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导入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
龙丽芸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CO2 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导入对增生性瘢痕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我院门诊就诊并收入院行手术治疗的30 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5 例)及对照组(15 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透明质酸导入联合CO2 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CO2 点阵激光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的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CO2 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导入治疗增生性瘢痕,可增强创面改善效果,利于预后良好发展。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CO2 点阵激光;透明质酸;颜色饱和度
增生性瘢痕是外科较常见病症,是指创伤后留下瘢痕,在组织修复、愈合过程中发生过度增生形成的病变[1]。增生性瘢痕病因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其中,局部因素主要包括炎症、异物进入、皮肤张力等;全身因素主要指遗传、内分泌及年龄等。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可将增生性瘢痕分为轻度、重度及高度增生3 类[2-3]。 增生性瘢痕表面形状不规则,质地实韧且潮红充血,患者普遍具有瘙痒及灼痛症状,在高温或辛辣食物刺激下可加剧,其次增生性瘢痕还会对患者的外在形象造成影响,产生自卑感,严重时还会引起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的个人形象、皮肤健康及心理均有较大影响[4]。 目前,CO2 点阵激光治疗是临床公认有效手段,但部分研究认为CO2 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导入可达更好效果[5]。因此,本研究选取于我院门诊就诊并收入院行手术治疗的30 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CO2 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导入对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旨在提高我院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医疗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我院门诊就诊并收入院行手术治疗的30 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5 例)及对照组(15 例)。 观察组中,男9 例,女6 例;年龄20~56岁,平均(38.49±9.77)岁;病程2~26 个月,平均(13.76±5.45)个月;瘢痕部位:头部4 例,躯干7 例,四肢4例;瘢痕产生原因:烧伤5 例,痤疮4 例,手术3 例,其他3 例。 对照组中,男10 例,女5 例;年龄22~57 岁,平均(38.53±9.79)岁;病程2~25 个月,平均(13.54±5.39)个月;瘢痕部位:头部5 例,躯干6 例,四肢4 例;瘢痕产生原因:烧伤4 例,痤疮5 例,手术3 例,其他3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瘢痕部位、瘢痕产生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后开展。 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中国瘢痕疙瘩临床治疗推荐指南》[6]中关于增生性瘢痕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确诊; ②患者年龄满18 岁且未满60 岁;③患者具有良好激光治疗耐受性;④近2 个月内未接受相关治疗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②合并全身炎症性疾病的患者;③未按时反馈研究数据的患者;④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变态反应的患者;⑤精神异常、存在沟通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CO2 点阵激光治疗,方法:治疗前1 h,于瘢痕部涂抹适量利多卡因乳膏(同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466,生产批号:20171216)并覆盖保鲜膜,常规消毒铺巾擦除覆盖膜后使用CO2 点阵激光治疗仪(武汉华睿创鑫科技,批准文号:鄂械准字2014362892 号),将模式调整为点阵激光,能量参数设置为120~200 mJ/cm3,频率设置为250 Hz,密度为5.0~10.0%。 治疗深度至真皮乳头层,平滑过渡凹凸不平区域。治疗仪干预结束后使用烧伤湿润膏涂抹于创面,每6 小时涂抹1 次,直至创面结痂脱落;连续治疗4 个月。
观察组患者使用CO2 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导入治疗,方法:点阵激光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使用透明质酸及磷酸盐缓冲液提前制备2%透明质酸溶液, 并将无菌纱布置于其中浸泡,于激光治疗后,将纱布覆盖于创面上,包扎固定后每日换药1 次;连续治疗4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色泽、柔软度、厚度、血管分布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1 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标准参照《光电技术治疗皮肤创伤性瘢痕专家共识》[7]中瘢痕疗效相关内容制定,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治疗后创面肤色正常、平坦且痛痒症状消失为显效;治疗后创面轻度充血、厚度为1~3 mm,偶尔具有痛痒症状为有效;治疗后创面明显充血、厚度>3 mm,质地较硬且痛痒感强烈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评分 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瘢痕部位的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改善情况。①色泽:颜色较深记3 分;混合颜色记2 分;颜色较浅记1 分;肤色正常记0 分。 ②柔软度:挛缩记5 分;弯曲记4 分;质硬计3 分;部分柔软记2 分;柔软记1 分;正常记0 分。③厚度:>4 mm 记4 分;>2~4 mm 记3 分;>1~2 mm记2分;≤1 mm 记1 分。 ④血管分布:肤色深紫记3 分;肤色偏红记2 分;肤色粉红记1 分;肤色正常记1 分。
1.4.3 不良反应 统计并比较两组的潮红、脓包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连续矫正χ2 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评分的比较(分,±s)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创伤性瘢痕主要影响体现于局部外观及功能两大方面,患者普遍伴随患部疼痛、瘙痒症状,长期影响下易引发心理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近年来,随着点阵光热作用、选择性光热作用的发展,其理论更具科学性,光电技术给创伤性瘢痕的临床防治带来了突破性进展[8-9]。 透明质酸又称糖醛酸,相较于其他黏多糖,透明质酸不含有硫成分,具有较强保湿作用。
本研究选取于我院门诊就诊并收入院行手术治疗的30 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CO2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导入对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旨在发现更佳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预后更好恢复。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的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使用CO2 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导入治疗增生性瘢痕, 可增加创面改善效果,利于预后良好发展。 分析其原因在于,CO2 点阵激光治疗仪可通过激光作用点阵和间隔于表皮形成灼烧区,激光能够直接穿透至真皮层,可瞬间气化增生性瘢痕组织,利于组织修复启动。 同时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患者后,可刺激患者皮肤胶原蛋白增生,因此效果可保持较长时间[10-13]。
