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传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研究进展
王小乙
辽宁省抚顺市传染病医院二疗区,辽宁抚顺 113006
[摘要]传染科是传染病患者较为集中的场所,工作环境特殊,加上服务对象疾病的特殊性,在操作过程中若是未注意个人的防护,出现职业危害的风险较大,且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新时期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模式的转变,导致医院传染科的格局出现了变化,传染科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比医院其他科室更高。因此临床应总结导致新时期传染科护士出现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以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率。本文对新时期传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进行综述。
[关键词]传染科;职业危害;防护
现代医学高速发展,且新的化学物质、高科技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导致新的职业危害出来。如20世纪70年代,受到耐药菌株和变异病原体出现、环境改变、人类社会行为的改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诱发了某些传染病的流行、传播[1],还出现了新的传染病以及病原体,威胁到全球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传染科护士与各类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并经常处理各种标本以及污染物,同时负担着医疗救护工作、隔离与防护工作,若是个人防护措施未做好,容易出现职业性危害[2-4]。本文从传染科护士出现职业危害的原因、危险因素、防护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
1 出现职业危害的原因
1.1 自我防护意识的缺乏
传染科护士从思想上未充分重视职业危害,将“不怕脏”“不怕累” 作为评价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的标准之一,主要体现为不使用纱布便手掰安瓿、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经常性地直接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另外传染科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主要表现为未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操作执行不规范、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等。
1.2 传染病预防知识缺乏
传染科护士的护理专业水平不高,不能充分认识到传染病的危害性,因此未做好防护措施。传染科工作人员(实习生、清洁工、护工)与传染病患者或医疗垃圾接触较多,但是对于危害因素的理解和防护措施认识度不高,而防护知识的来源以书本为主,比例为58%左右,38%来自医院,4%来源于社会宣教[5-7],这提示医院和社会应加强对传染病职业危害防护知识的宣传力度。
1.3 违规操作
传染科工作人员存在违规操作会导致针刺伤、呼吸道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如未将采血针按照规定放置在锐器盒中[8];未使用纱布,直接用手掰开安瓿瓶;进出病房未按照规定洗手以及穿隔离衣[9-10];未戴手套便进行接触传染病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等。
2 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
2.1 物理性因素
①辐射:传染科病房每日均需要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加上消毒液的使用,长期接触会导致皮肤红斑甚至是皮肤癌的发生,并会损伤眼睛和肺部,导致肺气肿、肺组织纤维化的发生。②人造光的危害:传染科护士工作繁重,夜班频繁,长期在人造光线下工作会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加上长时间为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容易损伤肌肉、骨骼以及导致下肢静脉曲张。③锐器伤:锐器伤中以针刺伤最为常见[11-12],其次为安瓿、刀片割伤,传染科接收的患者多为肝炎、艾滋病等患者,容易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
2.2 化学性危险因素
传染科需要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对病房环境、诊疗器械、医疗垃圾等进行消毒处理,在长期使用化学消毒剂过程中会损害患者的呼吸道、皮肤,易引起化学性气管炎、皮炎、鼻炎、头痛等多种疾病[13];另外消毒剂、抗生素经皮肤、黏膜吸收会降低传染科工作人员的机体免疫功能。
2.3 生物因素
传染病患者的皮肤黏膜、血液、体液等均存在传染性,肝炎病毒、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核杆菌等病原体可经呼吸道、血液传播[14-15],而传染科护士长期面对传染病患者,在护理操作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上述物质相接触,当出现锐器伤时极易出现感染。乙肝、艾滋病是常见的传染病,可经血液传播,感染率非常高,而此类患者在传染科所占比例较大,因此传染科护士若未做好防护措施,其感染风险较大。另外,传染科护士对于尚未明确诊断的呼吸道传染病常存在自我防护不到位的情况,患者的飞沫、痰液、呕吐物、粪便等排泄物中的病菌会在空气中传播,因此传染科护士应出现呼吸道感染风险。
2.4 社会心理危险因素
传染科护士存在工作繁重、夜班频繁等情况,不仅承受着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还需承担家庭的责任和家务[16],容易出现身心疲惫的情况;传染科护士长期接触传染病患者,面临着传染病患者的长期治疗及死亡,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护士的精神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另外人们对传染病存在歧视、恐惧情绪,对传染科护士存在偏见与排斥,会影响传染科护士的心理状态;医院管理层重视不足以及社会支持的缺乏,付出得不到肯定,容易使新时期传染科护士出现消极心理,长此以往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传染科收治的患者受到经济、知识缺乏、社会偏见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过激行为,经常攻击传染科护士,会给传染科护士造成不良的心理刺激。
3 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3.1 强化职业防护的培训
在岗位培训时加强对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传染科工作人员对预防感染知识的了解程度[17-18],要求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消毒隔离以及防护技术,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必须严格按照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工作中将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控制和消除,正确处理锐器和医疗垃圾,避免自身伤害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3.2 健全规章制度、强化防护意识
传染科护士长经常性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对消毒隔离知识、自我防护技术、新型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学习,以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以及预防职业接触感染认知水平[19],另外,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及接种相关疫苗。合理规划传染科格局,执行“三区(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两线(内走廊、外走廊)”制度,三区之间工作人员和患者不逆行,注意污染物和清洁物不得混合处理,同时隔离区设置醒目的隔离标志,护理人员在进入病房前必须穿好隔离衣,护理操作后至外走廊对污染物品进行处理,脱下隔离衣并注意使用消毒液洗手,将传播途径切断。
3.3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传染科护士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或侵入性操作前后、接触血液等分泌物及被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做好手卫生工作[20]。医务人员在进入传染病区、隔离区时戴好口罩,佩戴口罩有利于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传染性物质溅到医护人员口鼻腔黏膜中;另外传染科护士在为患者进行无菌操作、铺床、更换床单等情况下均应戴好口罩,且注意口罩的使用时间,一次性口罩在使用4 h 后进行更换,12 层纱布口罩在佩戴8 h 后更换,当口罩出现潮湿、污染后及时进行更换,严禁反复使用。
3.4 物理性因素的防护
传染科护士在使用紫外线灯对病房及空气进行消毒时,严禁入内,在完成消毒后开窗通风,定时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物表和过道,对患者的痰液、排泄物正确处理,叮嘱患者不得随意外出走动。传染科护士在可能与患者体液、血液接触的护理操作前,必须戴好手套、口罩、眼罩,在完成护理操作后,及时脱去手套正确洗手,及时消毒,更换口罩。使用过后的锐器及时放入到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注意利器盒的密封性,或是可以采用针头毁型器处理锐器。使用过后的一次性针头不得重新套上针套再次使用,严禁直接用手与使用过后的针头、刀片接触,有效预防锐器伤[21-22],一旦出现针刺伤等职业危害立即进行正确处理,如及时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液对污染的皮肤进行清洗,往离心方向对伤口进行挤压,将损伤处的血液挤出后再次冲洗伤口,使用0.5%碘伏或75%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和包扎,同时积极进行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抗体检测。在传染科实施弹性排班制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保证护士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休息,缓解护士的神经紧张感,减轻精神压力。
