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肥胖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周方怡
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儿童肥胖症发病率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儿童肥胖症影响儿童的发育和健康,引起大脑、机体多系统和多器官功能的障碍,同时会导致成年期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发病的概率增加。因此分析儿童肥胖症流行病学特点对于儿童肥胖的预防非常重要。本文就我国儿童肥胖症发病原因、不同地区发病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将来儿童肥胖症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我国儿童;肥胖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肥胖症(obesity)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目增加导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脂肪在某些局部组织过多沉积为特点。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又促进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肥胖与2 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等有着密切关系[1]。目前,我国儿童肥胖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最新研究显示,我国儿童肥胖症发病率达到20%[2],而儿童肥胖症会导致体内基础胰岛素和C 肽分泌明显增高、甲状腺功能相对低下、总智商、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均降低、心肺功能显著降低、性发育及性成熟均明显提前[3];此外,还会引起内脏疾病(如脂肪肝、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是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损害),影响儿童智商、行为、心理等方面[4],严重损害儿童的发育及健康。因此,我国儿童肥胖症的控制刻不容缓。本文就我国儿童肥胖症流行病学特点作一综述。
1 我国儿童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特点
1.1 我国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
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群肥胖危险一再增加,疾控中心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17 岁以下肥胖人群已超过55 万人,有12%的儿童超重[5]。我国儿童肥胖症发病率从20 世纪80年代的0.8%增至目前的6.5%,某些城市甚至更高[6]。据统计,我国的肥胖发生率无论在城市或农村、成人或儿童、男性或女性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1.2 我国儿童肥胖症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
姚金苹[7]对811 名4~6 岁儿童的纵向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3 个月龄时肥胖率为11.3%,5 个月龄降低至4.6%,随后继续降低,8 个月龄降至3.3%,12~36个月龄肥胖率较低并且稳定,48 个月龄肥胖率开始升高至5.9%,60、72 个月龄组增幅最大,肥胖率分别是9.5%和13.3%。早期不同月龄出现超重、肥胖的儿童,其在5~6 岁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早期未出现超重和肥胖的儿童。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发现,1 岁内和4~6 岁可能为儿童肥胖症的高发阶段。
国内进行过的一项调查发现,肥胖者15 岁以前发胖的占11.5%;15~19 岁开始发胖的占14.0%。近年来,儿童(15 岁以下)的肥胖发生率有增高趋势[8]。蒋竞雄等[9]的调查中将7~12 岁儿童按年级划分后发现,各年级肥胖儿童检出率: 一年级组最低为12.6%,二年级起便迅速升高,五年级达到高峰(20.8%),提示一、五年级儿童在7~12 岁肥胖症发病率增长较快。
申田[10]在我国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和特点中阐述了儿童肥胖的性别差异:<7 岁的儿童女孩肥胖率高于男孩,>7 岁的儿童男孩肥胖率高于女孩,10 岁左右儿童的发病率较高。马冠生等[11]曾对广州、上海、济南、哈尔滨四个城市儿童抽样调查中发现男生肥胖率为14.3%,女生为9.3%,男孩肥胖率显著高于女孩。近年来对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研究表现为儿童肥胖检出率总体上升,且男童高于女童。
1.3 我国儿童肥胖症的地区分布特点
