⅳ度:≤25×109/L。
1.3.2 血液系统显著异常的判断标准[6]当基线水平(开始治疗前血小板检测值)正常时,血红蛋白计数小于正常低限(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75%,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小于正常低限的50%;当基线水平低于正常低限时,血红蛋白计数小于75%的基数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50%的基线值。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利奈唑胺致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停药率统计
利奈唑胺致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73%,停药率为18.06%(表1)。
表1 利奈唑胺致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停药率统计
2.2 利奈唑胺导致血液不良反应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入选的患者年龄最小36岁,最大88岁。70岁以上的老年人易发生利奈唑胺血液不良反应,利奈唑胺发生血液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比例比女性高(表2)。
表2 利奈唑胺导致血液不良反应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2.3 72例发生利奈唑胺血液不良反应患者的血小板下降程度情况
72例患者中,有47例(21.36%)发生血小板下降,分别为Ⅰ级28例,Ⅱ级8例,Ⅲ级6例,Ⅳ级5例。
2.4 72例患者中,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停药情况
利奈唑胺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是血液系统受抑(表3)。
表 3 72例患者中,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停药情况[n(%)]
2.5 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情况
治疗时间越长,患者血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表 4)。
表4 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情况[n(%)]
3 讨论
利奈唑胺是首个被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恶唑烷酮类抗菌药,于2000年美国第一次上市。因为此药的作用机制特殊,与其他药物没有交叉耐药性,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谱范围较广。临床统计数据显示[7-9],由革兰阳性菌所引发的院内感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利奈唑胺因其显著的优点,如抗菌活性大,组织浓度高,耐受性高等,被临床医师广泛应用于万古霉素耐药细菌导致的院内感染。但是临床实践结果表明[10-11],利奈唑胺在预防细菌感染的同时,也已发了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功能紊乱是利奈唑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患者使用利奈唑胺4~6周后会出现可逆性骨髓抑制,使用6周以上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病变[12]。其中,因利奈唑胺引发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一个主要临床症状是血小板减少。研究显示[13-15],血小板减少与免疫介导存在一定关联。患者体内血小板减少,但巨核细胞正常,免疫球蛋白的静脉滴注能有效缓解血小板下降。利奈唑胺引发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具体过程是利奈唑胺与血液中的血浆蛋白结合形成抗原,患者机体在抗原的进一步刺激下,产生特异性,导致血小板被破坏。高龄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更易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本研究针对在我院住院因服用利奈唑胺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展开利奈唑胺用药安全性探讨。
本研究结果显示,220例患者均服用利奈唑胺患者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者共72例,导致停药患者13例。7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70岁以上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利奈唑胺不良反应;利奈唑胺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血液系统受抑较常见;治疗时间越长,患者血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符合相关文献报道[16]。
患者在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时,治疗时间最好≤2周,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常规,如发生血常规不正常或有无出血倾向需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发生血小板降低需立即停止给药。研究表明,很多患者在停止使用利奈唑胺治疗后1~2周血小板会恢复正常。如果出现血小板降低,在停止使用利奈唑胺的同时,可以给予糖皮质激素,其可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且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抑制抗体的产生,减低对血小板的破坏[17-18]。
综上所述,临床上使用利奈唑胺治疗会引起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中需要加强关注患者的治疗情况。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对症下药,确保患者得到有效安全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杨运彩,危天倪,都琪.2010-2012年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1):15-17.
[2]刘旭,蔡芸,白艳,等.利奈唑胺对奴卡菌属感染中的应用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4,23(5):569-576.
[3]张永煌,张善堂,张蕾,等.重症感染患者血清中利奈唑胺的浓度测定与临床应用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3):564-567.
[4]李佳,范玉华,廖丽雯,等.成人危重症患者利奈唑胺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9):743-747.
[5]洪明,郭宽鹏,张林.利奈唑胺治疗老年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8):599-602.
[6]王博雅,闫素英.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及其防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2):2-3.
[7]刘啸,王瑛瑛,罗刚,等.双利奈唑胺的合成与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39(12):911-913.
[8]呼铁民,王维兴,王昆鹏,等.神经内镜联合利奈唑胺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重度颅内感染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6):692-695.
[9]李春杏,付强,朱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脑脊液和胰液中利奈唑胺浓度[J].中国药学杂志,2015,50(4):357-361.
[10]李淑娟,马彦,张国斌,等.利奈唑胺在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研究[J].中国药房,2015,26(17):2339-2341.
[11]李多云,余治健,徐俊,等.利奈唑胺体外诱导粪肠球菌耐药株23SrRNAV区基因突变位点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4):316-317,375.
[12]崔向丽,赵志刚.新型 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6):530-532.
[13]居艾提·色依提,崔云芝,多里坤·木扎帕尔.利奈唑胺治疗儿童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6):559-561.
[14]高睿,张美兰,杜丽,等.利奈唑胺体外诱导粪肠球菌V区突变及耐药相关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8):824-828.
[15]郭蕾,程碧环,王增寿,等.利奈唑胺在连续肾替代治疗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9):780-782.
[16]黄志雄,桑志培,曹海彦,等.利奈唑胺注射液中主要降解产物的合成[J].有机化学,2014,34(5):989-993.
[17]袁进.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1例[J].医药导报,2010,29(9):1244-1245.
[18]傅晓琴,余雄杰,刘生友.171例利奈唑胺所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事,2011,25(11):1130-1131.
Analysis of hematological adverse reactionscaused by Linezolidand drug safety
Jibieke Nuerzihan MA Jia-p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Changji Jimsar People′s Hospital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Changji Jimsar 8317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matological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linezolid and analyze the safety of drug.MethodsClinical data of 220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22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Linezolid during hospitalization.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with Linezolid were observed,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blood system and the drug withdrawal were analyz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duration of medication was explored.ResultsIn 220 patients,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72 patients,and it resulted in discontinuation of the drug in 13 patients;there were no adverse reactions in 148 patient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of Linezolid was higher in men than in women.Elderly patients over the age of 70 tended to suffer from Linezolid adverse reactions.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blood adverse reaction was the inhibition of blood system,the obvious decrease of platelets,the obvious decrease of hemoglobin and the obvious decrease of neutrophils,and the inhibition of blood system wa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blood adverse reaction.The longer the treatment time,the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ConclusionLinezolid treatment can cause hematological adverse reactions in clinic,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pay att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reatment and nursingof them.For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medical staff should be the right remedy to ensure that patients get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Key words]Linezolid;Blood system;Adverse reaction;Drug safety
[中图分类号]RR978.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7)06(c)-0078-03
(收稿日期:2017-03-17 本文编辑:许俊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