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首次溶栓前的应用效果
李 昌 孔德钱 王 琳
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阳江 5296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前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按照随机信封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 例。对照组在首次溶栓前未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首次溶栓前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血脂、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及短期预后。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24、72 h,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24、72 h,研究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7 d、溶栓90 d 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前应用他汀类药物效果显著,可改善血脂水平,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进行有效抑制,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首次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他汀类药物;血脂;基质金属蛋白酶-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之一,在临床中比较常见,通常是因脑供血动脉发生栓塞或狭窄而导致,这一疾病具备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1]。临床中,他汀类药物属于降脂药物,同时也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使脑卒中发生率降低。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说, 静脉溶栓是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避免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使患者生存质量得以提升[2]。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首次溶栓治疗之前,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可以使溶栓效果提升。本研究拟探讨在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前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 例。对照组中,男47 例,女23 例;年龄42~72 岁,平均(58.20±3.6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0 min~5 h,平均(2.22±0.43)h。研究组中,男46 例,女24 例;年龄43~73 岁,平均(58.13±3.5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0 min~4.5 h,平均(2.25±0.41)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经磁共振成像、脑血管检查、头颅CT 检查、经颅多普勒检查确诊,与诊断标准相符合[3];②首次发病,未接受溶栓治疗;③患者对本研究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障碍者;②合并其他常见非缺血性脑疾病、重大手术史、严重创伤史者;③使用影响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的药物者;④伴有他汀类药物禁忌证者。
1.2 方法
对照组在首次溶栓前未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凝血酶谱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心肌酶谱检查等,与溶栓治疗要求相符合,在溶栓之前,控制血脂异常患者的饮食,以病情为准给予降糖、降压治疗,并行脑循环改善治疗,选用注射用前列地尔干乳剂(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9222320)治疗,静脉输注,10 μg/次,1 次/d,治疗时间为1 个月。同时实施活血祛瘀中药治疗,选用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F910009a3)治疗,静脉输注,200 mg/次,1 次/d。或实施基础抗血小板治疗。24 h 密切监测,注意补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及以上, 针对低血容量患者,通过静注生理盐水的方式进行纠正。研究组在首次溶栓前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选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乐普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005104B)治疗,睡前口服,20 mg/次,1 次/d,治疗时间为1个月。除此之外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血脂、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及短期预后。①血脂指标:涉及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②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72 h 分别进行评估。③短期预后: 通过改良Rankin 量表(mRS)[4]对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予以评估,无症状为0 分,轻微症状为1 分,轻度残疾为2分,中度残疾为3 分,中重度残疾为4 分,重度残疾为5分,死亡为6 分。0~2 分表示预后良好,3~6 分为预后不良,分别在溶栓7 d、90 d 进行统计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 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比较(mmol/L,±s)
2.2 两组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24、72 h,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24、72 h,研究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的比较(ng/m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短期预后情况的比较
两组溶栓7 d、溶栓90 d 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短期预后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指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说,越早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获益越大,可以使患者生存率提高,改善患者预后[4]。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在治疗后24 h达到峰值, 同时研究组治疗后6、12、24 及72 h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比对照组低, 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首次溶栓之前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提升有一定抑制作用[5-6]。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之后,在一系列炎症级联反应作用下,激活了基质金属蛋白酶-9 的表达,在发病6 h内提高了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 并且在24 h 达到峰值,这一指标不仅关系着梗死程度及体积,还关系着梗死后出血转化情况[7-8]。有研究指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理生理变化期间,血管内皮受损,脂质代谢出现异常,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这些因素会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表达, 加重脑损伤及脑水肿状况,增加了预后恶化风险[9-10]
如果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提高, 则在介导作用下,将会破坏血脑屏障,对溶栓预后产生影响[11-12]。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二酸单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不仅有抗氧化应激、降脂作用,而且具备抗炎效果,可以对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进行调节,以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 对基质金属蛋白酶释放进行有效阻滞[13-15]。因此在溶栓之前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使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水平降低, 使血脑屏障完整性得到保护,进而使溶栓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16-18]。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短期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强效溶栓药物会掩盖他汀神经保护作用,加上样本量少,使得结果存在偏差。
在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前应用他汀类药物效果显著,可改善血脂水平,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进行有效抑制,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黄刚,马明明.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前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149-152.
[2]刘相玉,谭有志,宋卫东,等.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临床疗效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2):4092-4093.
[3]刘章佩,杨万勇,朱慧丽,等.他汀类药物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J].临床荟萃,2018,33(5):454-456,460.
[4]张世洪,吴波,谈颂.卒中登记研究中Barthel 指数和改良的Rankin 量表的适用性与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12):871-874.
[5]张敬毅,刘秀平.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4):120-122.
[6]陆敏,赵红东.发病前他汀治疗与rt-pA 静脉溶栓后血浆MMP-9 水平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33(8):688-692.
[7]李艳,李林艳,商丹丹.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19(2):44-45.
[8]王艳,张晓鑫,杨清成.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率及死亡率影响Meta 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8,24(6):56-62.
[9]李伟涛.早期他汀类药物使用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量效学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8):30-31.
[10]田彦军.早期他汀类药物使用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量效学关系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5):96-97.
[11]徐娟,荣良群.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抑制急性脑梗死溶栓后脑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3):167-169.
[12]王少君,刘建,马海,等.强化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0):2376-2378.
[13]黄立宏,冯小芳,黄流清,等.脑梗死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及中断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预后和复发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3):631-633.
[14]吴洪.脑梗死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及中断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预后和复发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3):337-338.
[15]于彤政.他汀类药物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情况及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6):100-101.
[16]王力,张茁.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应用状况调查[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9):953-956.
[17]李村涛,郭霞,吴丽娥,等.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200例应用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现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9):51-52.
[18]艾文明,张军芳.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应用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4):2949-2951.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atins before first thromboly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LI Chang KONG De-qian WANG L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Yangchun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Yangjiang 5296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tatins before thrombolysis for the first tim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a total of 140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Yangchun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envelope method, each had 7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implement statins before the first thrombolysis, while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statins before the first thrombolysis. The blood lipid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levels and short-term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triglyceride,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 at 6, 12, 24 and 72 h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t 6, 12, 24 and 72 h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ood prognosis rate of thrombolysis for 7 days and 90 day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statins before thrombolysis for the first tim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is significant, which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blood lipid, inhibit the level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with significant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First thrombolysis;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atins; Blood lipid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1)4(c)-0137-04
[基金项目]广东省阳江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SF2020159)
(收稿日期: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