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儿科护士工效学负荷水平调查研究
雷佳芳1 刘晓姝2▲ 孙文杰2 朱玉凤3 黄 璐1 陈孝颖1
1.江西省儿童医院PICU,江西南昌 330006;2.江西省儿童医院护理部,江西南昌 330006;3.江西省儿童医院心脏病治疗中心,江西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 调查儿科护士工效学劳动负荷水平并分析其特征。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6月江西省儿童医院163 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场所工效学负荷综合暴露评估表(CQEC)进行行为观察及自评调查。结果 儿科护士工作场所劳动负荷得分为(178.88±27.98)分,水平较高。儿科护士身体各部位负荷水平不同,躯体负荷量最大为颈部(92.24%)、此后依次为手腕部(80.37%)、肩臂部(48.47%)、下肢(33.12%)及背部(28.2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责任班、工作年限是劳动负荷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儿科护士劳动负荷高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需采取干预措施来维护儿科护士职业健康及安全。
[关键词]儿科护士;劳动负荷;工作场所;量性调查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疾病谱的改变,居民多层次、多样的医疗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很多医疗机构不断扩张规模,导致医护人员工作量增加,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国外研究表明,过重的工作负荷会影响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降低其工作积极性,使医护人员产生职业倦怠,导致医疗差错,进而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1]。现大多数研究内容为超负荷工作对护士心理方面的影响,部分研究关注超负荷工作对护士生理方面影响,对护士工作负荷进行量性测量研究更少[2-3]。如何通过量性指标来评估护士工作负荷大小以及在何种程度工作负荷下需对护士工作指导干预,最大限度的减轻护士工作负荷所造成的身体损害是社会应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儿科护士工作场所劳动负荷进行动态量性评估,调查儿科护士的劳动负荷水平及其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的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6月江西省儿童医院163 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N1及以上级别护士。排除标准:休孕产假护士。其中女162 名,男1 名;年龄22~56 岁,平均(32.46±6.08)岁;工作年限1~36年,平均(11.26±7.13)年;护士20 名,护师66 名,主管护师72 名,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5名;调查期间,责任班96 名,辅助班49 名,行班18名。本研究已经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16-55534),所有被调查护士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使用我国研究者翻译修订后的工作场所工效学负荷综合暴露评估表(comprehensive quick ergonomic check,CQEC)[4]进行调查。该表含9 个观察条目和8 个自评条目,包括人体五个部位工效学负荷,同时附加对振动、工作节奏和工作紧张,各个部位负荷等级评分及需采取的对应措施见表1,总分越高,负荷水平越高。该量表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532~0.800,有良好的信效度。
表1 身体各部位功效学负荷等级及措施情况(分)
1.2.2 资料收集 观察研究对象正常工作10~20 min(在不被观察对象觉察条件下进行),记录完成工作任务时身体各部位的姿势、移动频率,而后请研究对象自行完成CQEC 方法中自评条目,不能独立完成自评时则由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访谈,完成自评条目及一般资料收集工作。研究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对象正常工作班,按CQEC 方法要求,观察条目的评估在未告知被评估对象之前完成,自评条目则由调查人员对被评估对象进行访谈或工人自评; 现场调查时由专人负,调查结果数据由专人编码、核对与录入,并设置逻辑查错,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确保数据无误后进入统计分析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结果资料在核对无误后由专人录入,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正态性且两组方差齐的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科护士劳动负荷水平总体情况
163 名儿科护士劳动负荷在121~245 分之间,平均(178.88±27.98)分,处于较高水平。护士身体部位劳动负荷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颈部、手腕部、肩臂部、下肢、背部。工作节奏以中等负荷为主,工作压力以较高水平为主(表2)。
表2 儿科护士工作场所劳动负荷水平情况[n(%)]
较高及以上劳动负荷水平构成比=(较高水平+高水平)人数/总人数×100%
2.2 儿科护士劳动负荷水平单因素分析
