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切口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
张宪祥 肖庆华 殷建勇
江西省信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信丰 341600
[摘要]目的探讨弧形切口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观察组,另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经皮锥颅引流术,观察组采用弧形切口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弧形切口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弧形切口;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效果
临床神经外科中,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外部损伤可导致患者蛛网膜和硬脑膜之间出现包膜血肿块,进而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情较危急,患者必须及时接受相应的治疗措施,否则严重威胁其安全。目前,临床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弧形切口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其中之一。本研究选取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弧形切口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与经皮锥颅引流术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纳入本研究,为观察组;同时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纳入研究,为对照组。对照组:男21例,女11 例;平均年龄(41.2±2.3)岁;单侧血肿 23 例,双侧血肿9例。观察组: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41.3±2.1)岁;单侧血肿 24例,双侧血肿 8例。两组患者均符合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标准,明确外伤史和无明确外伤史并存,受伤部位基本相同,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均征得患者及其本人的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肿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皮锥颅引流术:正式手术前,通过CT定位观察血肿部位及大小,并在头皮相应的位置标记好血肿在其上的投影,选择平卧时血肿最低点,在血肿边缘大概4 cm的位置,利用直径5 mm的颅锥钻颅,锥孔斜向血肿前方,硬膜刺破后,陈旧性液体流出,沿着创道将直径为4 mm的硅胶管置入其中,进行引流处理,再使用生理盐水清洗血肿腔,直到引流液为淡红色为主。之后,使用生理盐水(5 ml),夹住引流管(夹闭时间持续4 h左右,视患者具体情况),引流液为暗红色,且有陈旧性血块被引出时,每隔12 h清洗1次,至引流液变淡后复查头颅CT,如血肿引流干净则在术后2~4 d拔管。
观察组采用弧形切口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同对照组一样,使用相同的方法定位血肿部位及大小。手术开始时,局部麻醉或者气管内全麻,取血肿最厚处为钻孔点,将已钻好的颅骨钻孔进行扩大处理,扩大至直径2 cm左右,硬膜边缘悬吊4针,“+”字切开硬脑膜,将血肿放出,利用12号硅胶管对血肿腔进行引流,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置入引流管后注入清水,以凝胶海绵封填硬脑膜口,夹闭引流管并固定,逐层间断严密缝合切口,密封引流袋后30 min通畅引流,术后1~3 d复查CT证实血肿基本排空后拔管。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②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如下。血肿及其他各项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生活恢复正常为治愈;血肿及其他各项临床症状消失且遗有一定神经功能障碍为有效;血肿及其他各项临床症状均无改善且生活无法自理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有效。③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有脑挫裂伤、张力性气颅、低颅压以及血肿复发。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s)

2.2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神经外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老年人是该疾病的“重灾区”[1]。有关研究显示,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数占颅脑损伤血肿的10%以上[2]。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病数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该疾病的治疗负担。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而言,为了保证其生命安全,必须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治疗[3]
目前,临床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同时辅之必要的护理干预[4]。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水平也不断提升,治疗方式也多种多样,经皮颅锥钻孔引流术、颅骨钻孔引流术、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都是常见的治疗方法[5]。目前,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意见已基本一致,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应施行手术治疗,而且首选方法是钻孔引流[6]
关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手术治疗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复发率,患者经过手术后,容易出现复发[7-9]。有研究表明,血肿复发的原因主要有老年人脑萎缩,术后脑膨胀困难;血肿腔内有血凝块未能彻底清除;血肿包膜坚厚,硬膜下腔不能闭合等[10-13]。在对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治疗时,关键点在于如何解决好术后复发的问题,如能够解决术后复发的问题,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成功率将会大大增高,而这也已经成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关注的焦点[14-15]
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是现代临床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有效解决了疾病复发的问题,将其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中,具有以下几个的优点:①在切口不延长的基础上扩大手术切口,不仅拓宽了手术视野,还大幅度地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性,使手术操作更便捷;②在手术过程中,以悬吊止血的方式止血,这样可以预防钻孔或咬扩骨孔时,硬脑膜与颅骨间的血管被剥离撕裂引起出血而导致的硬膜外血肿,保证治疗的有效性;③其他手术出现复发后,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复发率将会明显降低,在保障手术有效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患者恢复的安全性[16-18]。但是,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术中如果控制不好,容易造成患者大量出血,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大;该手术方式的手术费用比较高,对于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来说需要一笔很大的经济支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提示与经皮颅锥钻孔引流术比较,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更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能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复发率较低,安全、稳定,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值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剑飞,林庆喜,林承怀,等.小切口钻孔盐水池隔离下放置冲洗管及引流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1):208-209.
[2]王天易,蒋福刚,张海蕾.单颅孔钻孔冲洗结合单管闭式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19(1):33-34.
[3]刘新志.5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29):99-101.
[4]李庆新.特殊类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J].安徽医学,2012,33(7):810-812.
[5]叶金练,胡伟鑫,陈建才,等.改良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治疗颅内血肿136例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25(3):176-177.
[6]谭书德,李恩春,代志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内膜下积液CT误诊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8):877-878.
[7]王国芳,朱青峰.单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03例的围术期护理[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6):66-68.
[8]肖阳,张永明,马亮.钻孔引流置管导向钳的设计与使用方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6):632-633.
[9]曹鹏,孟辉,刘国龙,等.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2):170-171.
[10]郑红云,郎黎薇,汪慧娟,等.13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55-356.
[11]武琼,崔大明,楼美清.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14):2502-2504.
[12]王志明,殷尚炯,杜秀玉,等.微创穿刺引流术与钻孔引流术对高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2(4):258-257.
[13]金芝萍,陈世文.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41(5):461-464.
[14]宋业纯,吕胜青,张银,等.3种微创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14):1458-1460.
[15]王志明,王洪生,王立忠,等.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J].海南医学,2014,25(3):409-410.
[16]张矫.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3):203-205.
[17]杨刚,廖勇仕.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3,18(10):478-480.
[18]曾德兵,陈飞,王小龙,等.单孔钻颅冲洗并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4,31(4):360-361.
Effect of arc-shaped incision for expanding skull drilling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ZHANG Xian-xiang XIAO Qing-hua YIN Jian-yo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Xinfeng People′s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Xinfeng 341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rc-shaped incision for expanding skull drilling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Methods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32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other 32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treated as the control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percutaneous cone drainage was used,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rc-shaped incision for expanding skull drilling drainage was adopted.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peration time of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8%,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1.3%)(P<0.05).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2%,which was grea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25.0%)(P<0.05).ConclusionArc-shaped incision for expanding skull drilling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an obtain a remarkable effect and is worthy to be promoted.
[Key words]Arc-shaped incision;Expanding skull drilling drainage operation;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Therapeutic effect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8)2(a)-0057-03
[基金项目]江西省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GZ2015ZSF 399)
(收稿日期:2017-11-13 本文编辑:许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