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控制相关护理在老年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逆行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刘东英1 林 华2
1.江西省龙南中医院感染科,江西龙南 341700;2.江西省龙南中医院内科,江西龙南 341700
[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控制相关护理在老年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逆行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留置尿管的1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的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接受预防控制的相关护理;对照组接受普通常规护理。分别以发生尿路逆行性感染的数量、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以及患者护理质量作为预防控制效果的评判依据。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尿路逆行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留置导尿管进行尿路逆行性感染的预防控制是很有效果的。针对老年留置导尿管患者,采用完善的尿路逆行性感染的预防控制系统,强化留置尿管患者的精细化护理工作,以此来减少甚至避免因留置尿管而引起的尿路逆行性感染。
[关键词]老年留置导尿管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尿路逆行性感染;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8)10(b)-0162-04
Effect of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elated nursing on urinary tract retrograde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
LIU Dong-ying1LIN Hua2
1.Depart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Long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Longnan 341700,China;2.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Long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Longnan 3417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elated nursing on urinary tract retrograde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Methods A total of 160 elderl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indwelling catheters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eatment for patients,they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In the observation group,relevant care fo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as adopted,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general routine care was used.The number of urinary tract retrograde infections,patient′s satisfaction on nursing,and care quality were used as the evaluation basis for th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effects.Results The survey showed that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on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retrograde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h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urinary tract retrograde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s is very effective.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s,the impeccabl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ystem for retrograd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can be used to strengthen the delicate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s,so as to effectively reduce or even avoid the urinary tract retrograde infection caused by indwelling catheters.
[Key words]Elderly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Nursing satisfaction;Nursing quality;Urinary tract retrograde infection;Control and prevention