透明质酸属于酸性黏多糖, 其中透明质分子可携带约500 倍水分,具有强效保湿效果[14]。 透明质酸主要生理功能为促使水分进入细胞间隙, 由此影响蛋白质结合形成蛋白凝胶, 保护细胞抵抗病原菌侵袭,利于皮肤组织快速、安全恢复,减少瘢痕并增强免疫力[15-16]。透明质酸是参与细胞增殖、迁移的重要细胞外基质成分,透明质酸具有维持细胞分离状态的功能,从而利于细胞增殖及运动迁移,且抑制分化。此外,透明质酸还具有调节蛋白质、血管壁通透性及促进创伤愈合等作用,因此可有效改善激光治疗后创面皮肤营养代谢,增加其弹性,发挥保湿效果同时促进皮肤渗透吸收性能,促进激光治疗后创面恢复[17-18]。
本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在于研究对象基数较低,可期待今后更大规模相关研究,以进一步明确透明质酸在CO2 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使用CO2 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导入治疗增生性瘢痕,可增加创面改善效果,利于预后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裴芸琨,程丽英,张余光.瘢痕张力相关性治疗的研究进展[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9,15(4):266-267.
[2]王紫,孙婷也,陶筱婷,等.M2 型巨噬细胞调控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9,15(3):146-151.
[3]唐志铭,丁继存,荆梦晴,等.白藜芦醇软膏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临床疗效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57-60.
[4]李海博,陶凯.青藤碱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迁移的抑制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9,36(6):1027-1029.
[5]庞轲,刘一君,王彦君,等.增生性瘢痕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9,31(1):58-62.
[6]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会专家组.中国瘢痕疙瘩临床治疗推荐指南[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8,29(5):1-12.
[7]光电技术治疗皮肤创伤性瘢痕专家共识编写组.光电技术治疗皮肤创伤性瘢痕专家共识[J].中华烧伤杂志,2018,34(9):593-597.
[8]殷东京,孙记燕,赵贤忠,等.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在瘢痕内切除薄化及CO2 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8,30(4):290-295.
[9]李军,王育斌,陈维,等.点阵CO2 和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4):621-624.
[10]王彦,董炜,张慧.1565 nm 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评价[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35(1):31-33.
[11]戴杏,梁虹.超脉冲CO2 点阵激光联合A 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30(10):587-589.
[12]熊斌,伍珍凤,黄金丹.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配合果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1):42-43.
[13]陈丽芬,方芳,赵雁.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换肤治疗痤疮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4):12-14,18.
[14]崔艾丽,金哲虎.eMatrix 水滴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修护敷料治疗腹部妊娠纹[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2):64-66.
[15]骆惠英,汤宋佳,张菊芳.小针刀辅助透明质酸填充联合A 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重度眉间纹[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9,15(1):43-45.
[16]朱宏伟,闫梦洋,张玉龙,等.皮肤牵张器联合负压伤口治疗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3):59-62,71.
[17]费秋惠.透明质酸凝胶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39-41.
[18]唐许,龚成,刘慧,等.透明质酸敷料联合超脉冲CO2 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10):88-89.
Clinical effect of CO2 dot lattice laser combined with hyaluron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rophic scars
LONG Li-yun
Department of Burns and Plastic Surgery, Ganzhou People′s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Ganzhou 34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2 dot lattice laser combined with hyaluronic acid introduction on hypertrophic scar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July 2019, 30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scar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outpatient clinic and then admitted into the hospital for surger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15) and control group (n=15) by double blind metho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hyaluronic acid combined with CO2 lattice laser was used,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2 lattice laser alone was used.The clinical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changes of the scores of color, softness,thickness or blood vessel distribu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explored.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color, softness, thickness or blood vessel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color, softness, thickness and blood vessel distribu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CO2 dot lattice laser combined with hyaluron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rophic scars can enhance the effect of wound and facilitate good prognosis.
[Key words] Hypertrophic scars; CO2 dot lattice laser; Hyaluronic acid; Color saturation
[中图分类号] R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0)7(a)-0035-04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20204627)
[作者简介]龙丽芸(1984-),女,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整形外科
(收稿日期:2019-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