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社区中医药防控中的信息化应急建设与探索
谢华1 林杰1▲ 张玲1 张丽1 陈艳黎2 张国松3
1.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武汉 430061;2.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武汉 430061;3.武汉市武昌区卫生健康局,湖北武汉 430061
[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武汉市武昌区根据中医药疫情防控的需要,应急打造多个中医药信息化平台开展中医药防控工作。医患互动医疗管理平台的建立保障了中药通治方发放工作的顺利推进,实现了专家组、社区医务人员、患者的动态沟通,可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和治疗的实时调整;隔离点患者管理信息化支撑平台的建立对隔离点的中医药防控管理提供全流程支持;康复期患者管理信息化支撑平台为每一位康复期患者建立一套连续完整的健康档案,从而监测分析抗体变动情况,评估后遗症状况,提供健康中医药干预方案。应急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社区中医药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信息化;社区;中医药防控
随着武汉市应急响应级别下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状态。回顾武汉市疫情防控以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医药早期介入,并进入社区,对疫情防控关口前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这其中,信息化平台的应急开发及应用,在疫情防控的全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支撑作用,保障了中医药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2]。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央指导组专家仝小林院士所说,中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由轻症转重症的概率,明显降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中医药干预对于康复患者的症状改善,以及复阳现象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3]。在实践中,仝院士和武汉市武昌区的医务工作者逐渐摸索出了“通治方+社区+互联网”的模式[4]。当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较大,要做好长时间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5]。现将武汉市武昌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社区中医药防控中的信息化应急建设工作进行整理,便于后续深入研究,以期提供突发传染病中医药社区防控的新思路。
1 中医药信息化平台的应急搭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武昌区在国家医疗专家组的指导下,第一时间开展了中医药防治工作。但摆在决策者面前的是开展群防群治和相对不足的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如何及时开展病情评估和掌握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如何在第一时间把包括中药通治方在内的各项药品送到有需求的患者手中等,这些问题都有赖于畅通的信息沟通[6]。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武昌区启动了中医药疫情防控信息化平台的应急搭建工作,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武昌区的中医药防治工作迅速实现了疫情防控的全覆盖,社区家庭医生依托信息化平台,积极开展各项中医药防控工作,并形成了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互联网医疗新模式,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综合、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
1.1 应急状态下的医患互动医疗管理平台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群防群治工作,仝小林院士与湖北省、武汉市专家组讨论后拟定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推荐通治方(俗称肺炎1号方),此方适用于临床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者,同时根据兼症的不同,仝小林院士在通治方基础上,还拟定了四个加减方[7]。为做好患者的管理和药品的及时发放,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教授的指导下,2020年2月5日,佰脉渔歌团队连夜设计开发出中医药抗疫的医患互动医疗管理平台APP及对应的二维码(图1)。社区医务人员在“肺炎1号方”的发放过程中指导患者每日扫描药袋上的二维码,将其基本信息与病情日记,直接上传到云端数据库;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临床评价中心专家在系统后台根据“肺炎1号方”发放的情况,采取国际上通行的“患者结局登记注册的方法”来收集和管理服用通治方的患者相关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并及时调整药物[8]。社区医务人员通过终端APP上所获取的患者信息,一对一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服药后的改善情况,并及时与专家组沟通,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治方+社区+互联网”探索出一种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干预的社区防控模式,由于此模式最早从武昌区开始,所以将其称为“武昌模式”[9]。
图1 “渔歌医疗”医患互动医疗管理平台一线医务人员手机终端工作界面
1.2 应急状态下的隔离点患者管理信息化支撑
2020年2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跟踪随访工作的通知》[10]。2020年3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11]建议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14 d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并在第2周和第4周到医院随访、复诊。随着方舱医院患者入舱、出舱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大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治愈,患者的智能化管理成为焦点和难点。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远程医疗支援队领队、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长和武昌区卫生健康局的指导和协助下,科大讯飞利用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上的积累,研发了“新冠肺炎康复智能护航系统”(图2),新冠肺炎康复智能护航系统分为医院管理端、医护端和居民端,这亦为出院隔离期的患者开展中医药防控工作提供了平台。