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欢迎您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 页    |    本刊简介     |    期刊荣誉     |    编采团队     |    会务培训     |    理事单位     |    下载专区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返回中国当代医药网
中国当代医药
更多>>
  刊物资质
  征订启事
  征稿启事
  杂志社介绍
  广告启事
更多>>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编委/审稿专家申请登记表
本刊非研究类论文写作模板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业界关注

医脉传承:从喻嘉言到喻小勇的“时空对话”

医脉传承:从喻嘉言到喻小勇的“时空对话”

来源:改革网 作者:明慧

    南昌的春雨淅淅沥沥下了3天,参加“中央主流媒体医院行”采访调研活动的各媒体记者,也在这座“英雄城”盘桓了3天。在“百芝堂中医药集团”,参加活动的记者邂逅了51岁的喻小勇。他的祖上是有着“江南圣医”之誉的、明末清初的名医喻嘉言。

    400年前,喻嘉言写下了中医典籍《医门法律》,开创了“先议病,后用药”的诊疗范式;400年后的此时,他的第16代传人喻小勇正坐在智能诊疗屏前,看着远在千里之外的患者的诊疗信息,用当代医疗设备检查出来的诊断资料与先祖的医理对话。而他所在的“百芝堂中医药集团”,也正在以数智技术为舟,在传统与现代的长河中摆渡,承载着以数智信息技术传承中医药的当代使命。

    医者风骨:为治病立下生死状

    1644年的“甲申之变”后,清军入关的马蹄声震碎了江南烟雨中惯有的宁静。出生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的喻嘉言在常熟棋盘街的药铺里,将《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典籍装入了一个樟木箱,然后负笈远行,游历四方。这个细节被记录在一本线装书里:“顺治三年丙戌,昌(喻嘉言名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焚儒服,着青衫,负药箱游吴越。”而喻嘉言固守儒生气节,拒绝清廷征召的故事,也在他的故乡新建县流传着多个版本,最动人的莫过于“棋枰拒官”:面对清廷特使,喻嘉言以白子叩击棋盘:“此局已残,不如重开。”言罢拂袖而去,并留下了“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条幅。

    在喻嘉言所著的《寓意草》残卷中,不仅记载着他在沙岸救治落水少女的细节:“急用通关散吹鼻,待其喷嚏方开,乃以苏合香丸化水灌之。”更令人愕然的是,还记载着他在行医过程中,曾多次立下生死状,承诺若治不好病人则甘愿受罚的轶事。这种医者仁心催生的勇气和决心,使喻嘉言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誉。

(悉心研读祖上医理的喻小勇)

    400年后读到这些先祖轶事时,作为喻嘉言的16世后代,喻小勇从发黄的故纸中更多地感悟到的,是先祖的文人节操和医者风骨,当然,还有影响自己、鼓励自己在治病救人这条道路上孜孜以求的医者精神。

    喻小勇对中医的热爱,自然是来自家族的熏陶和传承。他不但跟爷爷学医,还跟爷爷习练武艺。在喻小勇的记忆里,幼年时,他的祖父喻代竜就不止一次地带他触摸那些中医古籍。记得有一次爷爷很庄重地告诉他:“你记住了,这是‘秋燥论’的原稿。”老人的手指划过泛黄的书页,“先祖曾在《素问》‘秋伤于湿’的论述后面批注道:当云‘秋伤于燥’。他老人家这一笔,竟然改写了中医的病机史。”于是,喻小勇就死死地记住了爷爷的话和祖上有关“秋燥论”的阐述。

    2015年,喻小勇团队通过现代气象学数据验证,发现明末江南地区秋季的湿度较现在低23%,这就佐证了喻嘉言“秋燥”理论的科学性。同时,喻小勇在整理先祖医案时还发现,先祖喻嘉言“通关散吹鼻”这种急救方法,竟与现代心肺复苏术的“开放气道”理念不谋而合。于是,他便动笔写了一篇论文《从“沙岸救急”看喻嘉言急症医学思想》,这篇文章在网上引发了学界对中医传统急救技术的重新审视。

