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团队管理模式结合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实施效果
罗 晨 喻燕敏 胡 霞 程洪波 胡爱珍 邓秀英
江西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江西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 总结静脉团队管理模式结合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实施效果,并探究其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PICC 置管的94 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7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静脉团队管理模式结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置管依从性、自护能力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结果 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置管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自护能力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静脉团队管理模式结合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 置管中的实施,可改善患者的置管依从性,并将并发症减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静脉团队管理模式;健康教育;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肿瘤属于常见临床疾病,通常会采取放疗以及化疗治疗,治疗中需用到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1]。近几年来,随着临床上的护理理念不断升级以及更新,很多医院也逐渐开始对肿瘤PICC 置管患者实施有效护理以及管理,保证预后效果更加符合预期,将反复穿刺的情况减少[2-3]。外周静脉置管渗漏有可能会促使患者的组织坏死。而PICC 置管对患者的皮肤软组织以及血管进行安全保护,避免穿刺痛苦。可部分医护人员对PICC 置管知识了解相对不足,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肿瘤预后[4-5]。鉴于此,本研究对肿瘤PICC 置管患者实施静脉团队管理模式结合健康教育,通过对实施效果的总结,探索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PICC 置管的94 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7 例。对照组中,男25 例,女22 例;平均(45.87±1.83)岁;置管时间6~12 个月,平均(9.85±1.35)个月。研究组中,男26 例,女21 例;年龄40~52 岁,平均(45.92±1.64)岁;置管时间8~12 个月,平均(9.91±2.07)个月。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选择的患者均经过医院明确诊断;②患者已经与医院签订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③患者学历为小学及以上;④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排除标准:①免疫系统疾病者;②沟通能力或表达能力异常,不能根据护理人员指导完成锻炼;③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无法完成问卷调查;④治疗过程中管道脱落。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定时巡房,在巡房中需记录患者病情,并处理异常;开展PICC 置管专项护理培训也是常规护理的关键步骤,应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考核,若是护理人员考核未通过需实施培训,在培训中告知护理人员PICC 置管应用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并安排专门人员监督置管护理中的操作步骤等。
研究组采用静脉团队管理模式结合健康教育,静脉团队管理模式开展过程,具体如下。①计划阶段:计划阶段需创建专门的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管护师、科室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主管护师主要的责任是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PICC 置管过程、PICC 置管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等。之后经过专门人员的考核,达标后方可参与本研究小组的护理任务。小组成员主要职责是依据对肿瘤病人的实施PICC 置管护理,工作内容有了解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结合自身既往经验将管理团队护理中可能存在并发症、注意事项等进行预测,还需了解护理注意事项,例如穿刺中并发症、最大无菌屏障以及操作步骤。针对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需将其记录,将其作为静脉管理团队讨论的话题。小组内共同商讨,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②实施阶段:拟订护理计划并实施,置管前后详细记录患者置管前后肘上10 cm 臂围及置管深度。PICC 置入当天,责任护士需积极陪同患者进入导管室,给予心理护理,并让患者了解PICC 置管对肿瘤治疗的价值以及必要性。置管之后,需对其穿刺部位加强观察,了解其疼痛、红肿、渗血等,并对其进行积极指导。提醒其在休息过程中注意卧姿,不能提超过5 kg 的重物,置管侧手禁忌背包。若是在带管过程中发现置置管侧贴膜卷边、松脱、汗湿,需及时更换。告知带管出院期间应定期到指定网点维护管道。留置导管当天,护理人员需对PICC 进行加压包扎,通常第2 天去除。导管一般在患者的上臂中段留置。若是在护理观察中发现患者存在疼痛、红肿等需及时处理。应指导患者对置管侧手实施训练,例如握拳或是手指操,能有效预防静脉血栓。若是在穿刺一段时间后发现渗血,指导患者不要紧张,需对其进行局部加压。保证穿刺点的干燥,禁止私自可将贴膜撕下。若是在护理中发现导管堵塞等问题,需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并做好记录,保证PICC 置管管道通畅。③检查阶段:小组内质控管理人员需对护理质量以及效果实施客观评价,小组护理人员主要是负责小组内各个职位人员反馈意见的记录,并对护理结果进行总结以及探究。还应进行小组研讨会议的召开,总结PICC置管护理经验以及教训,需将护理中产生并发症进行重点探讨,判断其产生的原因,并制定应对及解决方案。④处理阶段:对于护理检查结果,静脉团队需积极汲取各个层面反馈的意见,将目前已经产生的护理问题妥善处理,将其作为护理计划优化的基础,并实施下一步PDCA 循环。⑤健康教育:对肿瘤患者放疗以及化疗之前,责任护士需积极履行自身责任,依据不同患者病情以及化疗周期以及用药等基本信息,发放PICC 手册。还需向患者及时说明PICC 导管重要性以及输液前操作步骤,鼓励患者积极参与PICC 导管维护。