“新冠肺炎康复智能护航系统”可以全面管理患者的入舱、出舱过程及出舱后隔离观察期间的每日自查直报和数据统计,医务工作者可在手机终端上实时查看和记录巡查信息,从而调配医护资源开展相应的中医药防控,提供八段锦、呼吸操、中药汤剂、针灸、艾灸等治疗和指导。通过语音输入的方式,患者也可用APP实现每日平安打卡、心理评估、反馈中医药治疗效果,还可以在线咨询医生等。同时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系统会自动对体征信息进行筛查,发现异常体征及时提醒,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应对的目的。同时“新冠肺炎康复智能护航系统”开发出“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可以开展每日自动电话语音服务,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健康监测等服务并实现信息记录,持续用人工智能辅助基层疫情防线构建,相比人工电话随访服务,电话机器人的效率明显提高。通过这些手段,帮助居民实现自我健康管理,大大地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图2 “科大讯飞”新冠肺炎康复智能护航系统隔离点巡查中医服务记录界面
1.3 基于康复期患者管理的中医药信息化系统支撑
随着武汉市疫情控制的好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人数的逐渐增加,出院患者多层次、多类型的康复医疗需求日益凸显[12]。为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康复治疗工作,落实全流程健康管理措施,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13]。武昌区所有患者出院后均纳入家庭医生签约管理,开展定期随访评估和中医康复指导。同时基于现有“卫宁”HIS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康复期患者管理专项(图3),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系统为每一位康复期患者建立一套连续完整的档案,家庭医生基于管理平台进行定期随访,开展病情评估,监测分析抗体变动情况,提供健康中医药干预方案,包括饮食保健、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经络按摩、情志调摄等,详细记录患者的中医药使用及康复情况。
图3 HIS公共卫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管理专项信息录入界面
2 应用效果
信息化平台应急搭建后,医患互动医疗管理平台的建立保障了中药通治方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大规模的社区发放,让每一位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中医药服务,专家团队、一线医务人员和患者实现了实时在线沟通,线上线下联动,可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和治疗的实时调整。隔离点患者管理信息化支撑平台的建立对隔离点的中医药防控管理提供全流程支持,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终端对患者建档管理、在线沟通、查看患者隔离日志、远程会诊、对症推荐用药处方;患者可以在线记录自己的健康状况、用药情况等,及时与在线医生沟通。康复期患者管理信息化支撑平台为每一位康复期患者建立一套连续完整的健康档案,从而监测分析抗体变动情况,评估后遗症状况,提供健康中医药干预方案,系统掌握患者出院隔离与康复阶段数据。各项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业务数据电子化,提高了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通过平台建设各项中医药防控工作稳步推进,截至2020年5月30日,武昌区共发放肺炎1号方和加减方316 452袋,指导开展中医康复锻炼约2万人次,药品的发放和患者病情观察指导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
3 讨论
信息平台的建立,确实保障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打赢“武汉保卫战”做出了贡献[14]。但也要看到前期由于疫情突然、时间紧迫等原因,中医药防控信息化工作亦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前期各平台独立分散,没有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平台互通等。要重视和加强中医药应急信息化系统的规范化建设,规范采集、处理、标准化、传输、存储的全流程,提供高效的分析、决策、交换、共享的数据环境[15](图4,封四)。从本次疫情防控的实际体验来看,便携式终端因为可移动、操作灵活方便等优点,受到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普遍欢迎。要努力实现对中医药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智能化,以满足移动性应用为前提,实现应急信息在电脑、智能手机或其它便携终端的灵活呈现和交互。
信息化平台建设要做到统一规划、整合资源,逐步完善与中医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系统的衔接,打造一张融合家庭医生签约、中西医诊疗、公共卫生服务,重大疫情及公共卫生专项、中医药特色防控等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在重大公共卫生专项中的角色定位,做努力做到“平战结合”,发挥中医药“简明灵验”的特点,依托信息化的平台,努力提高老百姓对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充分发挥中医馆平台作用[16],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流动,运用远程会诊功能模块,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为基层中医馆提供远程咨询、防治指导等服务;运用远程教育、知识库等功能模块,开展中医药救治、自我防护等在线培训,提高基层应对处置疫情能力[17]。
在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及时解决了抗疫一线面临的人员短缺、工作强度大、防控难度大等难题[18]。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作为“新基建”的重点领域,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支撑能力,为完善社会治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劲驱动力[19]。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中医药信息智能化的水平,将最新的人工智能等科技用到中医药应急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武昌区中医药防控的信息化应急建设紧密围绕疫情防控的实际需求而进行开发,在实现隔离患者的收治管理、中药通治方的防治、康复期患者的随访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下一步将总结中医药应急信息化工作的经验、整合相关信息平台、规范平台设置,形成中医药应急防控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琳,杨丰文,高树明,等.张伯礼:防控疫情,中医从参与者变成主力军[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9(1):1-3.
