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拔尿管制度在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缪晓红 刘雪婷 廖贞贞
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江西新余 338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后拔尿管制度在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新钢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全部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制订术后拔尿管制度,比较两组患者的尿管情况、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诱导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尿路感染率与尿管不合理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实施术后拔尿管制度,能够有效缩短尿管留置时间,降低感染风险,具备推广价值。
[关键词]泌尿外科;拔尿管制度;尿管;临床效果
泌尿外科手术几乎都是侵入性操作,术后出于治疗的需要,会为患者留置尿管。尿道内分布着大量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异物的刺激与切割疼痛的敏感度极高[1]。而留置尿管同样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在插入尿管和留置尿管的过程中,都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引起一系列尿路刺激症状,比如尿频、尿急、尿痛、下腹憋胀等,还可能引发尿路感染、尿道狭窄、膀胱痉挛等相关并发症,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调查显示[2]:在泌尿系感染中,约有37.5%~56.0%的菌尿症与留置尿管相关,这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因素。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会严重阻碍术后恢复。为此,如何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尿路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成为泌尿外科临床护理的重点。新钢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制订并实施了术后拔尿管制度,取得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新钢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0 例泌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中,男53 例,女7 例;年龄32~78 岁,平均(51.37±2.84)岁;手术类型:前列腺增生手术15 例,输尿管结石手术10 例,膀胱结石手术14 例,肾结石手术21例。观察组中,男55 例,女5 例;年龄31~78 岁,平均(52.04±1.96)岁;手术类型:输尿管结石手术13 例,前列腺增生手术11 例,肾结石手术24 例,膀胱结石手术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无明显智力即听力损害或失语而不能正常交流者;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管留置时间1~7 d。排除标准:①意识不清,沟通有障碍者;②病情不清无法继续实验者;③伴有严重心脏等重要器官功能疾病者; ④有精神疾病史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包括:①术前宣教:主管护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适宜患者的健康宣教内容,如怎样自我保护、留置时间、导尿方法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保证患者平安度过留置尿管时间[3]。②健康教育:用图片的形式呈现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导管名称、留置尿管的目的、留置位置、留置时间、尿管滑脱后的处理方法、患者的配合要点,以及正常引流液的颜色、引流量和性状。根据患者留置尿管的类型,责任护士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健康教育[4]。③尿管固定:尿管滑脱很大程度上是固定不当、导管松动引起的。可采用U 型法固定导管,同时配合胶带、新型固定器将尿管固定牢固。本研究使用3M 贴膜[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医用器材(上海)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00922]固定尿管。④尿道护理:用0.5%的碘伏(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3924,生产批号:210821)为患者擦洗会阴与尿道口,1 次/d;便后温水冲洗,然后再用0.5%的碘伏擦洗会阴。将物理抗菌溶液喷涂在患者的尿道口与尿管表面,按时更换尿袋。⑤尿管自我管理:对术后置管时间较长需要带回家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尿管护理方法,告诉患者每天用温水清洁尿道口区域和尿管至少2 次以上,尽量避免过多使用尿管、尿袋;怎样更换、多久更换接尿袋,下床活动时尿管即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面等等。连续护理28 d。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设计拔尿管时间管理。①排尿训练:在术前3 d 开始到拔除尿管前,均需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排尿中断训练、增加腹压训练,5 min/次,3~4 次/d。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开始膀胱训练,尽早建立自主排尿意识。②尿管防脱管理:应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及防范监控表》[5]评估尿管情况,如果尿管滑脱风险评分≥2 分,则悬挂 “防滑脱”的警示牌,并采取防范措施。如果患者的术后病情有所变化,转科时需要重新评估。对于风险评分≥10 分且<20 分的患者,每周评估次数≥1 次; 如果风险评分≥20 分,则需要立刻上报护理部,每天评估一次,护理部针对患者的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③尿路感染风险管理:交接班时,重点评估患者导尿管的置入时间、置入深度、固定情况、通畅性、是否滑脱和过度牵拉、患者是否感到不适、患者与家属的健康知识水平、患者对膀胱训练的依从性等。同时做好警示标志,每三天评估一次患者尿路感染的风险,将“防尿路感染” 的警示牌悬挂在高风险患者的床头,并增加评估次数。若发现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迹象,应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措施,将感染风险及危害性降到最低。