两组护理时间均为1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的自护能力以及置管依从率,统计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①自护能力评估以自我护理能力量表为基础,评分越高,自护能力越强[6]。②并发症包括渗血、红肿以及疼痛。③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肿瘤患者PICC 置管知识调查量表为基础,为江西省人民医院自制,量表经过领域内专家核定,信效度为0.89,回收率是100%。问卷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以及置管依从率的比较
研究组的自护能力和置管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自护能力以及置管依从性的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比较
研究组对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85.23±7.41)分,高于对照组的(32.15±1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53,P<0.001)。
3 讨论
PICC 主要是为肿瘤患者建立中长期静脉安全通路,由于化疗药物pH 值、渗透压对患者外周静脉刺激较大,导致患者出现静脉炎的情况较多。对此类患者,需要实施护理干预,减少患者并发症[7]
临床上关于肿瘤PICC 置管治疗的护理方式,展开了较多研究,很多研究中的相关分析通常是停留于治疗措施以及常见影响因素等方面[8-9],但护理措施往往缺少针对性[10],同时很多护士负责护理的患者较多,负责的疾病类型较多,因此护理有时难以取得实效性[11]
近年来,团队式管理在各种肿瘤患者逐渐得到应用。静脉团队管理模式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规范化前提下,可保证穿刺成功,降低肿瘤患者疼痛以及并发症,保证输液治疗更加程序化、专业化以及规范化[12]。静脉团队管理模式可以针对PICC 置管中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改进以及完善[13]。小组内部的管理人员主要是对护理现存问题实施专门培训,提升医护人员整体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管路维护以及护患沟通[14]。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了解PICC 手册置管目的,让患者了解更多的PICC 置管知识,缓解其由于对治疗以及置管认识欠缺导致的负面心理状态,保证置管依从性的提升[15]
另外,在各种疾病的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健康教育护理目标比较明确,具有较强操作性,医护人员需告知患者在特定阶段健康教育内容,保证护理的针对性[16]。健康教育在行为干预的众多理论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不仅可对患者心理特征予以有效评估,还可保证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接受能力提升[17]。对肿瘤PICC 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系统性以及计划性健康教育模式实现对患者合理护理[18],同时,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并发症类型以及预防措施,确保其可进行自我护理,减少带管过程中等问题的出现[10]
静脉团队管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进行PICC 置管护理可发挥两者各自优势,保证护理的有效性[19],同时可使患者得到更加安全的静脉输液护理[2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置管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在专业、规范、科学的护理干预之下,深刻认识到了置管的重要性,体会到自身在疾病康复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因此治疗配合度有了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自护能力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研究组采用的护理方法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规范、科学的疾病知识、置管知识讲解,让患者对疾病与治疗有更深刻的认知,同时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可得到提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研究组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各项诊疗操作,自我管理能力强,综合因素作用下,使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减少。
通过总结临床实践经验,在静脉团队管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中,作为护理人员,要将肿瘤PICC 置管作用机制以及并发症影响因素等熟练掌握,应教导患者进行科学预防。另外,还需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实现患者自我护理,保证自护理的有效提升,并在健康教育下潜移默化将自身不良思想以及行为改变,保证置管依从性的有效增强。护理人员还应注意查阅资料借鉴以往肿瘤PICC 置管临床护理优秀经验、研究成果,在保障研究的科学性以及可靠性的同时,增强护理效果。经过分析,发现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并具备很多文献支持,可行性以及操作性均较高。本研究已经将既往结论总结借鉴,明确了肿瘤PICC置管护理必要性,但是样本数量较少,护理措施也欠缺,导致护理结论缺乏足够的资料以及数据支撑,因此,在之后的实践以及研究中需后进行进一步探究。
综上所述,对肿瘤PICC 置管患者采取静脉团队管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的自护能力以及置管依从性增强,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正伟,陈颖,余文先,等.实施知信行三级目标理论模式健康教育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5(9):85-86.
