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
宋德明.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虚型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观察[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
|
[1] |
王佳玉,徐兵河.氟维司群治疗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16,26(5):471-475.
|
[2] |
梁晓峰,李昉璇,刘俊田.晚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治疗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8,45(14):755-758.
|
[3] |
刘医辉,董春慧,陈玲.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疗效的Meta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21):2293-2296.
|
[4] |
王凤歧.老年乳腺癌的内分泌药物治疗37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3):141.
|
[5]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5,25(9):692-754.
|
[6] |
薛卫成,阚秀.介绍乳腺癌TNM 分期系统(第6版)[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8,15(3):161-164.
|
[7] |
体能状态评分ECOG 评分法[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2,6(6):64.
|
[8] |
冷玲,佟仲生.WHO 标准和RECIST 标准对晚期乳腺癌疗效评价的比较[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5(22):1746-1748.
|
[9] |
马瑞,丰小敏,李秋婷.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疗法治疗绝经后乳腺癌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8,58(27):72-74.
|
[10] |
龚奎玉,李振化.来曲唑辅助治疗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0):88-89.
|
[11] |
袁可淼,尤建良.益肾健脾疏肝方治疗来曲唑致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量减少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医学,2018,25(4):592-595.
|
[12] |
陈晓霞,王彬彬,顾锡冬.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其中医药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157-160.
|
[13] |
刘惠玉.知柏地黄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105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7):118.
|
[14] |
李铁,卓睿.知柏地黄丸降低三苯氧胺治疗乳腺癌产生的毒副作用临床研究[J].广西中医药,2009,32(4):6-8.
|
[16] |
王巧凤,郑里翔.六味地黄丸治疗乳腺癌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6(1):87-90.
|
[17] |
冯万锐,苗立群.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8):6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