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尘埃沉着病患者随访调查失访原因及对策分析
胡 娜 卢建国 黎 烨 薛来俊▲
广东省清远市慢性病防治医院职业病科,广东清远 511515
[摘要]目的 分析肺尘埃沉着病(以下简称“尘肺”)患者电话随访等情况及失访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对建国以来(1949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清远市报告的471 例尘肺患者进行电话、信函或上门随访等方式开展回顾性调查,了解尘肺患者死亡、生存及工伤保险待遇落实情况。结果 清远市自建国以来至2019年底,共报告职业性尘肺471 例,其中死亡311 例,占总病例数66.03%,现存活尘肺病例126 例,占总病例数26.75%。经过四轮回访调查,失访率逐轮递减,分别为84.93%、59.45%、7.86%、7.64%。失访原因多为尘肺卡缺失、基本信息不全、身份证信息有误、根据出生日期无相应人员、电话号码有误、无应答、关机、停机、从其他途径获取此人已死亡,但无法获取死亡时间等。结论 本次清远市职业性尘肺随访调查失访率为7.64%。需加强对尘肺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档案管理,完善信息系统,提高随访流程的规范化,降低失访率。
[关键词]肺尘埃沉着病;随访调查;失访率;对策
肺尘埃沉着病(以下简称“尘肺”)是我国职业病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根据近两年国家卫生健康统计公报显示[1-2],职业性尘肺占我国职业病的80%以上。对尘肺患者进行随访是尘肺防治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随访不仅可以了解患者健康、生存状况、就医用药和工伤保险待遇落实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还有利于医师获取相关信息,不断总结经验,达到尘肺防治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目的。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粤卫〔2019〕64 号)[3]文件精神,根据《广东省职业性尘肺病随访和回顾性调查实施办法》[4]的相关要求,通过调查摸清全市尘肺患病率的现状死亡情况,掌握尘肺发病规律及尘肺患者的生存现状,建立相关数据库,为尘肺防治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调查工作组详细编制了实施方案,确定监测范围、监测对象以及工作进度安排。现将清远市471 例尘肺患者随访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清远市建国以来(1949年10月)至2019年底报告的所有职业性尘肺病例及已经诊断为职业性尘肺但未上报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全市1949年10月—2019年12月底共诊断为尘肺的患者共471 例。
1.2 调查方法
所有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分阶段对全市2019年12月31日以前职业性尘肺患者基础资料进行收集,通过历年职业性尘肺病调查与尘肺病报告系统,居民死因监测、慢病管理系统,广东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监测医院报告、人口死亡信息管理登记系统等获得基础数据。采取电话回访、信函回访、上门回访、查阅文献及调阅档案等方式补充资料,并协调本辖区公安部门、人社部门、民政部门、医保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患者用人单位及居委会或村委会等对尘肺患者基础资料进行协查、核实与报送,降低失访率,调查内容如下。①基础资料:包括填报单位所在地级市、患者常住地址、常住地址所在地编码、联系人电话号码、户籍所在地址、户籍所在地址编码、随访信息来源。②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性别、存活情况、死亡日期、患者用人单位所在地(含省、市、县<县级市/区>三级)、用人单位名称、用人单位所属行业及接尘工龄——年、月。③患者尘肺病信息:包括职业性尘肺病种名称、诊断日期(壹期诊断日期、贰期诊断日期、叁期诊断日期、晋级诊断日期、是否合并肺结核等)。④工伤保险待遇落实情况:包括工伤保险保障、用人单位赔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贫救助等。⑤患者医保与低保待遇落实情况:包括门诊报销比例、住院销比例、低保补助情况、每月享受低保金额等。
1.3 失访判定
对于本市填报的只有患者姓名及尘肺名称,其他信息缺如,经各种方式均调查不到患者存活或死亡情况的,且死亡病例无出生日期的判定为失访。
1.4 随访流程
第一轮由调查员通过各种信息平台收集尘肺患者基础资料,统计需要回访调查的内容;第二轮采用电话、信函、上门、微信、QQ 及调阅档案等方式回访;第三轮函件公安部门、人社部门、民政部门、医保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患者用人单位及居委会或村委会等协查;第四轮通过省内外诊断机构、调查机构等协查。
1.5 质量控制措施
对所有调查数据严格按照2020年全国职业健康工作会议部署及《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粤卫〔2019〕64 号)[3]、《广东省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粤卫〔2019〕71 号)[5]和《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关于开展职业性尘肺病患者有关信息核查工作的通知》(粤卫职健函〔2020〕4 号)[6]等有关工作要求,本市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制定的《广东省2020年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调查工作方案》 要求对数据进行筛选,剔除非监测项目数据,对于信息不完整尤其是个人信息或诊断信息不完整的数据进行进一步补充。调查全过程采取相应保密措施,保护职业性尘肺患者的个人隐私。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Excel,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或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年龄、性别构成与粉尘接触史
