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
韩玉贞,李冰,吕增华,等.青年和绝经后女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与AgNOR计数的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7,21(1):57,49.
|
[11] |
罗懿忠,张安秦,赵丽梅,等.年轻女性乳腺癌163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子分型[J].广东医学,2015,36(4):554-556.
|
[12] |
张卓昵,陈文林,刘德权,等.30岁以下年轻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析及预后[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5):67-69.
|
[1] |
张军强,孙智国,王登强,等.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情况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4):527-530.
|
[2] |
欧晓婷,罗建东,张延伟,等.波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技术鉴别青年乳腺癌的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16(3):197-200.
|
[3] |
王冬菊,范秀珍.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1(31):657-660.
|
[4] |
李振华,刘芳芳,谷峰,等.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5,44(4):291-292.
|
[5] |
阚秀.WHO肿瘤病理学 遗传学分类—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3):204-205.
|
[6] |
薛卫成.介绍乳腺癌 TNM 分期系统(第 7 版)[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0,17(4):241-244.
|
[7] |
韦常宏,陈伊,宁淑芳,等.绝经后及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肿瘤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对比观察[J].山东大学,2016,56(34):93-95.
|
[8] |
李广丽,陈继红,刘校瑾.青年乳腺癌和绝经后乳腺癌的病理特点对比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8):1224,1283.
|
[9] |
马飞霞,王妍妍,张苏展.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中青年与非青年的临床病理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6,14(1):50-52.
|
[13] |
呼群,张嘉玲,苏乌云,等.年轻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对照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3):294-297.
|
[14] |
田振囡,胡杨.青年乳腺癌病理特点-附 60 例病例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7,21(4):338-339,341.
|
[15] |
黄建平,杨映红,郑宇辉.70例青年乳腺癌的病理特点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4):1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