将儿科护士一般资料作为自变量、劳动负荷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班种负荷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儿科护士劳动负荷水平单因素分析
2.3 儿科护士劳动负荷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分类资料职称(哑变量:0=护士,1=护师,2=主管护师,3=副主任护师及以上)、班种(哑变量:0=行班,1=辅助班,2=责任班),计量资料年龄、工作年限作为自变量,劳动负荷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α 入=0.05,α 出=0.10。结果显示,责任班及工作年限进入方程,R2=0.290,可解释儿科护士劳动负荷影响因素的29%;其中,上责任班比行班护士劳动负荷大26.123 个单位,儿科护士劳动负荷与工作年限呈负相关,即工作年限越长,所承担的劳动负荷会相对降低;研究建立的模型具有统计意义(F=34.032,P=0.000)(表4)。
表4 儿科护士劳动负荷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3 讨论
儿科护士工作场所劳动负荷水平较高,且身体各部位负荷水平不一。护理人力资源短缺且分布极不均衡,还不能满足居民的护理需求。在居民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释放而卫生人力资源长期短缺情况下,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现象普遍存在。国外有学者采用急诊护士工作量评估模型[5]、护理缺失模型[6]对护士劳动负荷进行动态评估。然而,国内对护士工作负荷研究仍存在无持续动态的负荷评估监测系统、判断工作负荷对护理人员职业性疾病肌肉骨骼疾患影响、未形成预防策略和评价监护系统等短板。研究指出护理人群中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居高不下[7-9]。本研究运用现场功效学负荷测量方法将儿科护士劳动负荷水平定量测量,结果显示儿科护士劳动负荷平均为(178.88±27.98)分,本结果与相关报道的护士劳动负荷高的结果一致[10],且认为儿科护士负荷亦处于高水平。
医务人员的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较为常见,刘静云等[11]研究发现手术室护士肌肉骨骼疾病的患病率较高,高危因素有每日参与护理工作时间、轮值夜班和年龄等。本研究调查发现儿科护士躯体负荷量最大为颈部(92.24%)、此后一次为手腕部(80.37%)、肩臂部(48.47%)、下肢(33.12%)、背部,研究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指出的“妇产科医务人员患病率排在前三位的身体部位分别为颈、肩、下背”结论一致[12],而有研究提示成人医院护士发病率最高的为下腰痛。这可能与儿童患者身体外在及疾病表现特殊性相关,儿科又有“哑科”之称,需要护士观察仔细、操作动作更加精细,这可能是使得儿科护士上部量的负荷相对下部量高的原因。颜萍[13]对5438 名护士进行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发现经常有“大幅度弯腰/转身、经常走动/手或臂去取物、长时间站立/颈部前倾”动作的护士其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最高。这也提示我们应根据护士的工作场所负荷进行进一步分类和管理。
儿科护士工效学负荷受年龄、职称因素影响较小,责任班与工作年限与对儿科护士劳动负荷影响较大。护士工作负荷会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不同指标产生不同的影响;增加护理人力配备、关注临床薄弱环节,减轻护士辅助性工作负荷,可降低工作负荷对护理服务质量造成的影响[14-17]。现有研究证实基于护士负荷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有积极的临床意义[18]。医院管理层应了解护士工作场所负荷的分布特征及系统管理方法。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科护士劳动负荷水平不同,其中年龄在20~30 岁的儿科护士劳动负荷最大,但回归分析时年龄并未进入研究所建立的模型当中,故可认为年龄对儿科护士劳动负荷的影响较小,国内亦有研究支持本结论。本研究还发现职称对护士的劳动负荷影响小,虽在单因素分析中不同职称劳动负荷水平得分不同,但线性回归分析时职称也未进入方程,可能与调查职称层级数分布不均匀相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责任班制的护士劳动负荷水平最大,这提示护理管理者在弹性排班时应充分考虑班种的劳动负荷情况,对护士每星期班上的班种组合,以优化管理方法,确保患儿安全。另从护理价值方面考虑,责任班护士的劳力成本支出大,责任班种对对应的绩效权重应该倾斜,以验证“收入与支出平衡”观点,充分尊重各班次价值。
护士工作年限与劳动负荷水平呈负相关,劳动负荷水平随着工作年限的上升而降低,护士专业技能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钟琴等[19]指出低层级心理负荷最高,主要在心智、体力及努力程度3 个方面。有学者[20]对基于人因学对康复科护士护理动作进行优化发现可有效缓解护士人因学问题。对护士进行相关防护知识培训教育以及基于工效学原则的动作与姿势改进干预措施后,护士相关行为、得分得到改善[21]。故儿科护理管理者进行管理方案干预及职业患病率干预方案应重点关注责任班护士、低层级护士。
综上所述,儿科护士功效学劳动负荷水平较高,护理管理应结合儿科护士不同班种、层级、职称、年龄功效学负荷水平不同的特质来制定出合理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水平、保证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减少各项损失。
[参考文献]
[1]Hos,gr H,Cos,kun F,Calis,kan F,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nomophobia,fear of missing out,and perceived work overload in nurses in Turkey[J].Perspect Psychiatr Care,2021,57(3):1026-1033.
