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红细胞在反复输注红细胞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熊永萍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输血科,江西丰城 331100
[摘要]目的 探讨洗涤红细胞在反复输注红细胞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进行反复输血的77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 例)与观察组(38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去白细胞红细胞输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洗涤红细胞悬液输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RBC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P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反复输血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Hb、RBC 水平,从而改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洗涤红细胞;反复输注红细胞;输血治疗;不良反应
目前,临床上对血液系统疾病及慢性肾病所致贫血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长期、反复输注红细胞。为患者输注红细胞时,临床上常采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为最常见的血制品类型,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但是实际应用后发现有部分反复输血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的提高程度较预期值低,并未达到完全改善贫血症状的效果,临床应用效果具有局限性[1-2]。洗涤红细胞也是临床常用的成分输血制品,是在成年健康人的献血血液中取出90%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全部血浆所制而成,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携氧性,为需要输血的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可以减少排斥反应,尤其适用于反复输血后产生抗体的患者[3-4]。近年来洗涤红细胞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其保存时间较短,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应遵循即备即制、即用的原则,以确保其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于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进行反复输血的77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洗涤红细胞在反复输注红细胞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进行反复输血的77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 例)与观察组(38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16 例;年龄37~70岁,平均(59.69±6.87)岁;输血病程3~15年,平均(6.89±1.34)年;贫血程度:中度10 例,重度29 例。观察组中,男22 例,女16 例;年龄38~70 岁,平均(59.85±6.49)岁;输血病程4~15年,平均(6.27±1.34)年;贫血程度:中度10 例,重度28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了解存在的风险及收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慢性肾病所致尿毒症需长期行透析治疗者;②经诊断已确诊为肾性贫血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④符合输血治疗指征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疾病者;②精神异常、意识不清晰者;③存在输血治疗禁忌症者;④依从性差者;⑤确诊为自身溶血性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方法进行输血治疗,输血前先对患者的ABO 血型进行鉴定,并筛查患者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交叉配血及RhD 定型等情况。然后,使用生理盐水对输血管道进行冲洗,再向对照组输注4 U 去白细胞红细胞,向观察组输注4 U 洗涤红细胞,血制品均由本院血库提供。在输血过程中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面部表情等进行密切观察,并主动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若患者出现轻微过敏反应则需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若患者出现严重的输血反应,则需立即停止输血。血制品在出库后4 h 内需输注完毕,输血结束后仍需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并将血袋送回血液科保留24 h。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①输血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指标进行检测,包括Hb、红细胞(RBC)、WBC 及PLT,在治疗前1 d 及治疗24 h 后的清晨,抽取患者3 mL 空腹静脉血,然后采用SYSMEX XE-2100 型全血细胞分析仪(日本希森美康)检测各项血液指标。②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若患者治疗24 h 后乏力、头晕、气短等临床症状均已消失,且Hb 提升幅度≥16 g/L,则可判断为显效; 若患者治疗24 h 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Hb 提升幅度≥5 g/L,则可判断为有效;若患者治疗24 h 后临床症状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且Hb 提升幅度<5 g/L,则可判断为无效[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不良反应包括紫癜、过敏反应、荨麻疹。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RBC、WBC 及PL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RBC 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RBC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P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的比较(±s)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2 例荨麻疹、2 例紫癜、1 例过敏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82%;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1 例荨麻疹、2 例紫癜,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89%。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微程度,采取地塞米松注射液或热敷后均可得到缓解,治疗过程中无需停止输血。
3 讨论
临床上常用输血技术对贫血患者进行治疗,该方法对于因造血功能低下而无法正常供血所导致的贫血尤为有效,如慢性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该类型疾病通常存在贫血情况,需要长期、反复地进行输血治疗方可纠正贫血症状,从而令患者的机体功能状态获得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主要是由于肾脏结构与功能均遭到破坏,降低了内分泌能力,从而不利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骨髓的造血功能也因此而下降,最终减少了RBC 生成。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入晚期尿毒症阶段,其肾脏的内分泌功能已无法发挥作用,而贫血就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会增加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因此,及时为贫血患者进行输血是保障其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6-7]。