如果患者的尿液浑浊,存在絮状物,尿管堵塞,尿道口存在脓性分泌物,尿培养结果阳性等指征,应立即为其更换导尿管,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彻底的冲洗膀胱,尽量早拔管,以促进尿道生理屏障的恢复。④拔管时间: 针对没有在泌尿外科术后规定时间内拔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在每天早晨询问其是否意识清醒、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是否不需要每小时记录尿量、患者能否或愿意自行排尿、排尿系统是否没有梗阻,若以上5 项留置尿管指征中有一项为 “否” 则需要继续留置尿管;护理人员应将情况反映给临床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应注意保持尿管通畅、注意卫生清洁、间断放出尿液。如果患者的病情不允许拔管,则护理人员每天动态评估护理质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染、漏尿、尿液的颜色性质等,同时提醒医生每天观察、评估患者的病情。第二天继续询问上述五项留置尿管评估指征,若5 项均为 “是”,则需请示医师下达医嘱拔出尿管。⑤拔管技巧:拔管时间一般选择早上9 点,且膀胱充盈自感有尿意时拔出导尿管时最佳时机,拔管时先用20 ml 空针抽空尿管气囊内的液体弃去,再向气囊内注入2 ml 空气,使气囊褶皱消失,防止拔管时划伤尿道黏膜,然后缓慢牵拉尿管,听从患者主诉,若疼痛应暂停拔管,并用右手拇指和食指轻捻尿管数次待患者疼痛减轻后再拔。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第一次排尿情况,了解有无尿频、尿急、血尿等。设计纸质版记录表格存档,拔出留置尿管的时间在护理记录和纸质表格上同时记录,结果可追溯。连续护理28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排尿情况、尿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排尿情况:诱导排尿成功是指需要经过热敷、按摩腹部、听流水声等方法诱导排尿;自行排尿是指不需要任何诱导措施便可以自主排尿。自行排尿成功率=自行排尿成功例数/总例数×100%;诱导排尿成功率=诱导排尿成功例数/总例数×100%。(2)尿管情况:记录尿管留置时间,统计尿路感染率与尿管不合理使用率。尿路感染的诊断参考《医疗机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指南》[6],临床诊断部分包括:叩击肾区时患者感到疼痛,或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在此基础上参考尿培养结果与尿白细胞计数情况。女性尿白细胞计数≥10 个高倍视野,男性患者≥5 个高倍视野。病原学诊断包括:①显微镜检查新鲜尿液标本,每30 个视野中的细菌数占半数视野。②病理学、手术、影像学检查确认尿路感染。在符合临床诊断的同时,患者符合任何一项病原学诊断即可确诊为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率=尿路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尿管脱落率=尿管脱落例数/总例数×100%。(3)护理满意度:应用泌尿外科自制问卷进行调查,满意度问卷的总Cronbach′s α 系数为0.965,分半信度为0.9,量表的总重测信度为0.997。问卷总分100 分,>90 分记为十分满意、70~90 分记为比较满意、<70 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7]。问卷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排尿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诱导排尿成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排尿情况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尿管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尿路感染率、尿管脱落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尿管情况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泌尿外科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尿路感染、尿失禁等情况较为常见,不同患者还需进行尿量监测[8-9]。导尿管留置是指患者手术后仍旧保留尿管以引流膀胱内尿液的方式,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拔除尿管制度在促进患者排尿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本研究为泌尿外科患者建立了尿管拔出机制,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便要求患者进行排尿训练,有效提升患者自主排尿的概率,通过自主训练,让患者尿液及膀胱的充盈速度进行放松膀胱的锻炼,使患者的排尿与正常排尿相似,膀胱的正常贮尿及排缩功能继续发挥,从而有效的促使排尿功能尽快恢复正常,加强有意识的排尿训练,强化排尿条件反射,使大脑皮层下达排尿指令,使膀胱出口括约肌松弛而排除尿液[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尿路感染率与尿管脱落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拔除尿管制度充分保障了临床安全性,提高了尿管使用的规范性。观察组对导尿管进行了防脱护理和尿路感染风险管理,均有效地降低脱管率及尿路感染率。尿管滑脱后,会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术后康复,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甚至还会引发护理纠纷[11]。尿路感染的发生不仅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增加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还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12],因此长期以来,尿管护理始终是泌尿外科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现如今,常规的泌尿外科护理工作并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对照组中,常规护理导致脱管率和尿路感染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则针对尿路感染和脱管情况进行有效护理,消除感染隐患,为患者的治疗树立信心,在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术后拔尿管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尿管管理的规范性,有效降低了感染风险。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拔管过程充分遵循拔除尿管制度,加强管理拔管时间与技巧,在膀胱充盈时拔出尿管后立即排尿,尿液的自净作用可减少泌尿道细菌的繁殖时间,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风险。尿道属于自洁系统,尿液依次从肾、输尿管、膀胱、尿道排除体外,尿液的排出可避免细菌逆流,防止细菌黏附[13-14];导尿管的置入会刺激膀胱黏膜和尿道,增大尿道摩擦,加大尿道粘膜损伤,削弱膀胱防御作用[15],在尿管留置期间观察尿液,不符合拔管条件仍需继续留置,符合拔管条件拔出尿管时,应在患者最佳状态下拔出尿管,动作轻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拔尿管制度受到泌尿外科患者的普遍认可。本研究将各种相互联系的干预措施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善的术后尿管拔除机制,与单独执行某一种护理措施比较,共同实施多种护理干预,更利于改善患者结局,提升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术后拔除尿管制度,能够提高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海鸟,周慧,叶国庆.腹腔镜手术后拔除尿管时间与泌尿系统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5):662-663.