[2]Colombat P,Lejeune J,Altmeyer A,et al.A better management for a better care[J].Bull Cancer,2019,106(1):55-63.
[3]Khademian Z.Mutual Support:A Solution to Improve Patient Safety During Nurses′ Work Overload[J].Iran J Nurs Midwifery Res,2019,24(6):475.
[4]林嗣豪.工作场所工效学负荷综合评估及其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5]Iordache S,Elseviers M,De Cock R,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assessment tool for nursing workload in emergency departments[J].Clin Nurs,2020,29(5-6):794-809.
[6]Tubbs-Cooley HL,Mara CA,Carle AC,et al.Association of Nurse Workload With Missed Nursing Care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JAMA Pediatr,2019,173(1):44-51.
[7]Akodu AK,Ashalejo ZO.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nd work ability among hospital nurses[J].J Taibah Univ Med Sci,2019,14(3):252-261.
[8]Yang S,Li L,Wang L,et al.Risk Factors for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mong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es in China: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pproach[J].Asian Nurs Res,2020,14(4):241-248.
[9]Becker A,Angerer P,Weber J,et al.The prevention of musculoskeletal complaints: long-term effect of a work-related psychosocial coach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o physiotherapy alon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2020,93(7):877-889.
[10]林梅,赵英娜,康颖,等.心胸外科护理工作负荷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5):716-720.
[11]刘静云,王爱平,李莉.中国手术室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患病率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3):4036-4041.
[12]袁志伟,崔娅,徐相蓉,等.妇产科医务人员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发病现状及姿势负荷[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6,29(4):259-260.
[13]颜萍,王亚南,张莉,等.工作相关因素对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影响的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8):1073-1080,1084.
[14]徐松,徐乃伟,杜欣欣,等.临床护士工作负荷率测定与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34(10):842-845.
[15]周璋,胡菲,顾莺.儿科急诊护士工作应激源与心理负荷的相关性研究[J].上海护理,2020,20(6):36-38.
[16]王丽敏,万巧琴,谷水,等.临床护士感知的工作负荷水平及其对工作投入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0,35(17):57-61.
[17]孙娜,姜桂春,雍秀伟,等.肿瘤科护士职业使命感、工作负荷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关系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11):174-176.
[18]魏琳,刘杨晨,朱晶,等.基于护理工作负荷的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1):95-99.
[19]钟琴,耿华,翁艳翎,等.基于时间-动作法的护理工作中断、多任务及心理负荷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8):1029-1033.
[20]何明.基于人因学的康复科护士护理动作优化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9.
[21]黄阿美.新疆9 所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7.
Investigation on the level of ergonomic load of pediatric nurses in a tertiary a specialized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
LEI Jia-fang1 LIU Xiao-shu2▲ SUN Wen-jie2 ZHU Yu-feng3 HUANG Lu1 CHEN Xiao-ying1
1.PICU,Jiangxi Provincial Children′s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6,China;2.Department of Nursing,Jiangxi Provincial Children′s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6,China;3.Cardiology Center,Jiangxi Provincial Children′s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rgonomic workload of pediatric nurses and analyze its characteristics.Methods A total of 163 pediatric nurses in Jiangxi Children′s Hospital from March to June 2020 were selected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Behavior observation and self-assessment survey were conducted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quick ergonomic check(CQEC).Results The work load score of pediatric nurses in the workplace was(178.88±27.98),at a higher level.The body load of pediatric nurses wa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ody.The body load of pediatric nurses was the largest in the neck(92.24%),followed by the wrist(80.37%),shoulder and arm(48.47%),lower limbs(33.12%)and back(28.22%).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duty class and working years 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of labor load level(P<0.05).Conclusion Pediatric nurses were highly loaded in positions as a result of various factors.Nursing managers should take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of pediatric nurses.
[Key words] Pediatric nurses;Workload;Ergonomics;Quantitative survey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1)9(a)-0201-04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一般项目(20185457)
[作者简介]雷佳芳(1990-),女,江西抚州人,硕士,主要从事儿科护理工作
▲通讯作者:刘晓姝(1963-),女,江西南昌人,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主要从事儿科护理、护理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2021-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