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孙洪云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血透中心,辽宁大连 116021
[摘要]目的 分析精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 例高血压患者,按照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精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等指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交往、自护能力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健康生活行为等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中采用精准护理干预,可合理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精准护理干预;高血压;血压水平;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高血压指人体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现象。如发病后不及时治疗干预,随着病情发展,可对心脑血管及其他脏器造成损害,出现器官衰竭、心脑血管疾病等,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3]。现阶段,对高血压疾病主要采用药物降压、日常护理等方式控制,减缓病情发展速度。 精准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可根据疾病状态采取准确干预方式,护理理论具备实践性。 而研究显示,给高血压患者准确护理干预,可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改善血压状态[4-6]。本研究结合实际案例,将精准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按照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 例。对照组中,男26 例,女25 例;年龄54~78岁,平均(65.14±3.22)岁;病程1~12年,平均(6.36±1.74)年。观察组中,男28 例,女23 例;年龄55~78 岁,平均(65.08±3.14)岁;病程1~12年,平均(6.45±1.62)年。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7]相关诊断标准;②认知能力正常,无精神类障碍。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损害;②合并血液、淋巴等循环系统障碍。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健康知识宣教;指导患者掌握血压自测方法,告知其疾病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采用精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①健康知识教育:在教育知识宣传方面结合多种措施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如采用多媒体技术视频播放;为患者建立微信群,指导患者关注院方公众号,定期推送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举行小型讲座,对高血压的病理机制、治疗方向、日常注意事项等讲解;将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制成图册, 免费发放。②心理干预:在健康教育基础上,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以此展开疾病日常护理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指导;告知患者遵从医嘱的重要性,纠正其错误认知;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想法,通过换位思考方式,帮助患者疏导心结;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精神压力来源,如患者因家庭给予压力较大时, 可与患者家属交流,引导其转变原有的照护思想,增加患者对护理、治疗的信任,提升治疗依从性。③服药行为干预:指导患者掌握血压自测方法,以提高其自护能力;在干预期,护理人员仍要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等基础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如出现头痛、眩晕、心悸等不适症状,患者立即平卧位卧床, 在医嘱下服用降压类药物,以快速缓解血压升高带来身体不适; 根据患者疾病发展,制定准确服药行为干预技术,如结合患者教育背景、性格特点等,制作个性化卡通提示卡片,将服用药物名称、时间、次数及方法标注在卡片上,以提醒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为患者设置手机闹钟提醒, 提醒信息与卡片相同, 防止出现漏服、少服、多服的情况。 ④饮食行为干预:患者坚持清淡饮食,避开高糖、高热量、高淀粉等食物种类,如各种甜点等;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量,以少于6 g 为佳,可为患者提供相同的勺子, 加强患者对盐量摄入的概念;结合患者喜好、身体需求及疾病禁忌,制定准确的饮食干预方案,增加每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摄入量,如绿叶蔬菜、奶制品等。 患者避免食用腌制类、烧烤食物,戒除烟酒等。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并调查其治疗依从性。
①血压水平:采用臂式电子血压计检测护理前后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②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8]评估,包括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交往、自护能力等4 项,每项25 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③治疗依从性:根据《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9]评估,包括服药依从性(13 项)、饮食依从性(3 项)、运动依从性(1 项)、健康生活行为(8 项)等25 项,每项1~5 分,分值越高,依从性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水平低于干预前,观察组SBP、DB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SF-36 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 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交往、自护能力等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健康生活行为治疗依从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机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综合征,多数患者伴心脑血管等组织功能性损伤。受患者生活习惯及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单一药物治疗无法对病情合理控制。临床研究指出,在高血压治疗期,配合准确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10-12]。精准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通过强调患者护理中心地位,加强基础护理职能,在落实护理责任制及专业技能基础上,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合理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13-16]。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的比较(mmHg,±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F-36 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的比较(分,±s)
精准护理干预中健康知识干预等环节,可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对临床治疗及护理产生信任感及依赖感,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精准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明显提升。 但因患者发病阶段存在差异,实施健康教育应结合患者疾病阶段及心理特性因素实施,合理安排宣教时间,在不影响患者正常作息情况下进行。 而饮食、用药行为准确护理干预,可加强患者自律性,使血压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精准护理干预后,血压水平趋于平稳,提示该护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该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有目的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 结合高血压患者患病时间长、病情控制要求高的特点,为患者制定合理心理干预方案,并与日常生活结合,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将精准护理干预用于高血压患者中,在控制血压水平、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可对患者生活及疾病控制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刘颖姝,刘红阳,谷晓岚,等.高血压及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颈围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12(5):431-436.
[2]雷靖安,韩琦,刘忠志,等.高血压与局灶性脑缺血发病及早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3):3061-3063.
[3]李琳瑕,王树泉,王斌,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TIMP-1、MMP-9、NSE、IL-18 水平变化对神经功能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4):307-310.
[4]龙飞隆,叶军,黄爱华.硝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0):50-53.
[5]张亚芳,唐晓琴,黄青青.质量控制理论下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甘肃医药,2019,38(5):472-474.
[6]罗志辉.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268-269.
[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1,3(5):42-93.
[8]张家仕,冼绍祥.PRO 量表及SF-36 量表测定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效果评价[J].广东医学,2017,38(16):2525-2527.
[9]张丽芹,张丽华,陈霞,等.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8):2540-2542,2549.
[10]曾海城,李斌,肖旋,等.老年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对内皮功能损伤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6,45(35):4977-4979.
[11]王桂莲.饮食营养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压控制的影响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12):1397-1398.
[12]周敏坚.路径化健康教育在改善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8):176-178.
[13]邓亦超.循证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6):74-76.
[14]龚晓华.不同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9):140-141.
[15]王岚香.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6):213-214.
[16]赵丽雪.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1):1339-1341.
Effect of precis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hypertension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SUN Hong-yun
Hemodialysis Center,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Dalian University,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116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recis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hypertension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Methods A total of 102 cases hypertensive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odd even number grouping method, 5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linical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preci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blood pressure level, quality of life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state, social interaction, self-care ability and other quality of life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diet compliance, exercise compliance, healthy living behavior and other treatment compliance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Using precis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an reasonably control their blood pressure level, improv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Preci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Hypertension; Blood pressure level; Treatment compliance; Quality of life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0)7(a)-0234-03
(收稿日期:2019-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