3.5 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的防护
护士在配置及使用消毒剂时注意带好口罩、眼罩和防护手套,加盖保存挥发性制剂,同时注意通风,使空气中的浓度降低,避免长期刺激皮肤黏膜或呼吸道[23]。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在接触传染病患者时做好防护措施。
3.6 社会心理因素的防护
医院在奖励机制上予以传染科护士优待,改善护士的待遇,院领导同时还应重视职业危害危险因素防范措施的制定,加强法制教育,强化防护及安全意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防护技术,使传染科护士能够正确、积极应对压力,同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以促进自身体质的增强[24];传染科护士应学会自我调整心理状态,合理平衡工作与生活两者间的关系,当工作压力过大时,通过向人倾诉、听音乐、进行户外运动、外出旅游等方式正确发泄自身负面情绪和缓解内心压力[25],并正确面对社会偏见。传染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保持科学、亲切、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注意培养自身综合素质,并对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熟悉掌握。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建立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在与传染病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注意沟通技巧并保持耐心,对患者的思想、行为动向进行密切关注[26],当患者或其家属存在纠缠不清等情况时,注意保持良好的态度使用迂回战术进行处理,避免出现矛盾、冲突,当其存在攻击倾向时,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 小结
新时期传染科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存在比较严峻的形势,护士在做好自身护理工作的同时,还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范进行护理操作,提高自身体质以及缓解内心压力,将职业危害发生风险降低。
[参考文献]
[1]张莹,盛丽荣.内镜中心护士职业危险与防护的研究进展[J].中国研究型医院,2019,6(1):29-33.
[2]杨帆.妇科肿瘤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的危害及其防护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2):81-82.
[3]何玲莉,邹毅,刘明霜,等.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2):184-186.
[4]黄改荣.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自我防护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5):292.
[5]吕婷.浅谈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2):217,220.
[6]云惠聪.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2):145-147.
[7]凡欣欣,孙莉.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7):91-92.
[8]段可佳,孔学云.采血室护士的职业性危害及自我防护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5):155-156.
[9]刘红敏,李强,张海丽,等.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5):1830-1832.
[10]曾连香.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手段[J].医疗装备,2018,31(14):64-65.
[11]唐玉兰,周胤婵,余小红.手术室及供应室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8,35(6):74-76.
[12]官煜,张琳娟,车菁,等.专业核心能力训练对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防护能力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8,17(2):60-62.
[13]蔡雨清,王晓燕,王秀兰.行为运作管理在临床护士化疗药物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6):442-445.
[14]彭欣茜.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8,16(1):46-49.
[15]吴朝珍.浅析手术室护士各种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8):224,227.
[16]梅英,黄金鹏,周玲霞.结核科护士的职业风险和防护[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9):17-18.
[17]李娜,黄建娇,王雪双.肿瘤化疗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7):92-93.
[18]谢玲英.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认知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2017,17(5):641-643.
[19]张臣艳.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2):56.
[20]张春娟.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8):169-170.
[21]范雯怡,李葆华,胥雪冬,等.护士对职业危害及防护的认知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12):13-15.
[22]亓琳.新时期传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4):231,234.
[23]廖建玲,兰丽梅.员工帮助计划在传染科护士压力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9):1433-1435.
[24]张学华,饶龙华,汤娜.传染病病房轮转护士职业防护意识与规范化培训管理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184-185.
[25]李翠玲.传染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与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4):184-185.
[26]胡春燕.传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0):75-76.
Research progress in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protection of nurse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new era
WANG Xiao-yi
The Second Treatment Area, Fushun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Liaoning Province, Fushun 113006, China [Abstract] The infectious department is the place where infectious disease patients are concentrated,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is special,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disease of the service object.If personal protection is not paid attention to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 risk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s greater an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nurses will be affected.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e of medical mode in the new era have led to changes in the pattern of infectious department in hospitals.Nurses in infectious department face higher occupational hazards than other departments in hospitals.Therefore, clinical practice should summarize the risk factors leading to occupational hazards of infectious nurses in the new era and explore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ccupational hazards.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occupational hazards of infectious nurse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 Infectious diseases; Occupational hazards;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 R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0)5(a)-0030-03
(收稿日期:2019-05-17 本文编辑:陈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