[2]陈瑞廷,赵俊峰,董建设,等.泌尿外科术后尿道感染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31(7):1047-1050.
[3]王沛,仓静.全麻术后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0,36(9):932-934.
[4]李晓丹,梁熠,龚晶晶,等.尿管拔除时间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术后尿潴留影响的Meta 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20,29(8):584-587,592.
[5]贾金丽,潘爱红,艾皖平.高危患者管道滑脱危险因素评估表在ICU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护理防范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4):2325-2326.
[6]赵舜珍,王沛如,钟天豪,等.全麻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不留置导尿管可行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0,35(12):31-33.
[7]江能,陈振伟,吴城,等.PDCA 循环管理模式控制痔上黏膜环切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11):1753-1756.
[8]张娜,李玉善,杨波,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病房留置尿管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0,27(7):789-792.
[9]卫转,郭锦丽,李冰,等.骨科全麻下肢手术患者术后超早期拔除尿管临床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0,35(9):36-39.
[10]杨翰,曹国瑞,裴福兴,等.加速康复流程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留置尿管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0,34(3):357-361.
[11]汪涓,陈宇,罗春梅,等.夹管训练对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病人排尿影响的Meta 分析[J].护理研究,2019,33(14):2415-2421.
[12]吕永利,李沙沙,李霞,等.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尿潴留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7):1097-1102.
[13]胡燕,王富兰,李梦玲,等.ERAS 理念下早期拔除尿管在腹腔镜子宫根治术后的应用[J].激光杂志,2019,40(5):212-215.
[14]夏灿灿,刘江,赵健,等.加速康复外科胃癌患者术后不常规留置导尿管的可行性[J].协和医学杂志,2020,11(1):49-53.
[15]俞建军,乔勇,谷宝军,等.泌尿外科术后切口引流管拔除困难的原因及处理[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28(10):699.
Application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catheter extubation system in common diseases of urology
MIAO Xiaohong LIU Xueting LIAO Zhenzhen
Department of Urology, Xingang Central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Xinyu 33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atheter extubation system in the common diseases of urology.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Urology of Xingang Central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ostoperative catheter extubatio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self micturition and induced micturi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indwelling time of urinary catheter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rate and unreasonable use rate of urinary catheter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nursing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urinary postoperative catheter extubation system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indwelling time of urinary catheter,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 which has the value of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Urology department; Urinary catheter extubation system; Urinary catheter; Clinical effect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1)12(c)-0215-04
[基金项目]江西省新余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3090874)。
(收稿日期:2021-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