留置尿管是指将导尿管插进膀胱,使尿液经导尿管流出膀胱,这是临床中较多用的一种护理操作手段,目的是帮助有排尿障碍的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一种在救治重症患者时的必要护理措施[1-2]。这种护理措施,将导尿管一直留在患者体内,病情许可才可定期更换或拔出,对长期使用导尿管患者的护理不恰当,则会出现尿路感染,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来降低感染是临床医学护理的重要内容[3-4]。根据调查显示,尿路感染的发生在全国普遍存在,截止到2017年底,中国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已达22.3%~34.0%,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成为目前各大医院较常见的感染病类型之一[5]。研究发现,85%以上的尿路感染均来自留置尿管,因为患者自身身体特点或手术操作的不合理都会导致尿道黏膜损伤或尿液外漏,且对长期留置导管年老患者而言,容易引起尿路逆行性感染,这种感染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一系类的问题:患者病期延长、痛苦增加、经济负担加重等[6]。因此,预防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降低感染发生率刻不容缓,应该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本研究选择老年留置导尿管患者建立预防性护理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留置尿管的1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的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接受预防控制的相关护理;对照组接受普通常规护理。对照组男35例,女45例;年龄65~80岁,平均(72.00±8.19)岁;留置导尿管时间 4~35 d,平均(18.00±7.13)d。 观察组男 39 例,女 41 例;年龄 67~79 岁,平均(73.00±6.23)岁;留置导尿管时间 3~30 d,平均(15.00±5.57)d;且两组在留置导尿前均无尿路感染病史。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男女比例尽量保持在1∶1左右,不宜偏差过大;②患者有单一疾病而要做留置导尿管手术,如患有其他疾病,应当以不影响诊断结果为前提;③患者术前检查,确认体重、手术种类及各项生命体征基本无明显差异。排除标准:①年龄<60岁,>80岁以及体重等指标偏低的患者;②因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或因其他疾病治疗而有并发症的患者;③患者术前各项检查,如尿道损伤、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患者。该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给与日常护理的普通程序进行,满足医院最低标准即可。观察组行细致化、规范化的护理,采取预防控制管理措施。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①定期对医护人员行留置尿管护理的培训与考察,保证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操作中的熟练程度与应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②规范留置尿管的正确操作:a.尿道口的清洗。不用消毒液,用温水直接清洗[7]。不仅可保持患者皮肤表面的酸碱平衡,且可保持患者本身的抵抗感染的能力,减少皮肤过敏现象的发生。b.规范导尿术的操作流程。医护人员站在患者右侧,将护理垫置于臀下,患者处于正确位置,戴好手套并对患者行尿道口的清洁与消毒。女性患者操作步骤。初步消毒:清洁消毒顺序为阴阜-大阴唇-小阴唇-尿道口,注意消毒方向应当是由外向内,由上向下的单向操作;做好导尿管、集尿袋的准备工作,润滑尿管的前段;再次消毒:首先固定小阴唇,按照尿道口-小阴唇-尿道口的方向进行消毒;插入导尿管:一只手继续固定小阴唇,另一只手用血管钳夹住导尿管插入尿道4~6 cm,看到尿液后再注入10~15 ml理盐水于气囊;最后,轻轻晃动导尿管,确定固定稳当[8-10]。男性患者操作步骤:初步消毒:清洁消毒顺序为阴阜-阴茎-阴囊,注意消毒方向是自尿道口向外旋转消毒;做好导尿管、集尿袋的准备工作,润滑尿管的前段;再次消毒,方法是用纱布包裹阴茎,提起阴茎与腹壁呈60°夹角,暴露尿道口,消毒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插入导尿管:一只手固定阴茎,另一只手用血管钳夹住导尿管插入尿道20~22cm,看到尿液后再注入10~15 ml生理盐水于气囊[11];轻轻晃动导尿管,确定固定稳当。上述步骤完成后,妥善固定外部导管,协助患者置于舒服的姿势,整理物品,记录操作过程。c.定期更换尿管。对目前临床上大多用气囊硅胶导尿管,有关学者对国内外多项研究分析,提出通过监测患者尿液的酸碱性来确定更换尿管的时间。当pH>6.8时,每2周更换1次;当pH<6.8时,每4周更换1次。另外,根据患者尿液的颜色等来确定更换尿管的时间[12]。值得注意的是,对那些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可降低尿管的更换频率,以此减少操作时带来的感染。d.定期更换集尿袋。最佳时间为5~7 d更换1次。e.膀胱的冲洗。鼓励患者多饮水,起到生理冲洗膀胱的作用,有效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③对留置尿管操作及整个护理过程做出评价:医护人员是否术前物品准备齐全;是否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操作导尿术;在护理中是否认真观察患者的身体特征,并及时做出调整;是否与患者进行有效耐心地沟通,为患者提供最舒适的服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临床观察指标 以发生尿路逆行性感染的数量、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及患者护理质量作为预防控制效果的评判依据。尿路感染的评判标准依靠检查结果为准。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应诊断为尿路感染。真性细菌尿是指。①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有细胞生长;②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细菌数多于105/ml[13],但如临床上无尿感症状,则要求2次中段尿定量培养,结果细菌数均多于105/ml,且为同一菌种,才能确定为真性细菌尿。必须指出,有明显尿频、排尿不适的妇女,尿中有较多的白细胞,如中段尿含菌数多于102/ml,亦可诊为尿感。真性细菌尿的存在,只表明有尿路感染,但细菌尿究竟是来自上尿路还是下尿路,则要进一步确定,即进行尿感的定位诊断,常用的方法为膀胱灭菌后尿培养[13]
1.3.2 患者满意度评判标准 在患者出院时填写问卷调查,包括护理方法、态度等,总分100分,<60分为不满意,60分≤评分<80分为满意,80分≤评分≤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总护理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3 护理效果评判标准 由组长对患者整个诊治过程中的情况做出评估,总分为100分,<60分为不合格,60分≤评分70<分为合格,70分≤评分<80分为中等,80分≤评分<90分为良好,90分≤评分≤100分为优秀。合格率=(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n(%)]

2.2 两组尿路逆行性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尿路逆行性感染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3.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护理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的比较[n(%)]

3 讨论