近几年的大部分调查研究均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肥胖率和肥胖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偏远地区。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儿童肥胖流行趋势也大不相同,肥胖儿童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水平发达的大城市,其余中部内陆地区和西部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肥胖流行情况相对较轻。儿童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问题。20 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出现快速上升的态势,张娜等[12]对我国九市7 岁以下儿童的一项研究指出,儿童单纯性肥胖1986年检出率为0.91%,其中男童为0.93%,女童为0.90%。我国儿童肥胖问题在新疆地区三民族(哈族、回族和汉族)发生率高达5.66%,哈族儿童患病率高达8.94%,位居新疆儿童患病率之首;汉族儿童肥胖患病率为5.09%,回族儿童为3.08%[13]。总体来说我国儿童肥胖症流行范围较广,发病率在集中上升。
1.3.1 东部沿海地区儿童肥胖发病率 东部沿海地区多为我国经济发展领先的一线大城市,以北京为首的5 个大城市早已成为肥胖的“重灾区”,儿童更是因生活水平提升导致超重人口数量与日俱增。甘仰本等[14]的综述指出,北京等地儿童超重肥胖合并检出率:男童7~9 岁达25.4%,10~12 岁达25.5%;女童7~9 岁达17.0%,10~12 岁达14.3%。
这部分地区儿童一般在外就餐频繁[15],导致孩子从小膳食能量来源广泛且偏多。此外,关于北京城区0~6 岁儿童肥胖流行状况调查[16]的结果显示,北京该部分儿童群体肥胖及超重检出率分别为3.19%和7.64%;3~6 岁组是4.49%和9.17%,高于0~2 岁组(1.07%和5.14%); 男童肥胖率为3.80%,女童为2.54%,男童肥胖率普遍较高。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一直在上升,2~18 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接近10%,同时仍有11%的儿童达到超重指标并且正往肥胖的方向发展。
上海市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之一,其6~18 岁少儿患病率情况也并不乐观。罗飞宏等[17]的一项调查中,采用国外参考标准的体重指数(BMI)评价了上海6~18 岁少儿肥胖患病率情况,得出肥胖粗患病率为3.58%,标化患病率为3.30%,超重粗患病率为13.25%,标化患病率为12.95%。由此可见上海少儿肥胖总患病率中超重的比例较高,与国内大多数沿海发达城市研究报道一致的是[18]肥胖患病率也呈男高女低的特征,而且发病原因复杂。目前探索上海市7~9 岁儿童生活行为因素及父母超重情况与肥胖关系的研究得出该儿童群体的超重率达34.14%,肥胖率是18%;男孩肥胖率为22.8%,女孩肥胖率为13.21%[19],呈现男高女低的态势。城市里儿童各方面生活水平上的优越性更是直接决定了7~9 岁儿童在这一时期高发的肥胖率,同时这也成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肥胖症和各种严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儿童时期超重和肥胖问题在广州市仍不容忽视。2016年广州市居民体检相关抽样样本显示市民腰臀比超标率达28.80%,肥胖率达20.38%;广州市区儿童青少年男子超重比例为11.57%,女子超重比例为8.06%; 男子肥胖比例为4.65%,女子肥胖比例为3.16%。超重比例远大于肥胖比例。数据充分表明广州市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严峻,发病率与北京、上海两地不相上下,提早采取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1.3.2 中部内陆地区儿童肥胖发病率 2007年武汉市一项调查研究显示,6~12 岁儿童肥胖率达1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以湖北省疾控中心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报道结果来看,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8.18%,男生和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32%、6.33%,中部贫困地区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率为上升趋势。我国1986~1996年这10年间0~7 岁儿童肥胖增长率就已达93.4%,其中以中部和南部城市增长最为迅速[20]。
1.3.3 西部边远地区儿童肥胖发病率 在西北边远地区儿童超重肥胖问题并未因地域经济发展相较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落后而减少,而是同样集中分布于某些省的一、二线城市,如西北喜食牛羊肉的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西安等地较为突出。在一篇有关中国大型城市儿童肥胖研究的文章里对西安等城市进行了数据收集发现患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男童比例高于女童[20]。有关西安中医医院的报道称据原卫生部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城市的成人肥胖率占到总人口的12.3%,儿童的肥胖率占到8.1%。其中北方人肥胖率高于南方人,西安的成人肥胖者大约有98.4 万,儿童肥胖者大约有64.8 万。肥胖已成为一种慢性病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以牛羊肉为主要肉类食物的北方地区居民,人群超重率大大高于南方,“2015 中国肥胖指数” 阶段研究成果显示,中国的肥胖人群分布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步收紧的趋势[21],儿童也不例外,从小饮食多以牛羊肉为主,近几年7 岁以下儿童超重与肥胖现象尤为突出。甘肃省农村地区7 岁以下儿童超重检出率为8.2%,肥胖检出率为6.1%,明显高于1996年中国八城市0~7 岁儿童超重和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22]。