[2]刘谦,王国光,羊海锋,等.互联网医院信息平台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20,15(8):7-10.
[3]李林,田鑫,黄卫清,等.中医药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疗效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4):559-563.
[4]张芹,杨程晨.院士仝小林:“武昌模式”为社区中医药防控疫情提供新思路[EB/OL].(2020-02-28)[2020-07-02].http://www.chinanews.com/sh/2020/02-28/9107492.shtml.
[5]王琦,李英帅,李玲孺,等.针对复工复产复学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传染隐患的中医药防控[J].中医杂志,2020,61(21):1841-1845.
[6]李华才.医院信息化应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爆发流行的几点思考[J].中国数字医学,2020,15(4):6.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独家:仝小林院士为何这几天扎在社区[EB/OL].(2020-05-15)[2020-07-02]http://www.satcm.gov.cn/xinxifabu/meitibaodao/2020-02-06/12853.html.
[8]杨薇,谢雁鸣.美国AHRQ《评估患者结局的注册登记指南(第2版)》解读[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2958-2962.
[9]任敏,刘欢.什么叫“武昌模式”?院士介绍来龙去脉[EB/OL].(2020-04-17)[2020-07-02].http://ie.bjd.com.cn/5b165687 a010550e5ddc0e6a/contentApp/5b16573ae4b02a9fe2d558fa/AP5e996c4ce4b0b1fafa0d54a9.html?isshare=1&contentType=0&isBjh=0.
[10]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跟踪随访工作的通知[EB/OL].(2020-02-17)[2020-07-02].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2/0572eef930d5441c96181c44a1 fca878.shtml.
[1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通知[EB/OL].(2020-03-04)[2020-07-02].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3/46c9294a7dfe4cef80dc7f5912eb 1989.shtml.
[12]励建安.康复医疗在COVID-19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及启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0(3):306-308.
[13]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的通知[EB/OL].(2020-05-14)[2020-07-02].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d/202005/b15d59 b5228341129cc8c5126f663b10.shtml.
[14]余姣,叶强,薛建,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互联网+”诊疗管理平台的构建和运行[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0,38(8):515-519.
[15]杨宝贵,王明,马炎,等.我国现行医院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体系的实施现状及改进[J].山东医药,2020,60(27):111-115.
[16]孙静,刘继芬,李晓东,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0,41(1):55-58,66.
[17]刘琦,周伟,陈小蕾,等.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0,41(8):77-80.
[18]李大灿,黄敏,赵彩莲,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5G智慧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4):503-508.
[19]杜泽.数据中心支撑“新基建”助力数字转型[J].中国信息界,2020,339(3):36-39.
Informationized emergency response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in COVID-19 commun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XIE Hua1 LIN Jie1▲ZHANG Ling1 ZHANG Li1 CHEN Yan-li2 ZHANG Guo-song3
1.Shuiguohu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Wuchang District in Wuhan City,Hubei Province,Wuhan 430061,China;2.Jiyuqiao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Wuchang District in Wuhan City,Hubei Province,Wuhan 430061,China;3.Health Bureau of Wuchang District in Wuhan City,Hubei Province,Wuhan 430061,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prevention period,Wuchang District of Wuha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built several TCM information platforms to carry out TC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n an emergency.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octor-patient interactive medical management platform ensures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CM Tongzhi Prescription,realizes the dynamic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expert group,community medical staff and patients,and enables the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treatment adjustment of patients.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formation support platform for patient management at the isolation point provides the whole process support for TC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anagement at the isolation point.The information support platform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the rehabilitation period establishes a set of continuous and complete health records for each patient in the rehabilitation period,so as to monitor and analyze the changes of antibodies,assess the sequelae,and provide health intervention programs of TCM.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mergency information platform has provided a solid foundation and guarantee for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C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n COVID-19 communities.
[Key words]COVID-19;Informatization;Communit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1)5(c)-0170-05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医药应急专项课题(2020ZYLCYJ04-6)
[作者简介]谢华(1978-),男,湖北宜昌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
▲通讯作者:林杰(1984-),男,湖北武汉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全科医学
(收稿日期:2020-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