在471 例尘肺患者中,年龄最大111 岁(1909年出生),最小40 岁(1979年出生),平均(81.95±16.04)岁;其中男463 例(98.30%),女8 例(1.70%)。死亡病例311 例,病死率为66.03%;其中男性死亡307 例,病死率为66.31%,女性死亡4 例,病死率为50.00%,男女性别间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2,P=0.334)。存活病例126 例,占总病例的26.75%,年龄41~95 岁,平均(64.43±15.44)岁;其中男122 例(96.83%),女4 例(3.17%)。412 例有粉尘接触工龄资料的病例中,接尘工龄为1.2~35.7年,中位数为9.6年,其中<5年59 例,占14.32%;5~10年176例,占42.72%;>10年177 例,占42.96%。
2.2 失访情况
2.2.1 四轮调查失访信息缺乏统计 经第一轮回访调查,失访人数为400 例,失访率为84.93%;第二轮调查有280 例失访,失访率下降为59.45%;第三轮调查失访人数下降到37 例,失访率为7.86%;第四轮调查失访人数下降至36 例,失访率为7.64%。详见表1。
表1 四轮回访调查信息缺乏及失访率统计(例)
“-”表示无需统计
2.2.2 失访病例基础信息情况及诊断时间分布 尘肺失访患者共36 例,其中基础个案信息不全的病例32例,占88.89%,基础个案信息齐全的病例4 例,占11.11%。失访病例主要集中在1986年以前诊断的病例,共22例,占总失访病例的61.11%;其次是1987—2005年底诊断的病例,共14 例,占总失访病例的38.89%;2006—2019年失访病例0 例。
2.3 失访原因
失访原因多为尘肺卡缺失、基本信息不全、身份证信息有误、根据出生日期无相应人员、电话号码有误、无应答、关机、停机、从其他途径获取此人已死亡,但无法获取死亡时间。其中1986年底及之前失访人员22 例,占61.11%,1987—2005年之间失访人员14例,占38.89%,2006—2019年失访人员0 例。
2.4 应对措施
2.4.1 市内各部门协查情况 为降低失访率,调查组通过市公安部门、民政部门、人社部门、医保部门协查信息总数为4697 条,有效回复3959 条,有效回复率为84.29%,合计失访人数减少228 例,失访率总下降为48.41%,详见表2。
表2 各部门协查失访率下降统计
2.4.2 省内、外协查情况 经省内、外协查完成82 条信息,补充失访人员有效信息54 条,失访人数减少1例,失访率下降0.21%。
3 讨论
尘肺的发生发展及病变程度主要与工人接触粉尘的种类、浓度、分散度、工龄以及个体因素及防护措施等有关[7],也与遗传因素有关,有文献[8-9]认为基因多态性与接尘工人肺部炎症易感性相关,同一接触水平下的工人是否患病、患病早晚及患病严重程度都有明显的差别。
本次调查已明确本市职业性尘肺的患病现状和特点,清远市自建国以来至2019年底有尘肺患者471 例,已死亡311 例,病死率为66.03%;存活病例126 例,占总病例的26.75%。尘肺病种主要是矽肺(85.35%)和煤工尘肺(8.07%),二者合计占全市尘肺的93.42%。尘肺的发病集中于矿山、煤炭开采,陶瓷制造,水泥生产等行业,合计占全市尘肺的87.05%。地区分布中,全市471 例尘肺病例,大部分在英德市(67.30%)、清城区(16.77%)和连州市(8.07%),三个市共有尘肺434 例,占全市尘肺病例总数的92.14%。在471 例尘肺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这与男性多从事劳动强度大、岗位风险系数高及重体力劳动人数多有关。在412 例尘肺有粉尘接触工龄资料的病例中,接尘工龄为1.2~35.7年,中位数为9.6年,平均11.63年,较罗进斌等[10]对2876 例尘肺患者发病接尘工龄平均8.40年多3.23年,较杨莉[11]平均工龄18年、闾丘思嘉等[12]18.83年及吴永兵等[13]19.52年分别少6.37年、7.20年、7.89年。殷红等[14]在《开始接尘年龄与尘肺发病工龄的相关性》的409 例尘肺患者研究中认为:随着开始接尘年龄的增加,发病工龄显著降低,开始接尘年龄和发病工龄呈明显的负相关。发病工龄与尘肺患病率之间呈正相关。
在首轮随访中,失访率达84.93%,为减少失访人数,本调查采取各部门协查方式,包括市公安部门协查性别、出生地(户籍所在地址)、常住地址、联系电话、死亡标识(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出生年月;民政部门协查低保救助情况、公民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协查工伤保险参保登记信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对应住址、联系方式;医疗保障部门协查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待遇等信息。经过四轮随访调查,最终有失访病例36 例,对失访病例诊断时间进行分析,发现1986年之前诊断的有22 例,占61.11%,1987—2005年底诊断的有14 例,占38.89%,失访均发生在2006年之前诊断,年代越久,发生失访的概率越高。原因主要为:①早期患者缺乏完整的个人信息,无患者本人及亲属的联系方式、就诊卡号等有效信息;②患者常驻地址、联系方式变换频繁,未建立合理有效的随访计划与程序,患者相关信息未能及时更新,致使失访率增高;③外地患者、健康状况不佳,患者本人对随访内容、随访目的不太了解,导致配合程度低,失访增加;④与随访者询问方式、态度、礼貌用语及询问技巧有关;⑤失访率除了与研究疾病本身相关外,还和医疗机构是否设置了随访门诊等相关[15]。
综上所述,为了更进一步全面掌握尘肺患者的生存状况,需建立信息全面的尘肺患者数据库,规范随访调查流程,政府主导,各部门相互配合,补全患者基本信息,降低失访率,保障患者健康权益。
[参考文献]
[1]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OL].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10748/201905/9b8d52727cf346049de8acce25ffcbd0.shtml,2019-5-22/2020-12-30.