1.3.4 我国不同民族儿童肥胖症发病率的特点 不同国家和民族,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不同。在我国有关儿童肥胖的民族特征研究北方主要是新疆少数民族、宁夏回、汉族以及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内蒙古地区儿童肥胖的调查成果;南方不同民族儿童肥胖主要是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儿童肥胖症问题突出。
新疆医科大学吴洁[23]研究指出,男童脂肪重聚年龄早于女童,汉族儿童脂肪检出率高于哈族和维族。汉族儿童肥胖检出率较哈族儿童超重检出率高,儿童肥胖症问题形势严峻。
宁夏地区回、汉族儿童肥胖现状调查中,其地区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为8.4%,超重检出率为11.7%。肥胖发生率已从1985年的2.3%增加到2000年的6.3%。不同民族之间肥胖超重检出率结果显示,回、汉族儿童肥胖、超重率分别为6.5%、11.2%,9.1%、11.7%,汉族高于回族[24]。汉族儿童饮食、生活习惯各方面受限少于回族,发病率有典型的民族文化差异特点。
在延边地区,朝鲜族与汉族青少年的肥胖问题最为突出。金银花[25]的论文调查中发现朝鲜族腰围(WC)、腰围身高比值(WHt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血糖(FBG)水平均高于汉族,朝鲜族各型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汉族。这与宁夏和新疆的儿童肥胖的民族差异正好相反,延边地区主要以朝鲜族儿童肥胖为主。
袁雅荣[26]一篇有关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儿童单纯性行肥胖的行为因素调查分析对策的研究随机抽取了阿拉善盟少数民族地区,结果显示,在抽取的3604 名儿童中超重儿童检出率为13%,肥胖检出率为39%,提示少数民族地区儿童肥胖率正在逐年上升。此外,蒙古族儿童超重和肥胖也成为了该民族儿童健康的威胁性因素。付群[27]2010年调查蒙古族7~18 岁学生的BMI,结果显示,其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加,总的平均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10.6%、6.4%。蒙古族儿童肥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位于西南地区的云南省境内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范丽梅等[28]调查了云南15 种特有少数民族7 岁以下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云南15 种特有少数民族7 岁以下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6%和4.6%,男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高于女童。俞跃萍等[29]的云南15 种特有少数民族0~6 岁儿童肥胖症的研究发现从民族分布看拉祜族、布朗族、哈尼族三民族儿童的低体重率居高,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与范丽梅等[28]的数据一致,其中以僳僳族检出率为最高,分别为23.8%和9.2%。云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儿童发育差异很大,但具体对不同民族的儿童肥胖特点并未有确切的研究说明。
贵州省2014年不同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里发现7~8 岁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儿童超重率为7.15%,肥胖率为3.95%,汉族学生肥胖率明显高于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的肥胖率明显高于水族;而肥胖率为汉族、布依族男童显著高于女童[30]。杨胜文等[31]调查黔南地区的结果显示,3~6 岁儿童超重率为24.21%,肥胖率为10.18%,男童肥胖率(9.84%)略低于女童(10.95%);汉族儿童肥胖率(11.07%) 高于布依族 (5.07%),均明显低于苗族(14.4%)。两项研究均表明贵州省汉族和苗族儿童是儿童肥胖症的主要群体,其次是布依族、侗族和水族。
在我国南方的民族里,广西壮族儿童形态发育水平也是我国儿童肥胖症研究的热点。廖慧萍[32]的研究指出广西壮族儿童随着经济发展、 生活水平提高,壮族学生因体重的增加其超重、肥胖率高于汉族学生。1995~2000年壮族儿童超重率呈稳步上升,在5年内7~15 岁城市男童超重率增加2.24%,乡村男童超重率增加0.46%,城市女童增加3.04%,乡村女童增加0.77%。2006年7~15 岁城市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7.10%、3.35%,乡村男童分别为3.31%、1.72%;城市女童分别为5.43%、2.56%,乡村女童分别为3.05%、1.46%。广西壮族儿童肥胖总检出率虽低于同龄汉族儿童,但增长速度过快,也是儿童肥胖症的重点防治人群。
2 小结
综上所述,研究我国儿童肥胖是从根本上降低我国成人肥胖和各种高血压心血管等慢性疾病发病率更为有效的方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降低肥胖症及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对于提高我国儿童和成人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减少我国医疗资源的消耗,促进社会经济水平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卓群,王宁宁,马亚楠,等.肠道菌群与儿童肥胖的关系及其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29(12):1456-1462
[2]黄晓飞,陆颖理.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82-84.
