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
张恒弼.中药现代研究与开发[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
[11] |
沈玉巧.附子现代炮制品的急性毒性及药效学评价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1-64
|
[12] |
和焕香,郭庆梅.瓜蒌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中草药,2019,50(19):4808-4820.
|
[13] |
莫亚伟,李露.附子与瓜蒌的配伍应用考证[J].人人健康,2020(3):242.
|
[14] |
王红英.中药处方中反药配伍宜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102-103.
|
[15] |
唐于平,吴起成,丁安伟,等.对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现代认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6):79-82.
|
[16] |
于大猛,瞿融,范欣生.“十八反”药物在历版《中国药典》中的演变[J].江苏中医药,2019,51(1):68-70.
|
[17] |
王燕萍,彭丹虹,刘晓琪,等.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胸痹的Meta 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10):2051-2056.
|
[8] |
刘金娜,温春秀,刘铭,等.瓜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3,36(5):843-848.
|
[9] |
王欢,王丽娜,顾伟.乌头属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20,60(6):105-108.
|
[4] |
钱真真,刘辉,杨巧宁,等.附子不良反应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20):3475-3480.
|
[5] |
钟赣生,李少华.《神农本草经》的药物成就[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7):390-392.
|
[6]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16-117.
|
[7] |
赵生慧,张莉莉,安学冬,等.瓜蒌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J].吉林中医药,2020,40(4):536-538.
|
[1] |
朱虹.中药配伍、用药禁忌你知道多少[N].大众健康报,2021-06-17(27).
|
[2] |
李宁,李玲玲,李春晓,等.中药十八反和十九畏的历史沿革与临床应用情况探析[J].中国药房,2019,30(4):86-90.
|
[3] |
赵京,赵菁莉.附子与半夏、瓜蒌相伍治验举隅[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8):217-219.
|
[19] |
王为民.对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3):183-184.
|
[20] |
王培珍,徐君,周海芳,等.1228 张门急诊含草乌饮片处方的分析[J].中成药,2020,42(9):2530-2532.
|
[21] |
赵海峰,张蓉娟,张萌,等.附子、瓜蒌合煎薄层指纹图谱研究[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3(6):1666-1667.
|
[22] |
高源,费宇彤,钟赣生,等.十八反中附子瓜蒌临床同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疾病治疗情况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7):2153-2156.
|
[23] |
孙萌.“十八反”中乌头类药材反白及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2):143-146.
|
[24] |
胡声春.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慢性心衰16 例临床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1984,15(1):31-33.
|
[25] |
虞舜,王桂芳.《千金翼方》卷十九中的《新修本草》佚文考察[J].浙江中医杂志,1992,27(7):2.
|
[18] |
王洪白,杨霞,李华菊.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治疗胸痹心痛56 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2):1441.
|
[26] |
王茜,钟赣生,刘佳,等.《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制剂品种目录》(2004年版)中含反药配伍成方制剂的收载情况及其配伍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1082-1086.
|
[27] |
郑春霞,郑晓英,孔令希,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用中成药的潜在用药风险分析[J].中国药房,2020,31(7):841-844
|
[28] |
李永清,聂耀,麻春杰.附子与半夏,瓜蒌,川贝母配伍的临床应用[J].甘肃中医,1998,11(1):44-45.
|
[29] |
何静.江油附子乌头花叶病毒分子检测的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8.
|
[30] |
郭岩松,修琳琳,许皖,等.乌头瓜蒌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J].环球中医药,2015(9):1025-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