[2]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OL].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10748/202006/ebfe31f24cc145b198dd730603ec4442.shtml,2020-6-6/2020-12-30.
[3]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粤卫〔2019〕64 号)[EB/OL].http://wsjkw.gd.gov.cn/zwyw_bmwj/content/post_2473209.html.2019-5-23/2020-12-30.
[4]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省2019年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Z].2019-6-28.
[5]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民政厅,等.广东省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粤卫〔2019〕71 号)[EB/OL].http://wsjkw.gd.gov.cn/zwgk_bmwj/content/post_2651653.html.2019-10-21/2020-12-30.
[6]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民政厅,等.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关于开展职业性尘肺病患者有关信息核查工作的通知(粤卫职健函〔2020〕4 号)[Z].2020-4-28.
[7]刘飞,胡建安.尘肺发病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易感性关系[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6,34(9):715-719.
[8]许文丽,张勤,黄程君,等.IL-17A、IL-17F 基因多态性与接尘工人肺部炎症易感性的关系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8(1):86-90.
[9]娄克俭.基因多态性与尘肺易感性的关系[J].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杂志,2010,28(1):66-68.
[10]罗进斌,陈爽,何晓庆.尘肺发病接尘工龄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3):47-48,55.
[11]杨莉.318 例尘肺住院病例浅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4,27(2):121.
[12]闾丘思嘉,张贻瑞,杨乐华,等.湖南省尘肺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20,38(8):611-613.
[13]吴永兵,黄娜.北碚区2006~2012年尘肺病例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1):25-28.
[14]殷红,周旋,陈海莲,等.开始接尘年龄与尘肺发病工龄的相关性[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4,32(10):754-755.
[15]曾琳,卓琳,赵一鸣.临床专病队列控制失访的几种对策[J].中华儿科杂志,2020,58(3):235.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lost in follow-up survey
HU Na LU Jian-guo LI Ye XUE Lai-jun▲
Department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Qingyuan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Qingyuan 5115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elephone follow-up of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and the causes of lost follow-up,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urvey of 471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reported in Qingyuan City since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ctober 1949) to December 2019 was conducted by telephone, letter or door-to-door follow-up to understand the death, survival and work-related injury insurance benefits of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Results From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end of 2019, a total of 471 cases of occupational pneumoconiosis were reported in Qingyuan City, among them, 311 cases died, accounting for 66.03% of the total cases, and 126 cases of existing pneumoconiosis cases, accounting for 26.75%of the total cases in Qingyuan. After four rounds of follow-up survey, the lost follow-up rate decreased round by round,which were 84.93%, 59.45%, 7.86% and 7.64% respectively.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loss of follow-up were lack of pneumoconiosis card, incomplete basic information, wrong ID card information, no corresponding person according to the date of birth, wrong telephone number, no response, power off, shutdown, obtaining the death from other ways, but unable to obtain the time of death, etc. Conclusion The lost follow-up rate of occupational pneumoconiosis in Qingyuan City is 7.64%.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file management of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system,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follow-up process, and reduce the loss of follow-up rate.
[Key words] Pneumoconiosis; Follow up survey; Lost follow-up rate;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R1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1)7(a)-0187-04
[基金项目]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KJJH004);广东省清远市社会发展领域自筹经费科技计划项目(清科[2019]24 号)
[作者简介]胡娜(1986-),女,主要从事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临床护理工作
▲通讯作者:薛来俊(1970-),男,硕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临床工作
(收稿日期: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