[3]张亨菊,李耀.儿童肥胖症对健康的危害[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6,30(2):15-17.
[4]朱玉.儿童肥胖及其引发的疾病[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b3170722647d27284b7351ad.html,2012-04-15.
[5]肥胖其实是社会问题的故事[EB/OL].http://www.fantizi5.com/gs/duzhe/iso/isowsunox.html.
[6]潘秀萍.学前儿童肥胖症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08,(23):48-49.
[7]姚金苹.811 名4~6 岁儿童肥胖的纵向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2.
[8]http://www.39kf.com/cooperate/qk/SCHOOL -HEALTH/0808/2008-12-27-547587.shtml,2008-12-27
[9]蒋竞雄,夏秀兰,吴光驰,等.北京市朝阳区2377 名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及原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7(3):155-156,164.
[10]申田.我国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和特点[J].教育教学论坛,2009,(2):7-9.
[11]马冠生,胡小琪,李艳平,等.影响我国四城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环境和行为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和控制,2002,6(10):114.
[12]张娜,马冠生.《中国儿童肥胖报告》解读[J].营养学报,2017,39(6):530-534.
[13]徐佩茹,张卫平,阿依古丽,等.新疆维、哈、回、汉族学龄儿童肥胖因素分析调查[J].新疆医学,2003,33(2):87-88.
[14]甘仰本,蔡军,林莉,等.儿童肥胖症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3):292-294.
[15]张雅蓉,王金子,薛勇,等.我国9 地区3~12 岁儿童外出就餐和食用快餐相关因素与超重肥胖的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1):5132-5135.
[16]杨海河,陈欣欣,孟杰,等.北京城区0~6 岁儿童肥胖流行 状 况 调 查[J].中 国 儿 童 保 健 杂 志,2009,17(6):694-697.
[17]罗飞宏,沈水仙,屠月珍,等.上海市6~18 岁少儿肥胖患病率调查[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6):46-48.
[18]田玉成.儿童肥胖症的影响因素及预防[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8):38-39.
[19]张隽,陶晔璇,汤庆娅,等.上海市7~9 岁儿童肥胖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5):672-675,696.
[20]李辉,张璇,阎桂凤.八城市7 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十年流行变化趋势[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5):316-318.
[21]陶世强.肥胖人群北方比南方多[EB/OL].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taoshiqiang_4921714981.htm,2016-12-23.
[22]薛红丽,李芝兰,马国燕,等.甘肃省农村0~7 岁儿童超重、肥胖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卫生研究,2011,40(1):68-70.
[23]吴洁.新疆维、汉、哈三民族儿童脂肪重聚年龄及儿童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5.
[24]周建虎.宁夏地区回汉儿童肥胖现状及其与Ghrelin 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2014.
[25]金银花.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青少年不同类型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相关性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2.
[26]袁雅荣.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行为因素调查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4):460-462.
[27]付群.蒙古族7~18 岁学生腰围与超重及肥胖的关联[D].苏州:苏州大学,2014.
[28]范丽梅,赵钟鸣,姚莉琴,等.云南15 种特有少数民族7 岁以下儿童超重和肥胖的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5):2447-2450.
[29]俞跃萍,刘锦桃,杨燕槐.云南15 种特有少数民族0~6 岁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636-3640.
[30]苏静.2014年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校医,2016,30(9):660-662.
[31]杨胜文,林先燕,余跃生,等.黔南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8):747-748.
[32]廖慧萍.广西壮族少儿生长发育特点及单纯性肥胖的流行病学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epidemiology of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
ZHOU Fang-yi
Medical College of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Gansu Province,Lanzhou 73003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incidence rate of childhood obesity has been increasing in all regions of China.Childhood obesit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and health of children,causes the dysfunction of brain,the body′s multiple systems and multiple organ functions,and also in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multiple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hypertens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diabetes,etc.) in adulthood.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hood obesi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hildhood obesity.In this paper,the etiology of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 and the incidence in different regions were review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childhood obesity.
[Key words] Children in China;Obesity;Epidemiology;Research advances
[中图分类号] R5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9(c)-0026-04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Y18187)
[作者简介]周方怡(1997-),女,彝族,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人,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2016 级在读本科,研究方向:儿童肥胖
(收稿日期:2019-03-12 本文编辑:任秀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