[2]林燕萍,黄悦蕾,叶颖颖,等.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时效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4):110-112.
[3]陈娟,路易娟,杨春华,等.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静脉化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2):56-58.
[4]邢红,方芳,陈兰,等.大型综合性医院静脉输液团队运作与管理模式探索[J].护理研究,2018,27(35):4075-4076.
[5]张海芳,邱理,王艳,等.浙江省丽水市健康教育指导团队建设模式与应用[C].第八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论文集,2015:364-366,368.
[6]李世芬,陈伍妹,陈青梅,等.认知干预对肿瘤PICC 置管病人自护能力和健康知识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35):3308-3309.
[7]刘柳,黄新.基于团队学习教学方法在临床护士静脉治疗护理安全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0,40(1):51-55.
[8]吴亚青,姜龙训,石鑫,等.团队模式开展的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4):154-156,177.
[9]何佩仪,卫建宁,杜萍,等.超声引导血管穿刺技术对肿瘤患者PICC 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7,12(9):85-86.
[10]陆萌.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J].医疗装备,2018,26(12):94.
[11]杨秀梅,唐晓,关琼瑶.肿瘤患者PICC 置管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9,1(1):282-283.
[12]曹英.两种途径PICC 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8,12(5):52-54.
[13]田景华.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PICC 与CVC 的应用比较[J].职业与健康,2018,24(2):189-190.
[14]章美华,范红运,唐英.基于静疗团队管理模式对降低血液肿瘤PICC 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新疆医学,2019,49(10):91-93.
[15]许克璞,肖雪青.强化细节管理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2):1986-1988.
[16]邓前红.静脉留置针配合塞丁格技术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技术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9,15(6):74.
[17]戚晓梅,丁新红,任国琴,等.血液肿瘤患者PICC 置管静脉与导管直径最佳比例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6):720-722.
[18]刘清杰,刘清华,宋朝晖,等.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成功保留导管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38(2):136.
[19]庞瑛.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J].健康导报.2018.13(5):157.
[20]石晓琴.一例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的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19,42(1):38-39.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intravenous team management model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in PICC catheterization of cancer patients
LUO Chen YU Yan-min HU Xia CHENG Hong-bo HU Ai-zhen DENG Xiu-ying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Jiang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ffect of intravenous team management model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in PICC catheterization of cancer patients, and to explore its value. Methods A total of 94 cancer patients who received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 catheterization in the Jiang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March 2020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7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and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intravenous team management model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The complications, catheterization compliance, self-care ability and health knowledge mast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catheterization complianc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scores of self-care ability and health knowledge master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Intravenous team management model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catheterization compliance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in PICC catheterization of cancer patients.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Intravenous team management model; Health education; Cancer patients;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atheterization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1)10(c)-0199-04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202130025)
(收稿日期:202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