    在采访中,喻小勇讲述他的先祖喻嘉言的行医轶事时,不时杂以“风骨”“节操”“医德”“责任”等的评定词汇,足见他对于先祖的景仰与崇拜。他说自己后来运用现代技术,对于祖上医理的“对话”与“求证”,既发乎学术,更源于责任。毕竟,医学和医技,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医道不堕:家学赓续的医者使命

    喻嘉言的医学著作在明末清初朝代更迭的腥风血雨中历经五次劫难。顺治三年,他又在鄱阳湖遭遇劫匪,呕心沥血写下的《尚论篇》手稿被目不识丁的匪徒付之一炬。此后三年,喻嘉言在新建县的老宅之中,凭借记忆重写全书,书末附记:“虽九死其犹未悔,惟愿医道不堕。”

    成年后的喻小勇在江西中医药大学读书时,不仅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同时还潜心重读了先祖喻嘉言的《医门法律》《尚论篇》《寓意草》等经典著作,从包括祖上喻嘉言在内的历代先贤所写下的中医典籍中,他深刻地读到了喻嘉言“医道不堕”的文化内涵。这里边不仅仅包含着医德医风的医者责任,更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家国天下的情怀与思想。

    2018年,在南昌当地已妇孺皆知的喻小勇,结识了百芝堂中医药集团创始人方庭。方庭以当代信息化、数智化技术构建而成的数智中医理论,让喻小勇见识到了一种全新的中医推广模式,并迅速为之倾倒。于是,他携带着先祖喻嘉言的家学渊源和在江西中医药大学深造后的收获,加入百芝堂集团,并带领团队以喻嘉言《医门法律·消渴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健康管理理念,创立了“白鲨目标调理”体系。

    关于“白鲨目标调理”体系,喻小勇解释说,喻嘉言的《医门法律·消渴论》中说:“消渴之患,常始于微而成于著,始于胃而极于肺肾。”这位江南圣医将消渴症(即糖尿病)的病机辨证为:“下消之火,水中之火也,下之则愈燔;中消之火,竭泽之火也,下之则愈伤;上消之火,燎原之火也,水从天降可灭。”基于这些医学思想,喻小勇在漫长的学习和实践中,对先祖喻嘉言的医著和疗法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尤其在“消渴症”的治疗领域,成功将喻嘉言的多个经方运用于临床,帮助众多患者改善病情。在此基础上,喻小勇组建了多位名老中医组成的专研团队,以喻嘉言留下来的古方为基础,创造性地推出了针对糖尿病的“白鲨目标调理”体系。

    喻小勇进一步诠释说,“白鲨目标调理”体系的精髓在于以患者为中心,制定个性化调理方案。其方案主要包括膳食搭配、运动指导、营养补充、科学调整用药、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情绪疏导等全方位调理,最终达到恢复胰岛自我调节能力,达到血糖平稳、减少用药甚至停药、预防并发症的效果。

    喻小勇说,“白鲨目标调理”体系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采用纯中药调理,且“五脏同调,标本兼顾”。通过提升人体的免疫力、修复力以及对病毒的攻击力,坚固免疫系统,恢复脏腑机能,使机体恢复自我调节的能力。其二,辨证论治,制定阶段目标。根据患者病因病机进行议病后制定调理目标,进而规范调理,达到治疗的目标结果。

    喻小勇继续解释说,在疾病管理方面,“白鲨目标调理”体系强调“五大原则”:一是医学管理:针对患者制订个性化的调理方案,逐步调整用药,摆脱药物依赖,恢复正常生活。二是膳食管理:患者的膳食营养合理搭配,减少血糖波动,科学营养补充,纠正代谢紊乱,辅助预防并发症。三是运动管理:为患者专业定制个性化运动处方,激活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身体机能,远离并发症。四是心理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合理的糖尿病教育及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五是数智管理:利用数智化平台,实现患者数据(血糖、运动及饮食数据)的实时监测和个性化管理。