目前,成分输血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应用,其中浓缩红细胞和去白细胞红细胞是纠正贫血时使用最多的血制品[8]。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去白细胞红细胞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该血制品与浓缩红细胞相比,非红细胞含量较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输血过程中患者的输血反应。去白细胞红细胞中的WBC 水平含量低,而血浆蛋白、补体的含量较高,使用WBC 过滤器将全血中90%的WBC 去除后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减少治疗过程中发生非溶血发热症状的情况[9-10]。但是,血制品中的WBC、PLT 和其他非红细胞成分对机体抗体的产生具有诱导性,对于需要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来说,治疗时产生过敏反应的概率会有所提升,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也是导致患者治疗无效的主要原因[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中治疗无效的患者共8 例,由此可见为患者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可能会有部分患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去白细胞红细胞相比,洗涤红细胞的WBC 含量更低,而且已全部去除其他非红细胞成分,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非红细胞免疫反应的发生[7]。同时,洗涤红细胞对于大部分细胞膜表面上黏附的IgG、IgM 抗体均具有去除作用,对于反复输血患者来说可以避免其体内致敏抗体的产生,从而有效防止溶血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出现,减轻对RBC 的破坏,令输血效果得到改善[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RBC、WBC及PL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RBC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P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洗涤红细胞对于机体RBC 的破坏程度较轻。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无法得出准确的数据,或者可能是洗涤红细胞与去白细胞红细胞的输血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较低。
综上所述,为反复输血患者采用输注洗涤红细胞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输血效果,令输血效率有所提升,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理想的成分输血制品。与其他红细胞血制品相比,洗涤红细胞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临床在为患者输注红细胞时需根据其具体情况为其选择适合的血制品,以保障输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孟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应用不同输血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0):25-27.
[2]肖艳丽,赵一贺,李代红.直接Coombs 试验阳性的AIHA患者的临床分析和输血治疗[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10):1153-1156.
[3]尹惠丽,高凤岩.不同红细胞制品治疗原发性AIHA 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9,32(3):443-445.
[4]王艳琴,郑惠心,邹雪.去白红细胞及洗涤红细胞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32):158-161.
[5]杨光,袁红,何杨,等.洗涤红细胞联合血浆、冷沉淀、血小板滴注治疗ABO 血型不合肺移植后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1 例[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2):3561-3563.
[6]徐晓玲.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6):815-817,870.
[7]王立新,陈春霞,魏曾珍,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1):45-48.
[8]谢一唯,李育,陈秉宇.糖皮质激素与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治疗AIHA 的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16,38(16):1348-1350.
[9]洪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与疾病类型及血液输入成分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0,35(5):87-89,141.
[10]李明,邓卫.不同红细胞输注方式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20,47(12):66-68.
[11]唐会珍,屈明利,王钱,等.洗涤红细胞输注在早产儿贫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2):338-341.
[12]张磊.MAP 洗涤红细胞和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5):98-100.
[13]卢晓楠.中重度乳糜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质量、输注效果及输血不良反应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4):636-637,641.
[14]李云.自身抗体和红细胞输注方式对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效果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1):111-112.
[15]钟胜英.血浆置换与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混合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3):6-8.
Application effect of washing red blood cells in blood transfusio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peated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XIONG Yong-ping 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Fengcheng People′s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Fengcheng 331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washing red blood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peated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Methods A total of 77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peated blood transfusions at Fengcheng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39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8 cases) using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eukocyte-removed red blood cell infus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ashed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 infusion.The blood indicators, treatment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hemoglobin (Hb), red blood cells (RBC), white blood cells (WBC) and platelets (PL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The levels of Hb and RBC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BC and PL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7.37%)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9.49%),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uring treatment (P>0.05).Conclusion Infusion of washed red blood cells in patients with repeated blood transfusions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levels of hemoglobin and red blood cells in the patients′ body, thereby improv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safety is good.
[Key words]Red blood cell washing; Repeated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Blood transfusion therapy; Adverse reactions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1)4(b)-0066-04
(收稿日期:20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