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
毕宇涵,郑晓华,薛成玉,等.米面制品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6):137-138.
|
[17] |
王菊光,屈飞飞,孙晓华,等.2671 件直接人口食品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检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3):564-566.
|
[18] |
崔晚词.流动摊贩食品安全的监管制度研究——以《食品安全法》第29 条为依据[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
[19] |
郝晓艳,张辉,赵忠俊,等.2016—2019年潍坊市生畜禽肉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1(6):103-104.
|
[1] |
樊永祥,刘秀梅.食源性疾病控制与餐饮食品安全管理[J].环境卫生学杂志,2006,33(3):170-175.
|
[2] |
宋世勇.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的立法完善[J].法学杂志,2017,38(3):90-98.
|
[3] |
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西省卫生健康部门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Z].2015-02-2.
|
[4] |
杨大进,李宁.2014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 4789.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S].
|
[6] |
柳增善.食品病原微生物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S].
|
[8] |
陈双燕,翁健,骆立勇,等.2014-2016年临安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8(3):267-270.
|
[9] |
吴昱景.食品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4):280-282,286.
|
[10] |
况强华,赖玉珍,裴小丽,等.2015-2017年南昌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数据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6):165.
|
[11] |
李鹏.2018年酒泉市部分地区市售牛羊肉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20,40(5):53-55.
|
[12] |
唐晓阳.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基础研究[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3.
|
[13] |
郑丽敏.即食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评估与管理[D].上海:上海理工大学,2012.
|
[15] |
陆湘华,崔昌,王远萍,等.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5,28(4):251-254.
|
[14] |
Salustiano VC,Andrade NJ,Soares NFF,et al.Contamination of milk with Bacillus cereus by post-pasteurization surface exposure as evaluated by automated ribotyping[J].Food Control,2009,1(20):439-442.
|
[20] |
范蕊,王文文,卢彬.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研究进展[J].现代 食品,2021,27(2):180-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