临床上留置尿管后会出现如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分析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能预防留置尿管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析老年患者留置尿管后可能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给予采取针对性预防对策,结果显示,观察组留置尿管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在正常人的生理状态下,泌尿系统可进行自我清洁及自我防御细菌的功能,所采用的机制有:①在人体正常排尿过程中,尿液对尿道中的细菌有冲洗作用,能防止细菌进入上行尿道[13];②在尿道及膀胱的内壁具有黏膜,它们可抵抗细菌,减少炎症的发生;③由于男性和女性生理结构的差异,男性前列腺所分泌的液体具有抑菌作用,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女性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11]
从抑菌机制分析出发生尿路逆行性感染的原因主要有:①正常排尿功能的丧失,减少了尿液对尿道的正常清洗作用,使滋生的细菌逆行,对上行的尿道造成伤害,发生感染[11];②医生在操作导尿术时,没有进行术前尿道口的清洗与消毒、操作中方法不恰当、导尿管型号及材质的选择不合适等都会造成尿路感染,尤其对女性患者而言,尿道口与肛门、阴道口距离较近的特殊生理结构,更增加了细菌感染逆行的风险[14]
留置导尿管引发的尿路逆行性感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会因为个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留置尿管的研究可考虑如何加强尿道口清洁、导尿管及集尿袋材质型号研制等[14-15];也要及时了解相关知识的进展,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对患者行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工作。
另外,在国内相关报道显示,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约占医院感染的11.89%,在国内院内获得性感染中占第3位,国外占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第1位[16]。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医院院内感染的防范意识,特别是在操作留置导尿管法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尽量减少导尿管的留置时间,以减少逆行性感染的发生率。
通过整理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留置导尿管尿路逆行性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是细菌沿导尿管逆行性进入泌尿系统而导致上行感染[16-17]。在预防尿路感染的最有效方案是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法的使用指征,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原则,通过建立完整的护理方案,提高预防感染的防范意识,将留置导尿管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降至最低甚至避免感染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细致化、规范化的护理,并采取预防控制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护理质量,可减少逆行性尿路感染的发生,这对今后医疗护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临床价值。
护理人员应对可能诱发尿路感染的因素对患者行相关的防护,减少感染的可能性,同时,在导尿术操作中严格采用无菌操作,在患者留置导尿期间对尿路感染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7]。医护人员也可利用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推送一些有关这方面护理的小知识,来提高广大患者的自我护理及家庭护理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正斌.老年人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4):91-92.
[2]陶宏平,蔡松良,程志源,等.可冲洗尿道的导尿管预防留置尿管所致逆行尿路感染的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9):629-631.
[3]顾淑芳,孙娜,王雪萌,等.预防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889-891.
[4]郭伟红,徐建萍,王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36):4619-4621.
[5]霍玉萌,王莹.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5,30(13):102-104.
[6]温慧敏.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4):255-256.
[7]吴娟,单君.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58-960.
[8]刘立云.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31(1):7-10.
[9]沈辛酉,陈文婷,施雁.留置导尿管伴随性感染影响因素及干预手段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119-122.
[10]刘婷,高健,张玉兰.长期留置尿管预防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循证护理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2):337-341.
[11]梁英,王世博,林志谦,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处理和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7,17(3):341-344.
[12]叶任高.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J].新医学,1997,14(10):49.
[13]李延鸿,朱怀军.膀胱冲洗对预防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作用的系统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5(8):494-496
[14]杨代霞.留置导尿相关感染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6):572-574.
[15]韦淑龙.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662-1665.
[16]罗美平.预防留置导尿管患者泌尿系感染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1,24(9):4849-4850.
[17]梁伟霞,黄琨.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104-105.
(收稿日期:2018-05-09
本文编辑:崔建中)