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93.
|
[2] |
李春娜,刘悦,刘洋洋,等.北柴胡化学成分及活性部位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1):2674-2677.
|
[3] |
谭玲玲.药用柴胡的结构发育与主要药用成分积累关系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
|
[4] |
谢东浩,蔡宝昌,安益强,等.柴胡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63-65.
|
[5] |
韩强,李映丽,吕居娴,等.四种柴胡地上部分黄酮成分比较[J].西北药学杂志,1996,11(4):154-155.
|
[6] |
冯煦,王鸣,赵友谊,等.北柴胡茎叶总黄酮抗流感病毒的作用[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2,11(4):15-18.
|
[7] |
王宁.北柴胡地上部分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5.
|
[8] |
曹利慧,范业刚.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20,46(6):6-9.
|
[9] |
张颖,王晴,钱玉梅,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综述[J].山东化工,2020,49(9):96-99.
|
[10] |
徐赫,李荣华,夏岩石,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J].应用化工,2021,50(6):1677-1682.
|
[11] |
张思颉,李梓旋,宋汶亭,等.襄荷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科技,2020,45(7):230-234.
|
[12] |
王瑞娟,王辉,晋小军.甘肃中部柴胡适宜采收期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18,1(1):54-58.
|
[13] |
贾可敬,李湘洲,殷凯.长沙青皮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J].经济林研究,2014,32(2):125-129.
|
[14] |
王宗成,蒋涛,蒋小琴,等.樟树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2):2892-2894.
|
[15] |
郝彩琴,冷晓红,郭鸿雁,等.不同溶剂和方法对柴胡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1):3279-3282.
|
[16] |
王红艳,王璐,谢坤鹏,等.灵芝粉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生化药剂学杂志,2017,32(3):52-54.
|
[17] |
陈小强,张鹤,杨逢建.向日葵茎髓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机制[J].精细化工,2019,36(4):649-657.
|
[18] |
单宇,王鸣,冯煦,等.北柴胡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C]//.药用植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学与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227-230.
|
[19] |
马文兵,曹端林,王建龙.北柴胡茎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J].中药材,2010,33(2):288-290.
|
[20] |
王红燕,郝彩琴,李军.柴胡地上部分不同醇提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轻工科技,2018,34(9):36-37,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