    “西医控糖如同灭火,中医调理则是重建家园。”喻小勇这样比喻他的见解。在采访时,一位60多岁年纪,患病30多年、来自九江的郭老太太,在老伴儿的陪同下,来找喻小勇复诊。她本来是通过“百芝堂中药集团”开发的“数智中医慢病调理平台”,被喻小勇的医疗助手接诊后,转过来的。在网上经喻小勇视频“面诊”后,按照喻小勇开出的药方服药,并“五大原则”管理自己的病情。但接触互联网不久的老两口,觉得在网上看病这事儿,“心里发虚,总觉得不牢靠”,再加上九江离南昌没多远,就直接坐车过来,上门求医了。目前这是第三次来找喻小勇复诊了。

(喻小勇正在接诊患者)

    处理完郭老太太的复诊事宜,送走他们老两口之后,喻小勇对记者说,喻嘉言提出的“消渴之患,始于胃而极于肺肾”理论,打破了传统“阴虚燥热”的病机认知,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喻小勇参透祖上的这一医理之后,将这一治疗法则视为瑰宝,并在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验证与发展。他常说:“读先祖的书,仿佛与他隔空对话,每一句医理都值得我用一生去参悟。”

    喻小勇接着说:“先祖为了捍卫一名医者的尊严和责任,不止一次地与同道、与患者订立生死状,这种做法在现在看来有些极端,但在法治意识淡漠、却十分重诺诚信的古代,却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从《寓意草》《尚论篇》《医门法律》等的先祖著作中读到的,不仅是先祖留下的药方和医理,更是他老人家对生命永恒的敬畏之心。”

    守正创新:实验室里的古方新生

    中医称之为“消渴症”的糖尿病,是全球性健康难题,且发病率居高不下。据2024年版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等的资料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2.4%至12.9%,即每8至10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病,患者总数超过1.4亿,居全球首位。全球每10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这一数字仍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约为35.2%,即每3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

    这是一组极其严峻的统计数据!此类数据也坚定了喻小勇专研糖尿病的决心。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喻小勇则发现,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西医以控糖为主,但并发症防治仍是瓶颈;而且许多患者长期依赖西药却难以奏效,而中医整体调理的优势却未被充分挖掘。

    于是,加入“百芝堂”之后,带着医者的职业使命,喻小勇组建起来的研究团队对400年前祖上喻嘉言传承下来的“清燥救肺汤”展开了充分的实验研究。2022年,喻小勇根据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写出了一篇题为《四百年前的智慧:清燥救肺汤的现代分子机制》的科研论文,阐述他们的团队在实验室里发现的古方新意。

    在临床上更具突破性的是他制定的“白鲨目标调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喻小勇将喻嘉言“消渴始于胃”的论断与现代营养学相结合,研发出了专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含有山药多糖的代餐粉。

    在百芝堂的实验室里,“阴虚燥热”的病机被量化为Th1/Th2细胞失衡;“气阴两虚”对应着CD4+T细胞功能紊乱。这种中西医病机的对接,为“白鲨目标调理”奠定了基础。

    对于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这些现代科技诠释古老医理的实验,喻小勇说,在400年前,先祖喻嘉言在《寓意草》序中写道:“医,仁术也。”在今天,这句话出现在了“百芝堂”的智能导诊屏上,与“科技赋能,传承创新”8个大字交相辉映,成为融合古老与现代的医风医德之圭臬。

    谈到“传承创新”,喻小勇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所有的医学体系都需要“创新”,但创新的前提是“守正”,只有守正创新,才能真正地传承精华。才能真正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百芝堂中医药集团”的行业实践,就充分证明了习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守正创新的论断的英明和正确。

    重构经典:数智时代的辨证革命

    在采访中,喻小勇打开了“百芝堂”团队研发的“数智中医慢病调理平台”介绍说,这个平台系统搭载并融合了喻氏三书的辨证思想与深度学习算法,构成了“百芝堂数智诊疗中心”,让传统脉诊与智能检测仪形成奇妙的时空对话。关于这个系统的应用,喻小勇从数据库里随意找到一个病例作了示范讲解:患者王女士的脉象数据通过5G技术传输到云端,“数智中医慢病调理平台”系统搭载的AI系统很快就自动辨析出病证,喻小勇在《寓意草》“肝风内动”篇找到了对应的治法,结合现代神经递质检测结果,制定了治疗方案。

(喻小勇与“中央主流媒体医院行”采访调研团的记者座谈)

    喻小勇进一步介绍说,以“白鲨目标调理”体系为基础,以糖尿病这一单病种治疗为突破口,“百芝堂”团队倾全力开发的“数智中医慢病调理平台”,如今已经成为“百芝堂互联网医院”的主要医事服务“场”。在这个“场”上,医生和患者通过“三屏互动”的模式,实现医疗服务的无缝衔接。

    具体而言,所谓“三屏”,即医生屏、患者屏和管理屏。其中,医生屏的AI辅助诊断系统,可以在接诊医生那里自动生成古籍治法与现代方案,并经医生审阅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辨证论治、加减处方后,用于临床治疗;患者屏,则是5G智能设备实时采集患者的体征数据,如血糖超标,则自动触发预警机制,提醒患者就医;管理屏,则是在区块链模式下,自动记录每一位患者的全流程就诊、治疗数据,以供医政、药监等部门随时调取核查……

    自2020年上线至今,由喻小勇等专家主导的“数智中医慢病调理平台”的医疗服务,已触达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累计服务了百万以上慢病患者。

    对于“百芝堂”这家互联网医院仅仅立足于喻嘉言这位江南圣医的一家之言,是否有些狭隘的问题,喻小勇回答记者说:“我们的医事实践和学术理念,不是墨守一家,也不是在复古,而是融汇包括祖上喻嘉言的典籍在内的所有中华先贤的古籍智慧,观照现代人类的生命健康。我们以《黄帝内经》的‘治未病’思想对标当代的精准预防医学,将《本草纲目》的古典描述和药材图谱转化为中药材电子数据库……在我们‘百芝堂’团队的推进下,先贤留下来的医学经典得以重构,数智时代的辨证革命,正在让古老的中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蜕变。”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感悟到,作为江南圣医喻嘉言的第16代传人,喻小勇不仅肩负着家族医学的传承使命,更以现代思维重新诠释着先祖智慧。他的故事,是中医守正创新的生动缩影,也是传统医学在当代焕发新生的典范。 如今,互联网技术空前地打破了地域限制。在百芝堂的数智中医慢病调理平台上,喻小勇的医学造诣,也借助互联网更广泛地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祉。他每日接诊上百名患者,其中许多来自偏远地区。他感慨地说:“以前中医只能服务十里八乡,现在通过一根网线,即使偏远如西藏、新疆的患者,也能获得到我们‘百芝堂’的医疗服务了。”

    谈到未来,喻小勇说他有三大愿景。一是以数据化验证喻嘉言医理。希望能与一些权威的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一个糖尿病中医诊疗数据库,用科学数据验证中医药的疗效;二是标准化推广“白鲨目标调理”。将这一方案转化为可复制的、标准化的慢病管理方案,推动行业的规范化;三是开发一个“数智喻嘉言”系统,通过深度智能化学习,形成一个“喻嘉言中医药大脑”,高度还原喻嘉言诊疗思维;同时,面向青年医师开设“江南圣医”文化传承班,让古方智慧薪火相传。 “不管怎么说,中医都不是故纸堆里的学问,而是鲜活的生命科学。”喻小勇说,传统医学的精华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能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喻小勇以先祖智慧为根,以现代需求为翼,在糖尿病这一“无声的流行病”战场上,谱写着中医传承者的创新、担当与职业责任。而从喻嘉言到喻小勇,这场跨越时空的现代科技与先贤学术思想的“对话”与“碰撞”,这场跨越400年的医脉传承,不仅是血脉的代代延续,更是医道的迭代升华!

转自:http://www.cfgw.net.cn/m/xb/content/2025-04/03/content_25128663.html#10006-weixin-1-52626-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6-0092
京ICP备11001767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60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期刊出版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 http://beian.miit.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投稿热线:010-59626690 总机:010-59626692/18/19/20   传真:010-59626204   投稿信箱:ddyy@vip.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1座)8B02室   邮编:100124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4 版权所有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